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小莉,郁 嫻,黃佳璐,丁 濤
(無錫市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 無錫 214000)
髕骨骨折是臨床上常見的關節(jié)內的骨折,髕骨骨折的治療主要目的是恢復膝關節(jié)的連續(xù)性,維持髕骨對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最大程度地恢復膝關節(jié)的功能,減少膝關節(jié)損傷的并發(fā)癥。選擇無錫市人民醫(yī)院骨科于2012-07—2015-10間收治住院的38例單側髕骨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A組(19例)和B組(19例)兩組。A組按常規(guī)使用髕骨爪進行手術,B組則采用Pin-cable系統(tǒng)治療髕骨骨折,兩組病人從術后護理及康復方面做比較,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病例選擇標準:(1)閉合髕骨橫行骨折和粉碎性骨折,關節(jié)面分離超過2 mm,且為單側髕骨骨折。;(2)無其他嚴重的基礎疾患;(3)骨折至手術時間小于1周;(4)患者能積極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病例排除標準:(1)不累及關節(jié)面的撕脫骨折與縱行骨折則排除在外;合并其他骨折或其他臟器損傷者;(2)陳舊性或開放性骨折合并感染者;(3)伴有其他內科疾患;(4)患者順應性差,不能配合。
本組共選擇38例患者,其中男18例,女20例,年齡35~77歲,平均年齡53.2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20例,自行跌傷14例,運動摔傷4例。術前均遵醫(yī)囑行膝關節(jié)正位、側位、軸位X線檢查,以及螺旋CT檢查。。均為閉合性髕骨骨折,無合并外傷史,無嚴重基礎疾患,患者于傷后1~5 d分別行髕骨爪治療(A組)和Pin-cable治療(B組)。每組根據橫行骨折和粉碎骨折分為A1、A2和B1、B2亞組。
髕骨爪治療髕骨骨折術后觀察針眼有無滲血,末梢血運情況,髕骨爪固定的牢固情況,每日1~2次酒精消毒,防止感染,患者平時穿褲子腰寬大,以免引起髕骨爪脫落。早期活動主要以股四頭肌收縮運動為主,術后第二天可進行直腿抬高運動,防止下肢靜脈血栓,盡量避免過早屈伸膝關節(jié),防止髕骨爪脫落,通常術后8~12 d開始行膝關節(jié)屈曲運動。
Pin-cable治療髕骨骨折術后彈力繃帶加壓包扎,術后6 h就可以行股四頭肌的等長收縮鍛煉及踝泵運動,根據患者耐受疼痛的情況,術后第2 d就可以指導術肢直腿抬高活動,同時可穿著抗血栓彈力襪防止下肢靜脈血栓,臨床上我們第2~3 d就可以配合CPM機幫助膝關節(jié)屈曲及伸直鍛煉,一方面防止下肢靜脈血栓落實到實處,另一方面病人可早期下床活動,減少了臥床時間,降低了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同時也減輕了病人的痛苦,促進傷口愈合。
術后一個月膝關節(jié)功能評分表(HSS),記錄術后一個月膝關節(jié)全范圍活動(ROM)、完全負重行走時間(LT),根據隨訪X線片評估骨折愈合時間(FT)(骨折線模糊,有骨小梁通過骨折線),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所有病人均獲得隨訪,術后嚴格按照護理要求及功能鍛煉計劃進行功能鍛煉,A組術后第1 d平均ROM為5°,術后一周為35°,術后兩周為66°,術后一個月為111°;B組術后第1 d平均ROM為22°,術后一周為60°,術后兩周為103°,術后一個月為126°。
平均HSS、ROM、LT及FT結果,見表1。B組的HSS、ROM、LT均優(yōu)于A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A、B兩組FT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樣,B1組的HSS、ROM、LT均優(yōu)于A1組,B2組的HSS、ROM、LT均優(yōu)于A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1和B1組、A2和B2組FT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1組的HSS、ROM、LT以及FT均優(yōu)于A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1組的HSS、ROM、LT以及FT均優(yōu)于B2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平均HSS、ROM、LT及FT
髕骨骨折臨床比較常見,可由直接暴力或間接暴力造成,直接暴力常造成粉碎性骨折,間接暴力常造成橫斷骨折。臨床上最常見的是髕骨橫行骨折,約占34%,其次是粉碎性骨折[5]。對于橫行骨折,克氏針張力帶、中空加壓螺釘、螺釘鋼絲、記憶合金等多種方式進行治療,總體取得了較好的療效[6]。相對于髕骨橫行骨折而言,粉碎性骨折手術難度加大,療效下降。本研究主要對采用髕骨爪和Pin-cable內固定的患者,在術后進行針對性的功能鍛煉,對結果進行了比較。其結果是由于Pin-cable具有固定牢固的優(yōu)點,術后可以進行早期功能鍛煉干預,在HSS評分、關節(jié)活動范圍以及負重時間方面均優(yōu)于髕骨爪組,但在愈合時間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而髕骨橫行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在HSS評分、關節(jié)活動范圍、負重時間以及愈合時間方面均有顯著差異。髕骨骨折的術后功能鍛煉非常重要,通過術前有針對性的制定術后康復計劃,術后加強護理并嚴格執(zhí)行康復計劃,可以讓膝關節(jié)恢復本有的屈伸功能。髕骨爪治療比較適合簡單和粉碎性不重的髕骨骨折,對于一些側方粉碎性骨折固定不牢靠,影響早期膝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有些髕骨爪固定后早期活動還會造成髕骨爪松動,導致骨折延遲愈合或畸形愈合,對于術后護理存在著限制性,康復效果也相對差些,而且內固定取出比較困難,所以髕骨爪固定髕骨骨折有著局限性,而且操作相對復雜。Pin-cable治療髕骨骨折首先它適合各種類型的髕骨骨折,鋼絲緊貼骨質穿過,無一例脫針,它最大優(yōu)點是固定牢固,早期活動不受影響,可以早期進行膝關節(jié)的屈伸鍛煉,減少了很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同時病人疼痛也會較髕骨爪減輕,內固定取出也比較容易。
[1] 張權,危杰,王滿宜.Cable-pin系統(tǒng)在髕骨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中華創(chuàng)傷骨科雜志,2007(9):214-217.
[2] 劉愛蜂,金鴻賓,王志彬,等.髕骨骨折固定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18):128-131.
[3] 宋煒中,丁志宏,楊鐵毅.Cable-pin系統(tǒng)與張力帶固定治療髕骨骨折的比較[J].復旦學報(醫(yī)學版),2010(37):672-675.
[4] 把其兵,丁星剛,采國兵,等.形狀記憶合金聚髕器治療髕骨骨折[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0,17(3):328-329.
[5] THELEN S,BETSCH M,SCHNEPPENDAHL J,etal.Fixation of multifragmentary patella fractures using a bilateral fixed-angle plate[J].Orthop,2013(36):1437-1443.
[6] 維山,孫建華,李寬新,等.髕骨骨折不同治療方法的臨床療效比較及治療策略分析[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3044-3046.
[7] 李波,張樹明,喬雅楠.髕骨骨折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綜述[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4,22(8):719-722.
[8] 夏效泳,史宗新,于遠洋,等.Cable—Pin系統(tǒng)在髕骨骨折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創(chuàng)傷外科雜志,2014,16(5):458-464.
[9] 曹志軍,吳冰,單方軍.應用雙鋼纜與雙鋼絲治療髕骨骨折的臨床療效 對比[J].浙江醫(yī)學,2015,37(23):1947-1948,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