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森
(河南大學 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
休閑體育與社會治理:一個理論辨析
張 森
(河南大學 體育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休閑體育是人性發(fā)展的需要,因而也是社會發(fā)展的需要。通過解析休閑體育與社會治理的關系,發(fā)現:休閑體育是社會生活的基本內容,是調節(jié)生活的重要方式,其發(fā)展受社會因素的制約,是治理社會的有效途徑。兩者的辯證關系說明:作為人的內在需求,休閑體育若不能得到合理滿足,則其將會成為異化社會的特定暴力。反之,若從人性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它則可能成為解放人性、助益社會的一種活力。
休閑體育;社會發(fā)展;社會治理;自我價值;生活構建;社會轉變
休閑作為一個古老的話題,自亞里士多德以來,西方哲學、心理學、社會學和經濟學等領域的諸多學者都對其內涵進行了闡釋。20世紀50年代以后,休閑體育理論研究起步,關于體育休閑的認識由零散而漸趨體系化[1]。在此過程中,休閑體育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逐步凸顯,近現代社會越來越重視休閑體育的價值。
1.1 休閑體育貫穿于生活之中
休閑體育是一種人文社會現象,對休閑體育的理解要立足于人的需要。但人的主體性又使得休閑很難在同一個層面上來界定,由此滋生出對休閑體育內涵的不同解讀。概括而言,生活中的休閑體育大致對應于四類形式:一、休閑體育是一段自由支配的時間,即生存時間、維生時間之外的閑暇時間。二、休閑體育是一種閑暇活動,是主體追求“自在”特性的一種活動,并以此區(qū)分于其他活動。三、閑暇是一種心理狀態(tài),泛指主體獲得自在心理感受的生活形式,或者說,休閑體育是主體在“自在心理狀態(tài)”下所對應的時空行為。四、休閑體育是一種生命狀態(tài)或生活狀態(tài),這種理解是對心理狀態(tài)的延展和提升。休閑體育不僅包括自在心理狀態(tài),還涵蓋對特定“非自在狀態(tài)”的某種寬容和包絡,人們以一種理解和包容的狀態(tài),從事能實現自身特定追求的、能建立自我認同的活動,即使這些活動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使個體感到自在,但這種基于自我包容和自我建構的生命狀態(tài)仍是休閑體育。
1.2 休閑體育是一種具有層次的生活構建
“自在”是休閑體育的內核,而自在感的生成不可能是規(guī)范化一的,因而休閑體育在更大程度上是主體自我建構的。通俗地說,這種建構涉及“休閑體育要素”和“我的休閑體育”兩者之間的關系。經濟、文化乃至制度的因素,都可以催生出對休閑體育的不同理解。西方人的沖浪、攀巖等在國人的思維中未必是休閑體育,而國人的“群體意識”也可能有悖于個體自由思想而成為西方語境中休閑體育的桎梏。從“人之為人”的角度,可以將休閑體育劃分為表象層、感知層、構想層三大層次。在這一序列中,人的自我價值得到逐級加深的展示和尊重。
時間、活動等是休閑體育的必要條件,這種時間或活動是“自在”的相對客觀的(他)、具體的(實)外現,但未必能激發(fā)主體的心理釋懷。心理狀態(tài)下的休閑體育是個體的一種感知反應,即個體與特定的活動產生互動并從中獲得自在的心理感受。相反,構想層的休閑體育更側重個體內在的價值訴求,而這種價值所定義的“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游離于作為“他”和“實”而存在的“活動”之外。甚至特定的活動可能只是激發(fā)個體移情的“一般對象”(General Being),而這種移情才是個體寄托、建構、體會內在價值訴求,從而感悟“自在”的主導因素。
