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豐
(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上海 200241)
論《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文字與戰(zhàn)國秦漢文字的關系
史大豐
(華東師范大學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上海 200241)
銀雀山漢簡文字去古未遠,受到戰(zhàn)國秦漢文字的影響,論文根據(jù)《銀雀山漢墓竹簡(貳)》中的文字,對照戰(zhàn)國秦漢和《說文解字》(大徐本)中的文字,捋出文字形體之間的關系,找出來源于金文、籀文、戰(zhàn)國文字和說文古文的字例以及存在的說文重文,就戰(zhàn)國各系文字對銀雀山漢簡文字的影響分門別類地進行了分析、對照和總結(jié),通過描寫與解釋,全面展現(xiàn)了銀雀山漢簡文字的形體的總體面貌和與戰(zhàn)國秦漢文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簡帛;戰(zhàn)國;秦漢;文字;解釋
《銀雀山漢墓竹簡(貳)》(以下簡稱“銀貳”)由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裘錫圭、李家浩等)編,文物出版社于2010年1月出版。據(jù)考古學的推斷,銀雀山一號及二號漢墓是漢武帝初年的墓葬,所出竹書的字體屬于早期隸書,估計是文景至武帝初期這段時間抄寫的。[1]《銀雀山漢墓竹簡(壹))》(以下簡稱“銀壹”)與銀貳,只是后世編校的時間不同,是同時出土的竹簡,竹簡主要出土于一號墓,而其竹書非一人一時所寫,因此字體和行款也不盡一致。[2](P6)銀壹主要是《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而銀貳主要是論證論兵類、陰陽占卜等雜書類。
下面分類列舉一些字例,說明銀貳文字與戰(zhàn)國秦漢文字的關系:
“才”寫作“下”,是承古的寫法,《古文字類編》96頁“才”甲骨文作“”,商朱書玉戈作“”,郭店楚簡作“”,閉,銀貳作,《碑別字新編》186頁作閉,魏石門銘作“”,隋張喬墓作“”,后世俗字“才”多作“下”,《干祿字書》:“閉,上俗下正?!倍鼗蜐h文寫卷“閉”作“”。再如:財,銀貳作,右部仍然作金文的寫法。
汪日秀在《<隸釋>跋》中說到:“漢人作隸往往好假借通用,或加、或省、或變、或行奇古,譎怪中雜篆籀”。[13]銀貳中有一些字形繼承了說文籀文:
例字《說文》小篆《說文》籀文銀雀山貳備注兵詛楚文亦作棄睡虎地張家山
銀雀山“兵”對籀文進行了漢隸式的改寫,但保留了籀文“兵”中的一橫?!皸墶敝貪h簡寫法與說文籀文略有不同,籀文中部一豎到底。
籀文主要是西周晚期宣王、幽王時的文字,陳昭容認為春秋時期秦用籀文的數(shù)量已有減少,到了戰(zhàn)國秦用籀文的情況更趨減緩,原因在于史籀篇成書日久,李斯等人也取“當世”之篆編寫新的識字教材,李斯省改史籀大篆之說不確。[14]銀雀山文字中有籀文改寫的異體,與說文籀文不盡相同,但卻是根據(jù)籀文字形,結(jié)合漢隸的寫法進行改寫的,如:
因《說文解字》成書于東漢,同是漢代,我們可以將《銀雀山漢墓竹簡(貳)》文字與《說文解字》文字進行對比,從而總結(jié)歸納出漢簡文字與說文的異同點。說文小篆字頭,可稱之為正篆,小篆異體字,可稱之為重文。重文主要包括古文、籀文和或體。
秦至漢初簡帛文字與東漢許慎編纂說文時又相差幾百年,雖說許慎宗以秦篆,但也難免受東漢時用字的影響,如同《干祿字書》確定正通俗三個用字規(guī)范和頻率的標準時受到當時用字的影響一樣,許慎確定正篆、或體的標準亦是根據(jù)當時用字的情況。王筠說:“《說文》之有或體也,亦謂一字殊形而已,非分正俗其間也。自大徐本所謂或作某者,小徐本間謂之俗作某,于是好古者概視或體為俗字,或微言以示意,或昌言以相排,是耳食也?!盵15](P121)
從出現(xiàn)的早晚看,大部分正篆出現(xiàn)比或體要早,但也有些或體,明顯早于正篆。[16]說文在言及或體時往往分為“或作、或從”者,以及使用“俗字”、“引文獻”、“引通人說”等術語,下面分門別類地列舉字例,說明銀貳文字與說文或體的關系:
(一)說文正篆或體并現(xiàn)者(2組):
1、說文言“俗字”者(1組):
《說文》正篆銀貳《說文》或體銀貳冰
說文正篆楷字說文正篆說文或體楷字說文或體引用文獻銀雀山備注義羛墨子義、羛并現(xiàn)
銀貳義、羛并現(xiàn),查傳世文獻《墨子》,未發(fā)現(xiàn)“羛”字,馬王堆《戰(zhàn)國縱橫家書》、銀雀山《六韜》“義”作“羛”,銀貳又有作“義”者。《說文·我部》言及羛、義或體時說:“《墨翟書》義從弗。魏郡有羛陽鄉(xiāng),讀若锜。今屬鄴,本內(nèi)黃北二十里?!倍巫ⅲ骸澳詴翊嬲呶迨?。義無作羛者。蓋歲久無存焉爾。從弗者,蓋取矯弗合宜之意,此以地名證羛字?!睗h簡可證“義”、“羛”并存。說文雖未用“或從”字眼,但引用其他書籍亦說明了小篆的或體。然銀雀山亦有作“義”者,《玉篇·我部》:“義,魚奇切。己之威儀也。又宜寄切,仁義也。羛,墨翟書義字從弗?!贝藘勺謱崬橐蛔种^渡分形。“弗”即“我”形之扭曲者,中間存在過渡中介形態(tài),基本上也就是見于秦漢之際。[17]
(二)不從說文正篆,而從說文或體者(22個):
1、說文引文獻者(1個):
說文正篆楷字說文正篆說文或體楷字說文或體引用文獻銀雀山備注犭去怯杜林說
說文:“犭去,多畏也。怯,杜林說,犭去從心?!?/p>
2、說文言“或從”、“或作”者(14個):
銀貳中有一些是與說文或體相合的字形,這些說文或體往往在西漢簡中比說文正篆出現(xiàn)的要多,《說文》成書于東漢,那么這種正篆和或體與西漢簡使用情況正好相反的情況,可能是由于東漢時期用字情況發(fā)生變化造成的。
《說文》正篆楷字《說文》正篆《說文》或體楷字《說文》或體銀雀山備注蜚相同形符減省曑處處戰(zhàn)國秦漢多作“處”對煑網(wǎng)罔剸覈,核或從雨。鬴釜銀貳將“金”下部的兩點連成了一橫銀貳將“堇”下的“土”符省去誘誘,或從言秀。,或從鳥。尊尊,或從寸。蚤
