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林 王曉瑜
多年以前,前輩作家陳忠實曾對杜文娟這樣說:“陜西目前在全國真正叫得響的四十歲左右的作家,只有紅柯一個,希望你寫出在中國文壇有影響的作品……”杜文娟把這句話看作是導致她走上文學道路的一種重要動力,她說 “這個時間節(jié)點無疑是我的里程碑,一個文學青年向作家隊伍行進的起點?!雹?/p>
其實,杜文娟與紅柯在文學寫作方面的相似之處,并非僅僅在于從代際上看都屬于60后作家,還在于所書寫題材的相似,即他們都屬于邊地生活的關注與書寫者。當然,與紅柯主要把目光集中于新疆不同,杜文娟的文學書寫則基本聚焦于藏區(qū)。杜文娟曾多次進藏,有著豐富的藏區(qū)生活經(jīng)歷。杜文娟到目前為止的三四十部中短篇小說,大多數(shù)與藏區(qū)生活緊密相關,長篇小說《走向珠穆朗瑪》亦是如此。其長篇小說近作《紅雪蓮》所凝視書寫的,依然是作家熟悉的藏區(qū)邊地生活。
小說以兩代援藏者柳渡江與南宮羽各自基本獨立的故事為主要內(nèi)容。革命干部子弟柳渡江(“文革”中為與被打倒的父母劃清界限以及表達對毛主席的忠誠熱愛,曾經(jīng)改名樓衛(wèi)東)響應毛主席“到農(nóng)村去,到邊疆去”的號召,主動申請到西藏支援邊疆建設,到了藏北羌塘地區(qū)的邊遠縣城任教。數(shù)年后,終因難于忍受艱苦的生存環(huán)境而逃離,帶著在逃亡途中收養(yǎng)的藏族孩子柳巴松一路漂泊,最終落腳于秦巴山區(qū),由支援邊疆的典型模范變成沒有戶口沒有身份的人,最終抑郁而死。
柳渡江的終點成了南宮羽的起點。秦巴山區(qū)的電廠子弟南宮羽,懷著對現(xiàn)代都市生活的向往,鼓動自己的戀人李青林去南方淘金。但是李青林到了南方后卻因沒有暫住證而被救助站收容,因與外界斷絕聯(lián)系而失去教師工作,也因此導致了李母的病亡。南宮羽為尋李青林也到了南方,但李青林因母親病亡這件事與南宮羽鼓動自己南下相關而形成某種心理陰影,并因這種心理陰影的嚴重困擾,而沒有與南宮羽走到一起。因情感及諸多方面不如意而心灰意懶的南宮羽,遂決定去西藏支教。幾經(jīng)周折后,陰差陽錯地來到了柳渡江支教的藏北縣城。
盡管小說中的故事并不限于一地,還延展到了包括北京、秦巴山區(qū),但卻無疑是以西藏敘事為主的。具體來說,整部小說共三十小節(jié),在柳渡江的故事中,僅第一節(jié)涉及北京;而在南宮羽的故事中,十六節(jié)以后已基本是西藏敘事。整部小說中,西藏敘事近四分之三,把它歸于邊地小說應無疑義。但是與近年來大量出現(xiàn)的邊地小說不同,《紅雪蓮》似乎并不著意于“探究蘊藏在民族文化內(nèi)部的精神淵源和人文質(zhì)素”②。
我們注意到,除了柳渡江的養(yǎng)子柳巴松與南宮羽曾經(jīng)是幼時的同學,以及在某一時間段里柳渡江與南宮羽曾經(jīng)生活于秦巴山區(qū)這一共同的空間之內(nèi),小說中沒有任何南宮羽與柳渡江交往的敘述。柳渡江與南宮羽的人生軌跡盡管沒有發(fā)生交集,但是他們倆實際的人生軌跡卻構成了一個圓環(huán)形狀。小說的結尾處南宮羽對藏北小城的抵達,徹底完成了這個圓環(huán)的閉合。如果說,柳渡江到達藏北小城帶有某種自主選擇的意味,那么南宮羽進藏后由林芝再到拉薩,幾經(jīng)周折最終到達藏北小城,最終與柳渡江的人生軌跡接合,卻是完全在南宮羽的意識之外,是多種外在因素發(fā)生合力的結果。由此可見,南宮羽與柳渡江人生軌跡的這種結合,似乎明顯地受控于冥冥之中的某種神秘力量,這個圓環(huán)因此也似乎更應稱之為命運的圓環(huán)。