總結起來,生活中的休閑體育是一種有序結構,包含表象層(時間、活動)、感知層(心理狀態(tài))、構想層(生活/生命狀態(tài))三個有機統(tǒng)一的層次。在這三個層次中,休閑體育的主體性逐次增加,個性化漸趨突出。但是,休閑體育在這三個層次上的涉入是有差異的,通常情況下,人們進行的多是表象層的休閑體育,感知層、構想層的休閑體育涉入度遞減。因此,在社會生活中,時間、活動對休閑體育發(fā)展的影響最為直觀、普遍,而作為心理狀態(tài)和生活/生命狀態(tài)的休閑體育則與休閑體育主體的個性有較大關系。這種獨特的層次性和構建性為休閑體育的發(fā)展和調控提供了導引。發(fā)展休閑體育,首先應側重發(fā)展休閑體育時間和休閑體育活動的杠桿作用,在此基礎上,逐步重視休閑體育主體的開發(fā),使休閑體育成為促進人性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休閑體育是從文化和物質環(huán)境等外在制約中解脫出來的一種相對自由的生活方式,使個體能以自己所喜愛的、感到有價值的體育方式自在地運動[2]。休閑體育與生活的聯(lián)系,至少包含兩個核心層面:其一,休閑體育作為一種需求,如何從社會生活中產生,即休閑體育 “為什么”得以產生;其二,休閑體育作為一種方式,如何作用于社會生活,即休閑體育 “憑什么”調節(jié)社會生活。
2.1 休閑體育是“有意義”生活的基本支柱
國內學者們多引用馬克思的“三大社會形態(tài)說”來揭示休閑體育是一種必然的社會化趨勢,這種宏觀的、縱向的考察脈絡從整體上指明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也是“社會休閑化”的過程,但對日常生活中休閑體育的關注卻不夠具體、形象。社會生活內部所隱藏的現實與理想、制約與自在之間的矛盾和張力,為休閑體育——一種破解日常生活的需求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日常生活是維持個體存在的基本形式,但不是自我實現的活動。人與人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在“世俗”的基礎上,并成為整個社會組織化的重要部分。或者更直接地說,日常生活就是剝落掉“人追求自我實現”之后的殘缺的社會生活。休閑體育是日常生活的對立面,是生活“意義”的來源,日常生活揭示了生活對物及世俗關系的依賴,而休閑體育則反映實現“人”的生活,兩者將內嵌于現實生活的基本矛盾明晰地呈現出來。依據馬克思的“社會形態(tài)說”,生活的“屬人性”對“屬物性”的克服,是社會形態(tài)演進的基本動力[3]。對“屬物性”、“日常生活”等異化人性、異化社會的內容和抗爭,是“人之為人”的必然需要。作為這種需要的表現形式,休閑體育成為賦予社會生活以“意義”的活動,它既是現代社會健康發(fā)展的基本支柱,也是人類社會進化的基本動力。
2.2 休閑體育對生活的調節(jié)具有豐富性和層次性
概括而言,休閑體育對生活的調節(jié)主要存在兩種途徑。一是個體調節(jié),通過休閑體育活動來獲取一種積極體驗是休閑體育的主要目的,這些體驗可表現為刺激、興奮、緊張、愉悅、舒緩、寧靜、挑戰(zhàn)、獵奇、欣賞等。從這個意義上,一些學者將休閑體育定義為一種主觀體驗狀態(tài),并將“暢爽”視為這種體驗的集中體現和最終境界[4]。這些體驗對應于某些具有特殊意義的“時刻”, 休閑體育則是自我創(chuàng)造“時刻”從而打破單調的“日常生活”。二是人際調節(jié),基于休閑體育動機的分析發(fā)現,休閑體育與社會交往有著相當密切的關聯(lián)。社會動機理論認為,許多休閑體育行為源于社會交往和建立社會關系的需要,包括社會承認、家庭團聚、朋友共處、會見新人和分享休閑體育技能等,健身、高爾夫球等休閑體育活動經常是和朋友一起進行的,并帶有各種不同的社會目的,人們可以從不同的休閑體育活動中得到不同的滿足,不同階級的人群也可以從相同的休閑體育運動中得到不同的滿足。正是這些社會目的給人們提供了共同進行休閑體育的激勵,而也正是在這種共同休閑體育過程中,人際關系或人際網絡得以重新組織,個人生活的質量得以提升[5]。
通過個體調節(jié)和人際調節(jié),可以使休閑體育在不同層次上作用于人及其生活。休閑體育是自在導向下對生活的一種“建構”,這種建構根本上是以“我”為中心的實踐“意義”的過程,體驗、社會交往是該“實踐”的一種途徑。如果將這種“建構”回置于“休閑體育三大層次”中來理解的話,當休閑體育側重于時間和活動的考量時,休閑體育具有明顯的“工具性”,是服務于“屬物性”生活的;感知層次的休閑體育,涉及對生活意義的體悟和涉入,休閑體育成為構建“屬人性”生活的一種方式;而在構想層次,休閑體育本身成為了有意義的生活。
休閑體育是一種歷史現象,一個時代的休閑體育范疇與時代背景密不可分。任何時代,總存在不同形式的限制休閑體育偏好形成或阻礙人們參與并享受休閑體育的因素,這些就是休閑體育的制約因素,其重要性最終表現為對休閑體育產業(yè)的發(fā)展形成某種控制。此外,通過對制約因素的辨別、干預和破解,可以引導休閑體育產業(yè)不斷轉型、升級,從而創(chuàng)造更豐富的休閑體育機會。
