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新
刑事一體化語境下的繁簡分流
邵 新*
新一輪司法體制改革背景下的“案多人少”矛盾呈現(xiàn)出諸多新特點,需要采取系統(tǒng)的繁簡分流舉措來加以積極應對。本文借助“主體 (組織)·客體(對象)·程序(制度)一體化框架”,從犯罪的多元分層、訴訟程序的多層構建和審判組織/法官的多種配置三個方面,重點就刑事法領域的繁簡分流展開了論述,希冀為當下的繁簡分流、認罪認罰從寬、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提供些許建言。
繁簡分流 刑事一體化 犯罪分層 多層次訴訟制度體系
2016年9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發(fā)布的《關于進一步推進案件繁簡分流優(yōu)化司法資源配置的若干意見》(法發(fā)[2016]21號),標志著繁簡分流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度舾梢庖姟份^好地體現(xiàn)了“準確把握改革內(nèi)在聯(lián)系,提高改革系統(tǒng)集成能力”①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3月22日中央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22次會議上強調,推進改革要樹立系統(tǒng)思想,推動有條件的地方和領域實現(xiàn)改革舉措系統(tǒng)集成;要把住頂層設計和路線圖,注重改革舉措配套組合,使各項改革舉措不斷向中心目標靠攏;特別是同一領域改革舉措要注意前后呼應、相互配合、形成整體。的精神,立足主體(組織)·客體(對象)·程序(制度)一體化框架②此系民事訴訟法學者王亞新教授的主張,其按照訴訟程序處理解決民事糾紛所涉及的基本構件和展開過程,重新設計民訴法教科書體系為下列四個部分:一是審判主體,即與法院相關的一系列制度,包括案件受理范圍、管轄和審判組織;二是訴訟主體,包括當事人及其代理人、共同訴訟、代表人訴訟和第三人;三是審理對象,即程序處理解決的課題或者問題本身,由訴訟類型、審理范圍和證據(jù)、證明等內(nèi)容組成;四是程序,包括民事訴訟流程從起訴立案開始的第一審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和小額程序、第二審程序、審判監(jiān)督程序和非訟程序。參見王亞新、陳杭平、劉君博:《中國民事訴訟法重點講義》,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第2頁。提出了21條改革舉措,具體包括:程序(機制)方面的小額訴訟程序、督促程序、送達程序、刑事速裁程序、庭前會議、庭審方式、庭審記錄方式、一二審銜接;客體(對象)方面的繁簡案件識別、審判輔助事務集中;主體(組織)方面的專業(yè)化審判、人案配比科學性、律師在訴訟中的作用、法院外主體的解紛功能、當事人誠信理性訴訟,等等。此處立足刑事一體化③20世紀80年代,儲槐植教授提出建立刑事一體化的思想,即追求刑法內(nèi)部結構合理,達到刑法的橫向協(xié)調;同時必須考慮刑法運行的前后制約,達到刑法的縱向協(xié)調。20世紀90年代,他進一步指出,刑事一體化包括觀念的和方法的一體化兩部分內(nèi)容,核心要義在于解決刑法實踐的具體問題,融通刑事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參見儲槐植:《推進刑事一體化思想在刑法基礎理論中的貫徹和應用》,系《刑罰一般預防目的的信條學意義研究》(馬聰,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6年版)之序言。另見儲槐植:《刑事一體化要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25~28頁。的語境,從犯罪分層—程序構建—審判組織配置三個方面對刑事法領域的繁簡分流作些分析。
犯罪分層,是指根據(jù)犯罪的嚴重程度將所有犯罪縱向劃分為不同層次的犯罪。④參見盧建平:《犯罪分層及其意義》,載《法學研究》2009年第3期。犯罪分層標準具體可分成兩類:一是根據(jù)刑罰的輕重,將不同的犯罪行為進行分層,稱之為形式標準;二是根據(jù)犯罪行為本身的嚴重程度⑤有學者認為,犯罪嚴重程度的評價,具體存在三個主體立場,即代表國家權威態(tài)度的立法者(通過法典形式表現(xiàn)出來)、代表理性認識的學者或專家(通過研究成果表現(xiàn)出來)、代表感性體驗的民眾(通過社會調查統(tǒng)計表現(xiàn)出來)。參見葉希善:《論犯罪分層標準》,載《浙江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2期。(或社會危害性質和程度),將所有犯罪行為進行分層,稱之為實體標準(或實質標準、嚴重程度標準)。
縱覽當今世界主要國家刑事立法,犯罪分層的模式⑥有學者認為,犯罪分層模式有兩種情形:一是針對所有犯罪的分層模式,二是針對個罪的分層模式。參見孫道翠:《犯罪分層的標準與模式新論》,載《法治研究》2013年第1期。包括以下幾種:1.二分法模式,就是根據(jù)犯罪嚴重程度或刑罰輕重把所有刑法典規(guī)定的犯罪劃分成兩個層次,即重罪和輕罪或重罪和違警罪。二分法模式的國家比較多,主要有德國、意大利、瑞士、奧地利、挪威、菲律賓等國家。例如,《德國刑法典》第12條規(guī)定:(1)重罪指最低刑為1年或1年以上自由刑的違法行為;(2)輕罪指最高刑為1年以下自由刑或科處罰金刑的違法行為。2.三分法模式,就是根據(jù)犯罪嚴重程度或刑罰輕重把所有刑法典規(guī)定的犯罪劃分成三個層次,即重罪、輕罪和違警罪或重罪、較重罪和輕罪等。三分法是最典型的犯罪分層模式,其中最典型的三分法模式國家是法國?!斗▏谭ǖ洹罚?994年3月1日開始實施)第111-1條規(guī)定:“刑事犯罪,依其嚴重程度,分為重罪、輕罪和違警罪?!?.四分法模式,就是根據(jù)刑罰輕重或犯罪嚴重程度把所有刑法典規(guī)定的犯罪劃分成四個層次,如《俄羅斯聯(lián)邦刑法典》第15條規(guī)定:依據(jù)社會危害性的性質和程度,犯罪可細分為輕罪、中等嚴重的犯罪、嚴重的犯罪和特別嚴重的犯罪。4.多層分法模式,指根據(jù)刑罰輕重或犯罪嚴重程度把所有刑法典規(guī)定的犯罪劃分成五個或五個以上層次。多層分法模式的典型代表國家是美國。美國《模范刑法典》將犯罪劃分為六個層次:一級重罪;二級重罪;三級重罪;輕罪;微罪;違警罪。其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1)在法定刑度上,層次之間劃分細致。重罪和輕罪(和/或微罪)之間的界限,大致為1年的定期監(jiān)禁刑。三個級別的重罪之間也存在一定的差別。輕罪和微罪之間,大致在30日定期監(jiān)禁刑的線上存在界限。微罪和違警罪之間則存在比較明顯的界限,根據(jù)規(guī)定,違警罪不處以監(jiān)禁刑,只能處以罰金、沒收等制裁。(2)在分層方法上,實行二次分層方法。第一次分層,將犯罪分為重罪、輕罪、微罪和違警罪。第二次分層將重罪分為一級重罪、二級重罪和三級重罪,法定刑幅度各不相同。⑦參見沈玉忠:《犯罪分層理論的展開:梳理、價值與架構》,載《鄂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另見盧建平、葉希善:《犯罪分層與刑法完善》,載《中國犯罪學會第十六屆年會論文集(上冊)》。
