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行
好米到底是什么米?
——談粳米、糯米、秈米的關系
稻米主要出產(chǎn)在南方,北方人對稻米知之甚少。兒童時期只知道大米飯(又叫白米飯)比小米飯好吃;少年時期增長了點兒知識,知道白米又分為機米和大米兩種,機米糙而大米精,機米出飯多卻不香,大米好吃卻不出數(shù);青年時期關于稻米的知識又增長了不少,見到了許多新詞——糯米、江米、黏米、粳米、秈米等等,但是很長一段時間搞不清這幾個詞兒之間的關系,甚至把字音也讀錯了。
直到有一天得到空閑,用《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把這幾個詞兒都查了一下,不僅知道了“粳米”不讀gěng m@,“秈米”不讀c3n m@,還把它們之間的關系搞清楚了。
【糯米】nu7 m@,名詞,糯稻碾出的米。富有黏性,可用來做糕點、包粽子、釀酒等。也說江米。
【江米】jiāng m@,名詞, 糯米。例如“江米小棗粽子”。
【黏米】ni1n m@,名詞 ,指具有黏性的黍米、江米等。有的地方專指黍米。
【粳稻】j~ng d3o,名詞,一種生長期較長的矮稈稻子,米粒短粗,脹性小。
【粳米】j~ng m@,名詞,粳稻脫殼加工成的米。
【秈米】xiān m@,名詞,秈稻碾出來的米。米粒較長而細,黏性小,脹性大,是我國食用的主糧。
原來“糯米”就是“江米”,是稻米中的“黏米”;“秈米”就是所謂的“機米”“糙米”,沒什么黏性;“粳米”介于“糯米”與“秈米”之間,噴香好吃。
給車軸上油應該怎么說
——膏油和掭筆
車軸上必須上油,而上油則可以減輕摩擦,不僅保護了車、軸,而且使車子行駛輕快。
給車軸上油不能說抹油,應該用“膏(g3o)油”。
膏油是怎么回事?這個詞的形成源于古代漢語的名詞用如動詞。膏本來讀陰平聲gāo,按照《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的解釋是:“肥肉;油脂?!比纭案嗔弧薄案嗷穑ǜ嘀笩粲停薄懊裰窀唷薄S糜跐櫥囕S的就是油脂,是名詞,在“膏油”中當動詞用,為了區(qū)別于名詞,讀音也做了相應的改變,讀作去聲g3o。《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里在“膏g3o”字條下解釋道:“①動詞,滋潤。②動詞,給經(jīng)常轉動的東西加潤滑油。如‘給縫紉機膏點兒油。③動詞,把毛筆在硯臺上或墨盒里蘸上墨汁并掭勻。如‘膏筆‘膏墨?!?/p>
原來不僅給車軸上油可以稱“膏(g3o)”,而且給毛筆蘸墨并掭(ti3n)勻也可以稱“膏(g3o)”?!案嗄卑床僮黜樞蚩煞譃椤罢耗焙汀稗莨P”兩個步驟??吹健稗荨弊趾苋菀茁?lián)想起“舔”字。用舌頭舔過的地方干凈、平整,故貓狗常用這個方法整理皮毛。毛筆蘸墨難免不勻,所以要在硯臺上“掭”幾下,使含墨均勻,筆鋒端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