3.1 體育休閑發(fā)展受多種因素共同制約
目前來看,休閑體育制約可分為三類,即結構制約、主體制約(內在制約)和人際制約。結構制約是客觀存在的具有普遍性、相對穩(wěn)定性的一類因素,主要包括個體經濟狀況(消費能力)、時間因素、設施水平、社會區(qū)隔、地理(空間)區(qū)隔、休閑體育技能、信息渠道等。結構制約因素的一個明顯特征是基本不以休閑體育消費者的“意愿”而改變,其成因最終可歸咎為一種社會化的配置。結構制約是社會特征及其發(fā)展程度的直接體現,不同地域、不同群體、不同時期的結構制約各不相同,而其對休閑體育發(fā)展的控制也最具有剛性。弱化結構性制約對體育休閑發(fā)展的消極作用,需要從制定合理的假日制度、調整社會作息時間、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優(yōu)化城市服務職能等多種渠道入手。
主體制約強調的是個體意識方面的制約因素,主要涉及倫理觀、價值觀、自我態(tài)度、對恐懼和尷尬的規(guī)避等。某種程度上,個體制約是內在休閑體育需求的“反轉”,如女性對自我形象的關注抑制她們參與某些“野性”的休閑體育活動。主體制約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社會的休閑體育意識和意向,因此,在加大物質性休閑體育設施建設的同時,也必須高度重視休閑體育市場的群體特征?!皭阂荨?、“尚儉”等一些傳統(tǒng)觀念對現代休閑體育發(fā)展的約束還是比較明顯的,這需要我們對休閑體育理念、休閑體育教育等方面進行創(chuàng)新。
人際制約涉及個體的社會關系,作為一個“社會性”的人必然遭到各種社會關系的羈縛。通常,休閑體育是否獲得他人(配偶、親朋、同事等)的認可和支持、是否具有合適的休閑體育伴侶以及休閑體育過程中的人際交往等對個體的休閑體育行為具有重要影響。這表明,休閑體育發(fā)展在某種程度上應作為一種社會發(fā)展手段來對待,不僅是一種經濟產業(yè),還涉及整個社會關系的變遷和再組織。
結構制約劃定了個體和社會休閑體育活動宏觀的、整體的界限,或者說從整體上控制著社會休閑體育的宏觀結構。杰克遜認為,個體制約和人際制約對休閑體育的影響更為直接,印證了休閑體育是以“自我實現”為核心的建構過程。我們在破解結構制約、增加社會體育休閑廣度的同時,也要注重以“個體”和“人際”為核心的休閑體育關系的延展和開發(fā)。
3.2 制約機理是發(fā)展休閑體育的指示器
早期研究曾將制約因素看成靜態(tài)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個體對制約的處置結果是參與或不參與某種休閑體育活動。后來學者批判了這一觀點,指出個體對休閑體育制約因素會進行能動協(xié)調[6]?;蛘哒f,個體可以對制約因素做出統(tǒng)籌,并調整休閑體育行為以適應當前的制約。另一方面,必須明確制約因素通過存在“等級”分異。在特定情況中,某種制約因素相對于其他制約而言對休閑體育者具有更突出的影響力。
由于主體性的存在,制約機理難以訴諸“絕對規(guī)范”的表達。但必須指出,制約機理的等級——協(xié)商特性使“調節(jié)制約因素(尤其是結構制約因素)從而實現對休閑體育活動的調節(jié)”成為具有可操作性的潛在途徑。換言之,制約因素的判別和重構、體育休閑的引導和發(fā)展實際上“一體兩面”,而制約要素及制約機理為休閑體育產業(yè)發(fā)展指明了著力點或著力方向。盡管破除或弱化制約因素能夠從一般意義上推動休閑體育發(fā)展,然而發(fā)展的效率和秩序還取決于對休閑體育制約機理的貼合程度。在制定國民休閑體育規(guī)劃和政策時,尤其要重視這一點。
治理或稱管制(Governance),是指各類公共或私人機構和個人共同參與社會公共事物管理,使相互沖突的利益得以調和并采取聯(lián)合行動的持續(xù)過程。通常涉及政府等公共部門“自上而下”的權力運行,社會群體或公眾“自下而上”的行為方式。休閑體育的發(fā)展涉及政府公共權力對結構制約因素的干預,個體和特定群體間關系的自發(fā)協(xié)調兩個方面的共同努力。
4.1 休閑體育治理社會的核心理念
