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文學(xué)圈子里有兩本書比較“熱”,一本是村上春樹的《我的職業(yè)是小說家》,一本是畢飛宇的《小說課》。兩位著名小說家“現(xiàn)身說法”談小說,猶如大廚這次不上菜,而是來告訴你如何做菜和如何品菜——總是令人期許的,畢竟是要抖出一些看家本領(lǐng)。對那些立志做小說家的人有指南和入門作用,對那些愛讀小說的人有指引和提升作用。
這兩本書的確是好的。前者樸實、真誠,村上先生將35年小說寫作經(jīng)驗“拉家?!彼频逆告傅纴恚骸霸撟屖裁礃拥娜宋锏菆觥薄盀檎l寫作”“關(guān)于原創(chuàng)”……都是小說寫作方面的真心話,可操作可借鑒,給人啟示;后者智慧、廣博,畢飛宇先生對一些我們熟識的小說的解讀,為我們撐開了小說審美的另一片蔚藍天空,啟迪了我們對小說的認(rèn)知心智:小說還可以這樣讀!小說家談小說的書還有一些也是非常棒的,既有真材實料,表達又樸素,比如:略薩的《給青年小說家的信》、斯蒂芬·金的《寫作這回事兒》、納博科夫的《文學(xué)講稿》、福斯特的《小說面面觀》、張大春的《小說稗類》等等。如果你準(zhǔn)備在小說上有所作為,評論家談小說的書可以不讀,但這些最好讀一下,至少可以讓你快些“登堂入室”。
本期“重點推介”亮相的是福建小說家江子辰,他的中篇《快樂天堂》關(guān)注老年人養(yǎng)老問題,主人公老無所依的孤寂感讓小說具有了現(xiàn)實和藝術(shù)的雙重意味。山西小說家陳克海的中篇《照相館》在看似平靜的敘述中探討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希望與絕望的距離有多遠?!耙痪€詩人”推出著名詩人路也的《訪問學(xué)者》(五首),路也的詩簡潔雅致,在說與不說之間給人回味。閩北文史學(xué)者張建光在朱熹研究上頗有造詣,他的《楊時之壽》和《為朱子畫像》讓我們再次走近宋代的兩位大先生。中國新詩一百年了,回眸百年歷程總有許多話要說,王珂、陳仲義、霍俊明、道輝等教授、詩人為我們帶來精彩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