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冉
在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qū)王浩屯鎮(zhèn)大彭莊村,有一個以書香傳家的教育世家。從抗日戰(zhàn)爭初期至今,已經連續(xù)四代人投身教育事業(yè)。
59歲的王巨伯是這個家族里第三代教師。當年受其父親影響,1976年高中畢業(yè)后便做了一名民辦教師,在教育大發(fā)展時期一干就是37年。其父親王金谷已經79歲高齡,是新中國第一代教師,在解放初期的艱苦環(huán)境下堅持干了四十載。
在王金谷家的正墻上掛著的一上一下兩塊牌匾的金字“優(yōu)秀教育世家”格外醒目。王金谷說,因為過去教學比較突出,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教師,1995年退休后,菏澤地區(qū)于當年教師節(jié)授予他們家“優(yōu)秀教育世家”稱號。而下面的一塊較小的牌匾由于沒有注明年份,王金谷表示,自己也記不大清了,大概是20世紀70年代菏澤地區(qū)教育局獎勵的。
王巨伯的爺爺王鳳彩出生于清末年間,剛走上三尺講臺便趕上抗日戰(zhàn)爭時期?!坝袝r候學生正在上課,一聽說日本人來了,學生就得馬上轉移,整天東躲西藏的,很難安靜地學習。”王金谷回憶當時父親教書的情形時說。即便如此,王鳳彩依舊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yè)中,并讓其兒子王金谷也加入了教師隊伍。
盡管幾代人的教師一職都沒能給這個家族改變生活條件,但當王巨伯的大女兒王慧娟當時可以考上重點高中的情況下,還是說服其上了師范,于1999年師專畢業(yè)后成為一名小學教師并執(zhí)教至今。
值得一提的是,王巨伯一家四代都教語文。王巨伯說:“以前爺爺教語文為主;后來父親也教語文,由于當時教師短缺,他有時也是全科教師。也許是受其影響,我也自然而然地成為語文教師。至于女兒,則是學校的安排。”王巨伯說,一家四代都教語文課,交流起來非常方便。王慧娟的對象黃盛偉也是一名小學教師,兩個人工資都不高,生活過的并不富裕。王巨伯對這個大女婿很是滿意,認為他們在一起做同一個事業(yè),互相幫助?;ハ噙M步,就是最好的。
“爺爺退休沒幾年,我就開始教書。爺爺一直十分關心教育事業(yè)。我跟對象每個星期都回娘家,爺爺每次都要念叨著,作業(yè)批改了沒,做了家訪嗎,孩子學習整體情況怎么樣,有沒有好好備課。后來父親也會問這些問題?!蓖趸劬暾f,父輩的期望讓她時時不敢懈怠。
當看著別人外出工作,回到村里陸續(xù)蓋起新房,王慧娟也曾有過跳出教師隊伍的念頭。但看到孩子們的從懵懂轉為知性的眼神,她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教師是一個良心活。既然選擇這個職業(yè),我就要堅持到底。我會像爺爺和父親那樣,好好教書育人,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也做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蓖趸劬暾f。
[責任編輯 牛賓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