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茜
有人說:“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蹦牵瑢W海無涯,你想不想與好玩的老師同行?想!那就給你介紹一個。她叫“波波老師”,真名黃波,是長沙市岳麓區(qū)九江小學的一名普通老師。她不僅“好玩”,還“會玩”,并“玩”出了6部專著。
她“玩”出了個性
“大家都知道,以前女性沒有地位,嫁入夫家后就要隨夫家的姓。一個姓潘的女子嫁給一位姓池的男子,就叫池潘氏。我有一個同學姓蔣,他的奶奶原來姓顧,大家說他奶奶應該叫什么氏?(‘蔣顧氏)想得美!又想讓我給你們‘講故事。不行,我的故事正在休年假,不能打擾它?!?/p>
這是黃波執(zhí)教的一節(jié)“好玩”的課堂。她的課堂是有個性的,可以熱鬧非凡,但不會因此而忽視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她覺得,唯有覺得“好玩”才是做一件事的最高境界。她的第一教學目的從來都是“讓學生對學習感興趣”,而不是“學習n個生字,背誦n首古詩”。她常常“自討苦吃”地組織很多活動,就是為了讓孩子在活動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某個問題,學生如果感興趣,那就多“玩”一會兒。她上過很多堂孩子“不想下課”的課。學習如何給詩加“腰”時,她對學生說:“其實你們也可以給詩加‘腰,說不定比他們加得還好呢!”孩子們一發(fā)不可收拾:“春風抱細柳,淡月吻梅花”“春風惹細柳,淡月繞梅花”“春風陪細柳,淡月知梅花”……不知不覺,下課鈴聲響起,但孩子們意猶未盡,硬是拖著她繼續(xù)交流。
上《少年閏土》一課時,她講到城里孩子只看到“高墻內四角的天空”,講到閏土和“少爺”的童年生活的對比,也講起自己的童年:“有一次去城里一個親戚家,城里孩子拿著那種會‘啄米的玩具雞氣我:‘你玩過嗎?我說:‘我玩活的?!甭犂蠋熤v完這個故事,孩子們樂不可支,課堂也由此充滿了童趣味。原來常常羨慕城里孩子的他們,找到了“土雞蛋”的優(yōu)越感。之后,孩子們寫的《我快樂,我是“土雞蛋”》《釣小龍蝦》等文章還登上了《長沙晚報》。
你以為歡樂的老師就沒有威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很多老師為問題學生焦頭爛額時,她卻好像永遠在“玩”。很多時候,她只需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手勢,對方就乖乖就范。而對那些“病入膏肓”的孩子,即使沒有立即見效的“神藥”,她也不怕,按照她的“藥方”,幾個“療程”下來,就沒有“治”不好的。
某同學自認為“即使給我喝云南白藥也無法彌補我心靈創(chuàng)傷”的那種人,經常上課講話,欺負同學。她接手這個班的時候做過調查,讓一些曾經受過這個“刺頭”欺負的同學把“訴狀”寫下來。結果她收上來一大堆紙條,有些人還“控訴”了好多條??赐晖瑢W們的“指控”后,她在電話里給“刺頭”的家長進行了一次“微型家庭教育講座”,然后開始給孩子“開藥方”。幾個“療程”之后,他擺脫了“刺頭”的名號,同學、老師、鄰居都說他變化很大,學習成績也上升到班上的中等水平。
有個學生不怎么遵守紀律,老師批評時還喜歡翻白眼、扁嘴巴甚至嘟噥兩句。一天,他和同學發(fā)生糾紛。之后,他歪著腦袋、揚起下巴像放鞭炮樣的說一大堆話。黃波淡定地說:“對不起,我從來聽不懂氣急敗壞的話。”孩子蒙了,沒想到老師這么“溫柔”!這個孩子被“溫柔”的力量所感化,越來越懂規(guī)矩,后來還成為了“三好學生”。
這不正是《西游記》里誰誰誰拂塵一揮,某個小妖乖乖現出原形,俯首聽命的情景嗎?“任爾東西南北風,總有降你之神功”,如此,她又怎能不沉靜安閑地“玩”得上癮?
她“玩”出了6部專著
2007年,她將自己的幽默教育變成了專著《戀上你的課》。之后,她又相繼出版了《我的迷人“語”秘書——小學語文趣味教學12法》和《趣味識字教學》。
2009年下學期,她為了教好三年級孩子的作文課,寫出了詳細的關于寫作的教案,從如何審題、選材、布局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解讀。等她教完這屆三年級時,她的《小學作文教學設計方案53例》也出版了。
因為留守兒童隔代教育的問題,很多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學校為此申請了“農村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的課題。黃波是少先隊大隊輔導員,課題組讓她負責德育這一塊的研究。她二話沒說就“接了這個活”,找資料、搞活動、做記錄、理資料,把德育工作抓得扎扎實實。一年后,她的《有效德育三部曲》一書出版了。由于負責課題的老師調離了學校,學校后來讓她做該課題的主持人。她發(fā)現以前的研究對學習習慣的界定太過繁瑣且顯得雜亂,于是創(chuàng)造性地將學習習慣分成“認真學習——有效學習——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創(chuàng)新學習”五個層次。在此基礎上,2014年,她的《小學生學習習慣養(yǎng)成方案》又出版了。
有時間寫這么多書,你以為她的工作很輕松?那你又錯了!她一周有二十多節(jié)課,還擔任班主任和少先隊大隊輔導員,并常常兼任老教師的“秘書”、學校的電腦維修工。她說:“要我慢慢去擠牙膏,肯定是沒時間的,也就是靈感涌出來趕緊記下來,或者事后趕緊‘錄下來。也沒覺得自己寫得有多好,就是感覺一些片段像一顆顆珍珠,不串起來,散了太可惜了!”
當然,讓她感覺快樂從而更加“玩”得上癮、“玩”得有味的,是孩子們的進步。
有一次,她接手一個新班,班上課堂紀律非常不好。她接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制定了班規(guī),并嚴格遵照執(zhí)行。隨之而來的是,班級的早自習由原來的“大鬧天宮”變得書聲瑯瑯。課堂上也變得靜中有動。有幾個孩子不做作業(yè),她采用了“少量規(guī)定作業(yè)+自主作業(yè)”的方式。之后,學生就沒有一個不做作業(yè)的了,自主作業(yè)也做得很多。班上還有學生寫作文對分數無所謂,甚至有不少學生通過抄襲作文來應付。她就調整作文打分規(guī)則:60分為基礎分,字數達標加10分,一個好詞加2分,一個好句子加5分。原創(chuàng)的好文章進行講評,并推薦到宣傳欄里。規(guī)則出臺后,同學們寫好作文的積極性提高了。
以前,不少學生不敢質疑權威?,F在,他們的文娛活動、場地布置、程序設計、節(jié)目表演都非常有創(chuàng)意。他們甚至帶來一條金魚與大家“魚樂”。更有甚者,學生敢將練習冊上的“眾人一條心,黃土變成金”改寫成“眾一心,土變金”,還畫了個調皮的表情,寫著“名言不簡潔,就可以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