另一方面,無論是柳渡江還是南宮羽,他們面對現(xiàn)實生存現(xiàn)狀,始終處于某種逃離狀態(tài),始終在試圖突破自我的生存現(xiàn)狀。柳渡江從北京的政治漩渦中心逃離到藏北小城,其中固然有響應毛主席號召去邊疆建功立業(yè)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因素,但深層的原因,卻是在參與批斗運動以及親歷紅衛(wèi)兵之間的派系斗爭后,終于開始對這種“文革”亂象感到迷茫、產(chǎn)生厭倦。之后,又因無法忍受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與內(nèi)心難以排遣的孤獨,最終又逃離了藏北小城。南宮羽逃離封閉落后的秦巴山區(qū)而南下南方大都市,固然實現(xiàn)了她的“繁華都市夢”,享受了都市的奢靡,但聲色犬馬的都市生活卻“依然”無法排遣其內(nèi)心的“孤獨”。因此,南宮羽再次選擇逃離。進藏后,從林芝到拉薩一路走來,終于抵達藏北小城。但藏北小城很顯然也不是南宮羽人生漂移的終點所在,盡管藏區(qū)有許多吸引她的地方,從精神上亦可獲取在南方大都市所無法獲取的寄托,但一直到小說終結為止,南宮羽都仍然是一個援藏的志愿者,并沒有在西藏定居下來的意思。
毫無疑問,對于如同柳渡江與南宮羽這樣的“逃離者”來說,藏區(qū)只可能是其艱難的人生跋涉途中身心得到短暫休整的驛站,而不可能是安放靈魂的精神家園。但是,柳渡江與南宮羽逃離軌跡所構成的圓環(huán),卻又似乎在預示著這種逃離的無望。究其根本,新一代的逃離者南宮羽,只不過在重復其前輩柳渡江的逃離軌跡而已。這是一條沒有起點亦沒有終點的逃離之途,前仆后繼,卻轉不出怪圈。這其實是對于一種帶有普泛意義的人類生存困境的某種象征和隱喻。不局限于對邊地民族特有文化的呈現(xiàn)與探究,而是從更為寬闊的視野中對人的生存困境做哲理性深入思考,這可能正是《紅雪蓮》這部邊地長篇小說別具一格的特色所在。
因為杜文娟總是采用多重角度來看取生活,所以,小說便呈現(xiàn)出豐富復雜的社會人生本相。在《紅雪蓮》中,許多人與事,事實上都處于一種矛盾重重的狀態(tài)之中。比如,柳渡江進藏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到了時代精神的感召。柳渡江之所以選擇西藏并且選擇西藏最為邊遠的阿里作為自己的目標,顯然與特定歷史年代中被時代點燃的狂熱激情有關。但是在另一方面,柳渡江的選擇進藏,發(fā)生在他與父母劃清界限的信件被貼在學校門口,緊接著又收到兄弟的絕交信之后。這其中,自然也就蘊含著某種對“文革”狂亂的自動疏離意味。在同一人物身上,同時并置“文革”引發(fā)的精神狂熱與對于“文革”的某種精神迷惘這兩種互相矛盾的因素,誠所謂復雜者是也。再比如,對藏區(qū),作者既展示其美麗的自然風光,也狀寫其惡劣的生存境況,而且往往是在描寫人物被西藏特有的自然風光吸引的同時,緊接著很快就展示惡劣的自然條件給人物帶來的幾乎要危及生命的傷害:南宮羽與柳巴松去雪蓮花小學的途中,初到藏區(qū)的南宮羽被藏區(qū)由藍天白云彩虹雪山旗云組成的奇幻異景所震撼,徜徉于美景之中,但緊接著突如其來的泥石流卻幾乎奪取了她的生命;南宮羽在雪天采到非常珍貴美麗的紅雪蓮后,立刻被困在冰湖之中,美麗與危險幾乎同時隱伏在她的生命途中。
