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同生
在實際的作文訓練當中,學生的“無我”現(xiàn)象非常嚴重,寫的是空話、假話、套話,敘述的是別人的故事,描述的是別人的生活,抒發(fā)的是別人的感情,流淌的是別人的眼淚。這已經成了一種顯見的弊端,必須予以糾正,否則作文的真情實感、作者的心靈傾訴、生活的真實反映等等,永遠無法落實。
一、“無我”的觀察——虛
學生要做好寫作的準備工作,必須要有一定的觀察習慣、觀察能力、觀察素材,這樣他的作文積累才可能是合格的。沒有觀察,也許就沒有作文,沒有觀察時的色香味,也就沒有作文時的味情狀。觀察是作文的首要功夫,誰都不能否認觀察對于作文的重要性。
但關鍵是學生如何認識到這一點,并且自覺、有效地執(zhí)行。大量的學生習作和案例證明:學生的觀察往往是“無我”的,學生并沒有全身心投入到生活中去,沒有調動自己的感官,沒有動筆記錄觀察所得,沒有動心體會觀察所感,所寫的觀察內容,還是“無我”,所以顯得虛空、虛誕,沒有生活的真實感,缺乏那種活生生的生活情味。學生小源的一則作文或許能證明這一點:
那是我五歲的時候。有一天上午,外婆正在廚房里炒菜,發(fā)現(xiàn)鹽沒有了,頓時手足無措——如果外婆自己出去,丟我一個在家,總缺點安全感。這時我看穿了外婆的難處,并自告奮勇地對外婆說:“我?guī)湍グ邀}買回來?!薄澳??”外婆疑惑地看著我,“對!我去過好幾次了呢!”——事實上我并沒去過。外婆見此只好無奈點頭。
很快,我就從鎮(zhèn)上的小賣部買回了鹽,正高興著自己能為大人做事了,就不知一不留神踢到了一個什么東西。頓時,我把握不了平行,摔了一跤,鹽便很不均勻地撤滿了一地,我頓時慌了手腳,因不懂事,心想鹽掉地上弄臟了,得趕快把這個壞消息告訴給外婆聽。
來到院子門??匆姼舯诘耐跄棠陶谙疵住N翌D時靈機一動,既然米可以用水洗干凈,那么鹽一定也可以洗干凈。想到這里,我向王奶奶借了一水盤,來到大街上把鹽裝進水盤里,往大院的水龍頭跑去,水很快就把盤子裝滿了,我使勁地搖了搖盤子,然后把手伸進去攪動一下。孰知盤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驚慌,也顧不得盤子里空空如也,我十分驚慌,也顧不得盤子,立刻向家里跑去。
回到家里,我把事情的經過講給外婆聽。還未說完,外婆已經捧腹大笑起來,她摸了摸我的頭,笑盈盈地說:“傻孩子,鹽并不像米那樣洗得干凈的,它是遇水就溶的。”說完又大笑起來。
這篇學生習作,初初看來,全文敘述清楚具體,某些細節(jié)寫出了童趣。但仔細推敲,卻發(fā)現(xiàn)文章充斥著“無我”的觀察和描述:且不管文章寫的是真是假,鹽撒在地上,五歲的孩子會馬上用水來沖洗嗎?奶奶不是正在煮菜急著用鹽嗎?借水龍頭給“我”的奶奶會不問我干什么嗎?這些細節(jié),這些敘述,明顯就站不住腳。
葉圣陶說過:“是依據平時的觀察和認識來寫呢,還是現(xiàn)買現(xiàn)賣,臨時去觀察和認識來寫呢?回答大概是這樣:多半依據平時的觀察和認識,現(xiàn)買現(xiàn)賣的情形有時也有,但是光靠臨時的觀察和認識總不夠。因為臨時的觀察認識不會怎么周到和真切?!盵1]教師還得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并且是“有我”地觀察,養(yǎng)成習慣,注意積累,有意識地加強觀察力中的感知力、透視力、發(fā)現(xiàn)力、捕捉力,敏銳地捕捉事物的形狀、色澤、音響、節(jié)奏、質地、溫濕、氣味等等。
二、“無我”的感受——假
作文是生活的反映,是學生思想感情流露的表現(xiàn),要反映廣闊的生活,必須得對生活有真切的感受。有了豐富的感受,就能從生活中攝取寫作的材料,強化寫作動機,從而促使學生作文的順利完成。作文中的感受,既包含豐富具體的感知,又包括真切強烈的情感體驗。只有通過感官的感知活動,才能獲得事物的感性印象,產生具體的感受。也只有全情投入,才可能對外界事物有真切的感受。學生作文需要有感受,有體驗,才能激發(fā)寫作動機,豐富寫作材料,把作文寫好。
但關鍵又在于學生的作文當中,充斥了太多“無我”的感受,他的感受是假的,不是發(fā)自內心的,是借用了別人的。從文章前后來說,這種“無我”的感受站不住腳,顯得別扭或生硬。這種感受不是發(fā)自內心的,沒有經歷自己情感的同化,沒有經過自己思想的過濾,顯得虛假、漠然。這種簡單的“復制”他人的感受,是不可能打動讀者的。如學生小昕的習作片段:
……有一次,我們每人要買一本統(tǒng)一的練習,晚上,他打電話給我,問我買到沒,我說沒,他就幫我去買,結果他跑了幾家店都沒買到,最后上課怕我被老師罵,竟把自己的那本給我,自己挨罵。我本以為他是自己也沒買到,順便才幫我買,后來才知道他是專程為我去買的……
在這種材料中,小作者顯然缺乏自我的感受:他怎么知道同學馬上愿意為我跑書店?而且跑了四、五家?他又怎么知道對方是那樣的了解自己?這些感受似乎是缺乏生活基礎的。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引導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感受?!案袝r花濺淚,恨別鳥驚心”。要進行“有我”的感受,還得從現(xiàn)實生活入手,只有深切地關注現(xiàn)實生活,積極投入,才可能提高自己的感受力。此外,還要努力形成自己的感受格局,增加感受的深度、廣度、厚度,努力在生活中捕捉屬于自己的獨到感受。葉圣陶先生也說過:“經驗又必須深切,必須正確,這要從整個生活里去下功夫。有了深切的正確的經驗,寫作就不愁沒有很好的材料了?!盵2]
