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寧
積累豐厚,作文不難
文︳劉寧
葉圣陶先生曾說:“小學生今天作某一篇作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xiàn)他今天以前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我在作文教學中特別重視學生生活和語言的積累,溝通生活與習作的渠道。
作文是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客觀事物的主觀反映。學生生活中“積蓄”越多,寫起文章來越得心應手。如果把學生作文的訓練過程看作是植物的成長過程,那么生活的積累便是植物生長的土壤。離開了土壤,再多的技巧和方法都是空談。
學生生活的積累是多方面的,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要重視學生的活動,把學生帶進大自然,帶進社區(qū),帶進公園,帶進孤兒院,帶進敬老院……讓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去觀察、思考,積累作文素材。
在一次以“感恩”為主題的活動中,我設計了一系列活動:“護蛋行動”,讓學生體驗呵護的不易,體察母親的辛苦;觀看影片《媽媽再愛我一次》,體驗母愛的溫暖;幫助爸爸媽媽捶背、倒茶、拖地、洗腳等,體驗孝敬父母和勞動的樂趣。每次活動,我都要求學生關注內(nèi)心的想法和情感的變化,書寫活動過程和感想。一學生的“護蛋行動”是這樣寫的:“做完課間操以后,我的蛋蛋竟然毫發(fā)無損,我心里一陣竊喜。劉老師也許是看到了我畫在蛋蛋上的笑臉,也許是看到了我的蛋蛋還活著,因為剛才有好幾個同學的蛋蛋已經(jīng)‘光榮犧牲’了,她飛快地跑過來要為我拍照,我馬上從保護套里拿出我的蛋蛋,擺好pose,我的心里比吃了蜜還要甜。就在劉老師轉身離開的那一瞬間,我的蛋蛋竟然掉在了地上。我想象著它能像乒乓球一樣彈起來,被我牢牢抓住,依然毫發(fā)無損。可是我卻聽到了它破裂的聲音,在地上,我看到了那一灘清澈透明的蛋清,蛋清中赫然還有一堆黃色的液體。我精心呵護了兩天的‘孩子’就這樣沒了,我真是一個不稱職的‘媽媽’。兩行冰涼的液體從我的臉頰上流下來,是為了悼念我那剛剛夭折的‘孩子’嗎?”這段描寫寫出了真實的情感體驗,真摯感人。
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讓學生更多地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閱讀中掌握語言運用的規(guī)律,是提高學生語文積累最直接的方法。僅僅讀課本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要引導學生走進課外閱讀的繽紛世界,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多讀書,讀好書。我每天課前5分鐘讓學生分享書籍報紙中有趣的見聞,每周安排一節(jié)閱讀課與學生共讀一本書,每教完一篇課文就推薦相關書籍,以此培養(yǎng)學生讀書看報的習慣,擴展學生的閱讀面和視野。閱讀的范圍擴大了,書讀得多了,語言積累就豐富了。
(作者單位:衡陽縣渣江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