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廣斌
摘要:聾啞學生,因聽覺障礙,語言的發(fā)展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對語句理解能力低下,缺乏想象力,寫出來的作文單一、語句不通。如何解決這樣的問題呢?引導學生踐行語言;重視教師自身業(yè)務素養(yǎng)的修行。
關鍵詞:策略;踐行語言;修行素養(yǎng)
G623.2
聾啞學生,因聽覺障礙,他們語言的發(fā)展存在著較大的缺陷,對語句理解能力低下,缺乏想象力,絕大部分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單一、空泛,語句不通。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問題呢?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視了日常課堂上的寫作滲透教學,引導學生踐行語言,沒有重視教師自身業(yè)務素養(yǎng)的修行,那么,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結合這幾年的聾校語文教學實踐,本人想從從學生與教師兩個角度談談聾校學生的作文起步教學策略。
一、引導學生踐行語言
(一)說好一句通順的話,寫出一句完整的句子
由于聽力障礙,低段聾生對詞語、句子的概念非常模糊,因此我們教師在課堂上一定要有意識地滲透引導什么是完整句子,讓聾生在頭腦中有一個初步的完整句印象:“誰(什么)在做什么,誰(什么)是什么、誰(什么)怎么樣了”。讓學生先跟著老師“說”句子,然后讓學生模仿句型“說”句子。最后讓學生把說出來的句子完整寫出來。做到由淺入深先說后寫。
1.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說話,對于我們健全人來說是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可對于聾生來說卻是一件極其不易的事情。接觸過聾生的人都知道,聾生習慣于用一兩個重點詞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說的話大都語序顛倒,讓聽話的人很難理解。這都是因為聽力障礙造成的對語言缺少直觀感知。
為了能讓聾生在頭思維中有扎實的句子概念,可首先從下面的兩點著手:
A識別句子的各部分要素。如:老師說句子:太陽在天上照著大地。然后讓學生找出“什么”“怎么樣”這兩部分。
B判斷句子的完整。教師可以先出示部分完整句和不完整句,讓學生判斷哪些句子完整和不完整,試著將不完整的句子說完整。學生在課堂上有了說完整句子的意識后,教師不能就感到滿足,還有趁熱打鐵,將這種意識在平時的交流中變成習慣。有的老師不是很重視,只要能從聾生說出的幾個詞語中聽懂其中的意思就好了。久而久之,聾生就會習慣只用一兩個詞語來表達自己要說的內容。我認為教師應該做到只要是在交流,就要讓學生做到說完整話,說的不完整時候教師應該幫他補充完整,然后讓學生照著老師說的內容重新說一遍,直到會說完整為止。比如有一次,我的一個學生在上課時候,他說:“老師,衣服。”我開始不明白他說什么,經過溝通才知道他的校服被同桌借走穿,并且弄丟了。于是,我就把這個句子教他說完整:老師,我的校服被同桌同學借走穿,被他弄丟失了。就這樣,每次聾生只要在說話時候,只說出幾個詞語,我都要鄭重地教他把句子說完整,日子久了,我班上的孩子現在都有了說完整句的意識。
這兩方面的訓練平時在課堂和課余時間都要有意識訓練,分散指導,從低學段到中學段持之以恒訓練,以達到聾生說話和寫話的規(guī)范性,簡單說,教者要有大語文觀意識,語言實踐并非單獨指向課內的課堂,課外也是一個語文課堂的舞臺。
2.提高書面練寫水平
記得一位資深的語文教師說過:“讓學生把說過的話寫下來,這樣可以幫助他們積累語言材料,為以后的寫作打下基礎。但是這種寫話不是隨意的寫,教師應該立足生活,設計一些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進行練習?!?/p>
A練習四素句。出示句式:“什么時候,誰在哪里作什么呢?”讓學生自由發(fā)揮,想什么就寫什么。①
B練習擴句。出示如:聾教材語文第八冊《小蝌蚪找媽媽》課后練習題2.擴寫句子。讓學生認真填寫,并要求將擴寫前和擴寫后的句子讀一讀,對比一下有何區(qū)別,哪一句讀起來更好。
C變換句式。如:把字句改成被字句。又如:聾教材語文第八冊《上課了》課后練習5,把三句話改寫成一句話
D選詞寫句。聾語文教材從三年級開始每篇課文后面都會出現一些課文中的重點詞語,可以指導學生挑選幾個詞語說寫一句話,內容可以不限。
經過這樣的一個階段訓練,相信低學段聾生一定有能力把句子寫完整,寫通順,程度好的學生甚至可以寫兩三句話了。
(二)說好幾句通順的句子,寫好一個片段
《聾校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話教學要引導聾生學習運用基本的句式寫句子。能依據圖片內容或生活場景,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蹦敲唇處煈搹拿@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教材和教輔材料,踏踏實實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亂句重組成一段通順的話