三、“無我”的聯(lián)想——空
聯(lián)想和想像其實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礎,有觀察,有記憶,并經過大腦的思維加工,是積極的思維活動和心理活動,也是需要培養(yǎng)和訓練的,比如說相應的意識訓練、廣度訓練、敏捷性訓練、努力儲存豐富的事物表象等。我們也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聯(lián)想、想象力,否則其語文學習將大打折扣,但反映到學生作文上面,我們卻往往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有太多的不是聯(lián)想、想像,而是假想,即虛假的堆砌。其最大的特質,是失卻了生活的真實記錄、觀察、積累,是憑空捏造的,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還是看看學生小源的一篇習作:
我想,他為什么要拿著一份文件去酒樓里面呢?于是,我和同學說:“各位帥哥美女們,不如去吃東西吧,我很餓?!苯涍^大家的允許后,我?guī)Т蠹胰チ司茦菍γ娴男〕责^里吃東西。我坐在窗戶旁邊看著爸爸在干嘛。同學們看到我有點奇怪之后,就問我:“你干嘛那么疑神疑鬼???”我說:“沒事,我只是想聞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备鞣N小吃都來了后,都搶著吃,好像幾天沒吃飯那樣。我不管他們狼吞虎咽了,繼續(xù)望著窗戶,仔細觀察著爸爸的一舉一動。后來,談好生意后,他們開了一瓶紅酒在喝,我看見爸爸的杯子里裝滿了酒,客人好像在說,如果我爸爸可以在一分鐘內喝光這杯酒,那么以后他只和這一間公司合作,爸爸二話不說就喝了??腿死^續(xù)給爸爸倒酒,到了最后,爸爸醉了。我終于理解爸爸為什么每天都醉醺醺。
這樣的事情,也許在小源的生活里有發(fā)生,但哪有這么湊巧的事?既然隔著窗,隔著街,怎么知道客人是在要求父親一分鐘內喝完酒呢?學生調動了所謂的聯(lián)想和想像:父親醉,聯(lián)想到他談生意;想像父親喝酒的情形。但是,這只是假想,不太符合生活的實際。這又是學生編造的假場面、假場景。
聯(lián)想是積極的心理活動和思維活動,它遵循的是生活基礎和觀察積累。比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由遠遠的街燈,聯(lián)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聯(lián)想到天上的街市人家,是一系列符合生活真實和情味的心理活動。假想則不然,它完全丟掉了生活的真實,丟掉了觀察的基礎,憑空捏造,天馬行空。這樣浮躁的文風,是不應鼓勵的。所以說,要求學生聯(lián)想,并非引導學生假想,而是要緊抓生活的源頭,去掉浮華虛誕。教育前輩們曾說過:“就是有時是根據作者的想象,而所記述的是假設的情形,但想象也不是憑空妄造,須有相當的經驗做根據?!盵3]
四、“無我”的表達——矯
作文過程是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我對社會、對自然、對人生的認識過程,這當中強調的是“有我”、“自我”、而非“無我”。但在實際作文訓練中,學生作文恰恰充斥了“無我”的表達,主要表現(xiàn)在借別人的故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悟感受,或借別人的故事抒發(fā)他人的感情,就是缺乏自我,沒有自己的故事,沒有自己的感情,沒有自己的體會。這樣的表達,始終不是發(fā)自內心深處的真情實感。
借別人的故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悟感受,簡稱為“借他事抒我情”,主要形式為一個故事一段感悟,但這個故事是別人的,不是自己的。開頭語就是“我看了一個這樣的故事……”,緊接著把那個故事搬出來,然后就是假裝抒發(fā)自己的情感,“我看了這個故事之后,真的覺得……”,通篇寫下來,屬于自己的話沒幾句,純粹就是抄一則課外故事,或雜志上的,或網上的,這種偷懶方式害人不淺,因為學生并沒有自己開動腦筋,沒有琢磨整篇作文的整體構思過程,什么取材、組材、立意等,統(tǒng)統(tǒng)顧不上,也懶得去琢磨,久而久之,始終是不會寫作文。
還有一種形式,就是“借他事抒他情”,基本模式是借他人的故事抒發(fā)他的情感,或者在他人故事的基礎上,進行議論,這種模式更加可以偷懶,它既不是讀后感,也不是雜文,純粹就是簡單意義上的復制粘貼,躺在別人的故事里,喜怒哀樂始終是他人的,抒發(fā)的是他人的情感,表達的是“無我”的文字堆砌。
語文教育前輩們曾說過:“文章是傳達自己的意思和情感給別人的東西。倘然自己本來并無這樣的意思和情感,當然不應該作表示這樣的意思和情感的文章,不然便說誑了?!盵4]學生作文中“無我”的表達,純粹就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訓練任務,并非誠實的、自己的話,這樣練來是無益且無聊的。這種矯情做作、空話假話連篇的寫法,會害了學生,所以必須杜絕。
參考文獻:
[1][2]葉圣陶著《怎樣寫作》中華書局2007年版,P50,P119,P50,P12。
[3][4]夏丐尊、劉薰宇著《文章作法》中華書局2007年版,P1,P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