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妍,盛寶英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進展性腦梗死與血清炎性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的相關性研究
李 妍,盛寶英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目的 探討進展性腦梗死與血清炎性細胞因子白細胞介素-6(IL-6)的相關性。方法 對92例被診斷為腦梗死(進展組42例和非進展組50例)的患者運用ELISA方法檢測其入院后第1 d、5 d、7 d、14 d的IL-6水平,檢測50例正常對照者IL-6水平,比較入院時進展組與非進展組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情況。結(jié)果 進展組NIHSS 評分明顯高于非進展組(P<0.05);進展組各時點IL-6水平明顯高于無進展組(P<0.05)。結(jié)論 IL-6可作為鑒別進展性腦梗死的一種重要標志。
進展性腦梗死; 炎性細胞因子; 白細胞介素-6
進展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而嚴重的急性腦梗死,約占全部腦梗死的45%。局限性腦缺血、神經(jīng)功能缺失癥狀并且持續(xù)加重是進展性腦梗死常見表現(xiàn),部分患者還會出現(xiàn)神經(jīng)功能逐漸惡化[1-2],多數(shù)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病死率和遠期致殘率均較高。臨床上關于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已有較多的報道,血糖和血清鐵蛋白的升高與其具有一定的相關性,部分患者還會表現(xiàn)出高同型半胱氨酸或者血壓的降低[3]。白細胞介素-6(IL-6)參與機體的炎癥反應和抗感染防御機制,與急性缺血性腦梗死的發(fā)生、發(fā)展及預后密切相關。本實驗旨在通過檢測進展性腦梗死患者入院后不同時間點IL-6水平變化,分析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疾病變化情況,探討IL-6對進展性腦梗死的治療和預后的鑒別診斷提供指導。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9月-2016年12月在佳木斯大學附屬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接受治療的腦梗死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四屆腦血管病會議修訂的診斷標準[4-5],均為首次發(fā)病,總病程在24 h內(nèi),6 h內(nèi)未行系統(tǒng)治療或經(jīng)常規(guī)治療病情逐漸加重,患者均為無嚴重心肝肺腎等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腫瘤和近期感染病史,均經(jīng)過頭顱CT或MRI確診。92例患者中42例符合進展性腦梗死診斷標準:臨床癥狀加重發(fā)生在入院后第7 d內(nèi)的患者同時除外腦梗死后出血,出現(xiàn)新梗死灶或因嚴重的感染或者心功能不全所致的病情進展的癱瘓肢體肌力較入院時下降≥2級或神經(jīng)功能缺損(scandinavianstrokescale,SSS)評分下降≥9分或SSS評分較入院時下降>18%的患者,平均年齡(57.43±10.32)歲;50例為非進展腦梗死組,平均年齡(58.50±11.62)歲,兩組在性別、平均年齡等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發(fā)病后24 h內(nèi)搜集并且不抗凝的外周靜脈血5mL,于采集后30 min內(nèi)以3 000 r/min離心,持續(xù)5 min。收集上清液,-20℃冰箱中保存。IL-6測定采用酶聯(lián)免疫雙抗體夾心法,觀察所有患者入院后第1 d、5 d、7 d、14 d的IL-6 水平,具體操作按各試劑盒說明書要求嚴格執(zhí)行。比較入院時進展組和非進展組美國國立衛(wèi)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 )評分
2.1 NIHSS評分比較 進展組NIHSS 評分(12.73±3.54)分,非進展組NIHSS評分(5.98±6.35)分,進展組明顯高于非進展組(P<0.05)。
2.2 IL-6水平比較 在入院后第1 d、5 d、7 d、14 d進展性腦梗死組明顯高于非進展性腦梗死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IL-6水平的比較
注:與非進展性腦梗死組比較,△:P<0.05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進展性腦梗死呈現(xiàn)出高發(fā)病率和高死亡率,嚴重制約了患者健康與生活質(zhì)量。報道顯示有高達26%~43%腦梗死患者在住院期間可發(fā)展為進展性腦梗死[6],加重了腦血管病治療的難度并嚴重的影響患者預后。病灶的炎癥過程時[7]炎性細胞因子參與其中,目前已有研究證明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 等一些因子與腦梗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8-9]。在各種炎癥介質(zhì)介質(zhì)的作用下,機體的凝血平衡被打破,促使血栓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腦梗死的發(fā)生。IL-6是一種刺激B細胞產(chǎn)生多種炎癥介質(zhì)并參與免疫調(diào)節(jié)的一種促炎癥細胞因子,在機體的免疫應答中起著重要作用。能導致很嚴重的腦損害,其水平與腦梗死呈正相關[10],對于腦梗死患者進行炎性細胞因子的相關性研究,并探討其在腦梗死患者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有望找到進展性腦梗死的分子標記,可對腦梗死患者進行有效的預防,同時提高生存質(zhì)量。
本研究中進展組IL-6明顯高于無進展組(P<0.05),與楊四清等研究結(jié)果相符合[11]。因此IL-6的升高與進展性腦梗死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密不可分。IL-6蛋白水平與 NIHSS評分呈正相關,這說明腦梗死患者神經(jīng)功能情況可間接通過IL-6的水平來反映,可用來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進行病情嚴重程度的估計,同時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的預后有一定的預測作用。
[1] 王燕飛,孫惠淳,夏海琴.強化降脂對急性腦梗死動脈粥樣硬化和炎性因子的影響[J].實用醫(yī)技雜志,2013,20(3):305-307.
[2] 李培敏,陶慶樞.血尿酸和超敏C反應蛋白水平與急性腦梗死關系的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yī)學雜志,2011,10(4):244-245.
[3] 郭書英,楊凡,李震中.缺血性進展性腦梗死的預測因素[J].腦與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8(6):467-469.
[4] 畢德榮,張彬,胡浩.炎性因子與進展性卒中發(fā)病機制相關關系研究[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腦血管疾病雜志,2012,10(1):98-100.
[5] Fisher M,Paganini-HillA,Martin A,et al.Carotidplaque pathology Thrombosis ulceration and stroke pathogenesis[J].Stroke,2012,12(36):253-257.
[6] 王瑞祥.進展性腦梗死患者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監(jiān)測的臨床意義[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3(17): 25-27.
[7] 王海弘.潰瘍性結(jié)腸炎患者血清IL-23、C-反應蛋白含量及臨床意義[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yī)學版,2013,30(3):20-22.
[8] 張秀玲,李庭毅,楊歡,等.進展性缺血性腦梗死患者超敏C反應蛋白的水平變化[J].卒中與神經(jīng)疾病,2010,17(6): 369-370.
[9] 孫春霞,孫善衛(wèi),張瑞彪,等.依達拉奉對進展性腦梗死患者血清 hs-CRP及TNF-α水平的影響及臨床意義[J].河北醫(yī)藥,2010,32(18):2 531-2 532.
[10] Selzner N,Selzner M,Odermatt B,et al. ICAM-1 triggers liver re-generation through leukocyt e recruitment ad Kupff er cell dependent release of TNF-alpha PIL-6 in mice[J].Gastroemerology,2003(124):692.
[11] 楊四清,繆希莉.不同程度腦梗死患者 D-二聚體和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6含量變化[J].微循環(huán)學雜志,2009, 19(2):59.
責任編輯:牟冬生
李妍,女,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臨床神經(jīng)病學、教學及科研工作。
R743.33
A
1008-8164(2017)02-0078-02
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