○ 鄧瑩潔
(1.北京工商大學 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北京 100048; 2.北京語言大學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基地,北京 100083)
國外話題標記研究及其啟示*
○ 鄧瑩潔
(1.北京工商大學 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北京 100048; 2.北京語言大學 國際漢語教學研究基地,北京 100083)
依據(jù)國外各種期刊、著作中與話題標記及其相關(guān)現(xiàn)象有關(guān)的各類研究成果,嘗試了解閃含語系、印歐語系、南島語系、漢藏語系等語系中若干語言的話題標記現(xiàn)象及其研究視角、方法,希冀對漢語話題標記研究有所啟示。通過梳理國外話題標記研究發(fā)現(xiàn):一是國外話題標記研究視角更為多樣化,而國內(nèi)話題標記研究層面、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等還較為單一,有待進一步全面、深入研究;二是其他語言的話題標記研究也存在爭議之處,漢語話題標記中存在的爭議之處并非獨有;三是其他語言中也存在與漢語話題標記類似的一些性質(zhì)和現(xiàn)象。
話題標記; 國外研究; 啟示
Li & Thompson(1976)指出了衡量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的標準,其中一個重要標準即為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具有顯性的編碼形式。漢語是典型的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Topic-Prominent Language),漢語話題標記研究在近十五年來逐漸增多。然而,目前漢語話題標記的研究層面、角度和方法等還較為單一,而且存在一些爭議和不確定之處。
國外話題標記研究起步較早,涉及句法語義、篇章功能、韻律表現(xiàn)、歷時演變、類型學、生成語法、二語習得和翻譯等多個方面的研究。本文所考察的外文文獻*包括Linguistic,Journal of pragmatics, Lingua, Language Inquiry,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Journal of Semantics,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Australian Journal of Linguistics, Nordic Journal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 Linguistics and Literature等期刊和著作。中話題標記的分析涵蓋了多種語言,包括日語、韓語、馬來語 、塔克爾馬語、阿姆哈拉語、赫蒙語、烏爾德梅語、瑪雅語、波斯語、巴布亞語言和阿帕切族印第安語等。
通過對世界其他語言中的話題標記現(xiàn)象的了解,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話題標記的一些性質(zhì)和現(xiàn)象在其他語言中也能找到。
1.馬來語(Malay)*馬來語是一種在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文萊、菲律賓、以及印尼蘇門達臘島的部分地區(qū)使用的語言,屬于南島語系的馬來-波里尼西亞語族。
在馬來語研究中,助詞yang可能是研究成果最為豐富的功能詞,它在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具有較高的使用率。關(guān)于助詞yang,很多學者都對它進行了分析研究,yang不僅是關(guān)系代詞,也是能夠標示對比的典型助詞,還可將其所標示的詞語和句子名詞化。
