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伊菁
俞吾金(1948~2014),著名哲學家,首屆人文社會科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全國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yōu)秀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務院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人事部博士后管委會委員、中華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副理事長、上海市社聯(lián)常委暨上海市哲學學會副會長、上海市勞動模范。
在由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社會科學院共同發(fā)起,著名科學家錢偉長牽頭并經胡錦濤和溫家寶批準的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guī)劃項目《20世紀中國知名科學家學術概覽》“哲學卷”中,俞吾金是改革開放以來培養(yǎng)出來的哲學家中唯一入選者。
“刨一圈地皮,不如挖一口井”
四十年前,在浙江蕭山農村插隊的時候,住在對門的阿華媽每每接過我從上海帶給她孩子的糖果時,總會忍不住念叨說,我的阿侄也在上海,他叫俞吾金,在讀復旦大學。
十年之后,當命運將我重又送回上海,單位里組織法學自學考試班,還請來華東政法學院(現(xiàn)更名為華東政法大學)的老師輔導?!皩⑹サ臅r光補回來”的夢想,激勵著我在工作之余,完成學業(yè)。然而,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卻很骨感。當我如愿以償終于考上夜大學中文系,并在單位的自學考試班聽講之后,接踵而來的“工學”壓力使我陷入難以招架的境地,我開始懷疑當初的自我設計,從實際出發(fā),是遵從自己的喜好,還是選擇發(fā)展需要?我拿不定主意。
正巧,俞吾金帶著他后來獲得金鑰匙獎和全國青年讀物一等獎的著作《思考與超越:哲學對話錄》來看我,聽完我的困惑,他談起了他的人生選擇。
進復旦之前,俞吾金已在廠里工作了十年。那時,酷愛文學的他,熱衷于寫作,并已經發(fā)表報告文學和小說??歼M復旦之后,他仍是將自己埋在文科閱覽室,沉浸在外國古典文學名著里,如饑似渴。從大一至大二,他讀了一百五十多本小說,做了近十本學習札記,并寫了三篇小說,還嘗試著寫詩。結果,他的精力分散了,專業(yè)課的學習處于被動應付的局面。班主任發(fā)現(xiàn)后,多次找他談心,勉勵他正確處理個人興趣和專業(yè)的關系。他也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平行線戰(zhàn)術”(即文學和哲學并行不悖),恰好在這時,他接觸到兩本書:一本是愛克曼的《歌德談話錄》,歌德說,一個有造就的人,“最大的藝術本領在于懂得限制自己,不旁馳博鶩”,并告誡他的秘書愛克曼:“你得隨時當心不要分散精力,要設法集中精力。”歌德在晚年回顧自己的學習、創(chuàng)作生涯時,感慨地說:“假如我沒有在石頭上費過那么多的功夫,我就很可能把最珍貴的金剛鉆拿到手了?!边€有一本是黑格爾的《小邏輯》,書中概括并發(fā)揮了歌德的治學方法,說:“一個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須如歌徳所說,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實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終歸于失敗……”俞吾金感慨地對我說:“至此,我開始省悟,這兩位文化巨人的治學方法,集中到一點,就是要善于限制自己。這使我受到很大啟發(fā),我終于下決心擱下了文學,把它僅僅作為一種業(yè)余愛好保留下來,而把主要精力全部撲到哲學上。”
他還拿哲學專業(yè)作比喻說:“哲學本身也是一門內容豐富的科學,它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邏輯、自然辯證法、美學、中國哲學史、外國哲學史等一系列學科,這些學科都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滲透的,這就要求搞哲學的人要具備廣博的基礎知識。但從另一方面看,這些學科中的任何一門都擁有巨大的信息量,都可以耗盡一個人的畢生精力。如果不深入鉆研其中一門學科,而在所有的學科上平均使用力量,勢必分散精力,一事無成。我經過充分考慮,決定把自己的興趣放在外國哲學史這門學科上,并盡一切努力把基礎打得更寬厚,更扎實一些。與其刨一圈地皮,不如打一口井呵!”
