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片《撞車》講述了一系列不同族裔、不同膚色、不同背景的人們在美國這樣一個移民國家的特殊環(huán)境中發(fā)生文化沖撞的故事。電影的英文名字“Crash”實際上暗含雙重含義:一連串由于真正車禍、撞車引發(fā)的故事;在撞車所引發(fā)的這些故事里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種族的人們所發(fā)生的文化身份的沖撞、誤解和敵視。美國是一座大熔爐,在這里,實現(xiàn)了多種文化在全球化的語境中的對話。也同樣在這里,不同膚色的人與人之間,上演著一幕幕愛恨交織的人間戲劇。本文將從文化的矛盾沖突和人性的理解包容兩個角度來欣賞這份對多文化多種族社會的藝術(shù)詮釋。
關(guān)鍵詞:多種族;文化沖突;文化理解;人性
作者簡介:唐棠(1979.9-),女,四川成都人,研究生,北京物資學院外國語言與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語言學、英語教學和影視文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4--02
一、不同色彩的恨和敵視
小成本制作的電影《撞車》用一場意外的車禍把來自洛杉磯各個階層、各個種族的人們卷入了一團錯綜復雜的矛盾糾葛里。這是一個多元文化并存的社會,也是一個因為文化差異導致信任缺失的殘破時代。
電影里,黑人導演的妻子被白人警官當成種族矛盾的出氣筒而被無端欺負。她怪責她的丈夫?qū)Υ藳]有作為,在和他大吵一架之后發(fā)生了嚴重車禍。當她認出那個奮不顧身鉆到被撞翻的車里去救助自己的人偏偏就是那個曾經(jīng)羞辱自己的白人警察時,她憤恨難耐,羞憤交加,斷然拒絕了他的救助。她被困在即將起火爆炸的車里,望向面前這個唯一能夠救命的人,眼神里卻充滿仇怨和憤怒。即使在命懸一線的時刻,她眼里的恨遠遠大于那一刻生命所面臨的危險。
影片所展現(xiàn)的洛杉磯是一個危機重重,充滿病態(tài)的社會。在這里,黑人被看作是危險的、貧窮的、懶惰的和骯臟的。在影片開始不久的一幕里,黑人小混混恨恨地對他的同伴說:“你看那個女招待,她看到我是一個黑人,就立刻判斷出我不會給她小費;而你呢,即使你都沒有開口說話,她就認定你是一個懶骨頭”!影片的英文對白里出現(xiàn)一個詞:stereotype,它的意思是“成見和模式化”。不同膚色的人們,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在這里都被模式化了。他們的文化和膚色被貼上特定的標簽,成為沖突和仇恨的根源。接下來發(fā)生的情節(jié),就是這兩個被偏見深深傷害和刺激的黑人迎面遇到了白人檢察官夫婦。他們覺察到檢察官妻子眼里對他們的回避,敏感地認為這是對他們的偏見和歧視!于是在眾目睽睽之下持槍搶走了白人檢察官夫婦的豪華SUV。
在另一幀場景里,波斯小店主一家因為與阿拉伯人長相相似,在美國處處被刁難,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他們小心翼翼維持生計,遵紀守法,卻依然生活得舉步維艱。他們在白人開的槍店買槍。因為用自己本國的語言交流了幾句,讓白人店主非常反感和懷疑。雖然他聽不懂波斯人交流的內(nèi)容,但在911過后的美國,在被恐怖主義威脅而人人恐慌的社會環(huán)境下,這些發(fā)音類似的語言,這些讓人警覺的樣貌讓白人店主非常不安。也正是他聽不懂這些外族語言,他決定不再賣槍給這對波斯父女。他的眼神充滿狐疑、警惕和厭惡,他的言辭激烈、情緒激動,而被拒絕的波斯人很受傷,很生氣也很無能為力。
另一幕里,檢察官妻子在車子被黑人搶走后,驚魂未定地回到家中。當她看見前來換鎖的鎖匠丹尼爾,她徹底失控。不是因為丹尼爾做了什么違規(guī)的事,僅僅因為丹尼爾是墨西哥人,穿著低腰褲,皮膚上刻有紋身。在她心目中,這樣的人是和搶她車子的那兩個黑人類似的“那些”人。她歇斯底里地和她的丈夫爭吵,稱墨西哥人丹尼爾這邊為她換了鎖,那邊就會去把鑰匙賣給犯罪團伙。她咒罵著這些深色皮膚的人們,以及這些人們所代表的種族、階層和文化,全然不顧她尖銳的言辭會傷害到一心一意努力工作的無辜的丹尼爾,會傷害到在她家?guī)凸さ耐抢酪崛说谋D?,甚至會傷害到她的檢察官丈夫的黑人同事。
