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
一、問題的提出
不可否認,從2002年研究性學習開展以來,它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作用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也不可回避,目前研究性學習在教學實踐中卻是舉步維艱,究其原因,主要因網(wǎng)絡的發(fā)展為研究性學習的抄襲提供了可能,同時,研究性學習的課時保證和常態(tài)實施的有效性大打折扣。2002年開始的研究性學習是以一種“錦上添花”的姿態(tài)出現(xiàn)的,為了順應當時的形勢,很多學校都在每學期專門辟出幾天來集中組織研究性學習。但這兩年情況變了,要給學生減負增效,許多補課都取消了,正常的課時都很緊湊,根本不可能排專門的幾天來進行研究性學習。所以,一些學校開始把研究性學習與勞技課合并,放人常態(tài)實施,沒有了集體組織的采訪、調查,全部改成了讓學生自己利用節(jié)假日分小組調查。我就曾經上過半學期這樣的研究性學習:第一節(jié)課安排學生選題、分組;第二節(jié)課選題論證;第三節(jié)課寫開題報告;第四節(jié)課去圖書館查資料;第五、六節(jié)課上網(wǎng)查資料;第七、八節(jié)課寫結題報告、做課件;第九、十節(jié)課成果展示。研究中所有的調查、采訪、外出活動我全部發(fā)一張表讓學生課后完成;當學生提出他的研究不需要去圖書館時,我也強拉著一起去。這樣的研究過程,其結果是可想而知的。
那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瓶頸”該如何突破呢?本學期我開始嘗試組織學生進行一種“微型研究性學習”。
二、“微型研究性學習”的理解
“微型研究性學習”顧名思義就是一種研究時間短、課題著眼小的微縮版研究性學習,它會用到一般研究性學習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但又相對簡單,不追求研究的固有形式。在具體實施中可以采用個人小課題研究、集體小課題研究、活動與研究并行模式,但無論采用怎樣的形式,都要注意要能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的目標:讓學生獲得親身參與探究活動的體驗;提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合作與分享、養(yǎng)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道德、增強公民意識與社會責任心?!奥槿鸽m小、五臟俱全”“具體而微”是“微型研究性學習”的典型寫照。
三、“微型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點
(一)能較好地完成整個研究性學習活動,實現(xiàn)研究性學習的教學目標
在很多學校,為了讓初次接觸研究性學習的同學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學習,教師往往要花2課時以上的時間去說明解釋,有時教師覺得自己已經結合案例說得很清楚了,可還有學生一頭霧水。于是我們經常會遇到快到成果展示時間了,有學生還不知道怎么研究呢!而“微型研究性學習”卻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因為研究的切入點小,活動時間也短,學生完全可以在老師的指引下一步步展開自己的研究,不需要一開始就掌控全盤研究。所以,也可把“微型研究性學習”歸為“做中學”,經歷了研究就清楚了什么是研究性學習了。
(二)便于常態(tài)實施
研究性學習的有效常態(tài)實施是研究性學習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v觀現(xiàn)在大部分中學開展的研究性學習,無法有效常態(tài)實施的原因主要是:學生的選題過于分散、研究量也不盡相同,同時,班級學生中所具備的研究性學習能力還參差不齊,教師無法掌控課堂教學的進度。
(三)“微型研究性學習”可以自由組合
單個“微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時間一般為2-6課時,這就使指導老師可以根據(jù)學校的課時安排和學生的能力特點,將幾個“微型研究性學習”自由組合起來,實現(xiàn)開展研究與能力發(fā)展的最優(yōu)化。如果有些學校沒有單獨的研究性學習課,也可以把“微型研究性學習”穿插在學科教學中進行。
下面就是一個“微型研究性學習”學期組合的例子:
學情介紹:某班學生,七年級入學以來首次開展研究性學習,其中有20%左右的同學在小學時進行過研究性學習,另80%左右的同學對研究性學習一無所知。
課時安排:學校方面安排研究性學習為常態(tài)實施,每周一節(jié)。
具體實施及說明: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對研究性學習的學期安排可以這樣——一學期進行四個“微型研究性學習”,四個“微型研究性學習”的順序分別為:A.關于《藝術創(chuàng)想》欄目受歡迎原因的調查;B.“網(wǎng)絡使人們更加親近”PK“網(wǎng)絡使人們更加疏遠”;C.關于校園×××現(xiàn)象的調查研究;D.我未來的職業(yè)規(guī)劃。
對于把“關于《藝術創(chuàng)想》欄目受歡迎原因的調查”放在第一個研究的原因是希望能通過這個學生都非常感興趣的研究課題讓對研究性學習一無所知的同學能對研究性學習有初步的了解;對于第二個課題“‘網(wǎng)絡使人們更加親近PK‘網(wǎng)絡使人們更加疏遠”的安排是為了通過這個課題的研究,讓學生了解小組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鍛煉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第三個課題“關于校園×××現(xiàn)象的調查研究”的研究活動目標是:讓學生能進行一個完整的研究性學習;能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能結合自己的研究采用多形式的成果展示。
整個研究性學習安排一共14課時,融合活動,也預設梯度,如果能有效實施的話,對學生能力的發(fā)展是不言而喻的。
四、“微型研究性學習”實施中的注意點
“微型研究性學習”是否能成功實施,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就是選題。選擇的課題是否適合“微型研究”,選擇的課題是否符合學生的研究興趣,這些都是指導老師要去把握的。在常規(guī)的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是個純粹的指導者;但在“微型研究性學習”中,教師承擔引導的職責更重,一個流行廣告語、一個社會現(xiàn)象、一個學生喜歡的電視劇等等,教師都可以及時把握,并引申出一個韻味無窮的“微型研究課題”。
“微型研究性學習”能否有效實施還在于研究的組織形式。如果每個“微型研究性學習”的開展都是統(tǒng)一而固定的先資料收集、后調查采訪、最后填填表格,顯然學生也不會有長時間的興趣。因為學生與真正的科研人員不同,對他們而言重要的不是研究的結果,而是研究的過程。所以,多樣化的開展形式是“微型研究性學習”中所要重視的;同時,多樣化的研究形式還能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熱腈,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學生對相近相仿研究報告的抄襲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