3、說文引通人說者(1個)
《說文》正篆楷字《說文》正篆《說文》或體楷字《說文》或體通人說銀雀山備注叚譚長說
叚,白川靜認為形似鑿取巖石,[18](P32)如此就是“碬”字初文,銀貳作,三晉文字作,岳麓秦簡作,睡虎地秦簡作,馬王堆漢簡作,張家山作,由此看來,秦漢簡帛的寫法右上作“彐”,與三晉文字和說文或體的“彐”不同,而“叚”左側(cè)漢簡皆從說文或體。說文“叚”字下言:“,譚長說:叚如此。”何琳儀認為叚“從(兩手相付以見借義),石聲”,所從的“訛作形(秦漢文字“爫”、“彐”為字符方向不同的異寫),[19](P547)徐在國認為,戰(zhàn)國文字“叚”所從的都訛作。[20]
4、說文言“篆文”者(6個):
《說文》正篆楷字《說文》正篆《說文》或體楷字《說文》或體銀雀山備注舄()宷審睡虎地秦簡亦作射射,篆文仝全善
宷,秦漢文字多作“審”。說文:“宷,悉也。從宀從釆。審,篆文宷從番?!毙煦C曰:“宀,覆也。釆,別也。能包覆而深別之也。今從篆作審?!薄啊笔恰皩彙备膿Q“田”為“曰”的異構字。
仝,說文:“完也,從入從工。全篆文仝,從王。純玉曰全?!倍巫ⅲ骸板膊吭唬和?,全也。是為轉(zhuǎn)注。從工者,如巧者之制造必完好也。按篆當是籒之誤。、全皆從入,不必先古后篆也。今字皆從籒,而以為同字。”戰(zhàn)國文字作“仝”,如三晉文字侯馬盟書作,楚文字作。
(一)銀雀山漢簡文字與戰(zhàn)國秦文字的關系
秦國在統(tǒng)一六國的過程中,戰(zhàn)國文字雖然異形,但秦文字會難免會與六國文字接觸并互相影響。
1、與秦簡文字相合
銀雀山文字和馬王堆、張家山漢簡文字一樣,與秦簡文字,特別是與睡虎地秦簡文字絕大多數(shù)相合,如:
楷字銀雀山說文正篆說文古文齊晉楚秦簡
又如:
2、與詛楚文相合者:
(二)銀雀山漢簡文字與說文古文、六國古文的關系
1、銀雀山漢簡(貳)與說文古文相合者:
例字《說文》小篆《說文》古文銀雀山備注要說文與三體石經(jīng)正相反驅(qū)馬王堆亦有作“驅(qū)”者,表示對“馬”驅(qū)使時用毀,古文毀,從。睡虎地作,張家山作
2、與說文古文稍異者:
3、說文作奇字者
《說文·敘》:“二曰奇字,即古文而異者也?!蓖跗秸J為,說文中的奇字和古文應是同一種類型,或該看作是古文的省易變體。[24](P21)孔仲溫認為:“許氏之奇字,恐有一二字為傳寫之訛,然必為當時所傳世之古文,而此類之古文,其時代多數(shù)在西周以后產(chǎn)生,筆畫較簡,應是西周以后所流行之簡體古文?!盵25](P170-171)
4、與楚文字相合者
銀雀山說文正篆說文古文齊晉楚秦霝無
眾所周知,秦始皇采取了“書同文”的政策,從以銀雀山漢簡文字為代表的西漢初簡帛文字與以睡虎地秦簡為代表的秦隸高度相合的情況看來,“書同文”還是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秦朝統(tǒng)治時間較短,秦漢之間還出現(xiàn)了短暫的割據(jù)混戰(zhàn)局面,西漢也采用了分封制,通過將西漢初簡帛文字與說文古文、戰(zhàn)國各分域文字進行對比,可以看出漢初文字仍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戰(zhàn)國文字各分域的影響,帶有戰(zhàn)國文字分域特點的痕跡,只不過是用漢隸的寫法。銀雀山簡帛文字和秦簡文字一樣,同處于古隸,與隸變已趨于穩(wěn)定成熟的東漢之“今隸”相比,仍然處在隸變的過程之中。
[1] 吳九龍,畢寶啟.山東臨沂西漢墓發(fā)現(xiàn)《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等竹簡的簡報[J].文物,1974,(2):15-26.
[2] 銀雀山漢墓竹簡整理小組.銀雀山漢墓竹簡(貳)[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
[3] 戴君仁.跋秦權量銘.香港:《中國文字》第14冊.1964.
[4] 李孝定.金文詁林讀后記·卷七[M].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2.
[5] 湯馀惠.戰(zhàn)國文字編[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6] 侯占虎.說“刑”兼說“井”[J].中國文字研究,1999,(1):330-334.
[7] 楊樹達.積微居小學述林全編 [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8] 臧克和.楷字的區(qū)別性——楷化區(qū)別性的喪失及其重建[J].中國文字研究,2007,(2):1-28.
[9] 容庚.金文編 [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0] 裘錫圭.說字小記[J].北京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02):10-19.
[11] 林素清.戰(zhàn)國文字研究[M].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年5月.
[12] 許錟輝主編,黃靜吟著.中國語言文字研究輯刊初編(第15冊)秦簡隸變研究[M].臺灣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
[13] (宋)洪適.隸釋·隸續(xù)[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4] 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 從漢字史的角度考察[M].臺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
[15] 王筠.說文釋例 [M].北京:中華書局,1987.
