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立贅
小學科學課對于小學生的科學啟蒙及世界觀的初步建立具有重要意義,但作者從工作中發(fā)現(xiàn),在小學科學課堂中,部分老師的教學都是沿襲老一套的教學模式,生硬無趣。而小學生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較弱,對于這種單調(diào)死板的教學內(nèi)容很難吸收消化,這就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如何寓教于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成了筆者此次的研究課題。
一、當代小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
科學教學非常注重對話,師生之間的交流,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交流時會讓思想發(fā)生碰撞,擦出新思想的火花,獲得新的認知,吸取新的知識。可就目前小學科學教學的現(xiàn)狀來看,仍然是老一套的教學方式,“講授式”、“應試式”的教學方式充斥著課堂。老師在做好課件后,大多照本宣科,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吸收能力,無法吸引學生主動學習。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講授式”、“應試式”的代辦教學方式中慢慢消磨掉了。因此,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已經(jīng)班的格外重要。
二、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的重要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我們并不陌生。只有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習興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化被動為主動,事半功倍。只有當學生感興趣了,他們才會集中注意力來學習,只有課堂生動了,才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
學習興趣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是推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與養(yǎng)分。因此才會有“樂學之下無負擔”一說。國外教育學家紐斯也說過“當人們吃飯沒有食欲時,如果勉強機械的吞進食物,只會讓人生理不適,惡心。與之相,他才會樂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我們可以明顯認知到,教學不應該是強制的、刻板的,而應該是生動的有趣的。
三、學生學習興趣提高的具體方法
1.引導學生大膽交流
現(xiàn)在有許多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對于研究所取得的的成效和理論,只是在照本宣科而已,這種毫無新意的教學模式是能說是匯報,并不能稱之為交流。而沒有交流的課堂就是沒有靈魂的軀殼,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期望的。學生的思維過于稚嫩,在沒有交流的情況下,所有的結(jié)論和質(zhì)疑的科學性都是不足的。在實際的教學授課中,鼓勵學生進行大膽交流不僅可以使學生之間的思想發(fā)生碰撞,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學習熱情,對于學生的表單能力都有極其積極的影響。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造就了溝通的橋梁。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造就了知識的橋梁。
2.進行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
早前,有一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講過“兒童的智慧在指尖上。”這句話淺顯直接卻又充滿智慧內(nèi)涵。科學課學習的關(guān)鍵是探索、是動手。整個探索過程的完成需要學生從問題的發(fā)現(xiàn)、問題結(jié)果的假設(shè)、動手實施和取得結(jié)論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為學生指導探索方向,及時發(fā)現(xiàn)解決性和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生順利地完成探索過程。在探索過程中,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自己或獨立或分組的使用材料,在動手中掌握科學原理,學習科學知識。并相互之間進行交流探討,開闊學生思維,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開心樂觀的學習。
小學生的低齡化決定了他們對事物認知的局限性,抽象思維不佳,好奇心強烈,對未知有著強烈的探知欲。我們正好可以利用這些特點來進行針對性教學。例如,筆者在進行滑輪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自己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進行了不同的試驗,學生也從實驗中認識了滑輪的作用。
3.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魔術(shù)的吸引力對于學生來說是非常巨大的。各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會深深受到其影響。因此,課堂上,老師可以使用簡單的小魔術(shù)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當用魔術(shù)打開了思維的大腦時,學習就變得容易了。
學生的強烈好奇心是學習的一個突破點,對于新奇的事物他們總是心懷熱情,興趣大增。老師可以在科學教學中穿插一些由實踐動手內(nèi)。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順著好奇心的引導不斷去探索,不斷去學習,并在實踐當中體會到知識運用于實際的力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4.讓科學融入生活
科學教學一定要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給生活帶來的影響,從課本出發(fā),在應用于生活;從生活出發(fā),啟發(fā)課本知識。讓學生從生活中、自然中甚至于課堂中出發(fā),用眼睛去觀察,用腦袋去思考,讓學習與生活結(jié)合,用課本解釋生活中的科學知識,用科學知識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讓學習在生活和學習中成長。
四、結(jié)論
破除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刻板無趣,使用新的教學模式是新時期教學環(huán)境下是在必行的,而如何啟發(fā)學生的自主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老師對于教學模式改變的關(guān)鍵。科學課對于學生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而如何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科學學習是我們每一個老師應該學習的課題。筆者在工作總結(jié)了部分的工作經(jīng)驗,希望能夠為為教學理論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