就我國刑法淵源來看,無論是1979年刑法還是1997年刑法,均沒有明文規(guī)定犯罪的分層。⑧我國刑事訴訟法暗含著犯罪分層的規(guī)定,即不同層次的犯罪將適用不同的強制措施,參見孫道翠:《犯罪分層的標準與模式新論》,載《法治研究》2013年第1期。但按照學者的觀點,刑法規(guī)定的罪行還是存在等級的,例如,根據(jù)趙廷光教授的分析,我國刑法規(guī)定了1443種罪行,根據(jù)刑法對罪行所配置的法定刑,可以將這些罪行劃分成六個等級:(1)罪行輕微,法定最高刑為1年和2年有期徒刑。此類罪行共33種,占全部罪行的2%;(2)罪行較輕,法定最高刑為3年有期徒刑。此類罪行共406種,占全部罪行的27%;(3)罪行較重,法定最高刑為5年有期徒刑。此類罪行共211種,占全部罪行的15%;(4)罪行嚴重,法定最高刑為7年和10年有期徒刑。此類罪行共有471種,占全部罪行的32%;(5)罪行重大,法定最高刑為15年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此類罪行共212種,占全部罪行的15%;(6)罪行極重,法定最高刑為死刑。此類罪行共132種,占全部罪行的9%。再細點分,可以分成37個檔次或等級⑨參見趙廷光:《量刑公正實證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35~136頁。。特別是,寬嚴相濟刑事政策⑩寬嚴相濟刑事政策首次清晰表達是在2004年12月22日中央政法工作會議羅干同志的講話中,該政策曾一度被理解為刑事司法政策,例如,2006年10月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表述就是“實施寬嚴相濟的刑事司法政策”。直至2010年2月8日才被官方文本確立為基本刑事政策,例如,2010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顯然,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作為基本刑事政策,發(fā)揮作用的范圍包括立法、司法、執(zhí)行等。正式被確立為刑法修改的指導思想?從立法說明來看,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指導和影響刑法修訂是從《刑法修正案(七)》開始的,如在“嚴”的方面,提高了巨額財產(chǎn)來源不明罪等社會反映刑罰力度較輕的犯罪的法定刑;在“寬”的方面,降低了綁架罪的法定刑,為逃稅罪設置了出罪制度?!缎谭ㄐ拚?八)》和《刑法修正案(九)》更是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立法典范。后,犯罪分層的理念有了較為清晰的體現(xiàn),例如,《刑法修正案(九)》在擴張犯罪圈、擴大刑法干預范圍的過程中區(qū)分犯罪的重、輕、微,并配置嚴厲程度不同的刑罰,具體而言,(1)針對當前國內(nèi)外高度關注的嚴重犯罪如暴恐犯罪、腐敗犯罪,增加了準備實施恐怖活動罪,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煽動實施恐怖活動罪,利用極端主義破壞法律實施罪,強制穿戴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服飾、標志罪,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增加了對有影響力的人行賄罪等新罪名,并規(guī)定了較為嚴厲的刑罰。(2)對于信息化、網(wǎng)絡化時代新涌現(xiàn)的犯罪以及為了彌補勞教制度取消之后的制度空缺,規(guī)定了很多網(wǎng)絡犯罪、擾亂社會秩序的犯罪等輕罪,如拒不履行信息網(wǎng)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非法利用信息網(wǎng)絡罪,幫助信息網(wǎng)絡犯罪活動罪,以及第290條第3款的擾亂國家機關工作秩序罪,第4款的組織、資助非法聚集罪。而對以往視為道德或違法問題的社會誠信領域的突出問題,在《刑法修正案(八)》危險駕駛罪的基礎上增加了使用虛假身份證件、盜用身份證件罪(第280條之一)、代替考試罪(第284條之一第4款),配以拘役、管制、罰金等輕微刑罰,通過法益保護早期化、幫助行為獨立化等方式使刑法犯罪圈明顯擴大。?參見盧建平:《寬嚴相濟與刑法修正》,載《清華法學》2017年第1期。其實,一些刑事規(guī)范性文件采用了“輕微”“犯罪情節(jié)較輕”等犯罪分層的表述,例如,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依法快速辦理輕微刑事案件的意見》規(guī)定,在審查逮捕、審查起訴中,對案件實行繁簡分流,指定人員專門辦理輕微案件,集中力量辦理重大、疑難、復雜案件;建立輕微案件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的快速辦理機制,對案情簡單、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犯罪嫌疑人認罪的案件,簡化審查逮捕、審查起訴的辦案文書,縮短辦案期限,提高訴訟效率;對于符合法定條件的輕微刑事案件,人民檢察院應當建議適用簡易程序;被告人及其辯護人提出適用簡易程序,人民檢察院經(jīng)審查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的,應當同意并向人民法院提出建議;人民法院建議適用簡易程序,人民檢察院經(jīng)審查認為符合法定條件的,應當同意。對于被告人認罪的普通刑事案件,符合有關規(guī)定條件的,人民檢察院應當建議適用簡化審理程序。
此外,從犯罪統(tǒng)計學來看,不同層次的犯罪在犯罪組成結構中有了較大變化,我國的犯罪總數(shù)量呈緩慢增長,其中,重罪、暴力犯罪在減少,而輕罪(如交通肇事罪)、微罪(如危險駕駛罪)的比率上升;法院判決的重刑率逐年下降。
? 同注?。