同樣的,對于藏區(qū)的民族文化,杜文娟也從多個側面呈現(xiàn)出它的復雜性。她寫藏族人純樸自然的人情美與人性美——“藏區(qū)人家大多不上鎖”“藏區(qū)人認為布施與乞討是對等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寧愿乞討也不偷盜”,等等。自然的阻隔,使得藏區(qū)的邊遠小城遠離社會歷史的風云變幻而帶有明顯的世外桃源色彩,藏區(qū)人“心中有尊活佛,家里有個佛龕,草場有牛羊,放牧擠奶,看牛打架,曬曬太陽,捉捉虱子,心安理得,知足常樂”的愜意生活狀態(tài),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治療現(xiàn)代都市?。杭瓤梢允埂拔母铩睍r代的政治狂熱得到一定程度的冷卻,也可以使經(jīng)濟時代陷入欲望深淵的人們獲得一定程度上的精神拯救。但是,小說對藏區(qū)文化的負面因素也有多方面的展示,比如,學生當眾對著教室角落撒尿,家長一言不合便對老師拔刀相向,一夫多妻,等等,所有這些,不管怎么說,都只能被看作是一些落后野蠻的習俗。
扎西校長為了制止一個牧民學生的家長刀刺柳渡江,告訴他柳渡江是毛主席菩薩派來的。把毛主席當菩薩崇拜,這在藏區(qū)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從中固然可以看出藏民族人性純樸與國家民族政策的成功,但這種個人崇拜的背后其實隱含著藏族原住民文化的原因。更進一步說,這種貌似純樸的個人崇拜,其中也未嘗與當時內(nèi)地愈演愈烈的領導人社會政治意義上的個人崇拜沒有相通之處。更何況,這樣的一種藏地文化中,事實上也隱藏著一種自我解體的內(nèi)部動力。崇尚文明是人類的天性,藏民族亦是如此。在向文明演進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伴隨著對原有文化觀念及其信仰的疏離:“年輕農(nóng)牧民在電視上看見患者吊輸液瓶,覺得時尚,一點小毛病也要掛輸液瓶?!边@恐怕不僅僅是對物質(zhì)文明的向往,精神觀念上的游移,其實也不容忽視。與此同時,那些心懷各種不同目標的入藏往來者,也不斷地影響改變著西藏的面貌,并進而成為藏民族原有文化強有力的解構者。正如小說文本所言:“隨著時間的流逝,愈加覺得西藏并非一塵不染的凈土,特別是外來人員多元文化大量涌入以后,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來者,就像魚兒一樣常常被誘惑?!?/p>
應該注意到,文本中曾經(jīng)敘述過一個柳巴松親歷的故事。一個援藏的女專家在一個彩霞豐饒的傍晚獨自一人在街上行走時,差點被一個醉酒男子拉走強奸。女人在獲救后對柳巴松說,援藏男人們“差不多一年半載見不著老婆,見到女蚊子女野馬都稀罕,見到女人,尤其是內(nèi)地來的女人,時尚白皙,反正大家都孤單,閑著也是閑著,也是資源浪費,有的自然走到一起。荷爾蒙發(fā)達又放任自流,饑不擇食,吃飽一頓是一頓,哪管是專家學者、半老徐娘。一個女人,從小姑娘到小姑娘的外婆,從初潮到絕經(jīng),有的絕經(jīng)以后很長時間,還被騷擾”。由此可見,偷情、性騷擾、強奸等混亂的兩性關系,已由援藏者這一特定的外來群體而逐漸蔓延開來,被本能欲望催生的騷動,正在改變著藏區(qū)邊地的平和與安詳。很顯然,那些來自內(nèi)地的援藏者,通過建設電廠、發(fā)展通訊、改善醫(yī)療條件以提升藏區(qū)人民生活質(zhì)量與文明水準的同時,也把自己所感染的現(xiàn)代文明病菌攜帶到了藏區(qū)。