他的切身體會,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我最終還是選擇了夜大中文系,走上了自己的理想之路。
一切都來得那么突然。就在2014年4月26日,還在文新大樓聆聽俞吾金的“歷史主義與當代意識”講座,還在約他安排接受“客座總編輯”欄目的采訪,想不到僅僅才過去6個月時間,他竟因病突然離世。然而他曾經留給我的“與其刨一圈地皮,不如挖一口井”的那些肺腑之言,始終在引導著我,令我終生受益。
兩次蹚入同一條河流
“人,不能兩次進入同一條河流?!?/p>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名言,卻印證了哲學家俞吾金自身不可抗拒的命運?!罢軐W需要的并不是三心二意的追隨者,而是普羅米修斯式的獻身者?!庇嵛峤鹪趶偷┐髮W哲學系建系40周年紀念會上說的這句話,即可視為他自身學術生涯的真實寫照。
中學時代,俞吾金的同學們就認為他很有哲學天賦。沒有課的日子,他就會叫上幾個要好的同學去福州路上舊書店淘哲學書。當他讀到艾思奇主編的《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之后,對書上講到的相對真理與絕對真理的關系,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當時,正值“文革”初期,翻開人手一本的《毛主席語錄》,他百思不解:林彪在《毛主席語錄》的“再版前言”中,把毛澤東思想稱作“頂峰”。俞吾金不明白:既然真理是相對的,怎么會有“頂峰”呢?他在班里的學習會上提出自己的疑問,結果遭到了當時光明中學工作組的殘酷打擊,說他在對毛澤東思想的認識上有觀念問題,把他內定為“現(xiàn)行反革命”。
“文革”粉碎了俞吾金的大學夢。然而,即便成為一個工人,在因右手腕骨折回家休息的四個月里,勤勉好學的他仍是每天泡在上海圖書館,將書架上僅有的一套《馬克思恩格斯全集》通讀了一遍,并作了詳細的札記。當時他對這套書中的許多論述還似懂非懂,但由此卻激發(fā)了他對人文科學濃厚的興趣,燃起他進大學深造的愿望。
然而,命運的鐵門檻又一次橫在他的面前,“大學夢”再一次在冷峻的現(xiàn)實面前被撞得粉碎!他所在單位的領導,對耿直的、曾經給他提過意見的俞吾金懷恨在心,千方百計阻撓和刁難。憤懣之余,1973年考場上,那個后來被媒體大肆炒作的零分大學生張鐵生在考卷背后的公開信,又令俞吾金對“工農兵學員”不以考分為標準入學的現(xiàn)狀,產生了強烈的懷疑和抗拒心理。面對冷酷的現(xiàn)實,他幾乎泯滅了曾經的“大學夢”。
也許命中與哲學有緣。粉碎“四人幫”后,1977年,鄧小平重又恢復了高考招生制度,埋在心底多年的“大學夢”又一次復蘇,他躍躍欲試。憑著扎實的基礎,俞吾金仍是信心滿滿地選擇了復旦大學新聞系、中文系、哲學系和歷史系四個志愿,并以40:1的比例,被錄取復旦哲學系。
1983年6月,在現(xiàn)代自然科學與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全國研討會上,已經考上研究生的俞吾金與復旦大學哲學系其他六名碩士、博士研究生挺身而出,發(fā)布《認識論改革提綱》,對國內哲學教科書的傳統(tǒng)體系大膽提出尖銳批判,遭到與會者中的保守人士的批判。會后有人打小報告給中宣部,批評《提綱》“全面否定馬克思主義理論”?;氐綄W校,校黨委書記要他們六人做深刻檢討。學校里一些保守人士也乘機把事態(tài)擴大,甚至揚言要開除他們學籍。這個事件在哲學界搞得沸沸揚揚,成了著名的“六君子事件”。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惫湃藦堓d這撼動人心的擔當意識,為當時身為研究生班班長兼黨支部書記的俞吾金所稱道,“只要哲學基礎理論沒有從僵化的思想模式中解放出來,整個民族就會失去創(chuàng)造的活力。”俞吾金等人對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哲學教科書體系深入的反思,敢于提出質疑的創(chuàng)新精神,推進了哲學界的思想解放,在學術界引起了巨大反響,他也從此走上了一條時代思想者的道路。
