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錦玉
摘 要: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閱讀可以帶領人走向未知的神秘世界,閱讀是生活的調味劑,是感受中華文化的窗口。小學語文教學不能離開閱讀,閱讀必須精、簡、愛。所謂“精”就是不搞教條主義完全化,不是為了閱讀而去閱讀;所謂“簡”就是不是朗讀全本書,而是有選擇的閱讀;所謂“愛”就是興趣引導,用一顆純粹感受美的心去閱讀。
關鍵詞:小學語文 閱讀 合作學習
閱讀只是小學語文學習的一部分,它要與聽、說、寫結合起來才能夠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出語文的魅力。學生樹立通過閱讀感受語文,建立與語文的聯(lián)系后從語文學習的另外三個維度來整合、鞏固知識。語文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傾吐能否合乎法度,顯然與吸收有密切聯(lián)系?!笨梢婇喿x與習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實踐證明以寫的視角為切入點的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是可行的。
一、合作閱讀
有的同學可能會疑問,閱讀是從自己的眼中和口中發(fā)生的事情,合作閱讀能對學習有幫助嗎?答案是肯定的,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形成一種氣氛,通過情緒的互相感染而集中精神,遇到問題也可以得到快速解決。對相關閱讀素材進行分析和討論,從而達到對相應教學內容充分理解的目的。在此過程中,小組內的學生要想最有效地達成分組學習的要求,使自己所在小組能取得盡可能好的成績,就必須充分發(fā)揮每一個組員的優(yōu)勢,根據不同組員的情況,進行相應的分工和協(xié)作。比如有的組員分析相應閱讀素材中生詞的詞義,有的歸納其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有的則尋找其與閱讀素材形成的時代背景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有的則分析其對現(xiàn)代社會的借鑒意義等等。在不斷分析討論的過程中,所有組員為達到小組的共同目標而努力,從而自覺地養(yǎng)成以小組的團隊利益出發(fā)思考問題的習慣,促進學生團隊精神的形成。
二、系統(tǒng)閱讀
一旦開始了閱讀模式,很快有的同學就會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感受,這是因為當你沒有體系地去逐個閱讀時,不能對所學知識有一個整體的把握,理解和把握起來也會有一定的難度,不利于高效學習。在群文閱讀教學中,不能一篇一篇孤立地呈現(xiàn)文章,也不能把多篇文章無序地全部呈現(xiàn),最好有一定的結構,才能取得群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效應。如我們可以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選擇舉一反三式的群文閱讀教學結構。即先讀一篇文章,再讀一組文章。如群文閱讀“反復結構的童話故事”教學,可先指導學生閱讀《小壁虎借尾巴》,再指異學生閱讀《浼夫和金魚的故事》、《七顆鉆石》、《犟龜》一組文章,讓學生在比較中發(fā)現(xiàn)章話故事中“反復結構”的表達方式。以一篇帶多篇,很好地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
三、大膽提問
學生在閱讀文章時不可能一點疑問都沒有,以他們的閱歷來說,很多文章中所表達的事件或情感都應該算得上是晦澀難懂,在學完一篇文章以后,一般應安排學生質疑問難。教師要抓住這一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敢于發(fā)問,并逐步讓學生學會善于發(fā)問,懂得發(fā)現(xiàn)和提出富有思考性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如在學習《草船借箭》一文時,有學生質疑,課文是講諸葛亮運用計謀獲得了曹操的十萬余支箭,為什么課題要用“借箭”而不是騙箭,或詐箭呢?這時教師可結合課文內容的理解引導學生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討論,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諸葛亮足智多謀又顧全大局的人物特點后,悟出一個借字的妙處,這些深刻而有價值的問題是學生思維的結晶,更是他們智慧的火花。教師要善于開闊學生的思路,引導學生深入文章中,把文章的前后內容,句與句,段與段之間聯(lián)系起來思考,讓學生讀文章時細嚼慢咽,反復琢磨,展開思 維的翅膀,進行合理想象,從而拓寬思維,發(fā)展智力,提高素質,深化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
四、嘗試寫作
當學生們按照計劃系統(tǒng)地閱讀了課本文章后,一定對課文中的某一篇甚至某一段、某一句話感觸頗深,教師可以專門拿出一堂課的時間當做討論課,讓同學們都自由表達自己最喜歡的部分,喜歡的原因是什么。這樣就是一個打開思路的過程,讓同學們在完整地閱讀完之后又進行了一遍精細地篩選,由他們自己挑選出的東西一定是最能打動他(她)的東西,甚至可以成為支撐他(她)堅持探索語文奧妙的動力。在討論之后,要求同學們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整理成一種情緒,用自己的故事把這種情感延續(xù)。人們一直嘗試著“生活化、個性化習作”的研究,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真真切切地寫出生活化的習作,但是經過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這種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是脫節(jié)的。閱讀應是習作的基礎,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個平臺,讓學生從某一點出發(fā),將閱讀篇章所獲得的知識進行整合,轉化為一種認知,在習作中實踐。這樣,他的學習才是有質量的。以“如何寫一位老師”為議題,或者景物、動物都可以,甚至是社會中的熱點事件,有能力的都可以嘗試接觸。弱化打分評價的目標,給學生們一個自由的思維空間,讓他們表達出自己真正想表達出的東西。
結語
總之,閱讀是很美好的,我們希望我們的學生們從小就能發(fā)現(xiàn)這一點,并且建立自己的正確的價值觀,將在閱讀中所學到的東西付諸于自己生活和工作的實踐當中去。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分別引導,幫助學生們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從而愛上語文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