D.van Minde(2008)發(fā)現(xiàn),在19世紀的篇章中,yang除了具有連接詞、關(guān)系化標記、補語標記的功能,也具有話題標記的功能,可標記小句內(nèi)部的新話題、對比話題以及附加分句的話題,還可標記焦點。這樣的語用功能在20世紀的標準馬來語中不再有所表現(xiàn),但有趣的現(xiàn)象是,在當代散文中,yang復雜的語用功能又重現(xiàn)了。[1]
2.赫蒙語(Hmong)*赫蒙語,又稱苗語,主要在中國部分地區(qū)和東南亞的老撾、越南、泰國等國家使用,屬于漢藏語系苗瑤語族苗語支。
老撾的赫蒙語中有一個指示方向移動的不及物動詞los,意思為“來、返回”,還有另外一個los,可能來自那個不及物動詞,這個los出現(xiàn)在兩個句子之間。
Marybeth Clark(1982,1985)認為出現(xiàn)在兩個句子之間的los是共時地來源于不及物動詞los的另一個動詞,意思是“變?yōu)椤?而且/因此)發(fā)生”,而且出現(xiàn)在“S1____[S2]”結(jié)構(gòu)中。后來,經(jīng)過對los語義和結(jié)構(gòu)特征的更深入的思考,Marybeth Clark(2007)得出新的結(jié)論:認為出現(xiàn)在兩個句子之間的los是個動詞的想法是錯誤的,它應是一個派生而來的并列連詞,帶有與“(and)then/so,thus,therefore,yet,and it happens等”近似的意義。Marybeth Clark探討了連詞los作為一個針對名詞性短語的話題標記的功能,并最終提出這樣的可能性:連詞Los標記著話題化或假設從句,屬于超句話題標記。[2]
3.巴布亞語(Papuan)*巴布亞語是指在巴布亞新幾內(nèi)亞及鄰近地區(qū)使用的語言,但不屬于南島語系的多種語言的集合。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特別是60年代以來,語言學家們逐漸掌握到更多的語言材料,以往將所有巴布亞語言簡單地劃定到一個語系的做法逐漸被否定。
很多巴布亞語言中的指示詞不僅可以作為空間指示詞使用,還可以作為話題標記使用。Lourens de Vries(2006)認為隨著指示詞發(fā)展成為話題標記,“主題—謂語”結(jié)構(gòu)可被視為一個“話題—說明”結(jié)構(gòu),甚至在有的語言中,由指示詞發(fā)展而來的話題標記已經(jīng)失去了原有功能。如科羅威語中,附著語素-efè已完全失去了其作為指示詞的功能,而僅被用作一個話題標記。[3]
Dineke Schokkin(2014)指出某些Paluai語的指示詞被用作話題化或確定性的標記。[4]
4.波斯語(Persian)*波斯語是一種在伊朗、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等國家使用的語言,屬于印歐語系伊朗語族。
1.阿帕切族印第安語(Apache Indian)*南德內(nèi)語支,屬阿薩巴斯卡語系的其中一支,為幾支北美洲印第安人的語言的合稱。
Webster,Anthony K.(2006)考察了關(guān)于奇里卡華土狼的一個故事集中yi-/bi-的交替使用。[6]作者通過仔細研讀這些語料,認為yi-/bi-的交替使用是作為話題標記來起作用的?!癰i-第三人稱代詞”指示一個話題性的賓語,而“yi-”形式標記一個較弱話題性的賓語。yi-/bi-的交替使用類似于Mc Creedy(1989)論證的觀點和Willie(2000)關(guān)注的納瓦霍語(美國最大印第安部落)中yi-/bi-的交替使用。
2.烏爾德梅語(Ouldeme)*烏爾德梅語是喀麥隆北部的一種語言,屬于乍得語族。
William J.Kinnaird(1999)對烏爾德梅語中的話題標記di進行了細致深入的研究,這是一個帶有兩種不同形式的助詞:di話題化陳述句,du話題化疑問句。同樣的現(xiàn)象在其他語言中也存在,如Plasla語中的gā和mà;Muyang語中的ní和tī;Mada語中的má和tà等。[7]