因轟動哲學界的“六君子事件”,復旦哲學系西方哲學教研室沒有留俞吾金任教。俞吾金后來回憶說,“當時雖然已經改革開放,但處在過渡時期,在哲學領域,國內整體氣氛還比較保守。過了一段時間,政治空氣好轉了,學校里打算把我們六個人都留下來,理由是人才難得。其實,我當時考慮到學校里不能留了,決定到上海人民出版社哲學編輯室工作,經過聯(lián)系,他們基本上也接受了。當然,我的第一愿望還是想在大學里做教師,所以我還是決定留在復旦大學哲學系,被分配在現(xiàn)代外國哲學教研室?!?/p>
哲學思考與社會關懷
如果說,俞吾金當年躲在文科閱覽室,沉浸在古典名著的海洋里,是關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大討論將他引出了書齋,那么,當他走進社會生活,哲學家的敏銳和深刻,則使他很快發(fā)現(xiàn)了并且抓住了很多重大的時代哲學命題。
俞吾金的博士后研究生、上海社科院哲學所研究員張雪感慨地說,先生在哲學界的高度一般人很難達到:他關注中國政治的發(fā)展,關注人類正在發(fā)展向何方,他主編的《對當代重大問題的回應》(重慶出版社出版),回應了中國當代重大的現(xiàn)實問題,在社會上引起很大反響。一個國家需要這樣的民族脊梁!他說,先生為人,人格與為學表里如一,其人格魅力也源自他對于“人之存在”的深刻理解。
復旦大學哲學院院長吳曉明評價俞吾金:“他的視角的獨特性總帶有一種智者式的駁難和對既有觀點的批判的意味一一這顯然應和著時代的某種要求。”1990年9月,俞吾金赴徳國法蘭克福大學哲學系留學兩年回到上海,他發(fā)現(xiàn),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內文學界幾乎已將它遺忘了的錢鐘書先生的小說《圍城》,80年代,曾多次被重印,不僅成了文學界,也成了整個知識界的熱門話題;而90年代伊始,又被搬上電視熒屏,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受眾。正是由于喜劇精神所獨有的幽默、機智、滑稽和俏皮,貫穿于《圍城》全書,讀起來覺得輕松可深入思考又覺得沉重。哲學家的敏銳使他聯(lián)想到,為什么《編輯部的故事》這樣的作品會得到人們的青睞?為什么王朔的作品會引起人們的廣泛共鳴?為什么手機中的滑稽短信會傳播得這么快?所有這些都表明,現(xiàn)代社會,高度緊張,如果再用傳統(tǒng)的悲劇精神來主導社會精神,人們就會在越來越緊張的精神狀態(tài)中陷于崩潰;而喜劇所蘊含的輕松、幽默、調侃、滑稽,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真正需要的、主導性的精神狀態(tài)。
1991年,俞吾金將文學評論《〈圍城〉與喜劇精神的興起》寄給了當時和他素昧平生的錢鐘書先生。文章指出:“……縱觀五四以來中國新文學的發(fā)展,如果說,魯迅的小說是健康的悲劇精神的代表,那么錢鐘書的小說,特別是《圍城》則是健康的喜劇精神的集中表現(xiàn)。從悲劇精神向喜劇精神的發(fā)展,是一種合乎邏輯的發(fā)展……我們發(fā)現(xiàn),80、90年代出現(xiàn)的《圍城》熱正與精神運動的這一重要的轉向有關……在《圍城》所喚醒的喜劇精神中,蘊含著一個批判中國現(xiàn)實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的綱領……《圍城》是作者從喜劇精神為基礎解剖當時社會結構的一種新嘗試。在這個意義上,《圍城》也是一部社會學著作……”論文寄出后,錢鐘書與楊絳先生很快就給他寄來了一封長信,表示對他的解讀“心有戚戚焉”。錢鐘書先生高度贊賞了他這篇文章的基本思想。
頭上的星空,內心的道德準則
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頭上的星空,內心的道徳準則”這一至理名言,也許對我們理解俞吾金以出世的情懷做入世的事業(yè),對他那種修身齊家的理想境界感觸更深。
