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悅(莆田第一中學,福建莆田351100)
《大學》核心價值觀初探
俞悅
(莆田第一中學,福建莆田351100)
出于對“人化物”和“惟命不于常”的憂患意識,《大學》提出了“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核心價值觀。探討《大學》核心價值觀對于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是不無裨益的。
《大學》;憂患意識;核心價值觀;文化基因
2014年五四青年節(jié),習近平總書記發(fā)表了題為《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講話,講話通過對《大學》八條目的分析說明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所傳承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基因。同在這篇講話中,習總書記指出:“我們生而為中國人,最根本的是我們有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有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薄耙粋€民族、一個國家,必須知道自己是誰,是從哪里來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對了,就要堅定不移朝著目標前進?!保?]可見,依據(jù)《大學》闡發(fā)中國人的“獨特精神世界”“百姓日用而不覺的價值觀”,找出其“想明白了、想對了”的地方,對于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是不無裨益的。因而,文章擬圍繞《大學》為什么提出核心價值觀,提出了什么樣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對于我們今天有何啟示等問題進行探討。
從唐韓愈《原道》一文引《大學》修齊治平、正心誠意之說算起,一千多年來,中國人對《大學》投注了極大的熱情。從中華文明史上看,朱子和王陽明對于《大學》的詮釋長時間深刻地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中國人通過閱讀他們的詮釋聞道、悟道以至行道。中國人對《大學》的熱情甚至綿延至今,如伍庸伯(1886-1952)由于對人生意義的根本懷疑而棄官問學,終歸于儒家,以至“中年以后,居恒談《大學》不去口”,[2]如杜維明在北京大學倡導大學生讀《大學》?!洞髮W》如此獨特的命運只能作如下解釋:《大學》堪稱中國人的精神之書,它極具代表性地體現(xiàn)了中華先人對核心價值觀的認識,因而包含了中華民族一些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關(guān)于這部精神之書,我們首先要探究的是,《大學》為什么提出其核心價值觀呢?細細體味《大學》,即會發(fā)現(xiàn),《大學》字里行間透著一種深沉的憂患意識。正是出于憂患意識,《大學》對核心價值觀作了探究?!洞髮W》的憂患意識表現(xiàn)在對于“人化物”以及“惟命不于?!钡纳钌顟n慮上。
“人化物”是《樂記》中的說法。《樂記》與《大學》同樣出自《禮記》,其中說:“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惡形焉。好惡無節(jié)于內(nèi),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jié),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yǎng),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顯見,《樂記》此段充滿了對于人“感于物而動”時“好惡無節(jié)”以致“人化物”,也就是“滅天理而窮人欲”,因而天下“大亂”的憂慮。所謂“人化物”,就是人在面對物時喪失了人之所以為人。從《大學》通篇來看,最明顯表達了對于“人化物”的憂慮的是“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這句話:有仁心之人用錢財來發(fā)揚生命的價值,仁心缺失的人卻是犧牲生命的價值來積聚錢財。此外,其中提到的“小人閑居為不善”,各種“不得其正”的情形,各種“辟”的情況,“一人貪戾”“辟則為天下僇”“外本內(nèi)末,爭民施奪”“實不能容,以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小人之使為國家,菑害并至”等,(《禮記·大學》)均表達了對于“人化物”的憂慮。因此,《大學》之“物”就是《樂記》所說的“感于物而動”中的“物”,也就是使人感而動者,《大學》通篇都涌動著對于“人化物”的憂患意識。
《大學》的憂患意識還體現(xiàn)在“惟命不于常”一語上。《大學》有四處引文提到了“命”,分別是“顧諟天之明命”(《尚書·太甲》)、“周雖舊邦,其命惟新”(《詩經(jīng)·大雅·文王》)、“儀監(jiān)于殷,峻命不易”(《詩經(jīng)·大雅·文王》)和“惟命不于?!保ā渡袝た嫡a》)。它們涉及到商朝宰相伊尹放逐太甲到桐反思己過、周取代商等史實,反映了對天命不固定的憂慮,以及如何保持天命的思考。
