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江
“習”是“習”的簡化,簡化字只保留了繁體字上部的一個部分。這樣簡化的確方便了人們的記憶和書寫,但是破壞了原字的表意構造?!傲暋钡男∽瓕懛ㄊ恰傲暋??!墩f文解字·羽部》:“習,數(shù)飛也。從羽,從白?!彼^“數(shù)飛”就是“屢飛”,亦即反復飛來飛去的意思。所謂“從羽,從白”,是說“習”是由“羽”和“白”構成的會意字。“羽”是鳥的羽毛的形象,它是鳥飛行的主要憑借,在字中代指小鳥;“白”即古“自”字,“自”是鼻子的形象。呼吸離不開鼻子。大家知道,小鳥初生羽毛是不會飛的,它學會飛行是需要花力氣、下功夫的。“召”字“從羽,從白”,可理解為小鳥學飛時很吃力,因而不停地喘息。清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習,數(shù)飛也。從羽,從白,會意,數(shù)飛則氣息見于口鼻,故從白?!奔坠俏谋话l(fā)現(xiàn)以后,“習”的甲骨文形體也與世人見了面。但甲骨文、金文中的“習”字雖然“從羽”,卻不“從白”,而是從“日”。如“習”、“習”、“習”等。對此,學者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認為,日出之時,鳥振羽撲翅,想離巢而去;有人認為,鳥在陽光下練習飛翔,等等。郭沫若先生是持第二種意見的代表學者。他在《卜辭通纂考釋》中說:“此字,分明從羽,從日,蓋謂禽鳥于晴日學飛?!边@種意見與《說文解字》對“習”的釋義——“數(shù)飛”很契合。依甲骨文、金文形體分析,小篆“習”字所從的“白”字很可能是“日”字的訛變,“日”與“白”形體太相近了。
“習”的本義是動詞,即小鳥“數(shù)飛”,這在古籍中是有例證的?!抖Y記·月令》:“溫風始至,蟋蟀居壁,鷹乃學習?!币馑际牵簻貪竦娘L開始吹來,蟋蟀居處在洞穴壁上,雛鷹開始反復地練習飛翔。由于小鳥學飛的動作中含有反復多次的意思,而人類學習知識或演練技能,絕大多數(shù)也都不是一次性的行為,學了之后必須要經過反復多次地實習和演練才能使學到的知識或技能得到鞏固和強化,進而達到“溫故而知新”的境界。因為小鳥學飛與人類學習都有“反復多次”這個相似點,所以“習”引申為動詞含有演練、模仿意義的“實踐”、“溫習”、“練習”等,并進而引申為形容詞含有熟悉的、有慣性的意義的“熟習”、“通曉”、“習慣”等,再進而引申為名詞含有慣性、穩(wěn)定性的生活方式意義的“習俗”、“積習”等。
在現(xiàn)代漢語中,“習”和“學”結合成一個詞“學習”,如“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之類,使用頻率非常高。但在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的古代漢語里,“學”與“習”是分開來說的,二者各表達著不同的意象。在古代文獻中,作為動詞使用的“習”字,主要用來表示與肢體及腦力活動有關的具有多次反復性的模仿與演練,如“習射”、“習武”、“習禮”、“演習”等等。而“學”字則與之有別?!皩W”在《廣雅》中被釋為“識也”,在《說文解字》中被釋為“覺悟也”?!皩W”的早期甲骨文寫作,上部是代表算籌的符號,下部是代表房屋的符號,也屬于會意字,本義是名詞,表示教孩子算術、習字的處所,即校舍。《孟子·滕文公上》有“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學則三代共之”的記載,《史記·商君書》亦有“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于有序,國有學”的記載。晚期甲骨文寫作,在表示算籌符號兩邊加上(即兩只手),突出對孩子手把手教的含義,也有強調教學行為的意味。金文“學”字寫作,在表示房屋符號的下面加上“子”,突出教的對象?!皩W”的小篆形體承繼金文而來,寫作。從晚期甲骨文,尤其是金文的形體看,“學”應該記錄了動詞的意義,表示教的對象通過模仿、操作和記憶以獲得知識、經驗及技能的行為,這就是“學以致用”、“勤學苦練”中“學”的含義。進而由動詞再引申為名詞,表示通過“學”而獲得的或積累的知識、經驗及才能。如《后漢書·列女傳》“夫子積學,當日知其所亡”及俗語“才疏學淺”中的“學”是也。通過對“學”字形體的考察分析,再聯(lián)系《廣雅》、《說文解字》的解釋,作為動詞意義的“學”,明顯地表示著通過腦力活動而從他人身上及文獻記錄中獲得知識、經驗或技能的行為。關于動詞意義上的“學”和“習”在用法上的區(qū)別,前人已經做了辨析:“學”側重于對理論知識的把握和訓練,“習”側重于對生活實踐的感悟和體驗。筆者認為對此還應做一些必要的補充:“學”是“習”的前提和基礎,先有“學”,后有“習”;“學”是從未知或知之甚少開始的,“習”是在“學”的基礎上,對所學的或已知的內容加以鞏固、訓練、實踐乃至感悟、升華甚至溫故知新的行為。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來的“學習”一詞。
