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芳
摘 要: 漢語拼音教學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根據所教的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改善教學方法,活化拼音教學的課堂,激活孩子智慧的火花,使抽象枯燥的拼音變得具體可感,鮮活靈動,易于接受。
關鍵詞:小學語文 拼音教學 興趣引導 寓學于樂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12-0122-01
漢語拼音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它是幫助學生識字、閱讀、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在發(fā)展兒童的語言、促進兒童早期智力開發(fā)方面,具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漢語拼音學得如何?對以后學習語文知識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由于一年級的學生剛從幼兒園升入小學,其思維能力還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而漢語拼音完全是抽象的發(fā)音符號,與孩子們的生活聯(lián)系也不太緊密 ,因此教師教得無奈,學生學得被動。陶行知曾說過“喂雞”原理 :“先生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愿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消化的,過不了多久,他還會把知識還給先生的?!蹦敲慈绾沃笇側雽W的兒童,掌握好這一重要工具,喜歡上拼音,樂于學拼音呢?我們必須要活化拼音教學的課堂,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來精心地設計教學過程,選擇適當?shù)慕虒W策略,使我們的拼音教學生動有趣起來。讓孩子們親近拼音,激活他們的學習情感,發(fā)揮他們的學習潛能,輕松快樂地學習拼音。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應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景,建立接納的、寬松的課堂氛圍。教師要注意開啟學生的內心世界,激活孩子稚嫩的童心,讓孩子在創(chuàng)新思維中展開想象的翅膀,愉快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梢詮囊韵聝蓚€途徑去嘗試:
1.學齡初期的兒童活潑好動 ,根據這一特點,我們可以利用表演活動,在活動中掌握所學內容。例如:在學習聲母j、q、x與ü相拼時,可采用制作頭飾、教兒歌、組織學生進行表演等形式進行。兒歌:“j、q、x好朋友,一塊兒出去玩,路上碰見小ü。小ü小ü有禮貌,脫下帽子問聲好?!?/p>
2.一年級的孩子注意力保持時間較短,但特別愛聽故事??梢哉f故事能最大程度地調動他們的無意注意,延長注意力保持的時間,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可以編說童話故事,寓教學內容于故事情節(jié)中。在教學中,可講一些與課文內容緊密相關的故事趣談,讓兒童在關注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形象的同時,潛移默化地獲得所要學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zh、ch、sh、r”時,教師把課本上的情境圖編成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讓學生在聽故事的同時不知不覺地喜歡上要學的聲母 :一天早晨 ,一輪紅日?(出示“r”)剛剛爬上山頭,一只小猴子就出來找小伙伴玩“比爬樹”的游戲 。正當它們玩得很開心的時候 ,一只獅子(出示“sh”)張著血盆大口 ,要吃?(出示“ch”)樹下的一只小猴 子 ,樹上的猴子趕快伸下一根樹枝?(出示“zh”)大叫 :“快?!抓住?!,只見樹下的那只小猴子一把抓住樹枝,跳到樹上得救了 。這樣通過故事學生將會對“zh、ch、sh、r”印象特別深刻。再如:在學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yi wu yu時,先講一個故事:有一天,i u ü三個小孩到公園去玩,可是他們三個年紀太小了,又不認識路,怎么辦呢?于是,它們就請大y和大W帶路,大y帶著小i一塊兒走了,就成音節(jié)yi,(畫面出示)大W帶著u小走了就成了音節(jié)wu,(畫面出示)只剩下小ü沒人帶他,急得哭起來,怎么辦呢?大y聽到哭聲轉過身來,見小ü哭得很傷心,就來到他身邊,摸摸他的頭說:“我把你也帶著吧,可是你得把眼淚擦干凈?!毙〃垢吲d地擦干淚水(老師擦去ü上面兩點),就跟大y成了整體認讀音節(jié)yu(畫面出示)。這樣,學生對yi wu yu接受快,記憶深,而且記住了ü跟在大y的后面兩點要去掉。
二、從表象入手,直觀感知
低年級學生自制能力差,思維形象具體化,無意注意占據優(yōu)勢。教學中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具體性和直觀性,才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1)根據實驗教材拼音部分的編排特點,我們可以采用情境圖示法。選擇接近生活、寓于情趣的插圖,利用插圖表音、表形的特點,啟發(fā)學生掌握字母。例如:在學習單韻母a o e時,課文畫面出現(xiàn)了優(yōu)美的鄉(xiāng)村河畔晨景圖,女孩唱歌a a a,公雞啼叫o o o,鵝在水中倒影e e e。(2)可用實物演示法:用這個方法既直觀,學生也易于接受。比如說:在教學聲母h和x時,搬一把椅子,拿一把剪刀來讓學生觀察。在學t和f時,拿一把拐杖進行直觀演示。拐杖朝下“ttt”,拐杖朝上“fff”。在區(qū)分b和p,d和t,g k和h的發(fā)音時,拿一張薄紙放在嘴邊,有意識地發(fā)出不同的音,讓學生直觀地觀察送氣的情況。
三、教學方法靈活多樣
1.運用兒歌、順口溜、繞口令、口訣等形式
根據低年級孩子的特點,拼音教學中運用兒歌、順口溜、繞口令、口訣等形式讓孩子記憶抽象的拼音字母,把抽象符號變成鮮活的形象,有利于孩子們學習和記憶。如:漢語拼音的聲母一共有23個,我和孩子們根據插圖或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把它們一一 編成順口溜 ,孩子們只要看到一個字母 ,一句或幾句有關這個字母的順口溜就出來了。如像個9字“qqq”;“i”字加彎“jjj”;兩個門洞“mmm”一個門洞“nnn”……?這些順口溜讀起來瑯瑯上口,淺顯易記 ,能夠幫助學生形象記憶。兒歌也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例如:教學“bpmf”時我就根據圖編成語境歌:爸爸帶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廣播(b),愛護大佛不要摸(m)。從而使所學的聲母回歸到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去。它充滿韻律,節(jié)奏感強,讓學生一邊拍手一邊唱,枯燥的字母學習就變得輕松有趣了。
2.自主創(chuàng)新法:古人言:“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方為終生受用。”因此,教學應注重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其終生受用。例如:在教學拼音時,我問學生:“誰能想個辦法記住c這個字母?”馬上有的同學彎下腰說:“同學們看我現(xiàn)在像不像c?”還有的伸出左手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擺成c狀,說:“我這才叫像呢!”學生們興趣高漲,躍躍欲試,有的用手擺成一個月牙狀,說:“老師,這不是一個月牙嗎?”同學們想出了許多方法,來證明自己方法的獨特,一個個競相發(fā)言。孩子們的思維就這樣被激活,打開了創(chuàng)造之門。
總之,漢語拼音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教師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根據所教的內容,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精設計,巧安排,激活孩子智慧的火花,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號變得具體可感,鮮活靈動,易于接受。讓孩子們在生動的課堂中感受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