di在分布、語義、語用和功能等方面有這些特點:一、di可以用來使得主語、賓語和形容詞等話題化,標記動詞的例子非常少;二、當條件位于結(jié)果之前時,需要強制使用di,而結(jié)果在條件之前時,不需要使用di;三、在直接引語和在日常對話中,用di標記一個主語很常見,這個功能常用來劃分出主語,在陳述句中,當主語被di 標記時,常標志著向背景或附屬信息的轉(zhuǎn)移;四、烏爾德梅語具有話題標記鏈的分層級屬性,長而復雜的疑問句中,互補的助詞在不同的層級上運行,且di屈從于du;五、烏爾德梅語話題標記的兩種不同形式的轉(zhuǎn)換并非主要和句子的疑問屬性相關(guān)聯(lián),更多的還是與內(nèi)在邏輯功能相關(guān)聯(lián)。
-khwa是塔克爾馬語(Takelma)*塔克爾馬語是美國印第安人使用的語言,到1906年為止,所有的塔克爾馬語使用者都集中于俄勒岡州西北部地區(qū)。的第三人稱賓語標記,但它僅被用于主語也是第三人稱的情況(Sapir,1922)。Christopher Culy(2000)指出,-khwa是一個段落話題標記,表明主語和賓語之間相反的生命度關(guān)系(animacy relationship)。[8]由此可見,塔克爾馬語的-khwa帶有明顯局限性。
國內(nèi)關(guān)于話題標記的研究著重探討話題標記的功能、歷時發(fā)展、與其他標記的關(guān)系等,以下視角鮮見于國內(nèi)研究:
語言有表達信息結(jié)構(gòu)的各種手段,通常認為有三種:音韻學手段,句法學手段和形態(tài)學手段。比起其他語言,因為其豐富的句法和形態(tài)手段,好像日語中的音韻手段較少。然而,也有研究者指出日語中的信息結(jié)構(gòu)以重要的方式被音韻所影響的情況。
NakanishiKimiko(2002)就話題標記wa的音韻模式進行了研究,他認為wa的突顯話題和標示對比的兩種功能無法通過語法和形態(tài)手段區(qū)分,但可以通過音韻類型來區(qū)分。音韻手段在日語中至關(guān)重要,獨立于句法和形態(tài)手段之外去表達信息結(jié)構(gòu)。[9]
NakanishiKimiko(2008)討論了韻律、語用和句法之間的關(guān)系,展示了話題性的wa和對比性的wa是通過不同的韻律類型實現(xiàn)的。[10]
JudithL.Aissen(1992)提到大多數(shù)瑪雅語言*瑪雅語言是猶加敦半島上瑪雅人的語言,同時也使用于伯利茲北部及危地馬拉的部分地區(qū)。一般是謂語在前,但也有各種各樣的短語出現(xiàn)在謂語之前的情況,這就是它們被焦點化或是話題化的情況。[11]Judith L.Aissen的研究采用了喬姆斯基1986年的框架,并為三種瑪雅語言提出了一種話題和焦點的短語結(jié)構(gòu)的解釋。三個不同的整體是有區(qū)別的:分為焦點和兩種類型的話題(在此被稱作“內(nèi)部的”和“外部的”),它們都被認為是占據(jù)了不同的結(jié)構(gòu)位置。為了從表層結(jié)構(gòu)中推論出語調(diào)分節(jié)法結(jié)構(gòu),作者提出了一種運算法。句法證據(jù)進一步證實了建立在韻律學背景上的短語結(jié)構(gòu)的差異。這個研究解釋了名詞所能出現(xiàn)的謂語前的三種位置:外部話題、內(nèi)部話題和焦點位置。
Minchun Teng(2012)針對“漢語—日語”翻譯,調(diào)查了話題標記wa和非話題標記ga在日語翻譯作品和非翻譯作品中的使用,結(jié)果顯示比起非翻譯作品,翻譯作品中話題標記wa的使用頻率(和ga比較)明顯更高,甚至當ga有效時,翻譯者仍傾向于使用話題標記wa。[12]
Ivan P.Ivanov(2012)調(diào)查了保加利亞語的第二語言學習者(英語為母語)掌握作為話題標記的附著詞素倍增的語用功能的情況。高級和中級的保加利亞語的第二語言學習者,母語為保加利亞語的控制組加入了這個實驗。實驗材料包括一個水平測試和一個語用任務。實驗結(jié)果顯示,中級水平的參加者沒有區(qū)別語用任務中適當和不適當?shù)倪x項,中級水平的實驗也未顯示出統(tǒng)計上的顯著差異。但是,高級的二語習得者卻成功習得了保加利亞語中附著詞素倍增的語用意義,而且以一種類似母語者的方式表達出來了。[13]Ivan P.Ivanov的研究反映了這個事實——不能排斥語法-語篇接口的學習,而且應該進行更多探索接口條件的研究。
