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東
【教你一招】
縱觀六年級語文教材,尤其是寫人的文章,無不是注重對話描寫的靈活善變,穿插使用。舉例如下:
A.“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姥姥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姥姥的剪紙》)
[對比]姥姥說:“你差點兒把姥姥的眼珠子按冒了!熟能生巧,總剪,手都有準頭了!”
B.林肯轉過頭來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雖然我不是偉大的鞋匠,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的技術。”(《鞋匠的兒子》)
[對比]林肯說:“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過鞋子……”
C.“動作再快點!”船長又叫道。(《船長》)
[對比]船長說:“動作再快點!”
通過對比這三組句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說話內容遇上“表情包”,能傳遞出許多隱含的信息,而這些信息,單從說話的內容里是解讀不出來的。“用指頭點了一下我的鼻子”透露出“我”與姥姥的親密無間,同時也表現(xiàn)出姥姥對“我”的憐愛;“轉過頭來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一句,說明林肯的談話非常嚴肅,也非常有威嚴,想要從氣勢上壓倒那個傲慢的參議員;“又叫道”則說明當時情勢緊迫,而且場面混亂,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大聲喊叫。
綜上所述,為減少對話堆砌的現(xiàn)象,我們在寫作時,一可注重寫人方法的靈活善變及交叉使用,二可變換提示語的位置。
為此,上文主體部分修改如下:
“老師……”聲音像是從嗓子眼擠出來似的。老師正在聚精會神地批改作業(yè),對我這個不速之客似乎故意視而不見。我懵了,心里像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不知道老師葫蘆里賣的什么藥?!袄蠋?!”我提高了嗓門,簡直是豁出去了?!班牛銇砹?!”一句漫不經心的回答?!罢f說你為什么遲到?!薄袄蠋?,您錯怪我了,我遲到可是有理由的呀!”“什么?遲到還有什么理由?”老師猛地將茶杯一摔,臉形一下子扭曲拉長。頓時,空氣凝固了,呼吸停滯了,辦公室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見?!袄蠋煟覄偛庞行┮鈿庥檬?,請原諒!今天早晨,我來上學,正趕上北大橋堵車,我跑了一路,結果還是遲到了!”“好啊,明天堵車你再遲到,你是咱們班的特殊人物?”老師沒好氣地說?!袄蠋煟也皇沁@個意思!今天遲到讓您生氣了。我保證從明天起,早點起床,錯開人流高峰期,按時到校?!蔽倚攀牡┑┑卣f?!斑@才是懂事的好孩子!”老師高興地站了起來,“去吧,明天看你的表現(xiàn)吧?!蔽页蠋熥隽藗€鬼臉,一溜煙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