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娟
[摘要]教學活動主要包括教和學這兩個方面,是師生進行互動、交往的過程。隨著時代的快速前進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為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越來越多的一線語文教師開始更新和完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即為了將語文教學成效提高的途徑同師生互動有機地聯系在一起,開始不斷地完善傳統教學中師生互動不協調的問題,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并對相應的小學語文教材等進行鉆研和創(chuàng)新,為推進師生互動做著進一步的努力。在此,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推進小學語文課堂的快速發(fā)展,本文就以如何更好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師生互動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師生互動;策略探究
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對小學語文教學目標的達成以及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都有著積極重要的作用。為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師就應當要重視和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隋況,并以加強互動為基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進而促使學生真正地獲取語文知識,推動課堂的快速發(fā)展。
一、在課堂提問中開展有效師生互動
對提高師生互動的有效性來講,課堂提問是最常見,也最高效的方式之一,其主要是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特殊性的內容所開展的,即借助相應的提問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在組織、交流、碰撞中將教師和學生聯系在一起,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語文教學活動中去,同時還能讓學生在課堂提問中獲取靈感、實現提升,進而推進師生互動的有效開展。例如在學習《荷花》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記憶性的問題以及說明性的問題來進行教學開場提問,要求學生從作者葉圣陶的姓名、身份、時代、生活經歷出發(fā)進行相關的介紹,并在導人的環(huán)節(jié)中,擺脫傳統單純講解的授課模式,教給學生記憶和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分析具體的文章時,教師就可以在學生朗讀一遍文章的情況下,提出“重新為課文擬定一個題目”的要求,并讓學生說出這樣擬題的理由。擬定題目的這一提問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集中學習的注意力,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在思考的過程中認真讀書和反思。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將教學的側重點放在學生的實際需求以及教學目標上,以學科的特性為出發(fā)點,有所選擇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能,并在課堂提問中挖掘教材的內在價值,進而使得師生的互動可以打破形式化的限制,實現有效互動。
二、在教學討論中開展有效師生互動
教學討論,簡單地說就是在實際的教學課堂中,師生圍繞著一個教學內容和問題所展開的,包括師生、生生兩部分的語言交流和互動的教學模式,可以說,討論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能為學生營造出輕松和諧氛圍的一種互動方式。單就“教學討論”而言,其一般是先設計相關的教學問題,然后再在教師的指導下,以此問題為中心所進行的討論和互動。在討論中,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幾個原則:第一,主體眭原則,也就是所謂的以生為本,即要充分借助討論的作用,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參與陛;第二,趣味性原則,小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的特點,為了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些特點,教師就可以將討論的問題趣味化,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三,選擇性原則,并不是所有的問題都是有價值的,所以,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教師就要努力鉆研教材,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及心理,有選擇地精心設計討論的問題;第四,多樣性原則,增加所討論問題的多樣性,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快樂學習,提升互動意識。例如在學習《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先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并就文章的段落劃分、人物形象等問題進行小組討論,之后再由小組成員推選出代表進行問題的回答,這樣不僅能有效地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打破學生被動回答和學習的現象,同時還能最大化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推動師生、生生間的有效互動。
三、在情境模擬中開展有效師生互動
不難發(fā)現的是,小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重、求知欲強的特點,而且對于直觀的事物也更加感興趣,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以師生互動為主要教學方式的同時,還可以將情境模擬引入其中,充分應用現代化的教學儀器和設備,使小學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增加語文這門學科對于學生的吸引力。例如在學習《曹沖稱象》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曹沖稱象所進行的三個步驟為突破口,安排學生上講臺來用水盆、玩具大象、秤等事物來模擬曹沖稱象的全過程,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即向學生問道:“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去給大象稱重呢?寫下你的稱重方案。”在與教師的相互討論中,學生紛紛開動腦筋,想出了許多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稱重方案,有的學生說:“用士兵來代替石子,士兵上船以后,將船沉到的地方做記號,然后再稱出士兵的重量,把河里的水往船里倒,直到船下沉到標記處,計算水能盛幾個桶,計算桶和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場景模擬,主要是為了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思維和創(chuàng)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借助現代科技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思維效率,進而促使師生在實際語文教學中進行更加和諧和輕松的互動與交流,推進小學語文課程的發(fā)展。
總而言之,在實際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主要就是為了讓師生雙方都能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從而實現教學上的雙贏。小學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實現了由語言隔閡向語言融合的轉變,這既是我國教育理念上的轉變,又是新課程標準對教學活動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