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幾乎所有的適婚單身男女都經(jīng)歷過相親,我在經(jīng)歷很多次后,現(xiàn)在已經(jīng)能客觀應付了,心態(tài)也轉變成—多交個朋友,多接觸接觸人。
剛畢業(yè)時,情感上沒有任何打算與準備的我,一不小心就經(jīng)歷了兩次相親。女孩到了適婚年紀,就會突然被各種人想起,他們似乎都有成為紅娘月老的天分。
隱約記得讀大學之前,有次與爸爸去一個阿姨家里送東西,大概停留了20分鐘,5年之后,這個阿姨想起我來。
她的親侄兒恰好與我同年,上海某高校畢業(yè)回來工作,家里覺得他到了該談朋友的年紀了,于是雙方親人一合計,撮合我們見面。從父母口中大概了解到,那個男生從事廣告業(yè),與我的專業(yè)和工作有交集。我從未覺得相親靠譜,但又不能違背父母的意思,只能倉促應對,抱著走過場的態(tài)度答應了—不答應還能怎么辦,不產(chǎn)生沖突的方式就是不違背。
見面時間被安排在某個工作日的晚上,我匆匆在單位樓下小飯館吃完一口飯,便被爸媽拽著走了。我尋常裝扮,素面朝天,眼鏡也沒來得及摘。一進門,阿姨和她的侄子已經(jīng)在大廳里等候了。男孩特別瘦,個子1.8米以上,戴眼鏡,文弱內(nèi)向的樣子,并腿坐在沙發(fā)上—給我第一感覺就是,太陰郁了。
我們坐在沙發(fā)上聽家長們絮叨半天,念念舊情,感慨一下時光荏苒,孩子都這么大了,然后將話題岔到我們身上。阿姨簡單介紹了一下她侄子的情況,攛掇我們加了微信,互留電話號碼。阿姨是過來人,說話點到為止,恰到好處。這是一次毫無壓力的相親。家長們達成共識,氣氛和諧,稱:你們兩個平時多聊聊,算是交個朋友。
男生全程沉默,不發(fā)一言,“內(nèi)向”得似乎過頭了。我想他興許也是被逼著來的。
相親在談話中結束了。回來的路上,爸媽問我這男孩怎么樣。我搖搖頭,煞有介事地答:“太瘦了,面相不開闊,以后應該會很難?!眿寢屄犕暌勃q豫,但又鄭重其事地說:“確實瘦,以后多吃點,胖起來不定就好看了?!?/p>
回來翻了翻男生的朋友圈,反映出來對方確實內(nèi)向、不開朗甚至壓抑的性格,印證了我之前的猜想。他如果能找到個開朗的女朋友,沒準就能緩解心情,那也不枉費長輩所做的努力。
后來那男孩并沒有主動聯(lián)系我,意料之中。而我心中也一塊石頭落地,只希望他以后能心情好些。與之前的生活微微不同的是,我們的通訊錄里多了一個再也不會聯(lián)系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