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科舉”與高考制度之比較及其啟示

2017-05-30 19:47朱潔
科技風 2017年25期
關鍵詞:高考制度高考改革科舉

摘 要: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是人們進入仕途以及施展才智的機會。高考是學生進入高等學校、獲取高等教育機會的入學考試制度,二者在考試形式、作用上存在著一定的相似之處,但不可劃等號。二者在考試目的和性質、考試內容、考試與“成才”的關系等方面也存在差別。本文將科舉和高考制度做比較,旨在以古察今,以古鑒今,吸取科舉滅亡的經(jīng)驗教訓,為高考改革提供些許可行性建議。

關鍵詞:科舉;高考制度;高考改革;啟示

2010年,國家公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中強調考試招生制度的改革為其十大教育改革重點之一。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進一步指出“要推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化普通高中教育教學改革,穩(wěn)妥推進高考改革”??梢姡呖嫉母母锍蔀槲磥斫逃母锏年P鍵,高考究竟該怎樣改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對比研究科舉與高考制度,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一、科舉制概說

科舉制度始于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隋文帝“命京官五品以上,總管、刺史,以志行修謹、清平于濟二科舉人”。[2] “科舉”經(jīng)歷了隋、唐、宋、元、明、清六個朝代的發(fā)展變化。直到1840年后,隨著西方列強的入侵,國人對于科舉,尤其是“八股取士制”的批評不絕于耳??婆e作為一種儒學意識形態(tài),抵制了西學的傳播,妨礙了現(xiàn)代教育體制的建立。清廷遂于1905年9月2日,決定“所有鄉(xiāng)會試一律停止”。至此,前后實施達1300年的科舉制度終于廢止。

正式的科舉考試分為三個等級,鄉(xiāng)試、會試和殿試。[1]參考的學子必須通過層層嚴格的選拔,才有機會走上仕途,這也為處于社會底層的貧寒學子提供了一個通向上流社會的機會?!翱婆e”在施行伊始遵循不分貴賤、自由報考,統(tǒng)一考試、公平競爭,機會均等、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為我國古代選拔了不少人才,從一定角度上,它完成了歷史賦予它的使命。

二、“科舉”與高考之異同

(一)“科舉”與高考之“同”

1.國家舉辦公開考試、擇優(yōu)錄取、公平競爭的人才選拔制度

科舉制是封建統(tǒng)治者設立科目、選拔人才的制度,選拔人才是這一制度的最終目的和唯一宗旨。[6]而這一考試制度也正是憑借其選拔人才的終極目的,使得無數(shù)士人心之向往。高考同樣也是國家統(tǒng)一發(fā)起并組織的考試,其目的也是為了選拔適合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為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級人才。在我國,許多莘莘學子通過高考之路,順利進入高等學府,接受高深而專門的學科專業(yè)知識,學有所成后,成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堅實人才支撐。由此可見,科舉和高考作為國家的考試制度都起到了選拔人才的作用。

2.考生報考條件公開

科舉考試將封建社會的官僚系統(tǒng)向整個社會開放,打破了官僚體系中曾有的血緣世襲以及世族的壟斷??婆e從隋朝開始實施到清末結束,考生的報考條件一直公開于眾,采取分科取士,原則上允許“投碟自進”,無需公卿大臣等的特別推薦。當然,科舉考試也限制一部分人不能參加考試。如在唐代,囚犯、商人、道士、丁憂等人則不能參加科舉考試。如此一來,使得不少寒門學子能通過科舉考試而獲得在朝為官的機會,從而走入上層社會。同樣,高考也是報考條件面向社會公布,任何具有適宜文化程度的國家公民都可參加考試。在這個程度上說,科舉與高考在考生的報考條件上都是相對公開、公正的。

3.考試程序嚴密

科舉考試所實行的編號、閉卷、密封、監(jiān)考、回避、入闈、復查等辦法還為現(xiàn)代高考所沿用。當今的高考制度中還運用了現(xiàn)代科學技術來預防作弊行為,如攝像頭和電子狗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chǎn)品被運用到高考考場中,如2010年,湖北省將首次在考生入場時使用金屬檢測器,一種類似于飛機場入檢時的檢測器,來預防考生的作弊行為??婆e時代對考試作弊尤其是考官和考生串通作弊懲罰嚴厲,而高考試題在尚未考試之前,它屬于國家絕密文件,若泄露試題則要接受法律的嚴厲懲罰。

(二)“科舉”與高考之“異”

雖然在某些方面,科舉與高考極其相似,但它們間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如:考試目的、考試性質等。為了能讓讀者一目了然的了解二者的不同之處,在此,本人列出了考試目的,考試性質,考試內容和題型,其與學校教育的關系等十條項目進行對比,如下表: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科舉與高考的諸多不同之處:

1.科舉與高考制度的考試直接目的不同

考試目的的不同是科舉與高考的本質區(qū)別。雖然它們的最終目的都是為社會選拔有用人才,但是二者的直接目的有著本質的區(qū)別??婆e旨在選擇文官,從科考到直接“用才”,可見科舉也是一種人事考試制度。而通過高考選拔出的有用之才,首先是進入高校進行培養(yǎng),四年的培養(yǎng)之后才是“用才”。高考成功者只獲得高校入學資格而無其他政治待遇。所以,與科舉截然不同,高考只是一種高校新生入學考試制度。

