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寧[淮海工學院圖書館讀者工作部, 江蘇 連云港 222005]
居鬧市品秋雨筆記悟百味人生——《山居筆記》于青年學生的啟發(fā)
⊙姚 寧[淮海工學院圖書館讀者工作部, 江蘇 連云港 222005]
余秋雨,僅這三個字就透露出一股強烈的文化氣息,讓人頓時覺得詩意盎然。本人之前認為他的作品似乎太過散文,也太過文藝,所以一直沒敢拜讀。時至今日,當被同仁問到對余秋雨作品的“高見”時,不由得心生慚愧,為自己先入為主對他作品太過文藝的評價而深感抱歉,于是決定真正靜下心來品味他作品中的“文化現(xiàn)場”與百味人生,以期為青年學生帶來一定的啟發(fā)。
余秋雨 《山居筆記》 文化現(xiàn)場 百味人生 啟發(fā)
一直聽聞《山居筆記》中有不少《文化苦旅》的影子,很多人也都覺得兩部作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拜讀作品后發(fā)現(xiàn)上述現(xiàn)象倒不足為奇了,畢竟它們都是余秋雨先生探究歷史與文化的嘔心之作。
居鬧市而略顯浮躁的我們,在高壓和緊湊的生活節(jié)奏下少有時間和精力去涉獵歷史與文化,更是難得有機會去身臨中華文明的現(xiàn)場以陶冶情操與提升自我。而《山居筆記》恰好在厚重而濃郁的文化氣息中為我們揭開一幅幅古老的畫卷,翩翩古人穿梭于我們熟悉抑或不太熟悉的景觀之中,讓人被其感染,從而透過文字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對于熱血澎湃的青年學生來說更是如此。
從《一個王朝的背影》開始到《歷史的暗角》結(jié)束,作者用散文敘述了自己探訪古文明的過往經(jīng)歷,并將滄桑歷史的興衰榮辱與自身的感受融在那一段段樸實而又不失華麗的文字中,驚訝之余不禁讓人頓覺悲痛,遺憾之余又不禁讓人心生感動,于是帶著震撼走進那個沉痛的年代。
多數(shù)人在閱讀該部作品時,首先是被余秋雨先生高超的文學造詣、淵博的史料知識與橫溢的個人才華所震撼,而當我閱讀完此書后,卻首先被思鄉(xiāng)之苦觸碰到了心底最柔軟的地方,共鳴多源自于《鄉(xiāng)關(guān)何處》這一篇。
家鄉(xiāng)余姚,是作者永遠心疼的記憶,也是永遠的痛,少小離家卻老大不能回,難以落葉歸根就變成心底永恒的思眷與柔軟的痛。對于出門在外的我們來說,總歸也是思家的游子,鄉(xiāng)愁成了精神的圓心與情感的寄托。而對于青年學生來說,只有真正“離家開”,學會獨立生活與處事,才有機會獲得精神的獨立與自由,過自己想要的生活。相比西方國家,中國的青年多處在溫室之中,父母巴不得將他們牢牢地套在身邊,舍不得也不愿“放手”,不愿讓他們?nèi)ッ鎸@個現(xiàn)實的社會,并試著讓他們“巧妙地”避開社會的競爭與責任,從小到大過著相對輕松自在的生活。在他們心里,這就是愛的最真表達。殊不知,這樣的愛對青年來說卻是一種無形的束縛與枷鎖,導致個性的發(fā)展被死死囚禁在樊籠中。而真正成功的父母是要學會盡早地與孩子精神分離,并教會孩子勇敢地“從家里走出去”,去獨立面對自己的小生活,并積極地從生活中汲取成長的養(yǎng)分。
家對于青年來說,絕非犯錯時的“避風港”,而是作為“游子”最深層次的自我安慰,將“家”放在心里,生命里的暖就永遠不會丟,前行的動力也永遠不會竭。只有讓自己勇敢嘗試著去扮演“游子”這一角色,飽嘗濃烈的思鄉(xiāng)之苦并承受難以言說的孤獨,去社會上獨立“漂泊”,磨掉自身尖銳的刺,掌握“方與圓”的為人處事原則,方能少些遺憾,最終真正走上獨立自主的生活道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讀到《脆弱的都城》時,多數(shù)人感受到的是余秋雨先生對根深蒂固小農(nóng)意識的犀利挑戰(zhàn)和對中國社會處于混亂與精神迷惘的深切擔憂,而當我讀到該篇時,腦海中一片片繁榮而浮華的新城市景象浮現(xiàn)出來,歷史變遷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與搖搖欲墜的脆弱都城形成了十分鮮明的對比,讓我情不自禁地思考活在如此浮華的城市中該如何面對那些形形色色的誘惑。特別是對于我們的青年學生,我有一絲擔憂,他們該如何在浮華中找到本真?如何去真實地做自己?