承上對“習”字等的分析,筆者對《論語》中的相關問題也想探討一番。眾所周知,《論語》是先秦文獻中儒家的重要代表著作,也是語錄體散文的開山之作,其內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學、哲學以及立身處世的道理等諸多方面。其行文特點,后人都給予語言簡練、用意深遠、含蓄警策之評價。筆者認為這種評價是非常公允準確的。但是,也正因為其語言有時過于簡練,表達過于含蓄,語境欠詳,再加之解讀者自身文化修養(yǎng)及思想感悟各異,對同一則內容往往會給出不同的理解。下面,筆者主要圍繞《論語》選文中所闡發(fā)的教育內容談一下個人的理解和認識。
在《論語》中,“習”字總共出現(xiàn)三次,并分別出現(xiàn)在不同的三則語錄當中。這三則語錄依次是: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學而》)
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保ā蛾栘洝罚?/p>
在這三則中,前兩則長期被選人各種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之中,普及面相當之廣。參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教師教學用書》(下文簡稱為《教師用書》;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fā)中心編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第l版)的意見,第一則的意思是:孔子說:“學習了(知識),然后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溫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到這里)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卻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第二則的意思是:曾子說:“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呢?跟朋友往來是不是誠實呢?老師傳授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過呢?”
筆者認為,如此理解也固然說得通,但聯(lián)系《教師用書》“課文研討”部分的有關“講解”內容,還是有讓筆者疑惑的地方。
先說第一則。
第一則由三句話組成。每句話都沒有交代出主語是誰。盡管后人大都認為這是孔子教育弟子的內容,但由于在讀者心中認定的主語不同,就一定會造成內容、意境和理解上的差異。
筆者認為第一句和第二句與教育有關,第三句與教育關系不大。按照《教師用書》的說法是“第一句講的是學習的方法”、“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第三句講的是為人態(tài)度”。
筆者認為《教師用書》對第一句概括不夠全面,“學而時習之”固然講的是“學習的方法”,但“不亦說乎”講的卻不是“學習的方法”,而是對“學而時習之”所獲得成就的感受。對于第一句的理解,筆者與《教師用書》也不盡相同,即:學了(禮儀等知識及技能)之后,再按時去溫習或演練它,不是很高興的事嗎?圍繞這句話,筆者想贅言幾句。這句話是古代大哲人孔子說的,也是《論語》開篇的第一句話,很有開宗明義的意味,值得人們尤其是在學校讀書的朋友們好好體味一下。筆者認為,從這句話,能體會出偉大教育家孔子很好很進步的學習觀:一是學習方法——“學”了之后一定要“習”(對所學的知識或技能一定要溫習或付諸實踐,在溫習的過程中鞏固和強化所學的知識,還可能收到“溫故而知新”之功效;在實踐的過程中鞏固和強化所學的技能,并從中體現(xiàn)學習的價值,進而獲得學與習的成就感。從這個角度來分析,可以說孔子當時已經具有了難能可貴的“學用結合”、“學以致用”的思想);一是學習習慣——“時習”即按時復習或演練。如果“學”了之后,不能按時而“習”,做不到持之以恒,甚至三天打魚兩天哂網,豈能“溫故而知新”?豈能學有所成?