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絲丹+張澤鈺
【摘要】《緬甸歲月》一書,《緬甸歲月》是英國著名作家喬治·奧威爾的第一部小說,以他本人在緬甸擔任帝國警察的經(jīng)歷為靈感,從一個嶄新的視角,帶讀者體會了當時處于英國殖民統(tǒng)治下的緬甸社會。該書主要描寫了一名叫弗洛里的英國商人在緬甸的生活,弗洛里無法認同自己國家的殖民統(tǒng)治主義,也沒有辦法融入當?shù)氐木挼樯鐣?,與此同時因為他對緬甸人的親近,還受到了當?shù)匕兹巳ψ拥呐艛D;最后由于求婚失敗開槍自殺的悲慘命運。由于本書的視角特殊,所以解析書中的緬甸人物形象,能夠解讀出不一樣的殖民統(tǒng)治背景下的人情風土。
【關鍵詞】《緬甸歲月》;喬治·奧威爾;殖民統(tǒng)治
一、《緬甸歲月》書中體現(xiàn)出的殖民統(tǒng)治
喬治·奧威爾在英國公學畢業(yè)后,沒有繼續(xù)更高的教育追求,而是只身遠赴緬甸擔任帝國警察。在緬甸任職和生活了五年之后,他辭職回到英國,開始了自己的文學作品創(chuàng)作,將自己在緬甸的見聞和經(jīng)歷在自己的作品中表達出來。《緬甸歲月》是他的首部小說,這部小說在出版的初期,由于他的視角特殊,站在了被殖民統(tǒng)治對象的那一面,沒有受到過多的關注,但也正因如此,與吉卜林的《基姆》、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并稱為英屬印度殖民地的三部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在殖民統(tǒng)治主義籠罩下的第三世界國家真實的存在情況。
書中通過描寫英國駐緬官員、英國商人構成的白人圈子和當?shù)鼐挼槿巳拥南嗵庍^程中,白人圈子和緬甸人圈層之間的等級分明,以及主人公在兩個圈子中都沒有辦法真的融入的尷尬等一系列故事和問題,加上細致的時間描寫,從細節(jié)處反映了英國殖民統(tǒng)治對緬甸當?shù)氐挠绊懀河鴮挼榈闹趁窠y(tǒng)治使得英國人在緬甸的社會地位極高,甚至對緬甸社會形成了一種壓迫感的優(yōu)越和統(tǒng)治,森嚴有序的社會地位排列,體現(xiàn)了英國人在緬甸生活過程中不斷形成并且加固的等級制度,反映出了白人內部的關系情況;另一方面,也產(chǎn)生了一些系列的故事,正如錢鐘書先生的《圍城》一書中描述的“城”,外面的人想進去,里面的人想出來;主人公佛洛里就是一個典型代表,作為一個英國商人,他對自己國家的殖民統(tǒng)治是不認可的,這在白人圈子里是不可理喻的,弗洛里和緬甸人走得過近,這一點也是為白人圈子中的人們所不齒的;而另一方面,弗洛里作為英國商人,在緬甸無疑是統(tǒng)治階層的代表,這一角色讓他沒有辦法真正的融入緬甸人的生活中去;從而尷尬的夾在兩個圈子中間,不上不下完全不知道何去何從。
除了對在緬甸的英國人進行描寫,書中對緬甸人的描寫和刻畫就更為生動有趣,書中的主要緬甸人角色警官吳金波就十分形象的代表了一類阿諛拍馬,極力討好英國白人,妄圖融入英國人圈子中的一個墻頭草形象;另一個緬甸人角色醫(yī)生,則代表了當時緬甸社會中,地位和知識水平較高的一個群體,醫(yī)生和弗洛里相處的過程中,仍然透露出一種卑微和恭敬,但是與警官吳金波不同的是,醫(yī)生并不想攀炎附勢的從弗洛里身上獲得任何地位的認同。書中除了對男性進行描寫和敘述,還勾勒出了白人女性在當時特殊的緬甸社會背景下的特殊心理,例如:白人女性對于交往對象的選擇標準和適婚條件的一系列要求,以及白人女性心中將白人男性劃分稱為三六九等,進行選擇。正是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下的緬甸社會中存在的有趣現(xiàn)象:英國白人如何在英屬殖民地中有地位、有尊嚴的優(yōu)雅生活,而緬甸人在英國的殖民統(tǒng)治情況下,該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提高自己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水平;以及《緬甸歲月》一書中最大的亮點:不愿意在殖民統(tǒng)治主義的光芒下自命不凡,而是想要真正融入緬甸社會卻又無法做到這兩者之間的完美平衡所造成的糾結,這一類主人公內心的糾結、掙扎和他們所處位置的尷尬以及他們的內心真實愿望和現(xiàn)實沖擊下形成的強烈對比,使得我們在閱讀此書的同時認真思考在殖民統(tǒng)治下真實的社會面貌和人民的真實生活狀況。