正如有學者指出的,犯罪分層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一是刑事政策方面的功能,例如,使刑事打擊對象理性化、固定化,避免刑事決策的情緒化;改變刑事打擊的運動式特點,從階段型嚴打到穩(wěn)定型寬嚴相濟;合理分配司法資源?總量既定的社會資源投入會存在“排擠效應”現(xiàn)象(參見張平吾編:《犯罪學與刑事政策》,臺灣桃園1999年版,第724頁,轉引自蔡道通:《中國刑事政策的理性定位》,載《中國刑事政策檢討》,中國檢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183頁)。國家刑罰資源在“嚴打”中投入增多,必然減少其他社會福利與公共建設的支出,具體包括:一是減少嚴打以外的犯罪預防措施投入;二是減少非嚴打對象的犯罪的司法投入;三是減少其他可能促進犯罪預防的社會政策,如低保政策、貧困兒童上學救助、民政救助等等的投入。,實現(xiàn)刑法效益最大化,促進犯罪治理立體化和整個大刑法系統(tǒng)的協(xié)調運行,等等。?參見盧建平、葉希善:《犯罪分層與刑法完善》,載《中國犯罪學會第十六屆年會論文集(上冊)》;另見注?。二是程序方面的功能,例如,不同層次的犯罪的管轄法院、預審程序、陪審要求、直接傳訊、審理程序和判決效力等方面均可能存在差別。?參見盧建平、葉良芳:《重罪輕罪的劃分及其意義》,載《法學雜志》2005年第5期??梢哉f,我國未來修改刑法時引入犯罪分層?有學者認為,我國未來刑事立法中犯罪分層可以根據(jù)犯罪行為的性質分三層:輕罪、一般犯罪、重罪。其中,輕罪是指法定最高刑在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一般犯罪是指法定刑最高刑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重罪是指法定最低刑在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參見沈玉忠:《犯罪分層理論的展開:梳理、價值與架構》,載《鄂州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也有學者認為,我國未來的犯罪分層模式可以初步設計為重罪(一般重罪和次重罪)、輕罪(一般輕罪、次輕罪)和輕微罪(微罪)三層次。參見孫道翠:《犯罪分層的程序性標準及模式初探:以刑事強制措施為參照》,載《河南警察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必將為繁簡分流奠定有益的實體法基礎,進而影響不同層次犯罪的程序選擇?程序法在程序自治方面有相對獨立性,但是沒有實體法的前提就不可能有程序法的附著,因此程序法必須服從于實體法的根本目的。參見李本森:《我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研究——與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審理程序之比較》,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5年第2期。和審判組織/法官的配置。
從比較法來看,世界主要國家刑事訴訟法均基于犯罪事實難易、罪行大小、刑罰輕重、被告人是否認罪等因素的考慮,除設置普通程序(標準程序)外,同時設置若干特別程序(簡化程序)。例如,《法國刑事訴訟法》?《法國刑事訴訟法》(羅結珍譯),載《世界各國刑事訴訟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16年版。設置了“簡易刑事裁定程序”“事先認罪出庭程序”,即第495條規(guī)定:一、對于本條第2項所指的輕罪,經(jīng)過司法警察的調查,可以認定被告人受到指控的犯罪事實簡單,已經(jīng)充分了解有關被告人的人格、負擔與收入情況,就確定刑罰而言,考慮到犯罪事實情節(jié)輕微,沒有必要宣告監(jiān)禁刑或者沒有必要宣告超過第495-1條確定數(shù)額的罰金刑,實行簡易刑事裁定程序不會損害被害人的權利時,共和國檢察官可以決定實行簡易刑事裁定程序……三、簡易刑事裁定程序不適用于:1.如果被告人在實施犯罪之日尚不滿18歲;2.在本法典第495-1條所指的刑事裁定尚未作出之前,被害人已經(jīng)向法院直接傳訊被告人;3.如果在實施輕罪的同時實施法律并未對其規(guī)定適用簡易刑事裁定程序的輕罪或違警罪;4.實施的輕罪屬于累犯情形。第495-7條規(guī)定:除第495-16條所指的輕罪以及《刑法典》第222-9條至第222-31-2條規(guī)定的當處5年以上監(jiān)禁刑的故意或非故意(過失)傷害人之身體或性侵犯之輕罪外,對于所有輕罪,如果犯罪行為人承認其受到指控的犯罪事實,共和國檢察官可以依職權或者應當事人或其律師的請求,按照本節(jié)的規(guī)定,對為此目的受到傳喚或者按照第393條的規(guī)定傳喚到案的任何人,適用事先認罪出庭程序(庭前認罪程序——譯者注)。第524條規(guī)定:所有的違警罪,即使是累犯實施的違警罪,均可以適用本章規(guī)定的簡易程序。但這種簡易程序不適用于:1.由《勞動法典》規(guī)定的違警罪;2.年齡尚不滿18歲的被告人實施的第五級違警罪。如果因違警罪造成損害的被告人在第525條所指的刑事裁定作出之前已向法院直接傳訊被告人,不得再繼續(xù)實行簡易程序。第529條規(guī)定:對于最高行政法院提出資政意見后頒布的法令確定的名單所列的違警罪,公訴得因交納定額罰金而消滅。定額罰金的適用,排除適用有關累犯之規(guī)則。但是,如果認定同時有多項犯罪,其中至少有一項犯罪不能適用定額罰金時,或者法律規(guī)定違警罪累犯構成輕罪時,不適用定額罰金程序。1988年《意大利刑事訴訟法典》20《意大利刑事訴訟法典》(黃鳳譯),載《世界各國刑事訴訟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16年版。第六編還設置了5種簡單的特別程序[21]2014年4月28日第67號法律引進了一項新的特別程序——“通過交付考驗而終止程序”,即對于符合一定條件的被告人,暫時不提交審判并且給予通過賠償、和解與改過免除處罰的機會,如果該被告人在交付考驗期間表現(xiàn)良好,法官可宣告其犯罪消滅。:1.依當事人請求適用刑罰程序,即意大利式“辯訴交易”,被告人可以與公訴人就可適用的刑罰種類和量度達成協(xié)議并請求法官按此協(xié)議作出判決。2.簡易審判,被告人可以在初步庭審結束時請求法官根據(jù)現(xiàn)有的證據(jù)材料作出開釋判決或者有罪判決,在此情況下,法官可將刑罰減少1/3。3.快速審判,如果被告人在犯罪時被當場逮捕或者在訊問中坦白了罪行,檢察官可以直接將其提交法官進行審判。4.立即審判,在證據(jù)清楚且充足的情況下,檢察官可以提請法官不經(jīng)初步庭審而進行法庭審理;如果法官接受此要求,被告人可以請求實行“辯訴交易”或者簡易審判;在偵查終結時,被告人也可以請求法官直接進入法庭審理程序,省略初步庭審程序,在此情況下法官應當發(fā)布審判令。5.處罰令程序,對于較為輕微的犯罪,檢察官可以提請初步庭審法官直接發(fā)布處罰令,一般以對被告人適用財產(chǎn)刑為限。《德國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了“處罰令程序”“快速審理程序”[22]《德國刑事訴訟法》,岳禮玲、林靜譯,載《世界各國刑事訴訟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16年版。