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林
摘 要:在高考中,解決函數(shù)、解析幾何等問題常用到數(shù)形結合思想方法。如何更好地根據(jù)代數(shù)式子所隱含的信息,發(fā)現(xiàn)圖象的變化規(guī)律是解題的關鍵。由于條件的限制,圖象不會“漂浮不定”,總會經過某些特殊點,抓住這些特殊點進行研究,就可以有效地引導學生找到解題的突破口。
關鍵詞:數(shù)形結合;特殊點;定點
數(shù)形結合就是要以數(shù)解形,以形助數(shù),是高考熱點但也是難點。但對于數(shù)或形稍微復雜的題目,特別是含參數(shù)的題目,學生就一籌莫展,主要原因是不知如何畫圖、用圖,找不到解題的切入點。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我們先來了解學生的作圖習慣,畫二次函數(shù)圖象時,學生會先描出其頂點(或坐標軸上的點);畫指數(shù)函數(shù)時,也會先描出點(0,1)(1,a),顯然,學生對圖象的理解,都是從某些特殊點開始的。所以,為了能整體把握圖象,我們可以先從圖象上的某些特殊點開始研究,這些特殊點作為圖象的基本要素,影響著圖象的變化,對它們進行重點分析,就容易找到解題的突破口,讓思路更清晰、準確。以下我將通過幾個例子進行說明:
一、抓住函數(shù)圖象的特殊點,利于畫圖,簡化分類討論的過程
例1.設a>0,討論函數(shù)f(x)=lnx+a(1-a)x2-2(1-a)x的單調性。
這是2011年廣東省高考文科第19題,是判斷函數(shù)單調性的高考常規(guī)題型,但是全省的平均分才2.94分,足以見學生解答得并不好。該題中如何對a進行分類,分類后又如何結合定義域寫出函數(shù)的單調區(qū)間,對學生而言都有一定難度。因f′(x)=■不妨令函數(shù)g(x)=2a(1-a)x2-2(1-a)x+1,注意到無論a取何值,函數(shù)y=g(x)的圖象恒過定點(0,1),且對稱軸x=■在y軸右側。從所過定點(0,1)開始分析,就能找到對a的分類。具體解法如下:
解:函數(shù)f(x)的定義域為(0,+∞)。f′(x)=■
令g(x)=2a(1-a)x2-2(1-a)x+1。
①當a=1時,g(x)=1,f′(x)=■>0(x>0),f(x)在(0,+∞)內為單調遞增函數(shù);
②當a≠1時,g(x)=2a(1-a)x2-2(1-a)x+1為二次函數(shù),圖象過定點(0,1),且對稱軸為x=■>0(a>0)
■
(1)當2a(1-a)<0,即a>0時,y=g(x)圖象如圖1所示,g(x)=0在(0,+∞)只有一正根x1,此時f(x)在(0,x1)單調遞增;f(x)在(x1,+∞)單調遞減。
(其中x1=■-■)
(2)當2a(1-a)>0且?駐=4(a-1)(3a-1)≤0,即■≤a<1時,y=
g(x)圖象,如圖2所示,g(x)≥0在定義域內恒成立,所以f(x)在(0,+∞)內單調遞增;
■
(1)求橢圓G的方程;(2)求△AkF1F2的面積;(3)問是否存在圓Ck包圍橢圓G?請說明理由。
■
這是2009年廣東高考文科19題,易求(1):橢圓G的方程為:■+■=1,(2):■=■×F1F2×2=■×6■×2=6■。以下重點分析第三問。
A1,A2,B1,B2是橢圓G的四個頂點,決定著橢圓G的位置,圓Ck的半徑為■,圓心是Ak(-k,2),雖然Ak是一個動點,但Ak有其特殊性,即Ak恒在直線y=2上。不妨先判斷四頂點與圓Ck的位置關系,根據(jù)條件中的數(shù)量關系畫出圖象如圖7所示,顯然橢圓下頂點B1(0,-3)在圓Ck上,借助圖象可以猜想圓Ck不能包圍橢圓G。
嚴格證明如下:
若k≤0時,A1Ak=■>■,說明A1在圓Ck外;
若k>0時,由對稱性可知點A2在圓Ck外。
所以不論k為何值,圓Ck都不能包圍橢圓G.(詳解略)
例5.已知拋物線C:y=x2的焦點為F,動點P在直線l上運動,過點P作拋物線C的兩條切線,切點分別是A,B.問:是否存在常數(shù)?姿(?姿>0),使得∠PFA=?姿∠PFB恒成立?若存在,求出?姿的值;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這是一道探索性問題,直接做很復雜,而根據(jù)特殊與一般的原理,我們可以在直線 上找一個特殊點來探路,猜想一般可能成立的結論,這樣做往往可以快速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既然要找點就找出特殊點,方便分析研究。具體解法如下:
■
解:假設存在常數(shù)?姿,使得∠PFA=?姿∠PFB成立,
如圖8取直線l與y軸的交點P,由拋物線的對稱性知∠PFA=∠PFB,此時?姿=1。
下面只需證明點P在直線l上運動時,恒有∠PFA=∠PFB成立。
設A(x1,x12)、B(x2,x22),易求得切線PA、PB的方程分別為:
y=2x1x-x12,……①,y=2x2x-x22,……②
由①,②知點P的坐標為(■,x1x2),
所以■=(x1,x12-■),■=(■,x1x2-■),■=(x2,x22-■),所以cos∠AFP=■=■,
同理cos∠BFP=■=■,所以∠PFA=∠PFB恒成立。
即存在?姿=1,使得∠PFA=?姿∠PFB恒成立。
上題的解答過程中,若沒有利用特殊點,解題難度可想而知,可見,特殊點如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迷茫的心,能讓我們盡快找到解題的思路。由于特殊點在圖形中并不難找,所以利用特殊點解數(shù)形結合題是可行的,也是有必要的。
通過以上例子的分析,我們清楚認識到,以特殊點為突破口的解題策略,順應學生的思維習慣,降低了解題的難度。所以,我們在平時的教學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思維習慣,進行合理的分析引導,才能讓學生深刻掌握解題方法。
參考文獻:
[1]孫維剛.孫維剛高中數(shù)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01.
[2]徐根弟.普遍性與特殊性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滲透[J].中學數(shù)學教與學,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