Lyn Frazier,Charles Clifton Jr.和 Keith Rayner等(2005)通過五個實驗定量調(diào)查了學習者對和篇章結(jié)構(gòu)有關(guān)的名詞性短語的理解。實驗使用了調(diào)查問卷和在線閱讀技巧測試,證明了使用英語的測試者傾向于給主語位置的名詞性短語一個預設理解,而不是給它一個非預設理解。實驗四顯示,比起由主位標記標記的主語,由話題標記標記的韓語主語得到了更多的預設理解。結(jié)果顯示,一個短語的句法位置是影響其理解的決定性因素,正如Diesing(1990)映射假說所預期的那樣。[14]
國外話題標記研究中也存在不少爭議,包括某個成分是否為話題標記的爭議、某話題標記所在句子功能的爭議以及某話題標記所標示對象的性質(zhì)的爭議等,而這些爭議之處在漢語話題標記研究中同樣存在。
在阿姆哈拉語中,詞素-mma、-ss和-mm被普遍認為帶有話題標記的功能(Blejer 1986,Gasser 1983,Hetzron 1973,Kapeliuk 1978,Leslau 1995),但Girmaa.Demeke& Ronny Meyer(2007,2008)提出了異議。
一般認為,阿姆哈拉語中的-mm具有作為話題標記和并列連詞的功能,而且從阿姆哈拉語—英語的翻譯來看,附屬的-mm在英語中的翻譯呈現(xiàn)多樣化的特點,這也可說明-mm為一個多功能語素。而Girmaa.Demeke& Ronny Meyer(2007)認為只有語素-mma和-ss可以被認為是話題標記,-mm是一個焦點標記。此外,作者還檢測了帶有話題化的阿姆哈拉語的句子的信息結(jié)構(gòu),指出阿姆哈拉語中的話題一般通過前置而被標記。被語素-mma和-ss標記的成分是對比性的(比如“as for”話題),而那些僅通過前置標記的話題是非對比的。[15]
Girmaa.Demeke& Ronny Meyer(2008)進一步指出篇章中-mm只具備單一功能,即作為對比焦點標記的功能,人們對-mm的各種理解依賴于在上下文中的不同解讀。[16]
早前對wa的研究局限于對它的句法解釋,其中,Kuno(1972)的研究最受推崇,他指出了wa的突顯話題和標示對比的功能。[17]Michio Tsutsui(1981)解釋了wa的省略現(xiàn)象,指出了兩個制約wa是否省略的條件。論文集《話題化的觀點:日語wa的案例分析》則在古日語和現(xiàn)代日語的句子和語篇層面擴展了對wa的理解。對wa進行研究的學者較多,在此不再一一介紹其研究成果,在此重點關(guān)注的是關(guān)于wa的研究的爭議。
Kuroda(2005)認為wa不是話題標記,ga不是焦點標記,他指出有wa句子表示明確的判斷,而沒有wa的句子則表示描寫。為了證明這一觀點,Kuroda介紹了與之相關(guān)的理論支撐,他指出在獨立小句以及內(nèi)嵌分句中,wa和 ga功能的分布形式可被視作區(qū)別判斷和命題的標志。對比關(guān)乎命題,而詳盡的列舉則屬于判斷。[18]
Masanori Deguchi(2012)對Kuroda(1972,1990)認為“帶有話題標記wa的句子呈現(xiàn)了直言判斷”的觀點進行了完善,認為wa所在的句子并沒有一致地呈現(xiàn)直言判斷。[19]
Michio Tsutsui(1981)重新檢測了wa的功能,其檢測結(jié)果顯示wa不是一個舊信息標記,而是一個語域信息標記。作者提出了兩個控制wa省略的條件:新信息條件和心理上的親密條件。新信息條件指標記新信息的wa不會被省略,另一方面,標記舊信息的wa的省略和言者與話題之間的心理距離有關(guān)。心理親密條件建立在一個假說(話題什么時候變得和言者親密)上,這被稱為“建立話題假說”,假設話題的建立決定了言者和話題之間的心理距離,除非言者對話題的態(tài)度是客觀的。[20]
和日語中的wa一樣,韓語中的nun被很多學者認為具有突顯話題的作用,屬于話題標記(Kim,1990;Jung,1990;Han,1998;Asher,2004;Lee,2007;Roberts,2011),而話題標記nun標示對比的功能已被認定為另一個主要功能(Choi,1996、 2000;Han,1998;Lee,1999、2003、2006、2007;Jun,2006)。關(guān)于nun的較新研究是IIkyu Kim(2015)的研究成果,其研究明確提出nun本身不是一個話題標記。[21]