,即第407條規(guī)定:由刑事法官、參審法庭設立管轄的輕罪,依檢察院書面申請,可以不經(jīng)法庭審理以書面處罰令確定行為的法律后果。第417條規(guī)定:由刑事法官、參審法庭審理的程序,如果案情簡單或者證據(jù)清楚適宜立即審理案件的,檢察院可以書面或者口頭申請快速審理程序進行裁決?!抖砹_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23]《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趙路譯,載《世界各國刑事訴訟法》,中國檢察出版社2016年版。第四十章規(guī)定了“刑事被告人同意對其提出的指控時通過法院判決的特別訴訟程序”,即第314條規(guī)定:1.在公訴人或者刑事自訴人、刑事被害人同意的情況下,刑事被告人有權就涉及與《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法典》規(guī)定刑罰不超過10年剝奪自由刑的犯罪有關的刑事案件提出聲明,承認對其所提控訴并遞交有關不進行法庭審理作出刑事案判決的申請。2.在本條第1款規(guī)定條件下,如果確定具有下述之一的情況時,法庭有權不依據(jù)普通程序進行法庭審理并下達刑事案判決:(1)刑事被告人意識到其申請的性質與后果;(2)申請的提出是出于自愿并向辯護人進行過咨詢。
就我國而言,1996年《刑事訴訟法》形成了“普通程序—簡易程序”二級“遞簡”格局。[24]最高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黃爾梅2015年12月2日在北京市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專家論證會指出,此格局呈現(xiàn)出“繁者不繁”和“簡者不簡”的特點。2003年,“兩高”和司法部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公訴案件的若干意見》《關于適用普通程序審理“被告人認罪案件”的若干意見(試行)》,進一步推進了刑事程序簡化的探索。[25]全國人大常委會2014年6月通過了《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決定》,8月份,“兩高”會同公安部、司法部發(fā)布《關于在部分地區(qū)開展刑事案件速裁程序試點工作的辦法》。隨著司法體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央開始強調,根據(jù)案件難易、刑罰輕重等情況,推進繁簡分流,構建普通程序、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等相配套的多層次訴訟制度體系。2014年速裁程序試點的啟動,使得我國刑事訴訟法形成了“普通程序—簡易程序—速裁程序”的三級“遞簡”格局。
此種多層次格局,從積極方面來看,首先,符合訴訟程序相稱性和多樣化原理的具體要求,其中,程序相稱性原理是指訴訟程序應當與其所對應的糾紛性質相匹配,或者與被解決的糾紛規(guī)模相適應,程序多樣化原理是指根據(jù)糾紛或者案件的不同類型或性質設置多種相應的程序。[26]南京師范大學、江蘇省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課題組:《關于制定我國〈家事訴訟法〉的立法建議》,載《決策參考》(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編)2017年第3期。從審理案件“三階段論”(事實認定—法律適用—裁判結論)或者“循環(huán)往復論”(事實認定—法律發(fā)現(xiàn)—裁判結論)來看,基于“認定事實”的難與易及“適用法律”的疑與明的不同組合,大致可以分為以下類型:第一種類型為認定事實容易,適用的法律明確,司法實踐中絕大多數(shù)案件屬于此類;第二種類型為認定事實容易,適用法律不明確[27]其具體包括兩種情形:一是法官因不存在可供適用的法律性標準而無所適從,二是法官因存在多個相互競爭的法律性標準而糾結。參見孫海波:《司法義務理論之構造》,載《清華法學》2017年第3期。,例如,瀘州“二奶”繼承權案、“胚胎歸屬權案”和“被遺忘權案”;第三種類型為認定事實難,適用法律明確,例如南京“彭宇案”;第四種類型為認定事實難,適用法律不明確。上述四種情形中,第一種可以歸之于簡單案件,第二、三、四種都屬于疑難案件。[28]簡單案件有多種稱呼,包括簡易案件(easy case),清楚案件(clear case),常規(guī)案件(routine case),平常案件(common case),標準案件(standard case)等等;與之對應的疑難案件同樣存在不同的表述,問題案件(problematic case),邊緣案件(borderline case),難辦案件(hard case)。參見孫海波:《司法義務理論之構造》,載《清華法學》2017年第3期。顯然,立足于類型思維[29]類型思維有別于概念思維?!案拍睢币浴罢Z詞文義”為限定,訴諸于若干必要特征的判斷,不允許無節(jié)制地退回到概念形成時的指導觀念中去。類型并不是特定要素的固定組合形態(tài),并不存在絕對必要的、不可舍棄的要素;類型可能呈現(xiàn)出不同要素的彈性組合形態(tài);類型在邊界上是模糊的、開放的,類型指向的對象經(jīng)由流動的過度而相互連接,在對象之間并不能提供固定的區(qū)分界限;“類型”以“價值導向”為基準,本質上不是一種對象是否符合諸多特征的判斷,而是一種價值性的判斷。參見杜宇:《基于類型思維的刑法解釋的實踐功能》,載《中外法學》2016年第5期。,構建出適應不同案件類型特點的相應程序,必將提升刑事一體化水平,促進刑事訴訟多元程序的各得其所[30]參見艾靜:《我國刑事簡易程序的改革與完善》,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第162頁。和各自功能的最大程度發(fā)揮。例如,針對認罪案件訴訟程序模式,區(qū)分重罪與輕罪適用不同的程序的“多元程序模式”,相比于不區(qū)分重罪與輕罪均適用同一種認罪訴訟程序的“單一程序模式”,[31]參見白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刑事案件分流體系構建》,載《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7年第1期;參見樊崇義、吳光升:《論中國特色被告人認罪案件訴訟程序的構建》,載張智輝編:《認罪案件程序改革研究——認罪案件程序改革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中國方正出版社2008年版,第264~281頁。更符合司法規(guī)律,更能發(fā)揮程序法保障實施實體法的效能。其次,契合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功能擴展趨勢。作為基本刑事政策的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對于我國刑法立法的影響已經(jīng)跳出部分、零散調整的刑法修正模式,甚至突破1997刑法修訂所確立的“統(tǒng)一刑法典”模式,帶來一場刑法乃至全部刑事法(包括刑事實體法、刑事程序法、刑事執(zhí)行法、司法組織法等)規(guī)范與制度體系的全面修正,進而從整體上考慮實體法上的犯罪分層(根據(jù)犯罪的嚴重程度或刑罰輕重劃分重罪、輕罪和微罪)與程序法上由普通程序、簡易程序與速裁機制等構成的多層次訴訟體系的匹配。[32]同注?。
