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科
摘 要 作為課堂教學普遍運用的一種教學形式,課堂提問的良好實施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及時反饋課堂信息,優(yōu)化教學。當然,這一目的實現(xiàn),需要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情況,有效提問,如此才能保證課堂提問的作用得以充分發(fā)揮。就以中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來講,目前我國多地中學思想品德課提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課堂提問的有效性不高?;诖?,本文將著重分析中學思想品德課提問存在的不足,進而探究提高中學思想品德課提問的有效性的措施,希望對于提高中學思想品德課程教學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 中學時期 思想品德 提問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04.058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Questioning in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HUANG Zhongke
(Fengshan National Middle School, Hechi, Guangxi 547699)
Abstract As a kind of teaching form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classroom teaching, the good implementation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can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students, stimulate students' desire for knowledge, timely feedback the classroom information, optimize teaching. Of course,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 effective questioning, so as to ensure that the role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to give full play to. As far as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teaching in middle school is concerned,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in our country, which leads to the low efficiency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Based on this,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problems in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and explore the question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moral education of the middle school questioning measures, hope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teaching of middle school.
Key words middle school; Ideological and moral course; questioning; effectiveness
思想品德課作為專門的德育課程,在素質教育的今天顯得尤為重要。為了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品德高尚的、專業(yè)扎實、技能較強的優(yōu)秀人才,在其接受教學的期間,除了注重重要學科知識教授的同時,還要要注意良好的展開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使學生在長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品質品德。當然,要想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水平,離不開教師有效的課堂提問。因為在思想品德課堂上,教師有效提問,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社會生活的要求和規(guī)范,發(fā)展學生道德認知能力和道德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1]由此可以確定,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提問的有效性是非常必要的。
1 教師課堂教學提問中的問題
1.1 提問隨意性大
導致課堂提問有效性大打折扣的原因之一就是問題隨意性大,這表現(xiàn)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問題設計缺乏目的性。教學目標和提問的目的是不同,提問的目的是指課堂提問中所提的問題要為了完成教學目標服務。很多教師未能真正理解教學目標和提問目的,認為提問的目的就是教學目標,直接結合教學重點和難點,隨意提問,致使問題不夠典型,不能引導學生深入到教學重難點,認真而專注地學習重難點知識,而是游離于教材本身,脫離教學重難點。另一方面是問題設計忽視與生活的聯(lián)系。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以初中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為基礎,目標是引導學生過上積極健康的生活。那么,在展開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聯(lián)系實際生活,設計與生活相關的問題,貼近學生,讓學生產(chǎn)生熟悉感,積極參與問題分析、思考、探索。但目前很多教師依照思想品德教材或相關資料,提出知識型問題,致使提問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參與課程學習。[2]
1.2 提問缺乏思考價值
教師提問還要注意保證其思考價值,如此才能啟發(fā)學生進行思考,引導學生進行問題體驗、問題探索、問題實踐,問題解答,最終收獲知識。但是,目前很多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中不能靈活運用提問技巧,致使提問的作用難以充分發(fā)揮。具體表現(xiàn)為:(1)發(fā)問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一些教師并沒有準確把握發(fā)文時間,導致發(fā)問過早或過晚,錯過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觀念的最佳時機。(2)發(fā)問方式不合適。一些教師并未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在知識講授后直接發(fā)問,未能給予學生吸收知識的時間;一些教師提出一連串的問題讓學生進行解答,致使學生產(chǎn)生厭煩感,導致提問失效。
1.3 提問缺乏互動性
提問缺乏互動性也會導致提問的有效性大大降低。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教師提出具有較強的互動性的問題,可以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之積極主動參與問題討論、分析、思考、探索,解答,那么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將循序漸進地學習知識,最終準確地理解和掌握知識。而缺乏互動性的提問,將難以調動學生,教師只能強制要求進行問題解答,那么學生將處于被動參與的狀態(tài),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注意力也不集中,如此必然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所以,注意強化課堂提問的互動性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很多教師在初中思想品德課堂上,不注重提問的互動性,提出比較單調的、匱乏的問題,導致提問的作用難以充分發(fā)揮。[3]
2有效提問內涵
