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佳+洪曉琴
目標:
1.認識某些動物,了解它們的生活環(huán)境。
2.熟悉游戲規(guī)則,體驗問答的樂趣,發(fā)展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
準備:
1.自制磁性游戲底板三塊,上面的背景圖分別為“空中”“地上”“水里”,如圖。
2.磁性動物卡片若干,如蜻蜓、蝴蝶、燕子、蜜蜂、鴿子、大象、猴子、兔子、老虎、獅子、長頸鹿、熊貓、鱷魚、小魚、河馬、螃蟹、烏龜、章魚、海豚等,如圖。
3.自制小手棒一根、大手棒一根,眼罩一個,如圖。
玩法一:為動物找家
1.幼兒一人游戲時可自選一塊游戲底板。
2.根據所選游戲底板上的背景圖,選擇相應的動物卡片放在游戲底板上。如果選擇的是“水里”的游戲底板,就要從盒子中找出所有生活在水里的“動物”,貼到底板背景圖上。比如,找出小魚、烏龜等卡片放到游戲底板上,邊指認邊說出“小魚生活在水里,烏龜生活在水里……”之類的語句。如果選擇的是“空中”的游戲底板,就要找出會在空中飛翔的“動物”,如蝴蝶、鴿子等。
規(guī)則:按游戲底板上的背景圖找出相應的動物卡片,為“動物”找各自喜歡的“家”。
玩法二:猜猜什么動物不見了
1.幼兒雙人游戲時,先商量選擇一塊游戲底板。
2.如果選擇的是“水里”的游戲底板,兩位幼兒先共同將所有生活在水里的動物卡片找出來,貼在底板的背景圖上,并進行指認和簡單表述:“生活在水里的動物有小魚、河馬、螃蟹、烏龜、海豚、章魚、鱷魚?!?/p>
3.簡單表述兩遍后,兩名幼兒協(xié)商,一人當猜者戴上眼罩,另一人用手棒遮住某一動物卡片問:“好了,什么東西不見了?”猜者聽完后摘下眼罩,仔細觀察圖片后回答“某某動物不見了”,另一人挪開手棒加以核對。若猜者表達準確,則給予“恭喜你,答對了”的評價;若猜者說“我猜不出”,則告知“下次加油哦”。
4.兩人交換眼罩和手棒,輪流游戲。
規(guī)則:
1.猜者要聽到“好了,什么東西不見了”,才能將眼罩摘下。
2.小手棒只能遮一張卡片,大手棒可以遮兩張卡片。幼兒可以選擇使用小手棒或大手棒,但都要將被猜的某一動物卡片全部遮住。
3.幼兒只有對猜者給出正確評價“恭喜你,答對了”或說出“下次加油哦”,才能交換眼罩和手棒。
建議:
游戲剛開始時,教師可以提供少量動物卡片。待幼兒熟悉并掌握玩法后,再慢慢添加卡片數量,以逐漸提高記憶難度。
評析:
“什么東西不見了”是教師根據小班幼兒的語言學習特點與認知發(fā)展需要設計的一個互動問答性游戲。在游戲過程中,教師有意增加了指認和表述的環(huán)節(jié),旨在促進幼兒的語言發(fā)展。在雙人游戲時,教師又通過讓幼兒相互問答,猜猜“什么動物不見了”,促進幼兒之間的交流與互動。
在促進幼兒認知發(fā)展方面,教師的設計也頗具獨到之處:首先,一套游戲材料有兩種玩法,可滿足不同經驗和能力幼兒的發(fā)展需要。游戲既可以單人玩,也可以雙人玩。在玩法一“為動物找家”中,幼兒獲得的是根據“水、陸、空”生活環(huán)境為動物分類的經驗。而玩法二“猜猜什么動物不見了”中,幼兒可獲得合作意識、語言能力、記憶能力等多方面的發(fā)展。其次,游戲材料的投放上也很巧妙,比如,教師不是讓幼兒用手遮住動物卡片,而是專門制作了一根小手棒和一根大手棒,供幼兒選擇操作,這樣既可增添游戲的趣味性,也有助于幼兒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