當然,這樣一種復雜豐富的狀態(tài),不僅需要作者真實地呈現(xiàn),更需要作者以一種深刻的思想能力對其進行整體性的全面思考。我們認為,邊地小說的作者應該在小說中“凸顯出自己某種獨特而鮮明的文化立場”③,文化立場,應該是這種整體性思考的基點所在。在這個方面,杜文娟顯然做得還很不夠,小說中表現(xiàn)出的文化立場,很多時候是模糊乃至于混亂的。另一方面,小說中文化立場的不明確,也導致了小說敘述上的散亂,尤其是后半部表現(xiàn)更加明顯。由此可見,小說在這方面的確存在著不小的提升空間。
中國現(xiàn)代以來的現(xiàn)實主義文學,在五四時期生成的時候,就與十九世紀的西方批判現(xiàn)實主義存在著很深的淵源。我們始終堅持認為,現(xiàn)實批判精神是現(xiàn)實主義文學的應有秉性,缺少了現(xiàn)實批判精神,現(xiàn)實主義文學就等于失去了靈魂。杜文娟的小說敘述舒徐平緩,有著女性的溫婉,但就在如此一種溫婉的敘述筆調(diào)中,卻也不乏尖銳犀利的東西,不乏現(xiàn)實批判色彩。這一方面,《紅雪蓮》值得注意處有二。
其一,是李青林在寫給初到藏區(qū)的南宮羽的電子郵件中,對于當年南下后在南方某現(xiàn)代大都市生活經(jīng)歷的敘述。李青林受南宮羽的鼓動南下淘金后,很快就杳無音訊,生死不知。開學后,李青林因不能按時返校,被學校除名,其母也因為擔心李青林而病情惡化病逝,李家人因之對南宮羽甚是怨恨。這也給李青林留下了心理陰影。青林與南宮羽的愛情之所以無果而終,追根溯源,恐怕正是因為李青林的這段神秘失蹤經(jīng)歷。多年以后,當南宮羽游歷到了藏區(qū),收到了李青林的三封電子郵件,其中一封追述了他南下后的這段經(jīng)歷,謎底才被徹底揭開。卻原來,李青林來到南方之后,因為沒有暫住證,被救助站強行收容,而被切斷了與外界的一切聯(lián)系。救助站,顧名思義應該是給無家可歸者提供必要的救助,但具有諷刺意味的卻是,其中的受救助者大都是因某種證件的缺失而被強行抓來,然后被送到采石場從事繁重的勞動,一直要到掙夠遣返費后才能被遣返。因為在這里的勞動報酬,要掙夠遣返費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樣一來,救助站實際就變成了黑工廠廉價勞動力的提供者與出賣者。在救助站,人的生命簡直就如螻蟻一般。當李青林終于掙夠遣返費被送到火車站遣返時,因覺無顏見父母與戀人,想從車站的高架橋上跳下自殺時,身后兩個遣送他的救助站工作人員有這樣的對話:
“——趕快救他,要不回去沒法交代。
——交代個球,這種事還值得糾纏,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說失蹤了?!?/p>
從這一細節(jié)中,我們便不難看出,所謂的救助站,對生命的漠視已經(jīng)到了何種程度。這段故事,由于采用的是李青林多年以后的回述方式,因為有了時間的間離效果,所以敘述者的敘述已經(jīng)相對平靜,但是,我們在閱讀這段文字時,卻無論如何都做不到心如止水。這些底層勞動者艱難悲慘的生存境遇,著實令人觸目驚心,讀后讓人感到一種窒息般的憤懣。
