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沁
當倫敦Clerkenwell設計周組委會今年首次邀請一家名為Sapce Agency的空間動線設計機構為其設計參觀路線的導引時,該機構設計總監(jiān)Sarah Manning忍不住抱怨道:“你們早該來了!”
已是第八年舉辦的Clerkenwell設計周定于今年5月23日到25日舉行,超過100個大小不同的展示空間將參與其中。自工業(yè)革命之后,位于倫敦東北部的這個街區(qū)一直是英國工藝、印刷、制表、珠寶等行業(yè)的工作室的集中地,也是倫敦城內最有創(chuàng)意的區(qū)域之一,目前有超過200間建筑師事務所和90間設計展示廳。
Manning一直是Clerkenwell設計周的忠實觀眾,但以往的游覽體驗并不怎么令她滿意?!癈lerkenwell地區(qū)分布著許多中世紀時期遺留下來的小道,這讓這一地區(qū)的街道分布看起來像個迷宮一樣。雖然過去設計周組委會也會向游客發(fā)放導覽手冊,但這里的地形仍然讓人很困惑,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通常會提前在家做好攻略,直奔某一個自己感興趣的展點,這也讓我錯過了很多或許很精彩的展出?!盡anning對《第一財經(jīng)周刊》說。
與她有相同煩惱的人并不在少數(shù)。Clerkenwell設計周的主辦方也發(fā)現(xiàn),觀眾大多會沿著地圖上的主干道參觀沿途的展項,偏離主干道的一些展點則很少有人光顧,導致一些展商因地段不好產(chǎn)生諸多抱怨。這也是今年他們請來Sapce Agency的主要原因。
Space Agency把自己定義為一個體驗設計機構。他們認為空間是具有心理學引導的,需要整合建筑、規(guī)劃、動線以及標識設計,使人們在一個空間內的每一個互動點都感覺舒適。
首先,他們使用Space Syntax軟件模型來設計路線組態(tài),預測人群在某一環(huán)境下會如何運動。
Space Syntax是由倫敦大學學院在1970年代末開發(fā)完成的,之后便成為城市規(guī)劃時需要參照的重要工具,它能夠幫助設計師模擬出設計會產(chǎn)生的社會性效果。其理論基礎是空間能被拆解成不同的部分,通過分析人們在空間網(wǎng)絡內可能作出的選擇,描繪出空間連通性和整合度的圖像。
整合和選擇是用來分析街道網(wǎng)絡的最常用的兩種途徑。整合是指測算在一個空間網(wǎng)絡內從一個街區(qū)到另一個街區(qū)最短距離間需要拐多少次彎,從某條街抵達其他街道需要拐彎的次數(shù)越少,意味著整合度越高,通常也是人群最密集的區(qū)域。
對選擇的測算則可以用水流原理來理解:假設在每條街道上注入一定量的水,它們會不停流動直到填滿所有的聯(lián)通街道,而在每一個交叉點出現(xiàn)時,水量便會分流。最終那個擁有最多水量的街道就被認為是選擇價值最高的街道。
從人的本能角度,人們在為從A點到B點選擇路線時會盡量避免曲折,不喜歡拐彎抹角,更傾向于選一條自己一眼就能看到頭的路線。Space Agency也在一項測試中發(fā)現(xiàn),當人們被要求在地圖上指出自己知道的從每天會經(jīng)過的辦公室到家路徑,大多數(shù)人都只能說出幾條主干道,至于掩藏在主干道之后的細小里弄,很少有人說得上來。這也就是為什么在城市規(guī)劃中,主干道會吸引那么多人流的原因—它們就像樹干一樣,經(jīng)由它們才會延伸出眾多細小的分岔。同樣的道理,你可以把主干道想象成家里的走廊,那里往往是一座房子里走動頻率最高的地方,因為它是連接各個不同房間的主干 道。
Space Agency最后總共為設計周設計了14種場景的指示標記,在每隔5到10米的地方都會出現(xiàn)一個標記,尤其是人們需要作出選擇的路口處?!拔覀儾幌矚g做一個持續(xù)的長線導引,而是希望人們去兜兜轉轉。我們?yōu)⑾旅姘?,讓人們跟著它們去發(fā)現(xiàn)。畢竟來參觀設計展的觀眾本身一定是對設計有興趣的人群,所以我們希望大家在這個旅程中能有不斷探索并發(fā)現(xiàn)的驚喜。”Manning說。
她同時表示,做公共交通設施的動線設計要非常直接,因為人們希望能最快最便捷地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但在做零售和大型展覽會的動線設計時,需要給人們更多游蕩和發(fā)現(xiàn)的空間,并且必須在每一個細節(jié)上融入品牌的元素。
Clerkenwell地區(qū)擁有眾多設計工作室,從小件的產(chǎn)品設計,到中型規(guī)模的家具設計,再到以室內設計為代表的大型項目設計,這些工作室就像大大小小的盒子一樣分布在這里。但盒子本身是個封閉的概念,設計展的目的就是打開這些盒子,這也成為Manning設計的靈感來源。