總之,正是出于對“人化物”與“天命不固定”的憂患意識,《大學》提出了其核心價值觀。杜維明指出:“作為精神人文主義的儒家,提出了每一個有良知理性的知識人都必須關(guān)注的四大議題:(一)個人的身體、心知、靈覺與神明如何融會貫通;(二)人與人之間如何通過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形成健康的互動;(三)人類與自然如何取得持久的和諧;(四)人心與天道如何相輔相成?!保?](以下簡稱“儒家四大議題”)可以說,《大學》的憂患意識所涉及的正是“儒家四大議題”。對《大學》核心價值觀的理解,特別是其中未明確解釋的一些問題(如“明德”“格物”“致知”這三個概念究竟如何解釋,“明德”與“親民”有何關(guān)聯(lián),等等)的解決,都要緊扣這種憂患意識以及“儒家四大議題”才能與文本相應(yīng)。
如何方不至于出現(xiàn)“人化物”?如何保持天命?或者說,如何回應(yīng)“儒家四大議題”?《大學》的回答是:“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這是《大學》之道,也正是其核心價值觀。《大學》的核心價值觀分而論之就是“明明德”和“親民”,合而為一就是“止于至善”。
“明明德”是對于自己的善。面對使人感而動的“物”,面對不固定的天命,《大學》要人“明明德”,也就是彰顯作為人的明德。人通過“明明德”,方能在面對“物”時“開辟道德之源,挺立道德主體”,[4]同時展現(xiàn)人在面對“天命”時之可以把握的方面。
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是“明明德”的工夫,這些工夫也說明了“明明德”作為核心價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致知是要保持覺知,《大學》之后的六個條目均要求人保持覺知,不可懈失。在清明朗澈的覺知中,“意”之誠與不誠即得到觀照。意誠則自慊(即自我滿足),不誠即為自欺。但誠意非“一心”。如王陽明所說,如“飲酒便一心在飲酒上”之類,只能是“逐物”。(《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上》)是意誠還是僅為一心,要看這一意是否為出于明德、使人日新而又得“止”之意。假如意非出于明德,一心在此意上不能使人日新又新,人由此陷入擾攘不安,便非意誠。意誠事大,在意上人易生惑、懈怠,故需要切磋、琢磨、瑟兮僩兮(即莊嚴、威武),以至于赫兮喧兮(即顯赫、坦蕩)的工夫。一言以蔽之,誠意在慎獨,時時處處,特別是在閑居之時。有了意誠,便要落實此意,進一步就須出于正心。身對心有著頑強的影響,人須覺知身之“忿懥”“恐懼”“好樂”以及“憂患”等種種情形,使心不偏邪,以保證意的精誠。同時,心的本身亦時或有“不在焉”的情形,“心不在焉”,意就落實不力。可見,意誠之后心要堂堂正正。有了意誠心正,沒有身動,意最終還是落實不了。而身在動時,又會因為“親愛”“賤惡”“畏敬”以及“敖惰”之種種情形,而有失偏頗(“辟”),故身亦須修。通過致知、誠意、正心、修身,明德大明,個人的身體、心知、靈覺與神明遂得以融會貫通,同時人也能領(lǐng)悟到,天命雖有不固定的一面,但畢竟有可以把握的一面,這就是把握自己的明德,從明德處體悟天命,以明德面對天命。
人能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以明明德,就不至于出現(xiàn)“人化物”。但儒家之特色就在于,儒家認識到,明德不體現(xiàn)于“物”“事”之中,就會落于空虛,或者如王陽明所說臨事“便要傾倒”(《王陽明全集·傳習錄上》),儒家不逐物也不絕物,而是要在物中明明德?!洞髮W》說:“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致知在格物。”其意就是要明明德于天下,明明德于國,直至明明德于物。那么,如何明明德于物?這就要格物。格物的“格”就是《論語》中的“格”。在《論語》中,“格”字僅出現(xiàn)一次,《論語·為政》中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绷菏檎J為儒家有非刑罰的態(tài)度,并且說:“畢竟刑罰這個東西是讓人生去走功利的路,根本與孔家沖突。拿法律刑賞去統(tǒng)馭社會,實在是把人生建立在計較利害的心理上,建立在不正當?shù)墓麘B(tài)度上,結(jié)果使人的心理卑陋鄙劣?!保?]從梁漱溟此說,我們可以把握儒家“格”字的意蘊。這一“格”字體現(xiàn)了對“民免而無恥”的反思和批判,體現(xiàn)了儒家對物要“通、順、成”的態(tài)度。也就是說,儒家主張通過德治,使老百姓內(nèi)心是通的,生活是順的,生命能夠成,而不是使人雖不敢為惡而實際上“心理卑陋鄙劣”。這是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的恕道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的仁道在治國理政上的體現(xiàn)?!案裎铩?,正是“盡物之性”以參贊天地之化育(《禮記·中庸》),這便是人之輔天道。人類與自然之持久和諧,亦在這種對物的態(tài)度中得到根本保證。因為面對物,人是以明明德來通、順、成物,是調(diào)和性的,而不是征服性的。這在《大學》“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恒足矣”以及“仁者以財發(fā)身,不仁者以身發(fā)財”的財富觀里得到了體現(xiàn)。在這種財富觀中,生產(chǎn)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人與萬物之間所要建立的不是占有者與被占有者的關(guān)系,而是一種平等的伙伴關(guān)系??傊?,“格物”彰顯了儒家即在物中明明德,對物“通、順、成”的態(tài)度,這是一種用明明德來轉(zhuǎn)化此生此世的態(tài)度。