從不足來看,目前最主要的問題至少包括以下方面:一是“繁者不繁”和“簡者不簡”并存[33]有學者對此提出如下改進建議:對于簡易程序,將其中可能判處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案件分化出來,另外設立協(xié)商程序;對速裁程序進行徹底簡易化,改造為原則上不開庭的快速處理程序,從而最終形成“普通程序—簡易程序—協(xié)商程序—速裁程序”的四級“遞簡”格局。參見魏曉娜:《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中國語境下的關鍵詞展開》,載《法學研究》2016年第4期。另有學者建議,未來我國刑事訴訟法可設四個刑事案件快速處理的程序層級,即處罰令書面審程序、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獨任審判的簡易程序、合議庭審理的簡易程序。參見李本森:《我國刑事案件速裁程序研究——與美德刑事案件快速審理程序之比較》,載《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5年第2期。。就普通程序而言,因“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剛剛開始,直接言辭原則未落實、證人普遍不出庭、被告人對質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問題的解決尚不到位,普通程序的發(fā)育并不充分;就簡易程序而言,其適用范圍跨度極大,程序設計卻相對單一,不同類型案件的簡化程度之間沒有明顯區(qū)別、層次化不夠;就速裁程序而言,其簡化特性相對于簡易程序而言仍不顯著。[34]參見熊秋紅:《廢止勞教之后的法律制度建設》,載《中國法律評論》2014年第2期。二是簡化的重心局限于庭審程序,尚未延伸至審前程序。從速裁程序試點改革實踐來看,速裁程序的庭審環(huán)節(jié)已無繼續(xù)簡化空間,但審前程序可以繼續(xù)簡化,部分地方試點的“刑拘直訴”就考慮到了偵查預審與審查起訴的同質性,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的,直接從偵查跳躍到檢察院,進而為繼續(xù)簡化速裁程序提供了突破口。當然,簡化程序的構建,一方面要符合訴訟規(guī)律,并非每個階段都可以“簡化”,例如,偵查階段啟動速裁程序存在兩方面不利因素:第一,可能影響證據(jù)收集的全面性和及時性;第二,偵查機關在偵查階段無法確認犯罪嫌疑人是否認罰。[35]參見廣州市越秀區(qū)人民法院課題組:《關于刑事速裁程序運行機制有關問題的調研》,載《決策參考》(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編)2017年第2期。需指出的是,偵查機關在偵查終結后可以在起訴意見書中建議對認罪的犯罪嫌疑人適用速裁程序。另一方面要遵從正當程序原則,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尊重被告人的程序選擇權[36]第十五屆世界刑法學協(xié)會代表大會通過的《關于刑事訴訟法中的人權問題的決議》第23條規(guī)定:“嚴重犯罪不得實行簡易審判,也不得由被告人來決定是否進行簡易審判?!焙头艞壊糠殖绦蚶娴囊庵綶37]第十四屆國際刑法學協(xié)會代表大會提出了如下建議:“對簡單的案件,可能采取,也應該采取簡易程序。但是,應該使被告人保有獲知被控內(nèi)容和有罪證據(jù)的權利、受審的權利,包括提供證據(jù)的權利和延請律師為其辯護的權利。”。被告人有權根據(jù)自己的意志來決定是否啟動刑事速裁程序以及適用速裁程序后變更適用非速裁程序的權利。被告人認罪認罰的,可視為對部分程序利益的放棄,[38]此處可借鑒刑法學“自我答責理論”如下觀點:在法秩序中,法益主體擁有第一性的法益保護的權限;法益主體實施具有答責性的行為,即使侵害自己法益,第三者無需答責(參見馬衛(wèi)軍:《被害人自我答責理論視野下的自殺參與》,載陳興良主編:《刑事法評論:不法評價的二元論》,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385~386頁)。因而合理的答辯準備期限、控方的舉證、法庭的質證和定罪量刑程序可以省略。第二,凡是處以限制自由刑罰的,不宜實行沒有抗辯程序的處罰令程序[39]所謂處罰令程序,是指負責初期偵查的法官依照檢察官的請求,就公訴案件中檢察官認為只應當適用財產(chǎn)刑的案件,或者替代監(jiān)禁刑而科處財產(chǎn)刑的案件,無需經(jīng)過偵查或者法庭審判而直接發(fā)布處罰令的簡便程序。參見熊秋紅:《刑事簡易速裁程序之權利保障》,載《人民檢察》2014年第17期。或者書面審程序,而只對速裁案件中部分不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可考慮引入書面審程序。
審判組織是保障刑事案件程序有效運行的中樞。從域外比較來看,針對不同層次犯罪的審理和不同訴訟程序的適用,世界主要國家均在刑事訴訟法、法院/司法組織法或者刑法典中規(guī)定了不同的審判組織或者審判法官。例如,1.《德國法院組織法》規(guī)定了地方法院的獨任法官制。第三章“地方法院”第22條“地方法院法官”規(guī)定:“(1)地方法院實行獨任法官制”。第24條“刑事案件的管轄權”[40]該法第23條“民事案件的管轄權”規(guī)定:“地方法院管轄下列民事案件,但不問訴訟標的金額,應移送州法院的除外:1.以金錢或金錢價值不超過五千歐元的請求為標的的訴訟;2.不問訴訟標的金額的下列案件:(a)因住宅之租賃關系或租賃關系是否存在產(chǎn)生的請求權訴訟;(b)旅客與旅店主、運送人、船員或登船港的客運代理因旅店餐費、運費、渡船費、運輸旅客與物品及其喪失與毀損,以及旅客與手工業(yè)者因旅游產(chǎn)生的訴訟;(c)依照《住宅所有權法》第43條第1項至第4項、第6項產(chǎn)生的訴訟;(d)野生動物侵害訴訟”;第23a條“家事案件及非訟事件的管轄權”規(guī)定:“(1)地方法院對下列民事訴訟也有管轄權:1.家事案件;2.非訟事件,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規(guī)定:“(1)除下列情形外,刑事案件由地方法院管轄:1.依本法第74條第2款或第74a條由州法院管轄,或者依本法第120條或第120b條由州高等法院管轄的案件;2.可能判處4年以上有期徒刑、單處或并處被告人強制醫(yī)療或應判處保安監(jiān)禁(刑法第66至66b條)的案件;3、檢察院因犯罪被害人作為證人的特殊保護需要,或者因案件的范圍或意義重大,直接向州法院提起公訴的案件……地方法院不得判處4年以上有期徒刑、單處或并處被告人強制醫(yī)療或保安監(jiān)禁?!钡?5條“刑事法官的管轄權”規(guī)定:“地方法院法官作為刑事獨任法官,審判下列輕罪案件(最低刑期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罰金刑的犯罪——引者注):1.自訴案件;2.宣告刑不超過兩年有期徒刑的案件”。[41]《德國法院組織法》第76條規(guī)定,刑事案件應當由具備相同表決權的三名職業(yè)法官和兩名陪審員就罪責和刑罰問題進行裁判。德國地方法院設立分庭審理大部分輕微刑事案件,具體由兩位名譽法官和一到兩名職業(yè)法官共同參與裁判。參見[德]科勞斯·緹德曼:《德國刑事訴訟法導論》,載宗玉琨譯注:《德國刑事訴訟法典》,知識產(chǎn)權出版社2013年版,第36頁。
