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以新
認真?zhèn)湔n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讀懂教材是備課的關鍵。一個知識點的教學往往以多個例題的形式呈現,找準各例題間的區(qū)別是讀懂教材的基礎。
一、找準同一課時內例題間的區(qū)別,把握教學重點
新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一個數除以小數》,教材安排了兩個例題。
例4配合情境圖教學7.65÷0.85的計算方法,例5以純數學的形式教學12.6÷0.28。教師不僅要弄清這兩個例題和前面例題的不同,還要弄清這兩個例題之間的區(qū)別。前面的例1至例3教學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這里的例題教學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仔細研讀這里的兩個例題和例題后面的“做一做”可以發(fā)現,例4教學除數的小數位數和被除數的小數位數相同或比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少的“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的重點是利用商不變的規(guī)律把除數和被除數同時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yōu)檎麛?,再利用前面學習的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計算。增加情境圖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理解算理,比如本例題的計算還可以把原來的“米”作單位化成“厘米”作單位,也就是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到原來的100倍。例5教學除數的小數位數比被除數的小數位數多的“一個數除以小數”,教學的重點是解決“被除數的小數位數不夠怎么辦”的問題。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一節(jié)課中如果要講多個例題,一般要做到講講練練、講練結合,不要把所有例題講完后再一起練,因為前面的例題往往是后面例題的基礎。如這里的例4就是例5的基礎,學生不掌握好例4就不能更好地學習例5。弄清了例題間的不同才能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習。書上除“做一做”外還設計了其他練習,這些練習往往可以直接拿來用,但要弄清哪些是針對例4的,哪些是針對例5的。
二、找準不同課時內例題間的區(qū)別,把握練習設計的標高
新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中的《減法》,教材安排了幾個例題,例1至例3如下。
1.2011年比2009年多生產多少部動畫片?
2.2005年比2011年少生產多少部動畫片?
3.2004年計劃生產158部國產電視動畫片,2005年計劃生產403部國產電視動畫片,2005年比2004年計劃多生產多少部動畫片
仔細研讀這里的例題和例題后面的“做一做”可以發(fā)現,例1列式為“435-322”,教學不退位減法;例2列式為“435-86”,教學連續(xù)退位減法;例3列式為“403-158”,教學被減數中間有0的連續(xù)退位減法,即個位不夠減找十位退1,但十位上是0該怎么退的問題。這里的例1、例2是教學例3的基礎,例3是連續(xù)退位減法中的難點。課時的劃分上,一般例1、例2為一課時,例3單獨安排一課時。
筆者一次聽了一位教師有關例1、例2的教學。教師通過例1強調“相同數位對齊”,例2中的關鍵部分“十位怎樣算”也引導得很到位。而針對例2的一個練習題“480-85”,一個學生把題目抄成了“400-85”,教師沒看出這是下一個例題的內容,更不知這是連續(xù)退位減法中的難點,在黑板上一個勁地講解,講得汗流浹背,學生仍聽得一頭霧水。
教師只有找準不同課時內例題間的區(qū)別,才能防止練習設計超出本課時內容,避免出現上述教師的尷尬。同一類知識,教材往往采用“(一)”“(二)”……的形式在同一冊或不同冊安排教學,如新人教版《數學》三年級上冊就有《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一)》和《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二)》。這兩部分內容中都有三位數加減三位數,它們有什么不同呢?只有找準了它們的不同才能做到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
(作者單位:當陽市教學研究室)
責任編輯 孫愛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