與俞吾金交往近30年的人民出版社資深哲學編輯王粵慨嘆:“‘純粹'一詞,很多人當不起,但覺得俞吾金應該可以。其為人也純真仁厚正直,確是謙遜、溫雅而不失鋒芒;其為學也精粹醇厚卓越,被評為‘最富原創(chuàng)性的哲學專家之一,他的西方哲學史課是‘全國精品課程,‘重建思維的維度系列,是學生必點的視頻;他的辯才了得,擔任教練,使復旦大學辯論隊在首屆國際華語大專辯論賽中大勝,當之無愧成為冠軍;他敬業(yè)、超功利,對學生關愛有加。尤為難得的,是他在物欲橫流的當今,對于道德意識包括氣節(jié)、良知等的自覺與強調?!?/p>
1993年,兼職復旦大學發(fā)展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的俞吾金接到了組建一支辯論隊,前去新加坡參加首屆華語國際大專辯論賽,并出任辯論隊教練兼領隊的任務。他與同在復旦大學發(fā)展研究院兼職的出任辯論隊顧問的王滬寧教授由過去經常在研究院一起切磋、討論改革開放背景下出現(xiàn)的重大理論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到同在獅城策劃、指導攜手大賽,成功獲得了團體賽冠軍獎和最佳辯手獎。兩人還共同主編出版了《獅城舌戰(zhàn)》一書。1994年,俞吾金和王滬寧又主編出版了《獅城舌戰(zhàn)啟示錄》(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從而引發(fā)了全國的辯論熱潮。這時,曾有人勸俞吾金趁熱打鐵,出些辯論書籍,也可以增加一些收入,然而,俞吾金還是選擇退回到他所熱愛和他終身為之驕傲的教師崗位。
與俞吾金共事30多年的陳學明教授始終忘不了俞吾金對妻子的尊重。那天他跟俞吾金一起開會,已是中午12點了,會議還沒有結束。只見俞吾金悄悄拿出手機,給他妻子打電話說:“現(xiàn)在已經12點了,您不要急,我知道家里沒有米了,我開完會馬上去買?!标悓W明一旁聽著,當即深深地被折服了:這位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200余篇,獲省部級以上教學和科研一等獎10項,被評為“全國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學者”的教授,對他當年曾是電力建設公司宣傳科同事的妻子,仍是這么尊重!陳學明說,“就是讓老婆去買米,也是用如此‘討好的方式。至于他‘陪廚的‘指教,我不但跟著學了,而且也竭力向他人推薦:傍晚,下班回去,不是直接進書房,而是先去廚房問候一下正在忙碌的妻子,問問還有什么事需要幫忙……”
俞吾金有兩個夢:一個是上大學,一個是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俞吾金唯一的女兒不幸病逝,他將自己的學生們都當成了兒女。每當學生成家、生子或家中老人過世,他知道后都會準備一份不菲的禮金;他幫助學生就業(yè)找工作,哪怕是和他的學術思想不一樣的學生他都幫忙;出差去外地或國外,他總會給學生帶來精心選擇的禮物;得知學生患病,他比家長還急,跟夫人一道想方設法,尋醫(yī)問藥聯(lián)系專家;甚至學生不小心弄丟了圖書館所借的外文書,他聽說后也會悄悄幫學生繳掉罰款;他的博士生吳猛生女兒不久,樓上鄰居搞裝修,噪音和異味讓她們母女不堪其擾,俞吾金和夫人知道后,二話沒說,馬上掏錢為她們訂了間安靜的旅館暫避……他自己卻從不愿以私事麻煩學生,每次生病住院,他都瞞著他的學生。有時學生們得知他病重要去探望,他總是毫不猶豫拒絕,甚至以“如果你們來看我,我就出院”來阻攔……他總是對學生們說,你們學業(yè)都很重,很忙……俞吾金曾經說過:“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動機,應該是為他人考慮?!痹谒纳砩?,“頭上的星空和內心的道德準則”自是有著天然的相通與對應。
編輯:馮曉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