IIkyu Kim(2015)認為信息結(jié)構(gòu)的基本類別(如,話題、焦點、對比)在各種語言中被不同的語言機制(如特殊的語調(diào)升降曲線,句法機制和形態(tài)標記)所表達,但是這些類別和其語言標記之間關(guān)系的屬性卻很少被討論。這些類別是否直接或間接地和其標記相關(guān),語言學家們討論得較少。IIkyu Kim揭開了韓語nun和與之相關(guān)的信息結(jié)構(gòu)概念之間的關(guān)系屬性,即“話題和對比”。 在語料庫研究的基礎上,研究者提出nun本身不是一個話題/對比標記,但是其功能是突顯話語所指。研究者還提出,被普遍認為是被nun所直接標記的話題性和對比,僅來源于nun的初始意義和不同語法、語義和語用因素的交互作用。 最后,IIkyu Kim為其設想提供了論據(jù),證明信息結(jié)構(gòu)類別僅是受語用影響,而不屬于穩(wěn)定的特征。
Sumi語是那加蘭邦(印度邦名)的一種藏緬語,no和 ye都為Sumi語中的重讀詞后詞。早期研究認為這兩個標記分工明確,其中,no是一個施事標記(也可標記論述中的對比焦點),而ye是一個話題標記(也可標記一個低施事性的指示對象)。Amos Teo(2012)通過建立在大量語料基礎之上的新數(shù)據(jù),證實了no和 ye的語義和語用功能之間的界限并不總是那么的清楚,而且將no和ye進行分類并不總是沒有問題的。[22]Sumi語與Khezha語和Mao語一樣,并未嚴格遵循作通格語言的語法體系,而是處于句法、語義和語用幾個因素的綜合作用之下,這可能是no和ye分類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
在我們所能搜集到的文獻中,學者們探討話題標記現(xiàn)象所涉及的語言覆蓋了閃含語系、印歐語系、南島語系、漢藏語系等語系,既有日語、韓語等以往漢語綜述文獻中常見的帶有話題標記的語言,也有阿姆哈拉語、烏爾德梅語、塔克爾馬語、巴布亞語等以往漢語綜述文獻中很少或尚未涉及的帶有話題標記的語言。
通過對這些語言中話題標記的梳理,我們對話題標記這一功能范疇有了更為全面、完整的認識。話題標記跨語言地存在于世界各種語言中,無論是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話題和主語并重的語言,還是主語優(yōu)先型的語言,都有被研究者們認定為話題標記的手段。在話題標記領域中,各成員具有突顯話題功能的共性,但它們又各自帶有句法、語義和語用方面的不同特點??偟膩碚f,以下性質(zhì)在其他話題標記成員中有所體現(xiàn),而這些性質(zhì)在漢語話題標記中也存在:
第一,功能的多樣性。這一性質(zhì)是指話題標記在顯示話題地位的同時,還兼有其他功能。如學界公認的話題標記日語中的wa和韓語中的nun都具有突顯話題和標示對比的功能,阿姆哈拉語中的語素-mma和-ss也具有突顯話題和標示對比的功能;還有一些語言中話題標記的功能更為豐富,如馬來語的yang在具有話題標記功能的同時,也具有連接詞、關(guān)系化標記、補語標記以及焦點標記的功能;波斯語的r最基本的功能是標記賓語補足語,也可兼任比較兩個人/物的話題標記;赫蒙語中的超句話題標記“l(fā)os”同時也是一個并列連詞,且?guī)в袑嵲诘恼Z義。泰國傈僳語方言中的nya是話題標記范疇中最為純正的成員,僅具有突顯話題地位的單一功能,然而,在我們通過文獻觀察到的語言中,其他話題標記成員都未具備功能的單一性。正如劉丹青(2008)所言,充任話題標記的助詞,除了標示話題,往往還有其他功能。[23]253
第二,使用上的可省略性和非強制性,這一性質(zhì)是指某個話題標記并非在任何情況下都必須依附于話題出現(xiàn)。泰國傈僳語方言中的nya具有不可省略性和強制性,只要是話題成分,其后都必須加上nya,其他語言的話題標記很難達到這樣的強制程度。就可省略性來說,一些話題標記只要滿足了特定的條件便可以省略,如烏爾德梅語中,當條件位于結(jié)果之前時,需要強制使用話題標記di,而結(jié)果在條件之前時,則不需要使用di;日語中的wa在一定條件下能夠省略。
漢語的語言類型特點決定了漢語話題標記的特性,漢語中缺乏全面、標準的形態(tài)變化,這是致使?jié)h語話題標記的形式化程度和專用程度不如其他話題標記的直接原因之一。然而,其他語言的話題標記在某些方面和漢語話題標記存在相同的現(xiàn)象。