另一處,是柳巴松關于援藏者寫遺書遞交遺書的敘述。據(jù)說,援藏的內(nèi)地人離家前除了給父母妻子兒女留遺書外,往往還要留一份給組織。與留給家人的遺書“偏重感情”不同:“留給單位領導的遺書一般不談感情,只說工作,常常會用排比句,不時跳出一定怎么樣,一定怎么樣,假如怎么樣,假如怎么樣?!辈粌H寫作遺書程式化、表演化,遞交遺書也是如此:“遞交遺書也有講究,一般不交給縣長市長處長局長,而是直接交給黨總支書記或黨委書記,交的時候一定在辦公室,必須在上班時間,而不能在上下班路上或在家里。領導呢,一改平日四平八穩(wěn)的坐姿,趕緊起身,握手,沏茶,有時候不需要自己動手,工作人員已經(jīng)沏好。或者遞交者手疾眼快,上前幾步,先給領導杯子續(xù)上水,再給自己沏茶。領導首先對遞交者的奉獻精神大贊一通,遞交者立即總結以前工作,放大自己的缺點,在說一定不辜負組織信任,把援藏工作干好?!薄敖咏猜暤臅r候,緩緩站起來,慢慢掏出口袋里的遺書,立正站直以后,輕輕展開,稱呼抬頭沖自己,落款對領導,雙手捧著,作鞠躬狀,如同向一面之交的人奉上借條。還沒挪步,領導已經(jīng)單手接住,就像當年自己向黨組織遞交入黨申請書或決心書一樣,表情肅穆。僅幾秒鐘,爽朗的笑聲響徹空間,順勢拍拍遞交者的肩膀,再一次肯定表揚外加鼓勵,最后一定會說,有困難直接說,一定為你解決后顧之憂。遞交者點頭哈腰連聲說,感謝組織關懷,感謝領導信任,沒有困難,困難就是怕完不成光榮而神圣的使命,給組織抹黑,給領導添亂。”“說完以后端起茶杯,深也罷淺也罷,得象征性地喝一口,細細地咽進去,后退著出門,出門的時候順手拉上領導的辦公室門,同時說不送了,不送了。其實領導可能已經(jīng)在轉椅上坐穩(wěn),拿起桌上的文件或手機了?!?
介于藏區(qū)惡劣的生存條件,援藏者隨時可能付出生命,其實并非危言聳聽,因此在赴藏前寫好遺書也并非矯情之舉。寫遺書與遞交遺書,本來應給是非常莊重嚴肅的事情,但是當這種行為也程式化、表演化,就有了一些荒誕滑稽的意味,初看這樣一種場景不禁讓人啞然失笑,但笑過之后,卻又會有一種透骨的悲涼生出。機關單位中普通工作人員的生存如此卑微,即使面臨生死離別的時候仍然不能也不敢活出自己,官僚化衙門化的單位對人的異化,至此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杜文娟在敘述技巧上也很下功夫,小說的敘事安排與敘事方式頗為講究。這里,我們只列舉其中的兩個方面。首先,是小說故事情節(jié)安排上的前后呼應。毛宗崗在評點《三國演義》時曾經(jīng)這樣講:“善圃者投種于地,待時而發(fā);善弈者下一閑著在數(shù)十著之前,而其應在數(shù)十著之后。文章敘事之法亦猶是已?!雹堋都t雪蓮》中有許多處都是前有伏筆,后有回應,結構嚴謹,且有著“有隔年下種、先時伏著之妙”⑤。比如,在小說的第三節(jié)中寫到柳渡江進藏時遇見了援藏者老白,途中在土坯屋過夜時,老白望著墻上鏡框里的相片發(fā)呆,看到了一個醉眼迷蒙的女人,埋下了伏線。這個故事直到小說第二十五節(jié)才接續(xù)上老白與秦姨的故事時,謎底才被揭開。另外,柳渡江進藏途中也遇見了進藏尋父遺骨的河北大胡子男人,之后這條線索就中斷敘述,直到二十七節(jié)之后才又寫冀苗苗一家的故事與其相對應。
其次,是相類似有聯(lián)系的故事用不同的敘述方式敘述。在柳渡江的故事中,王副縣長回內(nèi)地休假到第二年積雪融化,漫長的封山期結束,沒有按時到崗,音訊全無。王副縣長是藏北小城中唯一一個可以不用翻譯就可與柳渡江直接交流的人,王副縣長后來說“樓老師一定是被孤獨打垮的”,王副縣長長時間離開后產(chǎn)生的孤獨與猜想,王副縣長已經(jīng)在進藏或回內(nèi)地的途中遇險后孤獨無法排遣的絕望,是柳渡江最終決定逃離藏區(qū)的主要原因。柳渡江后半生的悲慘人生,也可以說是由王副縣長的這段失蹤而引發(fā)的。