人性的解放和羈絆的破除是同一的。在制約因素的弱化乃至最終消除的過程中——休閑體育發(fā)展的過程中——人的價值得到逐級尊重。從這一點出發(fā),休閑體育的內涵在追求自在的社會生活和逐步破除社會制約兩者之間統(tǒng)一了起來。換言之,休閑體育作為人本理念與社會發(fā)展之間媒介的價值被確立起來。對個人而言,休閑體育與其身體的、智力的、精神的、心理的、社會的生活狀態(tài)等都密切相關,休閑體育發(fā)展、人性發(fā)展、社會發(fā)展一脈相承[7]。休閑體育通過人的價值的實現來實踐人本精神,來體現社會的發(fā)展。社會發(fā)展是人本發(fā)展,人本發(fā)展必然實現休閑體育發(fā)展。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認同“人本”引領社會發(fā)展的同時,也必須立足社會發(fā)展“循序漸進”的客觀規(guī)律。人本精神賦予體育休閑以治理社會的潛能,但體育休閑是受特定時代背景制約的歷史現象,因而應結合當前歷史階段的實情和要求做出統(tǒng)籌和部署。
4.2 休閑體育治理社會的現實途徑
社會發(fā)展是追求和達成更宏偉的社會理想目標的過程,涉及人的自由、人的尊嚴、社會公平等內容。休閑體育有助于個人發(fā)展、心靈療救、強健體魄、舒緩獵奇、自我追思等,并通過人與人的交互關系而觸及社會文化、經濟等層面。一以貫之,休閑體育內斂著推動個人發(fā)展,進而促進社會發(fā)展;休閑體育作為人的內在需求是一種客觀存在,那么迎合這種需求的供給不僅具有當然的生命力,并且具有實現社會發(fā)展的正義性(Justice)?;蛘哒f,休閑體育是一種合乎社會發(fā)展內涵的治理“公器”。愛丁頓等指出,休閑體育能推動社會、文化、經濟三大層面的轉變,最終實現個體、社區(qū)、社會系統(tǒng)的優(yōu)化發(fā)展(如表1所示)。這一方面肯定了休閑體育具有社會治理的功能,同時也揭示出休閑體育治理的復雜性和綜合性。應充分調動并協(xié)調政府、社區(qū)(或其他社會組織)和個體要素,策動社會系統(tǒng)向社會發(fā)展所指向的“理想狀態(tài)”逐步轉變。在此過程中,應處理好以下重點工作。
表1 休閑體育與社會轉變
類別社會層面的轉變文化層面的轉變經濟層面的轉變個體(微觀系統(tǒng))社會化道德發(fā)展人際關系優(yōu)化洞悉生活的意義行為導向在價值觀、規(guī)范、制度設置以及各類建筑物中得以體現關注個體決策尋求對經濟自覺和決策后果的理解社區(qū)(中觀層面)改善生活質量與經濟發(fā)展相關采取行動以推動變化促進休閑體育文化認同強化共同的價值觀和規(guī)范創(chuàng)建機構設置以促進休閑體育領域的事業(yè)發(fā)展將社會發(fā)展和經濟發(fā)展相聯(lián)系制定政策以促進經濟發(fā)展通過金融發(fā)展或采取激勵措施來推動休閑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社會(宏觀層面)確立更為寬廣的價值理念制定政策采取行動以推動變化促進休閑體育文化自覺保護休閑體育資源制定政策、法律和制度規(guī)定致力于發(fā)展國民經濟制定政策、法規(guī)促進經濟發(fā)展通過金融發(fā)展或采取激勵措施來推動基礎設施建設
第一,調控結構制約。結構制約因素溯源于特定的社會配置,并在整體上規(guī)定了社會休閑體育的宏觀結構。在這方面,需要發(fā)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通過優(yōu)化收入分配、創(chuàng)新假日制度、調整工作時間、改善社會關系、暢通信息渠道等多方面努力,逐步破除不符合社會發(fā)展趨勢的客觀因素,提升整個社會開展休閑體育的綜合能力。
第二,豐富休閑體育機會。放寬和優(yōu)化結構制約為休閑體育的進一步發(fā)展提供了可能,還應通過休閑體育產業(yè)的培育、休閑體育設施的配置、休閑體育活動的創(chuàng)新等,不斷提升休閑體育吸引力,強化人們參與休閑體育的意愿,提供能充分滿足社會休閑體育需求的各項產品和設施。這方面,應結合政府和市場兩方面力量來推進。
第三,加強休閑體育教育。休閑體育教育不應局限于以“如何開展休閑體育活動”為核心的各種知識傳授,如休閑體育活動介紹、休閑體育時間的安排、休閑體育技能的培訓等,更需關注“如何解讀休閑體育內涵”,包括休閑體育哲學、休閑體育與人際關系、休閑體育與社會發(fā)展等。相對而言,后者更為重要,是實現休閑體育“治力”(The Power for Governance)的重要保障。使人們理解休閑體育的意義,是休閑體育助益人性解放、助益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前提。因此,休閑體育教育應涵蓋市場行為和公共行為兩類。