從聾生的心理角度講,聾生的感知過程的隨意性比較明顯,在寫作的起步教學中,讓學生重新調整錯亂的句子是個好方法,教材中這樣的訓練也比比皆是。教師千萬不可小看這樣的題型訓練。這些題型中都滲透著段落的記敘順序,(按照時間順序,按照方位順序,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教師在訓練中應該有意識地把調整句子順序的這些方法滲透給學生。比如:聾語文第八冊教材基礎訓練2“敘述”這道題目,就是要按照事情發(fā)展的順序重新調整的。
經常訓練,有助于發(fā)展聾生的邏輯思維,逐步發(fā)現句子銜接的規(guī)律,為有序寫話打下基礎。
2.提供詞串,指導連詞成句
聾校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質兼美的課文,值得學生背誦積累。教師可以在課文中選取一些重點詞語,讓學生試著寫幾句意思連貫的話,這樣學生就會對這些字詞篩選重組、整合,找到詞語間的聯系,產生全新的信息。這不就是發(fā)展學生思維,提高寫話能力的好途徑嗎?比如選用下面的詞語寫幾句話——“甩開、跑到、停、撲到、懷里、幸福?!泵@生通過思考,結合平時的經驗,寫出句子表達了自己的感受。有一個聾生這樣寫到:弟弟甩開我的手,飛快地跑到奶奶身邊,撲到奶奶懷里,一臉幸福的樣子。
3.模仿句式,編寫片段
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也是扶著聾生走向寫作的捷徑之一。比如給學生一段話:天空是彩虹的家,大海是浪花的家。在弄清前者與后者的關系后。讓聾生仿寫幾句話,( )是鳥兒的家,( )是( )的家……構成一個片段。有的聾生寫:花園是花兒的家,森林是老虎的家,書本是文字的家等等,句子很豐富。
二、加強教師素養(yǎng)的自我修行
《聾校語文課標》指出:課內習作每學年不少于16次。習作要有一定的速度。②這就是說單單靠課內的習作是不夠課標要求的次數。我個人認為這16次的習作訓練還是遠遠不夠的。那要如何去尋找適合聾生習作的素材呢?這幾年我在聾生作文的訓練上下了點功夫,不斷在這個領域內探索著,有了一些小創(chuàng)意。這小創(chuàng)意的源頭大致來自以下幾處:
(一)保持童心
特級教師周一貫說過:寫作是個性化很強的大腦體操,和寫作者的經驗積累有很大的關系,這句話讓我很受啟發(fā)。④要想讓聾生勤于動手樂意表達,首先應該自覺確立孩子們在寫作中的主體地位,盡可能的去了解孩子們平時的興趣愛好,言語習慣,思維方式,日?;顒有问降?。只有這樣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日常教學中,我喜歡和孩子們平等對話,和他們一起游戲,一起吃飯,盡量讓自己融入他們的世界。因為我有保持一顆童心,于是就捕捉到了許多孩子們喜歡的寫作資源。
例如,在一次課間活動中,有個孩子一邊在黑板上寫字,一邊用口語說著兒歌,后來寫出了一個“照”字,旁邊的參與者也在一旁學著寫。于是我經過溝通后,立刻記錄的歌詞,就設計了一節(jié)中年段習作指導課《這個“照”字》,以準確的語言為訓練點,讓孩子們藐視描述這個兒歌和寫字過程。大家從這個兒歌中感受到了寫字的歡樂。(附上兒歌:一個日本人,買了一把刀,殺了一口人,留下四滴血。太可恨了?。?/p>
(二)擁有慧眼
于永正老師說: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自覺的讀者③。我就是個愛讀書的人。每當閑暇之余,我就喜歡沉浸在書海中。我沒有什么偏向閱讀,只要孩子們喜歡讀的書我也都去讀,《安徒生童話》系列,《奧特曼》《窗邊的豆豆》等我都去讀,去了解。整式這種廣泛閱讀,我收取了海量信息,逐漸有了一雙慧眼,看到相似的情景,就會觸動我習作的神經,產生獨特的創(chuàng)意習作教學。有一段時間,我班上出現起外號的現象,屢禁不止,我感到煩惱。幸好我讀過《水滸傳》,發(fā)覺里面的每一位好漢都有一個自己的綽號,分析一下這些綽號,還有些名堂呢:有諧音法,如“白日鼠”白勝。借助比喻,如“黑旋風”李逵。突出特征,如“矮腳虎”王英。于是我就設計一節(jié)習作課——《話說起綽號》,先讓孩子們議論一下我們學校里亂起綽號的現象,隨后介紹《水滸傳》中好漢起綽號的方法,接著請他們?yōu)樽约夯蛘咄樵O計一個適合其特點的,高雅的綽號來取代原先具有侮辱性綽號。⑤記錄整個過程。一篇篇小作文都很幽默地誕生了,久治不愈的頑疾也自然消除。
(三)培養(yǎng)興趣
課標指出:應該提倡學科間的聯系,開展提高聾生語文能力的跨學科學習。我是一個語文教師,也喜歡涉獵各個學科。喜歡聽各個學科老師的公開課。聽這些課可以陶冶情操,增長相關知識,也能從中找到作文教學的設計靈感。很典型的一個學科整合設計的小實驗作文《神奇的無字天書》就是聽了科學教師上的《碘》這一課得到的啟發(fā)。課上,我事先在白紙上用淀粉寫下幾個字,干了以后什么都看不見,然后課上我用碘酒在白紙上涂,白紙神奇地顯現字跡出來了。實驗結束后,我像孩子們介紹其中的科學道理。兩節(jié)作文課結束后,孩子們的作文也出爐了,孩子們確實寫的很有意思,一篇篇習作的內容生動有趣。
總之,說了這么多,筆者認為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不再空談模式,想要成為行家里手,教好聾生的習作,一切從修己開始吧!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參考文獻:
[1]篇名:《淺談小學低年級作文起步教學》 來源:網絡資源
[2]《盲、聾、培智特殊教育課程標準》 2016版
[3]《于永正:孩子喜歡讀書就是語文教學的成功》 出處:網絡資源
[4]《生活化——小學習作指導的有效策略》 作者:莊志全 新作文:小學教學版 2009年
[5]《作文教學創(chuàng)意的源頭活水》作者:何捷 出版:福建教育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