穿插的幾幕里,其中一幕,黑人街頭混混撞倒了一個亞洲人,拖行了很長的距離。不僅沒有對他及時施以救助,最終還殘忍地把他扔在醫(yī)院門口,嘴里嚷嚷著:“討厭的中國人”。后來證明,這不是中國人,而是一個韓國人。另一幕里,還是這個黑人混混發(fā)現(xiàn)了藏在旅行車后面的一車東南亞偷渡客,他繼續(xù)認定這些是中國人。因為在他看來,所有長著這樣黃皮膚,黑頭發(fā)的亞洲人,都是中國人。他甚至懶得去分辨亞洲有多少個國家,有多少文化的異同。這種不屑一顧讓人唏噓。
二、不同色彩的愛和理解
在《撞車》這部影片里,幾乎看不到開心的場景。各種緊張的表情,憤恨的眼神,扭曲的神態(tài)以及種種憤怒、抱怨、呼喊交織在一起。但就是這部晦暗的電影里,曾出現(xiàn)過一抹亮色。就像一只生動活潑、羽毛艷麗的鳥兒飛進一片混沌。而這一抹鮮活,被稱為:愛與希望,讓人看到光亮。她是墨西哥鎖匠丹尼爾的女兒。當絕望的波斯人把黑洞洞的槍口對準被誤解的丹尼爾時,這個小姑娘在槍響那一瞬間摟住了父親,用自己小小的身軀擋住了飛出的子彈。那一刻,時間凝結(jié),不僅是電影的畫面,甚至連觀眾的呼吸都凝固了……然而,奇跡般地,電影奉獻給我們一個天使般的孩子,她沒有被子彈擊中,滿屏都是她甜美的微笑。仿佛丹尼爾曾為哄她睡覺所虛構(gòu)的仙女的項鏈真的發(fā)揮了魔力,護佑了她幼小美好的生命。而這魔力,不就是人間尚存的愛與理解么?!
當黑人導演的妻子撕心裂肺地對救助她的白人警官呼喊:“不許碰我”時,白人警察承受著她語無倫次的抗拒和詛咒,仍舊奮不顧身地爬到翻倒的車下,冒著車子即將會爆炸的可能,堅定誠懇地對她說:“不會有事的,我一定要救你出去”!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是的,因為文化背景的不同,不同種族的人們有著不同的習慣和喜好,也出現(xiàn)不可調(diào)和的沖突和矛盾。然而,我們最終不能忘卻,我們都是人,我們擁有偉大的人性!這一刻,人性的光輝遮蓋住所有的陰霾,讓我們看到,在生死攸關(guān)的那一刻,我們所能給予彼此的愛和理解。
白人檢察官的妻子經(jīng)歷了一系列混亂的事件之后,心煩意亂的她不小心從樓梯上滾了下去,摔得很重。當她悲涼孤獨地躺在樓梯間時,是那個曾被她言語奚落的拉美裔保姆在此時給予了她最需要的溫暖和關(guān)愛。當檢察官妻子被保姆輕輕扶到床邊躺下時,她緊緊抱住了她。那一刻,所有的誤解都在這溫暖的擁抱中化解。
三、結(jié)語
有一句英國諺語:最熟悉的歌才是最好聽的歌。因為熟悉,才會產(chǎn)生好感,繼而喜愛。而不同背景的文化由于語言、生活習慣、宗教信仰、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等不同,使得一方主體文化對別的文化現(xiàn)象產(chǎn)生心理上的認異和排斥,甚至對抗和沖突。這是文化沖突的定義,也是《撞車》這部影片所展示的主題。然而,也不完全是這部影片的主題。在影片的最后,驚魂未定的波斯店主對他的女兒說,他碰到了天使;黑人混混最終放棄金錢誘惑,選擇釋放了那一車的東南亞偷渡客;白人警察在救出黑人導演的妻子后得到釋懷,和父親團聚;白人檢察官妻子最終放下心中的成見和偏執(zhí),擁抱了給她溫暖的“那些人”……在洛杉磯、在美國的異域視野下,每天都發(fā)生著這些文化沖擊;也同樣,每天都發(fā)生著這樣的文化和解。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手段,因為文化差異的本身就無法通過簡單粗暴的方式去約束和改變,只有用愛和理解、用人性的光輝和善良去包容、容納不同文化身份背后的差異和矛盾,這才是這部影片用這樣一個復雜的關(guān)于沖撞的故事想要傳遞給世人的信息。
參考文獻:
[1]保羅·麥克唐納德,簡妮特·瓦斯科. 當代好萊塢電影工業(yè). 浙江大學出版社, 2014-12.
[2]胡文仲. 跨文化交際教學與研究.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07.
[3]李慧研. 族裔散居與異域視野下的“Culture Shock”——《撞車》電影文本中的文化身份. 美與時代:城市,2014: 107.
[4]李小麗.全球化的影像旅行—中國電影跨文化傳播研究[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3-09.
[5]孟湘.人性的碰撞——電影《撞車》的文化價值. 電影評介,2006: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