不可否認,城市的快速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使人們愈發(fā)愛上了城市的生活,我自然也不例外。我喜歡并享受城市的生活,但我并不否認城市的不足之處,也不刻意掩飾城市人的“深不可測”。鋼筋水泥下的現(xiàn)代城市看似堅不可摧,實則很脆弱,因為城市中的人們在形形色色誘惑面前變得更加復雜而可怕:面對金錢的誘惑,商人不再像余秋雨先生筆下的山西晉商那般“修高潔之行,雖利而不污”,恪守誠信、敬業(yè)、勤奮與謹慎的晉商精神;相反,現(xiàn)代官場的黑暗與唯利是圖籠罩了全局;面對權(quán)力和地位的誘惑,階級斗爭變得更加激烈,連先進的知識分子也難免“卷入”其中,讀書不再是單純的積累知識與增長見識,而是為了給“進仕”增加籌碼,這樣的例子實在是看得太多太多,于他們而言,知識的作用早已移為他用,書香的氣息日漸淡遠。
于此想警醒青年學生的是——光鮮亮麗的城市中邪惡與誘惑無處不在,它們經(jīng)過“裝扮”與升溫發(fā)酵后就變成了一個個冠冕堂皇的犯錯“借口”。和我一樣想逃離城市回歸自然的人應(yīng)該有很多,都想拋開這厭倦的城市去獲得心靈的解脫,但作為一個現(xiàn)代人,這樣的逃避是不太現(xiàn)實,也不盡可取的。我們雖熱愛自然但卻不能永遠隱居山林。在浮華而恐怖的城市生活中,當下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持一顆純真的心,激發(fā)生命的蓬勃朝氣,堅持做自己,從而于世俗之中跨過邪惡,洗滌心靈,發(fā)現(xiàn)人性的綠洲,最終為和諧城市的美好明天而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從岳麓書院的千年流傳談及教育與教學,看似“老生常談”,余秋雨先生卻對教育賦予了自身的深刻體驗與感想?!敖逃龑W是一種世代性的積累,是人類的精神和生命在文明層面上的代代交替”,然而對于一個有著二十幾年教學經(jīng)驗并曾想努力做好教師的作者來說,中國社會的教育和當年的科舉制度一樣讓人感到心酸與悲哀。
作為一種時代性的傳習,教育要朝著提升民族整體素質(zhì)的目標奮進,然而要實現(xiàn)這一偉大目標卻是“路漫漫而修遠”,從當年的科舉制度到隨后的“文字獄”再到當今仍存的應(yīng)試教育,漫長歲月中不斷的磨礪是否推動了國民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這個時代的文化人格和大學問家朱熹所處的年代相比是否有了客觀的進步?教育對人才培養(yǎng)的條條框框是否已得到遏制?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不禁拷問自己。
朱熹為了實現(xiàn)他的教育理想而奮斗不止,為了陶冶民族的人性人格,讓自己的學生變得更像真正意義的人而堅守著文化傳遞,最后卻和學生一樣慘遭迫害,著實讓人痛心與惋惜。而痛惜之余,于我而言,緊隨而來的是一種難以啟齒的卑微感與無助感,我深深地感覺到自己能為教育和學生所做的事是那么有限,盡管教育在他人眼里戴著神圣的面具,但在當今整個教育大環(huán)境下,理想主義和英雄主義都發(fā)揮不了任何作用。
我雖身居大學,做著高峰教育的文化傳遞游戲,但和余秋雨先生一樣看不到游戲的未來與結(jié)局,這不僅是他個人的悲傷,更是當今社會教育的悲哀。應(yīng)試教育根深蒂固,在如火如荼的素質(zhì)教育發(fā)展推動下仍巋然而立,從小到大學生處于不斷的高壓和強制下,不少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已是不爭的事實,快樂成長、個性發(fā)展與全面提升被學校拋之腦后。到了大學乃至社會仍是如此,他們的選人與擇才標準多少是功利和片面的,嚴重束縛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然而,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卻無可奈何,因為無力與多種力量進行抗爭。
可以說,這個社會根本談不上有教育,即使有也太過于功利,不利于青年成才。但面對可悲的現(xiàn)狀,青年不應(yīng)絕望,更不應(yīng)放棄,而是要想盡辦法擺脫虛偽的政治說教,自主培養(yǎng)文化人格,跳出教育“被選擇”的樊籠,發(fā)揚個性,全面成長,最終有資格結(jié)合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接下來需要接受的教育以及今后所要從事的工作乃至未來想過的生活。
于鬧市跟隨余秋雨先生走近歷史與文化,從破敗的清王朝背影,到寧古塔邊凄清落寞的歷代流放者,再到朱熹大學問家的被迫害以及大師東坡的被圍攻和被摧殘,誰能不感慨世事及人生的無常呢?試問又有誰能抵擋住人生路上的起伏與坎坷呢?誰又能一世防住身邊潛在的小人?