2.《法國刑事訴訟法》[42]同注?。區(qū)分重罪、輕罪與違警罪,重罪法庭、輕罪法庭與社區(qū)法院/違警罪法庭、合議制與獨任制、法官與陪審官,第213條規(guī)定:重罪法庭一審或上訴審對經(jīng)移送起訴裁定書(預審法官作出的重罪移送起訴裁定以及上訴法院預審庭作出的重罪移送起訴裁定——譯者注)向其移送的人有完全的審判權。重罪法庭不得受理其他任何指控。第240條規(guī)定:重罪法庭由本義上的法庭與陪審團組成。第243條規(guī)定:本義上的法庭由審判長與陪審官組成。第245條規(guī)定:重罪法庭審判長由上訴法院院長以命令指定。第248條規(guī)定:陪審官為2人。但是,如果庭期較長或者開庭次數(shù)較多因而有必要時,可以為陪審官配備一名或數(shù)名替補陪審官。替補陪審官參加庭審,但是只有經(jīng)重罪法庭庭長說明理由之裁定確認正式陪審官因故不能出席的情況下,才能參加評議。第249條規(guī)定:陪審官從上訴法院法官中選任,或者從重罪法庭開庭地的大審法院的院長、副院長或者法官中選任。第250條規(guī)定:重罪法庭的所有陪審官均由上訴法院院長以命令指定。第381條規(guī)定:輕罪法庭管轄輕罪案件。法律規(guī)定處以監(jiān)禁刑或處以3750歐元或3750歐元以上罰金刑的犯罪為輕罪。第398條規(guī)定:輕罪法庭由審判長和2名法官組成……但是,對于審判第398-1條列舉的輕罪,輕罪法庭得僅由這些司法官中的一人組成(即由獨任法官組成輕罪法庭——譯者注)。第521條規(guī)定:違警罪法庭管轄第五級違警罪。社區(qū)法院(近鄰法院或者近民法院——譯者注)管轄除第五級違警罪之外的第一級至第四級違警罪。第523條規(guī)定:違警罪法庭由初審法院法官、第45條及隨后條款所指的檢察院的一名官員和一名書記員組成。第523-1條規(guī)定:社區(qū)法院的組成依《司法組織法典》第331-7條與第331-9條之規(guī)定。[43]《法國司法官地位條例》第5-5章“社區(qū)法官”第41-17條規(guī)定:“符合第16條第2至第5項條件者,滿足以下條件可被選為社區(qū)法官,行使初審法院的裁判職責:……”;第41-21條規(guī)定:“社區(qū)法官的司法職責為兼職。其報酬由國家行政法院的政令確定。”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編:《域外法院組織和法官管理法律譯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第516、517頁。
3.《意大利刑事訴訟法典》[44]同注?。該法第33條(法官的能力)規(guī)定:1.法官的能力條件,以及設立合議庭所需要的法官數(shù)量由關于司法制度的法律加以確定……。區(qū)分合議制法庭與獨任制法庭,第33條-2(合議制法庭的權限)規(guī)定:1.合議制法庭有權審理以下既遂或未遂犯罪:……2.除適用第33條-3的規(guī)定外,合議制法庭還有權審理應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包括犯罪未遂的情況。第33條-3(獨任制法庭的權限)規(guī)定:1.經(jīng)1990年10月9日第309號共和國總統(tǒng)令批準的合編本第73條規(guī)定的犯罪屬于獨任制法庭審理權限之內(nèi),只要不存在該合編本第80條列舉的加重情節(jié)。2.法庭也可以采用獨任制形式審理所有未在第33條-2或其他法律條款中規(guī)定的案件。
4.《俄羅斯治安法官法》規(guī)定了治安法官獨任制,第3條“治安法官的權限”規(guī)定:“1.治安法官在一審時的審限范圍:(1)俄羅斯聯(lián)邦刑事訴訟法典第一部分第三十一章所規(guī)定的最高刑事責任不超過3年有期徒刑的刑事案件;(2)履行司法命令的案件;(3)沒有子女撫養(yǎng)權爭議的解除婚姻關系的案件;(4)夫妻間價值不超過50000盧布的爭議財產(chǎn)劃分的案件;(5)除了撫養(yǎng)權爭端、確認父子關系、取消和限制監(jiān)護權、收養(yǎng)兒童和其他有關兒童和確認夫妻關系的其他家庭法律關系的案件;(6)除繼承得來的申請及使用專利行為的獲利不超過50000盧布的財產(chǎn)爭議案件;(7)已失效條款;(8)確定財產(chǎn)使用權的案件;(9)俄羅斯聯(lián)邦行政法典及聯(lián)邦法律主體法規(guī)定屬于治安法官管轄范圍的行政違法案件。1.1除本章第一節(jié)列舉的案件,聯(lián)邦法律規(guī)定的聯(lián)邦治安法官法可以管轄其他所有案件(根據(jù)2005年2月14日俄羅斯聯(lián)邦N2-?3號法律變更)……3.治安法官獨任審理案件,其權限由現(xiàn)行聯(lián)邦法律所規(guī)定”。
5.《日本法院法》[45]該法第三章“家事法院”第31條之四規(guī)定:“家事法院進行審判或裁判時,除下款規(guī)定的場合之外,由法官一人審理案件。”規(guī)定了地方法院、簡易法院的法官獨任制,第三編“下級法院”第二章“地方法院”第26條規(guī)定:“地方法院除第2款規(guī)定的情況外,由法官一人對案件進行審理”;第四章“簡易法院”第33條規(guī)定:“簡易法院具有以下事項的第一審審判權:一、訴訟標的價格不超過140萬日元的請求(行政案件訴訟相關的請求除外)。二、可以判處罰金以下刑罰的罪行、罰金被規(guī)定為選擇刑的罪行或者《刑法》第186條、第252條或第256條的罪行相關的訴訟。簡易法院不能處以禁錮以上的刑罰。但……”第35條規(guī)定:“簡易法院由法官一人審理案件”。
6.《韓國法院組織法》規(guī)定了市、郡法院的法官獨任制,第一編“總則”第7條規(guī)定:“……市、郡法院的審判權由獨任法官行使?!钡谌帯案骷壏ㄔ骸钡谌隆暗胤椒ㄔ骸钡?4條規(guī)定:“市、郡法院管轄下列案件:(1)適用《小額案件審判法》的民事案件;(2)關于和解、催告以及調解的案件;(3)屬于被處20萬韓元以下的罰金、拘留或罰款的刑事案件;(4)《關于家族關系登錄的法律》第75條規(guī)定的合議離婚的確認……對于抵觸第1款第3項的犯罪,實行即決審判”。
