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生
李進前在援疆前,是益陽市安化縣江南鎮(zhèn)中學的一名語文老師。2015年8月,50歲的他選擇去援疆,成了益陽市第一批對口支援新疆建設兵團的一員。到兵團后,他擔任第12師221團學校語文老師和教研室副主任。為什么選擇援疆?用他自己的話說:“我90歲的父親是抗戰(zhàn)老兵,大哥曾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當兵四年,是他們的言行影響了我。選擇援疆,就是為了像父親和大哥一樣報效祖國?!?/p>
在近兩年的援疆工作中,李老師經歷了酷暑、干旱、風沙、嚴寒,收獲了理解、尊重、真情和友情。
援疆認親戚
作為援疆教師,除了要完成教學任務外,還有特別的“政治任務”,那就是按照湖南援疆前方指揮部安排,開展“六個一”活動。其中一項是要求每個援疆干部認一門親戚。通過介紹,李進前與221團水管所劉其元大哥認了親戚。劉其元一家三口在兵團屬于低收入者,兒子在大河沿水泥廠上班,30歲了還沒對象。李進前決定幫幫他們,用剛學會的微信,將劉大哥家承包地里的新疆土特產制成精美的照片放進自己的朋友圈,還時不時掛上他那個“侄兒”的照片,用心地物色“侄兒媳婦”。
一年多來,媒還沒有做成,李進前卻幫劉大哥家銷售出了很多新疆土特產。越是臨近返鄉(xiāng)時間,李進前越是不安。他覺得只有讓劉大哥的兒子早日找到對象,才能讓第三代、第四代在本土成長的建設者安心扎根于新疆。
流浪狗的故事
到新疆后,遠離親人,總要有所寄托。李進前從小就喜歡小動物,去新疆后,機緣巧合,他收養(yǎng)了一只流浪狗。平時要上課,有規(guī)定不能帶狗進學校,李進前就將其反鎖在房間里,一回家就喂小狗,雙休日干脆帶上小狗“蹭食堂”??尚」穪y跑亂叫,破壞了食堂衛(wèi)生,李進前不止一次受到管理人員的批評。有一次,李進前悄悄地對小狗說,“你不要跟著我了。”果然,幾天時間里,小狗沒跟著他,可卻遠遠地盯著他,頭和尾巴搖擺得比從前更歡。心軟的李進前還是收留了它,繼續(xù)從事養(yǎng)狗“事業(yè)”。
放心不下的是老母
最讓李進前放心不下的是他83歲的老母親。臨行前,老人說她會照顧好91歲的父親。但是李老師的母親身體本來就不好,李父在電話中對兒子說,母親每天晚上都因腿疼而呻吟,卻不忍心告訴遠在天涯的兒子。前些天,李進前的母親摔了一跤,滾到了溪水里,感冒了,已經一個星期沒吃東西了。
是啊,“父母在,不遠游”,是應該回家孝順母親了,千萬不能留下“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的遺憾。如今,新一輪援疆工作啟動,因為有了李進前們打下的良好基礎,報名的人已經越來越多了。
每個援疆人不一定都要悲壯得像“古有左公柳,今有連山林”的前哈密植樹書記郭連山和英雄王華一樣,將生命留在大漠,但如果都擁有一顆崇高的心,就會將自己的一腔熱血和聰明才智奉獻到支援邊疆的事業(y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