“親民”是對他人的善。通過親民,在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里就能夠健康地互動。親民具體體現(xiàn)在齊家、治國、平天下上。關(guān)于這三個條目,其核心精神都是仁道和恕道。關(guān)于齊家,《大學》強調(diào)孝、悌、慈三個德目。孝、悌、慈的理據(jù)是“君子有諸己,而后求諸人;無諸己,而后非諸人”(《禮記·大學》),這是仁道和恕道的另一種表達。因為家是基礎(chǔ)性的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在這個網(wǎng)絡(luò)中,人的角色和位置是相對、可變的,所以要設(shè)身處地、推己及人,正如人們平常所說的“你希望未來子女如何對待你,你今天也應(yīng)該如何對待父母”。通過在家里的互動,人得到了基礎(chǔ)性的道德培育。這種培育可以推廣到國這個更大的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孝以事君,悌以事長,慈以使眾,因而關(guān)于治國,《大學》提出了“絜矩之道”。“絜矩之道”的核心精神也是設(shè)身處地、推己及人。進而,關(guān)于平天下,當然仍是奉行仁道和恕道。
“明明德”與“親民”,合起來才是“至善”。所謂“止于至善”,一是要明辨“明明德”與“親民”才是善,明德不明、未能親民便是不善,二是既已明辨,便須篤行,三是要不斷有進境,然不可以為有止境。這里的第三點體現(xiàn)了《易經(jīng)》六十四卦最后兩卦“既濟”“未濟”的精神。
綜上,《大學》承載著深沉的精神追求,體現(xiàn)了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有效地回應(yīng)了“儒家四大議題”。關(guān)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習總書記要求深入挖掘和闡發(fā)其“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時代價值”。[1]已有論者指出,“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就是中華核心價值。[6]顯然,這六個核心價值理念和德目都可以從《大學》的“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中引申出來。因此,《大學》所闡發(fā)的正是中華核心價值。
《大學》出于憂患意識,提出了“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的核心價值觀。從今天來看,《大學》當然有其時代的局限性,比如明顯忽視了“法治”的價值。但是,其核心價值觀確實標識了中華獨特價值體系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的一面。迄今,《大學》核心價值觀還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我們今天所講的“明明白白做人,干凈干凈做事”,“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中華一家親”,“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親望親好,鄰?fù)徍谩?,等等,都有著《大學》文化基因。從《大學》,可以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的由來。
從當代人類面臨的難題來看,《大學》核心價值觀對于“儒家四大議題”的有效回應(yīng)也可以提供有價值的思想資源。比如“格物”的思想,對于樹立生態(tài)意識、解決生態(tài)危機可以提供有益啟示。比如“明明德”的主張,對于糾正現(xiàn)代文明中的物質(zhì)主義、消費主義、經(jīng)濟主義可以提供有益啟發(fā)。
習總書記明確指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了《大學》把涉及國家、社會、個人的價值要求融為一體這一特色。探討《大學》核心價值觀對于增強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不無裨益的。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71,133-164.
[2]梁漱溟.梁漱溟先生論儒佛道[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122.
[3]杜維明.二十一世紀的儒學[M].北京:中華書局,2014:15.[4]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9.
[5]李淵庭,閻秉華.梁漱溟先生講孔孟[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87-88.
[6]肖群忠.仁義信和民本大同——中華核心價值“新六德”論[J].道德與文明,2014(5).
(責任編輯:黃麗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