“學”與“習”雖然都是苦差事,但“學”與“習”能使人聰明智慧,能提高人的修養(yǎng)和本領,還能因此獲得好的生活條件和工作待遇;在進步的學習理念的觀照下,只要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好的學習方法,就一定會越學越輕松,越習越熟練;越學越愛學,越習越精通。這樣才能真正體會到“學”與“習”給人帶來的各種好處,才能切實產生“不亦說乎”的感受了!在這句話中,“時”和“習”都是至關重要的詞。《教師用書》將“時”解作“按一定的時間”或“及時”是非常精當?shù)?,不再像有些教材那樣誤解作“時常”或“經?!钡?。對于“習”,《教師用書》解釋得更好:“習”的本義是“鳥數(shù)飛”(按:引文欠準確),引申為“實習”“演習”。并指出:孔子所講的功課如禮、樂、射、御等都需要實習才能掌握;但另一些功課如講經,那就只能是“溫習”或“復習”了。這類字眼要懂得活解。不過,《教師用書》把“時”解作“副詞”就錯了,“時”是時間名詞。在古代漢語中,不僅時間名詞、方位名詞經常放在動詞前面作狀語,而且普通名詞直接放在動詞前面作狀語也是普遍的事情。還有“不亦……乎”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委婉反問的一種固定結構,它是用反問的形式來表示肯定的語氣,可譯為“不是……嗎”,其中的“亦”已經虛化為助詞,不表示實際意義,與“人云亦云”中的“亦”(副詞,相當于“也”)不同。
筆者認為《教師用書》對第二句中的“朋”解釋也很矛盾。既然知道“朋”舊注:“同門日朋”,且認定“這句話是孔子對他的弟子說的”,為什么非要把“朋”解釋為“志同道合的人”不可呢?尤其在先秦時期,同門日朋,同志為友,區(qū)別很明顯?!坝选辈攀侵就篮险?。所以,在第二句話中,盡管“朋”與“友”的含義非常接近,還是把它釋為“同學”為好。但是,為什么“有朋自遠方來”就會生發(fā)出“不亦樂乎”的快樂之感呢?這與《教師用書》“第二句講的是學習的樂趣”有何聯(lián)系呢?對此,包括《教師用書》在內的很多資料都沒有給出令人比較滿意的解答。我們應該知道,在孔子生活的時代,與孔子的思想相比肩的“朋”(包括相識的與不相識的)一定是少之又少,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往往都是孤獨的寂寞的!終于有一天,有“朋”從遠方風塵仆仆地趕來拜謁孔子,向孔子請教,與孔門弟子切磋,這意味著什么呢?這至少意味著:其一,孔子的思想已經一定程度地沖破了阻礙,傳播到了一些遙遠的地方;其二,孔子的思想與主張已經被遠方之“朋”認同,至少是獲得了遠方之“朋”的重視。遠方之“朋”的到來,對因曲高和寡而長期處于寂寞孤獨狀態(tài)的孔子來說,終于有了被認同、受尊重的價值感與成就感的切身體驗,怎能不倍感振奮與快樂呢!當然,對第二句話,按照傳統(tǒng)意見,我們還可以這樣理解,就是孔子對弟子們說:你們將有同學從遠方來到這里,然后你們一起學習、共同切磋、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這難道不是快樂的事兒嗎?不過,這種理解就把“樂”的原因歸結到同學之間的關系上去了。
下面,我們來分析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和上文是有著意境上的內在聯(lián)系的。如果從心理分析角度來審視它,我們就不難明白孔子當時所流露的情緒。上文說過,在當時的環(huán)境下,不被他人理解和認同的情形才是孔子這樣曲高和寡、高處不勝寒的思想家的生活常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生活,孔子這樣的思想家又該怎么辦呢?且又能怎么辦呢?這第三句話,與其說是孔子在對弟子進行教導,倒更像是這位哲人為了擺脫困境而在自我排遣、自我安慰抑或自勵激勵!從這句話里,我們不僅感受到了孔子的無奈與蒼涼,同時也體會到了孔子對人生的一種態(tài)度。在現(xiàn)實生活當中,人生可能都有不如意的時候,比如在職場競爭中遭到排擠和打壓,自己所持的正確意見不僅不被采納或認同,甚至還因此招來打擊或諷刺,等等。對此,我們也許真的會惱怒!但惱怒往往會造成傷人傷己,也往往于扭轉現(xiàn)實無益。所以,在人生失意,不為人所“知”的時候,就應該像孔子那樣,不慍不怒,堅守自己的道德品行,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保持自己的“君子”風范。因為只要自己是金子,總會有在現(xiàn)實中發(fā)光的那一日;只要自己是千里馬,就可能有遇見伯樂的那一天。
再說第二則。
《教師用書》對曾子這段話的理解大部分是正確的,問題還是出在帶“習”字的第三個句子上。
