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茂勝
【摘 要】今年數學教材改版,參照往年的數學教材,不難發(fā)現,其難易程度都是根據可以上縣城讀書的小學生知識水平編寫的,那么對于農村小學的學生來說,他們能否學好?便成了考查我們老師的尺準,到底我們應該怎樣教,才能使學生學好?按教材上生搬硬套去教?還是學生怎樣聽得懂就怎樣教?我認為:我們教書的主要對象是學生,學生沒有聽懂,等于無用功,我們應該注重數學教學方法的實效性。
【關鍵詞】實效性;換位思考;“傻子”;堅持不懈
今年數學教材改版,當我拿到教材的時候,馬上翻閱了一遍,發(fā)現新教材符合給學生“減負”的要求,比起我們那時的小學教材簡單多了,我估計考試的時候,老師絕不會出這么簡單的題目,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學好呢?這便要求我們老師注重教學方法的實效性。
一、針對本班情況,編寫適合本班的教案,設計相宜的練習題
農村小學目前的狀況是:家境貧窮或成績差或留守兒童在鄉(xiāng)下讀書,那么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怎樣設計教案才便于學生學好?
1.深研教材,吃透教材,抓住重點、難點,明確本節(jié)課學生要掌握好哪些知識和技巧。
2.適當補充內容:書上沒有講但考試又必須考的。
3.通過購買資料或上網等方式參考別人的教案設計,吸取眾長,設計一套適合本班的教案。
4.把教材改了再上課,而且要改的相當簡單,易于學生接受,教師的任務就是把復雜問題簡單化。
5.堅持每節(jié)課后寫教學反思,及時批改當天的作業(yè),掌握好學生學習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6.作業(yè)選擇要精心挑選。根據自己班級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精心挑選和適當地設計有針對性的題目,
開學上新課時,我記得《新領程》是這樣設計課時的:第一章《分數乘法》:第1課時“分數乘整數”; 第2課時“一個數與分數相乘”……有些學生學了分數乘整數后,當遇到整數乘分數時,如教材第2頁做一做2第⑶問:2×■,成績稍微好點的學生知道交換下位置:2×■=■×2=■=■=■;差點的學生認為書上只講了分數乘整數的方法,沒有講整數乘分數的方法,就不知道做了。針對這種情況,我將第1課時命名為“分數與整數相乘”,既可以是分數在前面,也可以是整數在前面,其實質都是分數與整數相乘,不過交換了下位置而已。在教學生分數與整數乘法法則的時候,總結為:把分子與整數相乘(誰在前面先寫誰),分母不變。這樣大多數學生就不會把“整數乘分數”變成“分數乘整數”后再去乘了,既便于學生接受,又體現了數學的靈活性。在教第二章《位置與方向(二)》時,我查閱了許多資料,有分2課時、3課時……,針對本班情況,結合《特級教案與課時作業(yè)設計》一書,我將這章分為4個課時:描述物體的位置、標出物體的位置、描述并繪制路線圖、復習課,最后通過單元測試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二、善于歸類總結,對練習題進行分類,通過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總結出一種適合大眾學生理解接受的解題方法(這要求老師具有較高的靈活性)
例如:在教“分數混合運算和簡便運算”時,《義務教育教科書》只講了分數乘法也適用于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沒有說什么情況下使用什么律以及怎樣做,許多學生看見題目摸不清頭腦,亂用運算律,為此我進行了總結并出了相應的練習題:交換律:3個數連乘,第1個數和第3個數相乘可以得簡單數,把第2個數和第3個數交換位置
例:■×■×7=■×7×■=■
練習: 1、■×■×3 2、5×■×■
結合律:3個數連乘,前2個數相乘不能得簡單數,后2個數相乘可以得簡單數時,用( )把后2個數( )起來先算
例:■×4×■×=■×(4 ×■)=■×3=■=1■
練習:1、■×■×■ 2、■×■×21
分配律:⑴去括號:當括號里的2個數和括號外的同1個數相乘可以得簡單數時,去掉括號,把這2個數分別與括號外的數相乘
例:(■+■)×5 =■ ×5+■×5=■+1=1■
練習:1、(■+■)×27 2、(24-■)×■
⑵加括號:①2個數分別與同1個數相乘,如果這2個數相加或相減所得的結果簡單,可以先提公因數,把這2個數用( )括起來先計算,然后再乘公因數
例:■×■+ ■×■=■ ×(■+■)=■ ×1=■
練習:1、■×■+■×■ 2、■×■-■×■
②1個整數和1個分數相乘(整數和分數的分母相差不大),把這個整數寫成分母加(或減)幾的形式,去乘以這個分數
例:21×■=(20+1)×■=20×■+1×■=3+■=3■
練習:1、37×■ 2、 ■×24
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效果好多了,那么怎樣才能進行有效的歸類總結呢?