所謂有效提問,是指教師根據(jù)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具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fā)性、開放性的問題,使問題真正為課堂教學服務,激發(fā)學生主動參與的欲望,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诖烁拍羁梢源_定,有效提問滿足新課標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注意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情況,恰當?shù)靥釂?,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積極探索、實踐體驗、解決問題,使學生不僅收獲知識,還能強化學生的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實踐能力等,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fā)展。[4]
在當前初中思想品德課提問存在一些問題的情況下,教師應當深入思考何為有效提問?有效提問的內涵是什么?進而加強有效提問的研究,那么教師將在教育教學中提出恰當?shù)?、適合的、有效的課堂問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啟發(fā)學生思考,引導學生探尋問題的答案,最終學習知識,理解知識、掌握知識。所以,在新課標標準下,教育教學中有效提問的實施是非常必要的,教師應當高度重視這一點,為更好地展開教育教學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
3課堂有效提問應注意的問題
針對當前初中思想品德課提問存在一些問題,導致課堂提問有效性不高的情況,筆者建議做好以下幾方面,對于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提問有效性有很大幫助。
3.1 提問要有針對性
為了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首先要保證課堂提問具有針對性。的確,課堂提問是面向全體學生的,但也要選擇合適的學生來回答問題。也就是選擇提問對象要不拘一格,要堅決避免讓優(yōu)秀學生或愿意表現(xiàn)的學生獨占課堂提問時間,而是了解不同層次學生思想品德課程學習情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適當難度的問題,選擇一名或多名學生進行問題解答,如此可以強化優(yōu)等生的知識靈活運用能力、提高一般學生的知識水平、鼓勵后進生。另外,強化問題的針對性,注意針對教學內容來進行提問,也就是深入分析教學重難點及學生學習困難之處,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思考、討論、探索、解答,如此可以使學生系統(tǒng)學習重難點知識,以便學生準確理解和掌握知識。[5]
3.2 提問要有深度
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還要注意加強問題深度的把控,這里所說的深度并不是問題設置的難易程度,而是是將問題設置為有思考空間、需要跳一跳才能夠得著的問題,如此才能真正使學生發(fā)散思維,開發(fā)智力,思考和探索問題,解答問題,收獲知識。[6]例如,某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課程教學中,因這部分知識與初中學生息息相關,所以教師提出的問題是:結合我們的生活,思考一下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都想有哪些合法權益?學生很自然的思考自己的生活,發(fā)表意見,如父母有責任將我們養(yǎng)大成人;我們應當有隱私,不被父母或老師知道;我的壓歲錢不應該被父母沒收等等。從理論上來講,教師的問題的確具有一定的深度,但因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所以回答的問題不夠深入且具體,這正好給老師創(chuàng)造機會,引導學生進行課程知識學習,進而與學生共同討論問題,探尋問題的答案,學生們也理解和掌握了《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這部分知識。
3.3 提問要有層次,難度適中
除了要保證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提問具有一定深度之外,課堂提問的層次和難度的控制也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課堂提問層次的控制,則是取決于學生,因在同一個班級中學生之間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學習態(tài)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差異,這使得學生思想品德水平參差不齊。此種情況下,應當將學生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適合的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問題解答,這不僅會使學生能夠有信心解答問題,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后續(xù)良好的展開課程教學有很大幫助。對于課堂提問的難度的把握,則是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整體水平,設置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自由選擇不同難度的問題進行思考與解答,在學生解答完適合自己難度的問題之后,將增強學生自信心和勇氣,去挑戰(zhàn)更高難度的問題,如此可以改變學生的心態(tài),同時發(fā)散學生的思維、開發(fā)學生的智力、鍛煉學生的能力,這對于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化發(fā)展有很大幫助。[7]
4 結語
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品德高尚的、專業(yè)扎實、技能較強的優(yōu)秀人才,在其接受教學的期間,除了注重重要學科知識教授的同時,還要注意良好地展開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使學生在長期接受教育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提升自身的品質。為了實現(xiàn)這一目的,應當注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學中有效提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思考與探索,最終解答問題,收獲知識。但是目前一些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問題,如提問過于隨意、提問缺乏思考價值、提問缺乏互動性等,導致課堂提問的有效性大打折扣。針對此種情況,筆者建議強化課堂提問的針對性、把握課堂提問的層次和難度、控制課堂提問的深度等,以便課堂提問可以充分發(fā)揮作用,引導學生良好地學習思想品德知識。
參考文獻
[1] 黃現(xiàn)軍.淺談中學思想品德課提問的有效性[J].時代教育,2013(14):131-131.
[2] 姚金鳳.中學思想品德課堂提問有效性的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
[3] 李鳳玲.“問”出實效課堂淺談思想品德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4(2):30-31.
[4] 高林.關于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課堂提問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12):13.
[5] 徐欣.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提問有效性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41):87-87,88.
[6] 姚淑娟.讓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對學生有效性提問的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14(19):69-70.
[7] 敬德坤.怎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課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8):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