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波 楊文坤 華飛
【摘 要】 目的:探究分析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創(chuàng)傷創(chuàng)面的護理。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160例骨科創(chuàng)傷的患者,隨機將160例患者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每組80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和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方法進行治療,研究組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和綜合護理的方法進行治療。結果:對照組的感染發(fā)生率和疼痛評分顯著高于研究組(p<0.05),而且研究組的住院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也比對照組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和綜合護理的方法進行治療,治療效果更好,能有效減緩患者疼痛,護理滿意度也更高,臨床推廣價值高。
【關鍵詞】 護理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 骨創(chuàng)傷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VSD)主要是用含有引流管的VSD輔料,填充或覆蓋皮膚軟組織的創(chuàng)面,再用透性粘貼薄膜封閉成密閉空間,然后把引流管接通負壓源,通過控制負壓,從而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的一種治療方法[1]。而骨創(chuàng)傷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減緩患者疼痛并加速骨創(chuàng)傷的愈合一直是一個技術難點,近年來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這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使患者的臨床療效提高,降低骨創(chuàng)傷患者的感染復發(fā)率,本研究采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骨創(chuàng)傷創(chuàng)面,并且采用護理干預措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10月期間在我院進行骨創(chuàng)傷創(chuàng)面治療的16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研究組(80例)中男患者47例,女患者33例,年齡是18-67歲;對照組(80例)中男患者43例,女患者37例,年齡是17-65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和創(chuàng)傷特征等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首先,兩組患者都進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治療,然后對照組治療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方法,研究組在治療后采用綜合護理的方法,護理要點有以下幾點:(1)確保引流通暢。首先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引流管的注意事項,確?;贾鸵鞴艿奈恢煤侠?,保證引流管固定妥善;為了避免引流管發(fā)生扭曲和彎折等現象,引流瓶的位置要低于創(chuàng)面20-30cm;引流過程中引流液停止流動或者變少,要分析考慮是否有創(chuàng)面凝塊或組織性壞死等因素,可以進行適當增加負壓或者用20ml的生理鹽水沖洗[2]。(2)規(guī)范無菌操作。在護理過程中要確保規(guī)范操作,確保無菌;使創(chuàng)面皮膚清潔,并且定期進行清潔,避免創(chuàng)口感染復發(fā);在引流瓶的更換過程中,要注意先關閉引流瓶,再關閉負壓源,并且引流瓶的關閉要用血管鉗。引流過程中,要注意引流物的特征,出現膿性或血性現象,要分析考慮傷口情況是否感染、崩裂,根據情況進行負壓封閉手術或傷口包扎。(3)確保負壓的有效性。護理過程中要注意負壓狀態(tài),確保負壓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避免負壓過大或過小影響引流,一般負壓保存在40-60kPa。(4)密切關注患者情況。為了促進治療效果,護理人員要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特別是負壓封閉引流過程中,確保操作規(guī)范且無菌,避免傷口感染。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疼痛評分(10分制)、感染發(fā)生率、換藥次數和住院時間以及傷口的愈合時間。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滿意(90分及以上)、基本滿意(70-89分)、不滿意(70分以下)。
1.4 數據處理
研究數據采用SPSSl8.O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分析,計數資料用X2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檢測結果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若檢測結果顯示(p<0.05),代表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的疼痛評分、感染發(fā)生率、住院時間和傷口愈合時間比較
研究組感染患者1例,占1.25%,對照組感染患者13例,占16.25%,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疼痛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住院和傷口愈合時間也明顯比對照組時間短,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對比
研究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7.5%,對照組的護理總滿意度為81.25%,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骨創(chuàng)傷是常見的臨床癥狀,VSD技術是骨創(chuàng)傷面的常用治療方法[3]。在引流過程中,進行正確的護理操作,并且做到無菌操作,加強引流管的固定和護理管理,能有效降低感染率,使導管通暢,減緩了患者的疼痛,并且促使傷口愈合加速[4]。本次研究中,對照組的住院和傷口愈合時間顯著高于研究組,而且對照組的疼痛評分和感染率也明顯高于研究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骨創(chuàng)傷患者進行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中,采用綜合護理措施,能有效減緩患者疼痛,使治療效果得到提高,而且還提高了護理的滿意度,臨床效果明顯,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淵.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開放性骨折并軟組織缺損的手術配合[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84-84.
[2] 季亮.淺析負壓封閉引流技術在骨科創(chuàng)面修復中的臨床應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9):77-77.
[3] 鐘毅.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骨創(chuàng)傷創(chuàng)面軟組織損傷的療效[J].世界臨床醫(yī)學,2016,10(9):63.
[4] 吳桂敏.負壓封閉引流治療骨創(chuàng)傷創(chuàng)面的護理體會[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3,22(1):116-117.
作者簡介:劉紅波,女,籍貫:蚌埠,護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23醫(yī)院骨科。第二作者:楊文坤,女,骨科,主管護師。第三作者:華飛, 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