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勁柏
《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同時,將“數學活動經驗”與“數學事實”并列為“數學知識”的組成部分.這些新的數學觀和數學教育觀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過分注重事實性數學知識的傳授和學生對數學結論的掌握,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數學活動經驗的積累的封閉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科體系為本”向“學生發(fā)展為本”的課程結構轉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數學活動”的觀念已逐漸為教師所接受,并在教學實踐中體現,為課堂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學生、教師以及課堂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這是可喜的.但在數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情境創(chuàng)設,有如擺設
《課標》提出“要提供豐富的現實背景”的要求后,有些教師便挖空心思地創(chuàng)設情境.他們不管創(chuàng)設的情境是否是現實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問題,是否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能促使學生主動去探索新知識,僅僅認為離開情境創(chuàng)設就上不了課,致使有些情境創(chuàng)設成為課堂教學的擺設.有位教師在教學“工程問題”時創(chuàng)設了如下情境.師:你們家裝修過房子嗎?生1:裝修過.生2:沒有.師:裝修房子要考慮哪些問題?生1:買水泥.生2:買油漆.生3:還要請人.師:你打算怎樣請人?生1:找手藝好的.生2:找熟悉的.……該教師雖然善于就地取材創(chuàng)設情境,但是這樣原原本本地把實際問題拿到課堂上,提出的問題過于籠統(tǒng),讓學生漫無邊際地“侃”著,對于在情境中“流連忘返”的學生,教師缺乏對策,從而影響了教學進程.
二、合作學習,有形無質
小組合作學習是促進學生相互交往,培養(yǎng)團隊精神,增強競爭意識,提高領導品質的有效方式.當前幾乎所有的課堂,都可以看到小組討論或合作學習,這說明教師已經有了較強的課改意識.但是由于有些教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認識不怎么深刻,導致不少合作學習流于形式.有位教師在教學一年級數學“5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法”時,其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擺學具,把5個蘋果圖分成兩部分,并寫出相應的減法算式.學生經認真思考,獨立操作后基本能完成.而教師卻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個擺學具,三個寫算式.事實上四名學生并沒有合作,仍然是擺學具的只管擺學具,寫算式的只管寫算式,而且寫算式的比擺學具的還要快.學生可以獨立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目標,為什么還要他們合作去做那些沒有意義的事呢?這樣做不但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而且會削弱學生合作的積極性.還有不少合作學習,隨意性很大.學生毫無合作探究的欲望,也根本沒有怎么準備,可教師一宣布,他們不得不迅速加入.待學生已經在合作探究了,生生之間正處于激烈的思維碰撞中,大有欲罷不能的探究狀態(tài)時,教師偏偏又要他們立刻停止.有的教師不考慮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不考慮有沒有必要采用小組合作解決問題的方式,都一概套用小組合作學習,好像一堂課沒有小組合作學習就沒有落實新課改的精神,把小組合作學習看成了“萬能的金鑰匙”.這種有形無質,華而不實的行為要不得.
三、鼓勵夸獎,隨意濫用
新課程強調對學生的尊重、賞識,并不意味著對學生一味表揚.在課堂上有些教師經常不假思索地表揚學生,對也表揚,錯也表揚,似乎沒有表揚,這節(jié)課就失去生氣.有學者指出,正如一味懲罰并不可取一樣,一味地夸獎學生同樣弊大于利.對學生而言,過多的夸獎會導致上癮,迷戀夸獎對學生發(fā)展絕對無益,同時,會讓學生習以為常,無動于衷,也起不到鼓勵的作用.素質是“教育”出來的,而不是“鼓勵”出來的.尤其是教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的隨意性夸獎,不僅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價值導向,反而可能導致學生淺嘗輒止和隨意應付態(tài)度的養(yǎng)成.
四、三維目標,機械割裂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的有機整合,是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特征.其中知識與技能是認知目標,過程與方法是實踐目標,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是人本目標.即通過必要的過程掌握知識、形成技能;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的過程中領悟方法;在掌握知識、形成技能、領悟方法的過程中凸顯個性.所以,它們是一個有機的過程.由于一些教師對此不甚理解,于是把它們割裂開來,教學時脫離具體內容和特定的情境,孤立地、人為地、機械地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教育.這種說教式教育也顯得空洞無力,收不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總之,“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這是蘇聯(lián)著名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首先提出的.他指出:“所謂數學活動的教學,就是在數學領域內一定的思維活動,認識活動的教學.”“數學知識的獲得,主要不是靠實物的實驗,而是通過思想上的實驗,進行緊張的思維活動”,“數學活動的發(fā)生性在于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動態(tài)的思維過程上.”也就是說數學教學首先要考慮的是數學思維活動.強調它并不是回到傳統(tǒng)封閉的老路,而是避免走向另一個極端.因為強調數學思維活動不是教思維的教程,更不是教思維的結果,而是使數學家的成熟思維通過教師的教學法加工而轉化為學生的積極主動的思維,讓學生在對自身活動的反思,對經驗的反思過程中參與數學思維,掌握數學思想方法,發(fā)展數學思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