2.科舉與高考制度的結果不同

在封建社會,科舉考試是寒門學子步入上層社會的唯一途徑。人們只有通過科舉考試,才能有施展才華、入朝為官的機會。而高考的結果并不是僅帶來入朝為官之一唯一結果,它是考生成才道路中的多元選擇之一。高考成功者,可以順利進入高等學府,學習學科專業(yè)知識,從而走向成才之路。高考失敗者,也可通過自學、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而走向成功之路。

3.科舉與高考考試內容不同

儒家思想影響中國之深遠,從科舉制度上亦能反映出來??荚噧热菀匀寮医?jīng)典為主。唐代把儒家經(jīng)典分為大、中、小經(jīng)三類。大經(jīng)為《禮記》、《春秋左傳》;中經(jīng)為《詩經(jīng)》、《周禮》、《儀禮》,小經(jīng)為《易》、《尚書》、《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墩撜Z》和《孝經(jīng)》是必考內容。八股文體的創(chuàng)行更是把儒家經(jīng)義推崇到極致的表現(xiàn),不能絲毫有自己的意見和想法。獨尊儒學在科舉考試的發(fā)展歷史中一直沒有改變。

高考在考試內容上與科舉考試有著天壤之別。高考的目的是為高等教育選拔人才,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獲得各行各業(yè)可培養(yǎng)的人才,而不僅是以培養(yǎng)政府官員為目的。因而,考試內容也是依據(jù)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需求,以語文、數(shù)學、英語三科為基本學科,同時還要包括人文與自然學科知識。

三、“科舉”對現(xiàn)代高考改革的啟示

近些年來,高考也在不斷改革,但也依舊存在一定的問題。因而,推進高考實質性改革,以防止教育脫離原有的方向而產(chǎn)生異化,重演歷史的悲劇,已是時代發(fā)展所需。

(一)考試制度應該保留

有些學者建議取消高考制度,而實行保送制,筆者認為這是不可行的。高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出現(xiàn)一考定終身的情況,也會出現(xiàn)招生名額分配不公平的現(xiàn)象,還會出現(xiàn)命題在一定程度上使部分高校選拔不到自己學校所需人才。但是,到目前為止,高考至少是全國統(tǒng)一性考試,是社會底層家庭孩子可以改變自己命運的有效途徑,它給每個考生公平參與競爭的機會,也給每個考生以走向成功的機會。自主招生、報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看似能為高校選拔所需人才。但是,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里,人情與面子在很大程度上會左右人們的評價標準與判斷能力,最終會導致“擇錢權而錄取”的現(xiàn)象,原本的推優(yōu)報送最后演變?yōu)橐粓觥板X、權”的競爭游戲。因而,基于高考的公開與公正,高考制度理應予以保留。

(二)考試內容應突出對能力和素質的測試

科舉考試在唐朝初期,考試科目多樣、內容豐富,激發(fā)了社會各方面學子踴躍參考。但是,隨著科舉制的發(fā)展,為了可以的強調公平,科目逐漸減少,內容也越來越單一,而且內容上也從較廣泛的詩賦演變到固定刻板的“八股文”。這種科目單一,內容統(tǒng)一的考試不利于選拔德才兼?zhèn)涞娜瞬?,也不利于學校的教育,并最終導致了科舉的被迫廢止。

有了“前車之鑒”,我們現(xiàn)行的高考首先應該從考試內容上深化改革。在實際操作中,高考應在考題上突出測試學生的能力和綜合素質,注重由主考知識轉向關注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此引導實際教學中關注素質教育。而在試卷類型與結構上,增加綜合能力測試類型,注重考查學生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將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人文精神等方面的考查也應滲透其中。

(三)錄取機制適當多元化

在科舉考試的發(fā)展過程中,公平是其倡導的原則,而宋朝則更為注重科舉中公平原則,并將其視為科舉制度的核心要素,一切工作都為之進行,從而考試的客觀性和技術性越來越強,考試內容日益狹隘,考試形式日益僵化,最后為社會發(fā)展所拋棄。因而,科舉的前車之鑒啟示我們,高考應該避免刻意追求公平陷入僵化、刻板模式,而應建立多元化的高考錄取機制。所謂錄取機制的多元化,即高校招生錄取將與高中學習相關聯(lián),考生總成績,由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shù)學、外語三個科目,加上考生自主選擇的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三個科目成績組成,并且,綜合素質評價將納入高校招生錄取體系。以此促進高校選拔有學科特長和創(chuàng)新潛質的學生,破解“唯分數(shù)論”“一考定終身”。

參考文獻:

[1]喻本伐,熊賢君.《中國教育發(fā)展史》[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75-176.

[2]孫培青.《中國教育史》(修訂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61.

[3]劉海峰.《高考存廢與科舉存廢》[J].《高等教育研究》2002(2).

[4]鄭若玲.《科舉啟示錄——考試與教育的關系》[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1999(2).

[5]郝慶云.《信有良謀策賢士 不拘一格選英才》[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1).

[6]胡麗麗.《科舉與高考異同比較及對高考改革的啟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5).

[7]劉海峰.《科舉研究與高考改革》[J].《廈門大學學報》2007(5).

基金項目: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高??蒲泄芾韯?chuàng)新性研究”(項目號:2012Y129)

作者簡介:朱潔,云南財經(jīng)大學科研處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高考制度高考改革科舉
小小花錢看科舉
唐代科舉的投卷與薦舉之風
美國化學課堂多樣化學習評價方式帶來的新思路
“中國夢”之中國“自主高考”夢
高考雙軌制改革的意義及難點探究
宋代科舉冒貫管窺
他山之石:看巴西高考制度如何改革?
科舉文獻《唐摭言》詞語考釋
唐朝科舉制度對當今高考制度改革的啟示
高考制度改革:我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