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與“被管”,就像拔河的兩方,這邊心急火燎,生拉活拽,那邊累得舌頭吐出老長……哎呀呀,你是不是常常這樣偷偷地吐槽家長的嘮叨和管束呢?偶爾玩一玩游戲,他們就如臨大敵,好像看見了你一塌糊涂的未來;出去玩的時間長一點,他們就要細細盤問,“審訊”一番……這種被限制、不被信任的感覺,潛藏在“被管”的郁悶中。小時候被這么管就算了,怎么長大了還要被管呢?
其實,我們眼中的自己和家長眼中的我們存在一定的偏差。我們眼中的自己完美、可愛,能夠獨當一面;而家長眼中的我們還是當初嗷嗷待哺的小屁孩兒,各方面的能力還沒有得到完全的發(fā)展。我們在生活、學(xué)習(xí)中依賴他們,無法全面認識自己,可能缺乏自我約束能力,不能夠很好地處理煩惱和問題,這就是我們“被管”的根本原因。
從家長角度來說,他們并不害怕我們出現(xiàn)錯誤,更多的是擔心我們會因此而受到傷害,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會幫助我們避免在生活中可能出現(xiàn)的失誤。因此,家長密切地關(guān)注我們,哪怕時光荏苒,我們慢慢長大,認知和行為能力大大提高,家長也不能擺脫心中固有的印象,不會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我們。不過,如果你經(jīng)常三心二意,沒有責(zé)任心,自控力差,或者什么活兒也不干,事事依賴別人,那又怎么能怪他們把你當小屁孩兒來嚴厲管束呢?
我們可以多展示自己的能力,如干家務(w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家長解決他們不懂我們懂的小難題等。這樣一來,我們在家長心中的形象才會有所改變,才會讓他們信任我們,重新看待我們。另外,自我約束能力差是青少年階段正常的現(xiàn)象,因此父母和老師的管束和提醒也是有益的。不過,可能因為情緒、時間等因素,家長沒能采用恰當?shù)姆绞?,會讓我們感到不適甚至受傷,而愛是需要溝通的,將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表達出來,我們或許可以取得互相的理解和平衡。如果當面說不方便,寫信、寫字條,發(fā)信息……都不失為很好的溝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