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菲
摘要:對于小學生來講,美術教學有利于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和審美情趣。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對于美術教學也要求從培養(yǎng)學生素質的角度出發(fā)。這就催生了與情感教育相結合的小學美術教學這種全新的模式,值得我們去進行探析。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情感教育 繪畫能力 審美情趣
小學美術課程是美與教育相結合的重要基礎,在提升學生情操和審美素養(yǎng)等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的改革思路上,也應當從與情感教育相結合方面入手,通過在美術教學中融于情感教育,在培養(yǎng)學生美術能力的同時,促進他們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使小學美術教學更好地體現出素質教育的宗旨。
一、當前我國小學美術教學中的主要弊端
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在其小學時期對其的教育會影響孩子一生的發(fā)展。小學美術教育作為小學教育中的一個特色教育方式,可以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情操和創(chuàng)造力。但是,現階段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還存在著種種弊端,既不利于美術教學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素質教育理念的實施。這些弊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重視對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啟迪
對于美術教學來說,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能力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在于應當通過美術教學,來潛移默化地啟迪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他們自發(fā)地去認識美,去體驗生活中無處不在的美。然而,不少教師往往把美術課理解為“繪畫課”,僅僅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繪畫能力,卻很少對其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導致了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繪畫能力,但審美能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二)對于學生情感的關注度不夠
不少美術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往往只注重對教材上的知識點進行傳授,但卻極少關注學生的情感方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情感動態(tài)掌握地不足,也缺乏對于學生必要的尊重。這導致教師難以了解到學生對于知識的真實了解情況,無法做到對學生情感方面的培養(yǎng)。
(三)不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且形象思維活躍的年齡段,是進行美術啟蒙的大好時機。然而,許多教師只是“就事論事”地開展美術教學,但卻不注意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堂上缺乏有效的啟發(fā)、點撥和必要的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對美術學習方面的興趣。
(四)不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是素質教育理念對我們的要求。作為一種藝術創(chuàng)作形式,美術課也是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進行培養(yǎng)的良好場合。但一些教師并不注意對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思維方面的啟發(fā)。甚至對于學生在創(chuàng)作環(huán)節(jié)中的一些“出格”的做法也未能正確地加以引導,而是盲目指責,盲目否定,導致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被扼殺。
(五)不注意因材施教
每一個學生由于其個性特質方面的不同,再加上在美術基礎和美術接受能力方面也存在著區(qū)別,因此同樣的一種教學方法并不一定對于全體學生都能奏效。這就要求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個性特質,因人而異地開展教學。但是,一些教師常常忽略了這點,在美術課的教學模式上“一刀切”。這樣,對于那些不能適應教學的學生來說,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甚至會引發(fā)他們對于美術課的厭煩情緒。此外,一些教師常常忽略了對于那些美術基礎和美術能力較差的學生進行正確的啟迪,甚至對這部分學生采取“破罐子破摔”的做法。而學生一旦失去了教師在教學中對其的關注,其學習主動性更是無從談起。
(六)不注意將美術教學同生活體驗相結合
任何藝術形式都是來源于生活的,美術也不例外。因此,要想優(yōu)化美術課的教學效果,就要讓教學做到課堂與課外的結合,做到理論傳授與生活體驗的結合。那種“閉門造車”的做法是不利于學生美術素養(yǎng)的提高的。但是,許多教師并沒有帶領學生走出課堂,參與生活中的體驗和實踐,從而激發(fā)學生的美術靈感的意識。導致美術教學脫離生活。
二、對小學美術教學實施情感教育的具體方案
(一)在美術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啟迪
教師要充分利于教材上的美術畫面,再結合一些來自課外的圖片,以PPT的形式播放給學生。使他們首先對于審美方面有所認知。在帶領學生對于圖畫進行美術理論分析之后,教師要有意識地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讓他們發(fā)現畫面中蘊含的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他們分別對畫面中的美感進行自主討論,來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美,認識美的能力,讓他們的審美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感保持足夠的關注
教師要做到一面進行教學,一面對學生的情感動態(tài)保持足夠的關注。在教學中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同時要對于學生在美術知識的真實了解情況方面進行密切跟蹤。教師只有對學生的情感有了足夠的關注度,才能夠為進行情感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在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其是要充分結合小學生好奇心強、想象力豐富且形象思維活躍的特點,在教學中注重以形象直觀的方式對他們進行啟發(fā)和點撥,注重師生間的互動,不要“滿堂灌”。可以采取為他們播放一些充滿優(yōu)美或充滿趣味性的圖畫,以及為他們講解一些美術界的名人軼事等手段,來喚起他們對于美術學習的好奇感,提起他們的求知欲,使他們熱愛并主動配合美術教學。
(四)在教學中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
未來社會對于人才的創(chuàng)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創(chuàng)造性是應當從小進行培養(yǎng)的。因此在小學美術教學中,也應當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教材中的圖畫進行發(fā)散性的思考,并鼓勵學生對教材中的圖畫進行再創(chuàng)作,來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也要鼓勵他們對美術作品大膽地進行創(chuàng)意,不要過于拘泥于現成的條條框框。在學生上交的美術作業(yè)中,即使有一些不合創(chuàng)作常規(guī)的“出格”作品,教師也不要武斷地對其進行否定,而是要主動與創(chuàng)作者進行溝通交流,讓其說出自己的創(chuàng)作思路,對其創(chuàng)作思路進行因利勢導。
(五)注重因材施教
在正式進行教學之前,教師首先要對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他們分別的美術基礎和美術接受能力進行大致的了解,然后根據他們分別的具體情況,精心進行教學流程的設計,采取分層培養(yǎng)的教學方案。使每一個學生都能適應美術教學,在教學中有所收獲和提高。此外,教師要明白“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的道理。對于那些美術基礎和美術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決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對他們加強單獨輔導,注重夯實他們的基礎,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啟迪,使他們盡快地跟上教學。
(六)注重將美術教學同生活體驗相結合
教師要摒棄那種“閉門造車”的教學方式,不要把美術教學局限與課堂,要讓教學做到課堂與課外的結合,做到理論傳授與生活體驗的結合。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進工廠,走進公園,走進田間地頭,讓他們通過深入的體驗和實踐,體會到生活中的美術,從生活中感受到美術的奇妙世界,激發(fā)起對美術的靈感。最終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在新課標的精神下,小學美術教學改革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需要我們破除傳統教學模式的弊端,對教學理念、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革新。與情感教育相結合的小學美術教學,為小學美術教學改革提供了全新的出路。它注重對小學生進行美術素養(yǎng)的綜合培養(yǎng),并主張將美術教學同生活體驗相結合,有效地提升美術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越.關于小學美術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相關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5,(15):122-125.
[2]孫領小.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4,(05):1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