第一,漢語中具有話題標記功能的成分既有虛詞,也有實詞,可以說,不少漢語話題標記同時具備語法意義和概念意義,語法化程度較低,如“為了”、“就”、“說到”和“就是”等。在話題標記領域中,能夠找到和漢語類似的成員,如赫蒙語的los。
第二,在漢語中,存在由介詞、代詞、連詞、動詞、指示詞等充任話題標記的現(xiàn)象,但這并非漢語所特有:馬來語的yang既可充任關(guān)系代詞,也可充任連詞,還有標記小句內(nèi)新話題、對比話題以及附加分句話題的功能;一些巴布亞語言的空間指示詞可以作為話題標記使用。
第三,漢語中有功能相近但又存在細微差別的系列話題標記,如“啊、吧、呢、嘛”,“關(guān)于、至于、對于”,這與某些語言中存在具有對立關(guān)系和互補關(guān)系的成對話題標記的現(xiàn)象相類似。不同語義、語法特性的話題要求使用不同的話題標記,如阿帕切族印第安語中,話題標記yi-和bi-分工明確,bi-指示一個話題性的賓語,而yi-標記一個較弱話題性的賓語。烏爾德梅語中的話題標記是一個帶有兩種不同形式的助詞:di話題化陳述句,du話題化疑問句,而Plasla語中的gā和mà、Muyang語中的ní和tī以及Mada語中的má和tà等也存在同樣現(xiàn)象。
第四,漢語話題標記成員較多,一些話題標記并不能適用于所有性質(zhì)的話題,也可以說漢語話題標記的使用存在局限性,然而這種情況并非只在漢語中存在,如塔克爾馬語的-khwa可被視為一個話題標記,但它僅標記第三人稱賓語,而且僅被用于主語也是第三人稱的情況。
目前,國內(nèi)話題標記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還較為單一,漢語話題標記的研究視角應多樣化:(1)韻律特征和話題標記的結(jié)合在漢語研究中尚是空白,從漢語語言特點出發(fā),可以開拓這方面的研究;(2)漢語話題標記研究普遍集中于功能主義研究,形式語言學領域的研究較為少見;(3)從二語習得角度研究漢語學習者對漢語話題標記的了解和掌握情況;(4)從翻譯角度入手,也有助于進一步認識漢語話題標記的特點;(5)還可加強類型學視角下的話題標記研究,進行更多的中外語言話題標記對比研究,這有助于更清楚地了解漢語話題標記乃至漢語的性質(zhì)和特點。
專用話題標記的使用類似或接近有格形態(tài)語言的格標記,是常見的適合于常規(guī)句式中的結(jié)構(gòu)標記。漢語缺乏嚴格意義上形態(tài)變化和形態(tài)標志的語言特性,使得其話題標記和專用話題標記存在一定距離,呈現(xiàn)出區(qū)別于其他話題優(yōu)先型語言的話題標記的特征。然而,我們不能據(jù)此而否認漢語中話題標記現(xiàn)象的存在,漢語中的話題標記現(xiàn)象不僅存在,而且體現(xiàn)出成員復雜、功能各異的特點。通過對國外話題標記研究的梳理,我們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話題標記的爭議,不僅存在于漢語之中,也存在于其他語言中,甚至一些公認存在話題標記的語言也有爭議。
[1]D.van Minde.The pragmatic function of Malay yang[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8,(11):1982-2001.
[2]Marybeth Clark.An inchoative conjunction in hmong:extra-sentential topic marker[J].Journal of the Southeast Asian Linguistics Society,2007:93-96.
[3]Lourens de Vries.Areal pragmatics of New Guinea:thematization,distribution and recapitulative linkage in Papuan narrativ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06,(38):811-828.