1.流放寧古塔路上落寞開出的友誼之花
讀完文章后,“寧古塔”這三個字多次讓我聯(lián)想到雷峰塔,于我而言,那是一座拆散真愛而將白素貞關(guān)押的牢籠;而寧古塔好比一座打壓文人和先進知識分子以及才華出眾者的監(jiān)獄。
每每讀到文人因種種原因被流放寧古塔的時候,心中無不驚起波瀾。這種看似比殺頭溫和的刑罰,對文人來說實則是一種長時間的恐怖折磨。無論是因自己身陷“文字獄”抑或科場案,還是因被株連而九族流放,這種災(zāi)難對文人來說都讓人緊張、痛苦和無可奈何。
但文人們并非都是貪生怕死之輩,災(zāi)難過后稍顯平靜之時,他們的文化意識又開始復蘇,并讓他們丟棄浮華,堅強地同災(zāi)難抗爭與周旋,然后去追尋和拷問生命的真諦及價值。對他們來說,成才路上最痛苦的莫過于被流放,而流放的路上卻不是孤獨的。以丁澎和張縉彥為代表的文人們開始吟詩作賦,以文、詩交友、會友,收獲患難中的友誼真情,讓漂泊流放的心得以慰藉與安放。直至后來,寧古塔寂寞的流放之地甚至還開出了友誼之花——被流放的清朝官員與反清義士成為了至交好友和生死莫逆,將他們各自效忠的朝廷消解在對人生價值的重新認識之中,繼而開始對個人人品及生命價值的終極追求。經(jīng)歷彷徨和迷惘之后的他們,因為有了赤誠相見的朋友而使災(zāi)難黯然失色,從而去堅守并發(fā)揚自身本有的善良與正直,并不斷提升自己的內(nèi)在人格。友誼之甘甜讓文人們痛并快樂著,從孤寂走向人生的另一種睿智與成熟。
2.東坡突圍過程中的苦難結(jié)出的高貴之果
蘇東坡的被圍攻,又一次讓人痛心疾首??梢哉f那個時代國人根深蒂固的嫉妒習慣早已深入骨髓,使得他們不再提文化人格,而當大文豪東坡太過出色,名聲太過響亮之時,同時代的文人因自身的黯然失色和極度的妒恨,低劣地將東坡的人格進行殘忍踐踏,使其遭受可恥的圍攻和無端的迫害。余秋雨先生對此是滿腔的憤慨,但憤慨之余,我們?nèi)砸獙⒅匦姆旁跂|坡本人對自身遭遇的處理之上,從而理智地去學習他如何于逆境之中走向睿智與成熟。
因卷入“烏臺詩案”,蘇東坡帶著“官場和文壇潑給他的滿身臟水”絕望而僥幸地一路被“押解”而來,過著輾轉(zhuǎn)而背井離鄉(xiāng)、居無定所的生活,身邊沒有任何親人和朋友,唯有與寂靜和蕭條為伴。這種慘痛遭遇并非東坡之過而致。試問東坡何罪?其弟蘇轍的回答最為精辟:“獨以名太高”。當時的世俗機制一方面對其聲譽進行起哄式的傳播和利用,一方面卻又將其視為異類進行排斥和踐踏,而這其中不乏他的好友。處于自卑和狡詰的心理,在一種整體不健康的文化氛圍下,昔日的朋友舊識相繼背叛、出賣與陷害,這不禁讓人感嘆“小人無處不在并且難以防備”,他們將東坡徹底推入孤獨的深淵中,給人一種“高處不勝寒”的凄涼與心酸之感。
然而東坡并未因此而沉淪,而是在自我剖析的基礎(chǔ)上洗盡人生喧囂之后于山水之間同自己的靈魂進行了寂靜的交流,他終于靜下心來剝掉了外殼,從而找回了本真的自我。他脫胎換骨的蛻變是苦難之中結(jié)出的高貴之果,正是有了這種高貴,才使東坡能夠在厄運及死生面前吟詩作賦,不帶任何功利目的義無反顧地去用自己的一點余熱化掉世人心中的積雪與陰霾,帶著屈辱進行文明及文化的傳播,創(chuàng)作并傳下佳作《念奴嬌》及《赤壁賦》。
故事讀完書久久地在手中捧著,但思緒早已飛了好遠,我為自己之前對余秋雨先生及其作品太過文藝的看法深感慚愧,同時也被他對人格境界的執(zhí)著追求而深深折服。在這個喧鬧而浮躁的社會中,我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能夠找到立文、立人及立命之本的個人人格,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做到“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不理會哄鬧的微笑,洗刷了偏激的淡薄和無需聲張的厚實”,從而使自己的人生達到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只愿讀到此篇的有志青年能夠在鬧市靜下心來品讀余秋雨先生的《山居筆記》,感受人文歷史的同時認真地領(lǐng)悟百味人生,并積極地進行思考,處理好自己人生道路上的苦辣酸甜,從而品嘗到“睿智”與“成熟”之果的甘甜。
[1]余秋雨.山居筆記[M].上海:文匯出版社,2002.
作 者:姚寧,本科,淮海工學院圖書館讀者工作部,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員,研究方向: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推廣。
編 輯:李珂 E-mail:mzxslk@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