1.老師自身要經過大量的習題演練,才能對題目進行準確的歸類。
2.反復講解并且多次詢問效果,實在聽不懂,就要反思自己的方法行不行,換一種方法。
3.方法一定要具有基礎性、普遍性。數學的解題方法多種多樣,但萬變不離其中,抓住數學的實質,即出題者考查學生哪些知識點。
三、放低自身的身份,虛心向學生請教,多問幾個“嗎”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保抡n改下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老師只是起引導作用,到底學生心里在想什么?這種方法掌握了嗎?哪里沒有聽懂嗎?……這一系列的問題,只有學生自己心里清楚,而做為引導者的我們,要時時刻刻向學生詢問,才能知道他的發(fā)展狀況,《有效教學方法》作者:(美)加里·D·鮑里奇在多樣化教學中就說到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提問,其次是對學習設備、材料、展示方式以及教室等的運用。一個班的學生形形色色,性格多種多樣,怎樣才能知道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tài)呢?
首先,我們要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言,給學生一個輕松的氛圍,讓他們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而做為聆聽者的我們不要打斷他們,唯有如此,才能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否則,極有可能讓他覺得自己說錯話了,改口說些并非自己真實所想的話,甚至有的人不敢說下去了。
其次,要學會與學生做朋友,與學生散散步、打打乒乓球、聊聊天……,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信任你,把你當作朋友來看待。
最后,適時撥亂反正。在指出學生錯誤之前,想想場合合適嗎?會傷他的自尊心嗎?……只有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換位思考,學做“傻子”,把自己的知識水平定位在小學生水平上
對于有些題目,我們老師一看,小菜一碟,在臺上講得眉飛色舞,尤其是講簡便方法的時候,那更是精妙絕倫。而此時臺下的學生卻是聽得云里霧里,不知所然。記得剛回家鄉(xiāng)工作的時候,一位女老師說我是教高年級數學的,小學數學未必教得下。細細品味一下,這話是有道理的:小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我們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方法他們能理解并接受嗎?
為此,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把自己當作小學生,在前面五年所學的知識基礎上,六年級的時候我能往前學會些什么?能學到哪種程度?以我目前的知識水平,我只會用哪些方法準確地去解題?而不是越精妙越好。也許有些老師會說,那也太體現不出自己的水平了,學生會把我當“傻子”的,我應該讓他們佩服我。佩服之后,學生的成績上來了嗎?新課改以學生為教學主體,他們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老師的個人秀。我們要甘當“傻子”,只有一名知識水平和學生一樣高的“傻子”,才能用學生的話語和他們交流,用學生的心境去了解他們,學習上才能取得實效性。
五、堅持不懈,守得云開見月明
要做到前面四點,是需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教師本身是一份崇高的職業(yè),清貧的職業(yè)。身為老師就要耐得住寂寞,不要一時心血來潮,做了沒幾天,想了下:這么苦,除了上班,下班還要花這么長時間和學生在一起,他爸媽都沒有這么陪他,劃不來,就放棄了。學習是個日積月累的過程,學生的知識就像高樓大廈一樣,少了哪一層磚都會垮的,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清楚學生的進展情況,掌握第一手資料,才能調節(jié)自身的教學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身為老師的我們一定要放低身份,多向學生詢問幾次聽懂了嗎?甘當一名“傻子”,用他們的語言去交流、去感受,只有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3.
[2]《新領程》(小學數學.6年級上).延邊大學出版社.
[3]《特級教案與課時作業(yè)設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湖南教育出版社.2014.
[4]《有效教學方法》.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