在南宮羽的故事中,李青林南下后也一度失蹤,南宮羽與李青林愛情悲劇的緣起,也可以說是李青林的這段失蹤。到了小說的后面部分,謎底才被揭開,卻原來,王副縣長的失蹤,是因為回內(nèi)地探親時被紅衛(wèi)兵以私持槍支的理由關押了幾年。而李青林,卻是因沒有暫住證而被救助站強行扣押送到采石場去做苦工。
這兩個故事,無論是故事內(nèi)容本身,還是在情節(jié)鏈上的功能,都具有突出的相似性。更進一步,從隱藏于其后的深刻寓意來看,所傳達出的,則是歷史的某種相似性與循環(huán)性。需要注意的是,杜文娟對類似故事的敘述方式卻迥然不同,李青林的故事,是借用李青林寫給南宮羽的電子郵件,來讓李青林以親歷者的身份展開敘述,不管是這段慘痛經(jīng)歷的敘述,還是自我感受的描述,都非常詳盡;而王副縣長的故事,則由扎西校長轉述,以簡單的交代而一筆帶過。同樣是慘痛的故事,敘述上卻是兩種筆法,前一個鋪述得觸目驚心,后一個卻儉省得波瀾不驚,異中有同,同中卻又有異。
注釋:
①杜文娟《尋找心靈的故鄉(xiāng)》,《文藝報》2012年9月10日。
②杜文娟《尋找心靈的故鄉(xiāng)》,《文藝報》2012年9月10日。
③王春林《論近年長篇小說對邊地文化的探索》,《文學評論》2009年第6期。
④ [明]羅貫中原著,[清]毛宗崗評改《三國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月版,第12頁。
⑤ [明]羅貫中原著,[清]毛宗崗評改《三國演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2月版,第12頁。
王春林,山西文水人。中國小說學會副會長,山西大學文學院教授,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評委,第五屆魯迅文學獎評委。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小說排行榜評委、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理事、山西省作家協(xié)會全委會委員。主要從事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研究。曾在《文藝研究》《文學評論》《當代作家評論》《小說評論》《南方文壇》《文藝爭鳴》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200多萬字。出版有個人批評文集《話語、歷史與意識形態(tài)》《思想在人生邊上》《新世紀長篇小說研究》等。曾先后榮獲中國當代文學研究第9屆優(yōu)秀成果獎(2004年度)、山西新世紀文學獎(2002年度)、趙樹理文學獎(2004-2006年度)、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等獎項。
王曉瑜,太原師范學院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山西臨縣人。曾在《文藝理論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文藝爭鳴》《名作欣賞》等期刊發(fā)表論文多篇,參編高校教材及主持參與多項省級課題,出版專著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