第四,規(guī)范休閑體育秩序。政府部門和行業(yè)組織應制定、完善相應的法規(guī)、條例、行規(guī),對休閑體育產業(yè)氛圍、態(tài)勢進行引導、調節(jié)和控制,保證休閑體育作為一項社會性活動能夠健康有序發(fā)展。
休閑體育是人性的需要,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本研究解析了休閑體育與社會治理的辯證關系:作為人的內在需求,休閑體育若不能得以合理滿足,則休閑體育將成為異化社會的特定暴力;反之,若從人性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休閑體育則可能成為解放人性、助益社會的一種治力?!氨┝Α迸c“治力”,這兩種將社會引入截然相反方向的力量,統(tǒng)一于休閑體育,這決定了休閑體育具備作為社會控制或調節(jié)工具的潛質。
[1] 寧澤群,魏敬安.休閑的基本含義:從社會發(fā)展角度的理解與分析[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7:80.
[2] 杰弗瑞·戈比.你生命中的休閑[M].康箏,田松,譯.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14.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8-483.
[4] 卿前龍.休閑與社會治理[R].北京大學博士后研究工作報告,2010:3.
[5] Argyle,M.,Martin,M.,Lu,L.Testing for Stressing and Happiness:the Role of Social and Cognitive Factors,Spielberger,C.D.,Sarason,I.G.Stress and Emotion[C].Washington,D.C.:Taylor Francis,1995(15):173-187.
[6] Crawford D W.,Godbey G.Reconceptualizing barriers to family leisure[J].LeisureScience,1987(9):118-127.
[7] 愛丁頓·陳彼得.休閑:一種轉變的力量[M].李一,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11.
Recreational Sport and Social Governance)
ZHANG Sen)
(Sport Dept., Henan Univ., Kaifeng 475001, China)
Recreational sport is the demand of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paper analy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reational sport and social governance and points out that recreational sport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social life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adjust life, whose development is restricted by social factors. Recreational sport will become a violence if not satsified. Recreational sport can be helpful to human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ty.
recreational sport; social development; social governance; self value;life structure;social transformation
國家體育總局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1934SS13095)。
張森(1983-),博士,研究方向:休閑體育。
G811.4
A
1672-268X(2017)03-0049-04
20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