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的一天,馬季和中央廣播文工團到中南海演出。當時,他們看到周恩來正在發(fā)火。原來,前一天晚上,朝鮮隊和中國八一隊進行足球比賽,中國隊1∶2輸了,現(xiàn)場500多名中國球迷認為朝鮮裁判員不公,散場后圍在門口不讓裁判員出去。有關部門動用許多警力才護送裁判員離場。這些人又跑到朝鮮大使館鬧事,造成很不好的影響。
當馬季他們演完相聲休息時,周恩來徑直走到他們中間,問馬季:“你的相聲里有沒有反映如何看球賽的?”馬季不假思索地回答:“沒有?!敝芏鱽碛謫枺骸澳懿荒軐懸欢沃S刺體育比賽只爭成績、不講風格的相聲,教育我們的運動員和觀眾在比賽中,特別是在國際比賽中講風格、講文明。我們是個大國,輸球不能輸人嘛!”
隨即,周恩來對馬季說:“你寫一段相聲,國際比賽前,要反復放,這樣會好一點。”馬季連忙表示保證完成任務。“好,下星期我看你的節(jié)目?!敝芏?/p>
來說。
馬季熟悉球場規(guī)則,也熟悉球迷們的喜怒哀樂以及他們在球場上的情緒反應,因此,落筆時靈感如潮。兩個晚上就寫完了初稿,取名《球場上的丑角》。他和另一名相聲演員于世猷邊排練邊修改,很快就熟練了。
周恩來如約而來,聽完后,周恩來說:“要錄音,反復地放,要教育我們的觀眾,丟球不能丟人!”
后來,馬季對這個作品進行了改編、加工,其中部分素材的來源很有意思:一回,馬季看完球坐公交車回家,有個年輕人也在球場站上車,可能還沒從比賽中回過味來,買票時居然問售票員“到北海有幾個球門”,逗得乘客哈哈大笑。馬季留心了這段對話。此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部分與體育比賽有關的相聲作品,其中包括《看球記》《三比零》等。
(雨山摘編自《中共風云人物錄(上)》,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