7.《美國法典》[46]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編:《域外法院組織和法官管理法律譯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第15頁。該法典第七章“合眾國聯(lián)邦索賠法院”第174條“法官指派;判決”規(guī)定:“(a)除國會轉送案件以外,合眾國聯(lián)邦索賠法院對任何行為、訴訟、程序的審判權應當由一名法官單獨行使,該法官可在其他法官進行其他庭審的同時一人主審、舉行日常或特別庭審”。第十一章“國際貿(mào)易法院”第254條“獨任法官審判”規(guī)定:“除了本部第255條規(guī)定的其他情況,國際貿(mào)易法院的司法權涉及任何訴訟、案件、程序應被一個法官單獨審理,在其他庭審由其他法官主持的同時,該法官獨立主持一場常規(guī)或特殊的庭審”;第255條“三法官合議審判”規(guī)定:“(a)依據(jù)民事訴訟一方當事人的請求或首席法官本人的動議,國際貿(mào)易法院的首席法官在認定案件存在下列情形時,應當指定任意三位法院的法官聽審。(1)該訴訟中提出國會立法、總統(tǒng)宣告或行政命令的合憲性問題;(2)對習慣法的解釋和執(zhí)行具有廣泛或重大的影響?!币?guī)定了地區(qū)法院的法官獨任審判、治安法官判決輕罪的權力,第28部“司法機構和司法程序”第一編“法院組織”第五章“地區(qū)法院”第132條“地區(qū)法院的設立和組成”規(guī)定:“……(c)除法律、法院規(guī)則或法院令另有規(guī)定外,地區(qū)法院對任何訴訟或程序的司法權都可以由一名獨任法官行使,他可以一人審理和在其他法官開庭的同時主持慣?;蛱貏e開庭?!钡谌帯胺ㄔ汗賳T與職員”第四十三章“合眾國地區(qū)法院治安法官”第636條“管轄、權力與臨時指派”規(guī)定:“(a)每名根據(jù)本節(jié)規(guī)定任職的合眾國地區(qū)法院治安法官,在任命他的地區(qū)法院所在的司法管轄區(qū)、該法院履行功能的其他地點,以及法律授權的其他地點,行使下列權力:……(4)對輕罪進行判決的權力;(5)經(jīng)當事方同意,對一級不端行為進行判決的權力”。
8.《加拿大刑事法典》區(qū)分了公訴罪和簡易裁判罪,即將犯罪依照起訴條件的不同分為兩類:一是只能由檢察官提起公訴的犯罪,被稱為公訴罪或可起訴罪,在法官和陪審團的參與下進行審判,其刑罰為兩年以上的監(jiān)禁;二是簡易裁判罪,由治安法庭的法官審理,處2000加元以下罰金或6個月以下監(jiān)禁或者兩者并處;同時存在介乎兩者之間的犯罪,稱為可選擇罪——既可以是公訴罪,也可以是簡易裁判罪。
9.在英國,按照犯罪分類,原則上簡易罪由治安法院審判,可訴罪由刑事法院審判,兩可罪被告人可以選擇由治安法院審判或者由刑事法院審判;治安法院只能判處6個月以下監(jiān)禁和不超過5000英鎊的罰金;而由刑事法院審判的案件,如果被告人答辯有罪,法官應當在只要可能的時間內(nèi)進行量刑。[47]參見[英]約翰·斯普萊克:《英國刑事訴訟程序》,徐美君、楊立濤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19~120、348~349頁。
就我國立法而言,2006年修正的《人民法院組織法》第9條規(guī)定:人民法院審判案件,實行合議制。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進行;簡單的民事案件、輕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人民法院審判上訴和抗訴的案件,由審判員組成合議庭進行。2001年修正的《法官法》第5條規(guī)定:“法官的職責:(一)依法參加合議庭審判或者獨任審判案件;……”。2012年修正的《刑事訴訟法》[48]第三編“審判”第一章“審判組織”第178條第1、2款規(guī)定,“基層人民法院、中級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組成合議庭進行,但是基層人民法院適用簡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審判員一人獨任審判。高級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第一審案件,應當由審判員三人至七人或者由審判員和人民陪審員共三人至七人組成合議庭進行。”[49]現(xiàn)行《刑事訴訟法》未對第二審程序、死刑復核程序、審判監(jiān)督程序(適用二審程序的)的審判組織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立足于犯罪分層—訴訟程序—審判組織配置的整體優(yōu)化而言,有必要修改或完善前述規(guī)定:一是《刑事訴訟法》將獨任制與簡易程序、合議制與普通程序捆綁規(guī)定,不能滿足司法實踐需要,換言之,司法實踐中部分一審適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和部分二審案件由獨任法官來審理,完全可以在確保公正的前提下實現(xiàn)更高的效率。為此,學者的下列建議值得借鑒,即“將獨任制與簡易程序分開,一審普通程序可以適用合議制,也可以適用獨任制,基層法院的一審案件原則上適用獨任制,但是否適用簡易程序,由立法根據(jù)案件的性質和類型確定。中級法院一審案件原則上適用合議制普通程序,當事人合意選擇簡易程序的除外”。[50]參見傅郁林:《繁簡分流與程序保障》,載《法學研究》2003年第1期。二是混合合議庭審理的案件類型宜有別于純粹由法官組成的合議庭審理的案件。目前《刑事訴訟法》不作區(qū)別的規(guī)定,容易導致人民陪審員參與審理那些體現(xiàn)不出陪審員參審價值的案件,進而使得“陪而不審”“專職陪審”等現(xiàn)象無法避免。隨著人民陪審員制度改革試點的推進,未來實有必要在修改法律時明確規(guī)定人民陪審員參審案件的類型和范圍,真正地發(fā)揮人民陪審員在混合合議庭的獨特作用,確保審判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更大程度的有機統(tǒng)一。三是未來修改法律時要合理吸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的相關最新成果,及時予以法律化。司法實踐中推行的專業(yè)化審判,例如,在充分考慮法官辦案能力、經(jīng)驗及特長等因素的基礎上,根據(jù)案件的不同類型確定審理類型化案件的專業(yè)審判組織;根據(jù)案件的繁簡程度確定專門審理簡單案件與復雜案件的審判人員,等等,有必要通過修改或完善相關規(guī)定來加以體現(xiàn)。理由是,此種審判專業(yè)化或者專門化,一方面契合法官群體的多元化現(xiàn)實,例如,有的法官擅于快速地辦理簡單案件或者批量案件;有的法官擅于以調解方式來實現(xiàn)“案結事了人和”,履行好“道德義務”(moral obligation,即法官在個案中實現(xiàn)正義的義務)[51]參見孫海波:《司法義務理論之構造》,載《清華法學》2017年第3期。