[16] 范進軍.大徐本重文初探[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2):71-76.
[17] 臧克和.漢字過渡性形體價值[J].古漢語研究,2013,(1):78-84.
[18] 白川靜.常用字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
[19] 何琳儀.戰(zhàn)國古文字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8.
[20] 徐在國.說楚簡“叚”兼及相關字[A].簡帛語言文字研究(第五輯)[C].成都:巴蜀書社,2010.13.
[21] 李守奎.楚文字編[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2] 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M].北京:線裝書局,2007.
[23] 趙平安.《說文》小篆研究[M].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
[24] 王平.《說文》重文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5] 孔仲溫.類篇研究[M].臺灣學生書局,1987.
[26] 趙平安.秦至漢初簡帛文字與假借改造字字源考證[A].簡帛研究(第2輯)[C].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02.
[27] 董珊.釋燕系文字中的“無”字[A].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C].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209.
責任編輯:周延云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haracters in theHanGraveBambooSlipsofYinqueshan(II) and the Characters in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Qin and Han Dynasties
Shi Dafeng
(Center for the Study and Applica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 China)
The characters in the Han bamboo slips of Yinqueshan were influenced by thos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and Han Dynasties. Through comparing the characters in theHanGraveBambooSlipsofYinqueshan(II) with those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and Han Dynasties, andShuoWenJieZi(The Origin of Chinese Characters) (the version by Xu Xuan), this paper has worked 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tructures of the characters, and found out the examples originating fromJinwen(bronze inscriptions),Zhouwen(seal script), Warring States characters, and ancient Chinese inShuowen, and the repeated characters inShuowen. The paper has analyzed, compared and generalize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school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 the Han bamboo slips of Yinqueshan, and displays a complete picture of the overall appearance of the characters in the Han bamboo slips of Yinqueshan and their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aracters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and Han Dynasties by the use of description and explanation.
bamboo slips and silk;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Qin and Han Dynasties; characters; explanation
2016-07-16
史大豐(1977- ),男,山東滕州人,華東師范大學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博士研究生,棗莊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漢語文字學研究。
H02
A
1672-335X(2017)02-0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