此外,開在Clerkenwell的設計工作室大都還延續(xù)著從手繪平面草圖到制作3D模型的工作流程,Manning也借此設計了一個打開的紙盒,看起來像是立起來的紙板—具有3D效果的平面設計。在導引箭頭設計方面,她突出了方形盒子的直角輪廓,作為箭頭指示。
大型戶外項目越來越需要專業(yè)的動線設計來引導人們的方向,另一個常用的類似場景便是自然公園。
新西蘭梅西大學的設計學生為瑪卡拉峰山地自行車公園設計的標識和動線在去年獲得了體驗平面設計協(xié)會的大獎。這個自行車公園是一個占地250萬平方米的自然森林公園,每年吸引著10萬游客。不過,以往不健全的標識導致很多人在這里迷路。梅西大學為此設計了一個以顏色為代碼的標識設計,來告訴人們他們所在的位置和下一步的方向、距離以及騎行難度。在一些簡易道路上,還為非騎行專業(yè)人士提供了騎行建議。根據(jù)上坡還是下坡,標識的擺放也會有所調整,以達到最便捷的視覺體驗的目的。
而對于Space Agency這樣的專業(yè)動線標識設計公司來說,由于工作通常與建筑設計、規(guī)劃設計有著很多的交叉,因而他們總是希望自己能盡早介入到建筑設計的整體結構規(guī)劃中,尤其是一些超大型的項目。2020年的迪拜世博會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2020年迪拜世博會的場館規(guī)劃是由建筑事務所HOK設計的,Space Agency從最初就受聘負責場館的指示和動線設計,與HOK合作完成最終的規(guī)劃。整個世博園區(qū)占地438萬平方米,預計接待2500萬參觀人次。主場館的設計采用了一個提供太陽能電池板的“標志性的光伏織物結構”,在主通道上通過一個巨大樹冠狀物體連接三大展館。它將為現(xiàn)場提供能量,并在白天遮陽。而展覽總共分為3個區(qū)域,中央廣場仿照傳統(tǒng)的阿拉伯市場,被稱作另辟蹊徑的露天市場。面積比較大的展臺將安置在四周,小一些的展臺靠近中心區(qū)域,鼓勵參觀者通過這個中心區(qū)域自主探索各個分館,同時也平衡了人流量。另外三大區(qū)則以中央廣場為核心呈發(fā)射狀延伸而出。
根據(jù)Space Agency的測算,中央廣場會是人流最為密集的區(qū)域,這是由場館本身的規(guī)劃結構特色決定的—三大區(qū)域的人群最終都要回到正中心的中央廣場才能進入其他入口。為了給中央廣場區(qū)域的人流減壓,Space Agency在頂端又設計了一個圓形走道。
在標識設計方面,Sapce Agency也保留了與世博會會標一致的設計理念。迪拜世博會會標以迪拜沙漠的一處考古遺址中發(fā)掘出的一枚黃金指環(huán)作為創(chuàng)作靈感來源,保留了鮮明繁復的伊斯蘭幾何圖案風格,采用密集的同心圓及并列的類圓形設計,色調為黃黑漸變色。Space Agency在此基礎上設計出不同大小和不同角度的六邊形指示牌,金色的金屬框架也很有中東特色。
很明顯,動線設計師是通過人的行為動機和規(guī)律來預測人流,并將其與已知的建筑規(guī)劃相結合,最終為迪拜世博會設計了人流減壓方案。這也表明,對動線設計的思考和研究,其實還能反過來主導其他設計,比如標識設計和懸掛方案的決策。
位于北京CBD的匯豐銀行中國總部由遠洋地產(chǎn)開發(fā),由于政府希望能把CBD建成如同香港那樣的感覺,因此要求在高層摩天大樓的頂端裝上動態(tài)顯示牌。對于參與投資開發(fā),同時也是未來該建筑重要租戶的匯豐銀行來說,能在顯眼位置安設品牌logo也是他們相中這里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品牌標識的可視性對他們非常重要。
這座大樓由英國設計公司Foster + Partner完成,但具有弧線細長尖頂?shù)耐庑卧O計并不適合在頂端安裝四方形的指示牌,然而如果安裝位置過低又不能保證指示牌的可視性,最終Space Agency的設計師根據(jù)整個CBD地區(qū)所有建筑的分布和形態(tài),模擬出了一個概念效果,預測出在43至44層的高度安裝顯示牌的可視性是最強的。但說服匯豐銀行的高管同意這一決定還是花了不少時間,他們自然希望品牌logo能掛得越高越好,但因為建筑外形的特點,掛得越高,logo看上去也越小,效果并非最佳。
“我們也看到了很多客戶對于品牌的觀念變化,他們逐漸意識到了在空間體驗中整合品牌理念所能帶來的價值,一個標識牌看似普通,但隨意從電腦上打印一份的做法是行不通的?!盡anning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