[4]Dineke Schokkin.Discourse practices as an areal feature in the New Guinea region? Explorations in Paluai,an Austronesian language of the Admiralties[J].Journal of Pragmatics,2014,(62):107-120.
[5]Hussein Shokouhia,Peter Kipka.A discourse study of Persian r[J].Lingua,2003,(113):953-966.
[6]Webster,Anthony K.On Speaking to Him(Coyote):the Discourse Functions of the Yi-/Bi- Alternation in some Chiricahua Apache Narratives[J].Southwest Journal of Linguistics,2006,(25):143-160.
[7]William J.Kinnaird.The Topic Marker ‘Di’ in Ouldeme[J].Yaounde Sil,1999:1-28.
[8]Christopher Culy.An incorporated topic marker in Takelma[C]//Miriam Butt & Tracy Holloway King.Proceedings of the LFG00 Conference.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2000:1-19.
[9]Nakanishi,Kimiko.Prosody and information structure in Japanese:A case study of topic marker wa[J].Japanese /Korean Linguistics,2002,(10):1-14.
[10]Nakanishi Kimiko.Prosody and scop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topic marker wa in Japanese[J].Springer Netherlands,2008,(82):177-193.
[11]Judith L.Aissen.Topic and Focus in Mayan[J].Language,1992,(68):43-80.
[12]MinchunTeng.Using a Hybrid Methodology in the Analasis of the Topic and Non-topic Markers Wa and Ga in Chinese-to-japanese translation[J].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12,(13):247-261.
[13]Ivan P.Ivanov.L2 acquisition of Bulgarian clitic doubling:A test case for the Interface Hypothesis[J].Second Language Research,2012,(28):345-368.
[14]Lyn Frazier,Charles Clifton Jr.,Keith Rayner,etc.Interface problems:Structural constraints on interpreta-tion[J].J Psycholinguist Res.,2005,(34):201-231.
[15]Girmaa Demeke,Ronny Meyer.Topics and Topicalization in Amharic[J].Jall,2007,(28):19-36.
[16]Girmaa.Demeke,Ronny Meyer.The Enclitic-mm in Amharic:Reassessment of a Multifunctional Morpheme[J].Linguistics,2008,(46):607-628.
[17]Susumu Kuno.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from Japanese and English[J].Linguistic Inquiry,1972,(3):269-320.
[18]S Y KURODA.Focusing on the Matter of Topic :A Study of Wa and Ga in Japanese[J].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2005,(14):1-58.
[19]Masanori Deguchi.Revisiting the Thetic/Categorical Distinction in Japanese[J].Poznań Studies in Contemporary Linguistics,2012,(48):223-237.
[20]Michio Tsutsui.Topic marker ellipsis in Japanese[J].Studi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1981,(11):163-180.
[21]IIkyuKim.Is Korean -(n)un a topic marker? On the nature of -(n)un and its relation to information structure[J].Lingua,2015,(154):87-109.
[22]Amos Teo.Sumi agentive and topic markers:no and ye[J].Linguistics of the Tibeto-Burman Area,2012,(35):49-74.
[23]劉丹青.語法調(diào)查研究手冊[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AStudyofForeignTopicMarkersandItsInspirationtotheResearchofChineseTopicMarkers
DENG Yingjie
(1.School of Art and Communication, Beij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2.Research Center for Teaching Chinese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By observing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opic markers and the related phenomena in a variety of foreign journals, the study attempts to probe into the topic markers and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methods in such languages as Semito-Hamitic languages, Indo-European languages, Austronesian languages and Sino-Tibetan languages. It is expected to be instructive to the study of Chinese topic markers. The findings show that:(1)the research perspectives of the overseas studies of topic markers are more diverse, while the related studies in China should be more comprehensive and profound.(2)There are controversies about the topic markers in other languages, so that the domestic controversies in this field are not unique.(3)There are some similar properties and phenomena in Chinese topic markers and those of other languages.
topic markers; overseas studies; inspiration
2017-07-24
北京工商大學青年教師科研啟動基金項目(QNJJ2017-33)
鄧瑩潔(1987—),女,湖北恩施人,北京工商大學藝術(shù)與傳媒學院中文教研室講師,博士。
H0-06
A
1672—1012(2017)06—008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