;有的法官擅于通過說理論證來總結提煉裁判規(guī)則,履行好“司法義務”(judicial obligation,即依照法律進行裁決的義務)[52]司法義務具體包括三個層次:一是不得拒絕裁判,即無論簡單案件還是疑難案件,法官必須受理并依法作出裁判;二是(原則上的)依法裁判,即法官在一般或者通常情況下應當依照既有的法律作出裁決;三是為裁決提供論證,即法官有義務論證判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注。。法官各自潛能的充分發(fā)揮,必然大幅度地提升法院的整體司法生產(chǎn)力和司法服務能力。[53]此種情形是從積極層面來說的,當然不排除從消極的一面來加以規(guī)制,即不具備特定條件的法官,就不得辦理特定的案件。例如,《德國法院組織法》第三章“地方法院”第22條“地方法院法官”規(guī)定:“……(6)候補法官任職第一年內(nèi),不得在破產(chǎn)程序中執(zhí)行職務。破產(chǎn)程序法官應當具備可信的破產(chǎn)法、商法和公司法領域的知識,以及破產(chǎn)程序所需的勞動法、社會法、稅法和會計學基本知識。不具備的人員,除能證明即將獲得上述知識外,不得委任破產(chǎn)程序法官的任務”(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編:《域外法院組織和法官管理法律譯編》,人民法院出版社2017年版,第353頁)。另一方面符合分層管理的現(xiàn)代管理原則的要求。分層管理的目的是通過差異化管理,優(yōu)化資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司法實踐中,廣東省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深圳市中院等部分法院將案件分為簡單、普通、復雜案件三個層次,分別由資歷淺的法官、資歷較深的法官和資歷深的法官(院庭長、審判委員會專職委員)辦理,納入三條“軌道”進行審判管理,顯著地在更高程度上實現(xiàn)了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的平衡。四是未來修改法律時合理借鑒域外的有益經(jīng)驗,構建新的訴訟程序或者制度,具體包括:1.設立社區(qū)法庭,引進非職業(yè)法官制度;[54]參見盧建平:《犯罪門檻下降及其對刑法體系的挑戰(zhàn)》,載《法學評論》2014年第6期。2.構建刑事缺席審判制度;[55]有學者認為,對于嚴重犯罪,應該在審判組織、程序等制度上有所區(qū)別,可以考慮針對某些特殊類型案件(如貪腐犯罪、暴恐犯罪等)試行刑事缺席審判制度,推行犯罪人的人身危險性、社會危險性或再犯可能性的評估測定,以增強犯罪治理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同注?。3.建立候補法官或者試署法官制度,等等。
正如匈牙利學者阿爾培德·歐德所言,“在當今的時代里,幾乎所有刑事司法程序改革都有兩個基本目的:一是發(fā)現(xiàn)實施一種迅速、簡便和成功的程序的新方式和新途徑,換言之,使刑事訴訟活動的進行更有效率;二是確保訴訟參與人的權利,這與公正的要求密切相聯(lián)?!盵56]轉引自陳瑞華:《刑事審判原理論》,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92頁。就當下我國刑事司法改革而言,最為引人注目的一項改革就是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57]另一項可與之媲美的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監(jiān)察法》的制定。該法對刑事司法體制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公職人員犯罪的偵查,同時涉及監(jiān)察委員會、檢察機關與法院之間的關系。監(jiān)察委員會對公職人員采取留置、調查措施后,律師是否可以介入;監(jiān)察委員會辦理刑事案件,是否適用刑事訴訟法;監(jiān)察委員會是否司法機關等等系列問題,已引起各界的廣泛討論,此處暫不作深入研究。按照改革決策者的說明,此項改革的目的是“促使辦案人員樹立辦案必須經(jīng)得起法律檢驗的理念,確保偵查、審查起訴的案件事實證據(jù)經(jīng)得起法律檢驗,保證庭審在查明事實、認定證據(jù)、保護訴權、公正裁判中發(fā)揮決定性作用。這項改革有利于促使辦案人員增強責任意識,通過法庭審判的程序公正實現(xiàn)案件裁判的實體公正,有效防范冤假錯案產(chǎn)生”[58]習近平:《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為更好地配合此項改革的推進,中央在前期試點速裁程序的基礎上又推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59]如何看待這兩項改革的關系,值得進一步研究。有學者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成為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核心在于“程序從簡、實體從寬”,兼具實體和程序雙重屬性。參見魏東、李紅:《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檢討與完善》,載《法治研究》2017年第1期。可以說,“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側重于疑難復雜案件的“公正”維度,而速裁程序和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側重于簡單案件的“效率”維度。[60]有學者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兼顧實體與程序的綜合性范疇,完全貫穿于定罪量刑環(huán)節(jié),并在偵查階段、審查起訴階段、審判階段均發(fā)揮作用,以謀求效率與公正的高度合一。參見高德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若干問題探討》,載《河南社會科學》2016年第10期。顯然,此種統(tǒng)籌兼顧“公正”與“效率”的系統(tǒng)改革和“組合拳”,更有利于“遵循司法規(guī)律推進繁簡分流。科學調配和高效運用審判資源,依法快速審理簡單案件,嚴格規(guī)范審理復雜案件,實現(xiàn)簡案快審、繁案精審”,“做到該繁則繁,當簡則簡,繁簡得當,努力以較小的司法成本取得較好的法律效果”[61],更能夠在更高程度上實現(xiàn)公正與效率的平衡。
邵新,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