二、《緬甸歲月》書中緬甸人形象描寫的分析
在《緬甸歲月》一書中,對于緬甸人的刻畫和描寫的片段極多,并沒有直接的對于他們被殖民統(tǒng)治地位進行直接的描述,而是通過文章中的情感和細節(jié)的描寫刻畫中體現(xiàn)出來;這種細致的描寫,比大篇幅的渲染殖民統(tǒng)治主義籠罩下的緬甸社會情況要更為生動、具體的描寫出當時緬甸人在社會上所處的地位以及他們和英國白人之間的關系;從側面反映出了,當時緬甸人在殖民統(tǒng)治主義下的較低的社會地位和受歧視的狀況。例如:
吳波金露出一排又小又整齊、被檳榔汁染得通紅的牙齒。
醫(yī)生是一個體格很小、黑白分明的人。從她(馬拉美)身上冒出一股檀香木、大蒜、椰子油和茉莉花混雜在一起的味兒,這種味道總是令他(弗洛里)牙齒打顫。我們從這三句話中,可以得到生動形象的緬甸人物形象刻畫的信息;由于英國人是白色人種,在殖民統(tǒng)治地區(qū)是尊貴的膚色象征,因此在文中加重了對緬甸人的膚色描寫,刻意的用膚色對英國人和緬甸人進行區(qū)分和對比,體現(xiàn)出了當時殖民統(tǒng)治者在英屬殖民地的高貴地位;同時文章中,還著重描寫了緬甸人“通紅的牙齒”、混雜的體味等特征,從另一個側面刻畫出了緬甸人邋遢的形象,對比英國人優(yōu)雅的生活的同時,也說明了緬甸人的生活水平低下,沒有精力打造自己的個人衛(wèi)生和形象;最后一句話中,作者描寫了一位緬甸女性的形象就更為精妙,馬拉美作為弗洛里的情婦,每次見他之前必定會精心打扮洗漱一番,因此才出現(xiàn)了作者所寫的“檀香木、椰子油和茉莉花”的味道,但是畫風一轉又描寫道這一系列美好的味覺還混雜了大蒜的味道,無異于瞬間將這種女性的精致美感降到最低,側面烘托出了緬甸人民的一種卑微姿態(tài)。
又如:那個一直在店鋪后面扒拉筐子的光屁股小孩爬到了歐洲人所坐的位置哇哇哭了起來,并且在地上撒起尿來。伊麗莎白驚恐不已,連忙擱下茶杯把茶水都吐了出來。
毫無疑問,像這樣坐在黑人當中、幾乎觸碰到他們、聞著他們身上的蒜味和汗味,這難道對嗎?這幾句話中,通過描寫伊麗莎白對緬甸小孩的恐懼和厭惡,側面烘托出了緬甸人在英國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無疑是粗鄙、骯臟的下層階級;文中可以的描寫了小孩子從店鋪后面爬到歐洲人所做的位置,其實暗指一種越界,體現(xiàn)了在當時殖民統(tǒng)治情況下,緬甸人和英國人之間森嚴的等級和溝壑是不可跨越的,同時預示了弗洛里的悲慘下場;而在后兩句話中,直接指出了一種高姿態(tài)的蔑視,哪怕是緬甸人僥幸和英國人或是白種人聯(lián)姻,生出來的小孩也是受盡歧視、低人一等的,將殖民主義者的高姿態(tài)發(fā)揮到了極致;這三句話從英國人對緬甸人的看法、態(tài)度和表現(xiàn)入手,集中筆墨的寫出了英國人對于緬甸人的不屑甚至是嫌棄,別說肢體接觸了,就算是呼吸著同一空間里的空氣,他們都覺得是錯誤的行為;書中有很多這樣的描寫,沒有直接的刻畫緬甸人的形象或是地位,而是從英國人入手,將他們的高姿態(tài)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從而讓讀者更好地體會到這樣的壓力下,緬甸人的生存狀況。
三、總結
《緬甸歲月》這本書中,體現(xiàn)的不是一種權威性、歷史性的事實,而是包含著作者對于殖民統(tǒng)治注意的不滿和緬甸人民的深切同情之感的作品;沒有大張旗鼓的賣弄歷史數(shù)據(jù),也沒有刻意夸大任何細節(jié),只是在書中將自己對緬甸這片土地的熱愛都通過文字抒發(fā)出來,用文字刻畫、還原出了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緬甸人民的真實狀況和生活水平;通過解析書中的人物形象,對于當時的緬甸社會形象與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參悟,更好地理解了作者喬治·奧威爾在他的散文《我為什么寫作》中表達的觀點:我想寫巨大的悲觀結局的自然主義調的小說,里面充滿詳細的描述,引人注目的笑語,精心雕琢的章句,章句中使用的詞也可以保持發(fā)音。
【參考文獻】
[1] 喬治·奧威爾. 緬甸歲月[M]. 南京: 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