從第二則全文來看,“傳不習乎?”的確與前兩句不同,因為它是因語境不明而造成的歧義句。孑L子是曾參的老師,孔子去世后,曾參繼承孔子的思想亦納徒授業(yè),故編撰《論語》的孔子的二傳或三傳弟子,多是曾參的學生,因此在《論語》中,孔子的嫡傳弟子只有曾參被尊稱為“曾子”。這則曾子的語錄,不知道是什么時候說的。如果是曾參任教前師從孔子時說的,那么,“傳不習乎”就可理解為:老師傳授的知識或技能,我是不是按時復習或按時演練了(這是強調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及學習習慣等等)?如果是曾參任教后對自身品德修養(yǎng)的反省之語,那么,“傳不習乎”就可理解為:我所傳授給弟子的東西,自己事先研究過、實踐過嗎(這是強調身為教師要具備探究精神和實踐能力,要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統(tǒng)一等等)?但不管是哪一種理解,“習”都是一個關鍵詞,都不能做簡單的、機械性的復習來理解。李澤厚先生在《論語今讀》中,南懷瑾在《論語別裁》中都把“習”解讀為“實踐”,應該是有深刻感悟的。筆者認為,“傳不習乎”,不論是“所傳”還是“被傳”,不管是老師教給你的,還是你要教給別人的,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之處不僅在于要實踐,要行動,要學以致用,更要言行一致、知行統(tǒng)一。做到前者已是不易,二者兼?zhèn)涓鼮殡y上加難!
最后談一下第三則。
這則語錄內容十分明了,可語譯為:孔子說:“人先天具有的性情本來是相近的,但在成長的過程中由于習染不同,人的性情便相距得遠了?!痹谶@段語錄里,孔子雖然沒有具體講到人性是什么,卻提出了一個關于人生的極為重要的問題,即人生都含有“性”和“習”兩個方面,“性”是天生的人的本性,是屬于自然的;“習”是人由于受方方面面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而養(yǎng)成的習性,是屬于人文的。在孔子看來,現(xiàn)實社會中的人的善惡高下并非取決于先天的自然之“性”,而是由后天的人文之“習”決定的。這種觀點對后世影響極大。大家知道,孟子和荀子都是孔子之后儒家學派的重量級學者,他們對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學說都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比如在對人性的認識上,孟子提出了“性善說”,荀子提出了“性惡說”,觀點雖針鋒相對,但都是以“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為立論基礎和出發(fā)點的。孟子為了讓人不喪失掉與生俱來的善性或者找回已經喪失了的善性,荀子為了使人拋棄掉先天的惡性或者用習得的善性驅走、遏制惡性,結果都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對于人,必須加強后天的教育,必須注意環(huán)境的影響??梢钥隙ǖ卣f,正是孔子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這種認識,非常厚實地奠定了中華文化重視正能量教育、重視個人品行修養(yǎng)的傳統(tǒng)的思想理論基礎??鬃舆€認為,確實也有不因后天的“習”而改變其本性的人,那就是“上知(即“智”的古字)”與“下愚”。原語錄是: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贝苏Z錄就記載在第三則之下。其中,“上”和“下”分別相當于高到極點和低到極點的程度副詞:“上知”是指大腦智慧打開最多的人,比如圣人;“下愚”是指大腦智慧封閉最深的人,比如傻子??鬃诱J為“上知”者與“下愚”者的先天本性是不會受外在環(huán)境的污染和教化而有所改變的。但是,“上知”者與“下愚”者畢竟極少,而極多的便是處在“上知”和“下愚”兩者之間的蕓蕓眾生,他們的本性雖然都與“上知”者和“下愚”者相近,但卻禁不住“習”的作用,“習”使他們的本性由“相近”變得“相遠”。為了防止和糾正人們在社會中習染惡習或惡性膨脹,走下滑的邪道,儒家非常重視禮樂教化的作用,通過禮樂教化驅使人們改邪歸正,通過禮樂教化促使人們修身養(yǎng)性,在污濁的環(huán)境中也能出污泥而不染。
孔子所提出的“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見解,在今天也是有著不可低估的現(xiàn)實意義的。它告訴我們:天資誠可貴,但天資不足恃,人生的成敗主要取決于后天的努力!
[責任編輯:黃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