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夢婷
摘 要: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實施新課程的過程是我們不斷探索的過程。筆者認為,互動式教學是提高英語課堂教學實效的有效途徑。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寫、學生抄;教師考、學生背”的落后的教學方式壓抑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剝奪了學生創(chuàng)新的時間和空間?;邮浇虒W模式將教師的指導作用和學生的自主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學生的學習由單純的記憶、模仿、訓練轉變成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多種形式,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關鍵詞:初中英語;互動教學;方法與建議
互動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為指導的一種教學形式。這種教學形式的實施,需要教師吃透教材、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創(chuàng)設語言環(huán)境,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活動,啟發(fā)學生去思考問題、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要實現有效的課堂互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巧妙設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實現充分互動:
一、提升學生的地位
在現代初中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地位、提升學生的地位,讓學生自己掌握自己的英語學習。例如,教師不能把自己的教學位置擺在一個制高點,學生只是在課堂中一味的聽教師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分享一些生活中學習或者接觸到的英語內容,拿一些英文歌曲做例子,可以是《God is a girl》這種很簡單但是旋律很輕快,容易學習的英文歌曲,也可以是《Rolling in the deep》之類的比較流行的英文歌曲,教師讓學生在課堂中可以進行自己對這些英文歌曲的見解,從而推動初中英語教學課堂更加輕松愉快,生動活潑。
二、進行文化滲透交流
語言學習的開頭都是千篇一律的,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發(fā)音和語調后,要對所學習語言文化有基本的了解,英語也不例外。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讓學生基本掌握了英語發(fā)音和語調,學生步入初中階段后對學習內容的深入理解是教學重點。教師可以從英語文化的逐漸滲透開始入手,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目標的方向和學習重點,從而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帶著對文化的敬仰深入研究。教師可以從英語語言的起源講起,設計課件內容進行展示。學生通過圖片、文字和視頻信息對英語文化有基本了解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英語文化競賽或者是弄一些特定節(jié)日的活動來吸引學生參加。比如,在圣誕節(jié)時,教師可以布置好教室,將桌椅擺成圓圈形,在黑板上寫“Merry Christmas”之類的字樣,然后讓學生編排一些節(jié)目進行表演,然后針對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點評。同時,教師還要從同學們挑選出評委,通過選手的具體表現打分,從而增加競賽的公平性。學生在競賽過程中了解到了英語文化的不斷演進,也通過這種更加生動的競賽形式提升了自己的英語思維能力,在今后遇到相關文化難題時,可以發(fā)散自己的學習思維,為解決問題提高多樣化的方法和策略。
三、學生自主學習
現代英語課堂要求教師要適度“放權”,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胺艡唷辈坏扔诜湃巫杂?,在課堂中學生必須帶著問題進行互動,表達自己的思想。這就要求教師在授課之前,對學生做適當的指導,讓學生學會課前自主學習。這一環(huán)節(jié)里,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生容易達到的“階梯式”的教學目標,然后向學生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學的方法和要求后,由學生個人自學,讓其發(fā)現問題、研究問題、探尋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準備。 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習內容與實際聯(lián)合,以教育者提問和學生回答為主。在初中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育者應把學生的學習內容與實際進行緊密聯(lián)合,讓學生可以將課本中所學到的知識在實際中應用,以此來增強他們學習初中英語的信心。如,八年級英語詞匯已經趨于專業(yè)性,八年級下冊的第三章,以家庭環(huán)境為基礎,教習家庭物品的單詞。教育者可以讓學生對其家庭的物品進行分析,并通過提問與學生互動。
四、做好教學互動設計
互動設計作為實施互動教學模式的根本,科學、合理的教學互動設計,不僅能激發(fā)初中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還能促進老師與學生間的交流與溝通,進而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教學互動設計主要分為兩部分:一個是步驟設計;另一個是操作策略。操作策略所涉及的任務較多,主要有布置任務、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小組交流、組間展示以及檢測評估。步驟設計主要是:老師仔細選擇合適的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布置,讓學生通過小組來進行討論,并仔細、全面地整合學生與小組間的觀點,幫助學生鞏固所需知識[1]。
例如,老師在講解“What is your favorite course”這部分內容時,學生可能會回答“English、Mathematics、Biology”等,學生通過這樣的對話,自然而然地引入相關的英語課堂知識。老師可對課堂教學進行一定的延伸,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設置相應的問題,讓學生思考。
五、建立豐富多樣的課堂互動形式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始終要起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英語學習更多的是要多說、多聽、多寫,教師可以針對這三個方面開展各式各樣的教學活動。例如,讓學生分組用英文演出情景劇,讓每個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自己的角色和劇本,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然后其他同學來打分,選出最喜歡的一組,給予一定的獎勵?;蛘呙抗?jié)課教學生一段英文歌曲,或者讓學生分組模仿電影中的經典“橋段”。這樣既能帶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給他們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起來了,學習效率自然就會提升。
六、生生“互動式”英語教學法
生生“互動”活動小組有利于同學之間交流信息、溝通思想、互幫互學、探究解疑、深化目標。英語課堂“互動”活動小組有多種形式:同桌兩人一組、四人一組、六人一組、八人一組、班級縱行、班級橫排、組際交流等。通過不同方式的互動合作,同學之間形成默契、彼此珍惜,增加榮譽感、體現自身價值、增強合作意識、加快知識內化。以四人小組為例:要求成績各異,長期保持“同組異質,異組同質”的狀態(tài),短期變換組合,以增加新鮮感。小組活動可以是對話表演、單詞接龍賽、小組測試互評等形式。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我們一定要加強對英語課堂師生互動性的研究,積極探究各種增加師生互動的措施和途徑,改變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英語學習水平都能獲得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丁惠芳.初中英語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初探[J].中國校外教育,2010(05).
[2]花茂榮.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探討[D].南京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