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云 國偉 傅信達
摘 要:該文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實驗法等方法,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2013級網(wǎng)球專選班步法教學的現(xiàn)狀進行調查和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在網(wǎng)球教學中,存在對步法教學的重視程度低,步法訓練方法單一的傳統(tǒng)問題,該文從網(wǎng)球步法教學與訓練實踐著手,總結了教學過程中的經驗和成果,汲取國內外最新的網(wǎng)球教學步法發(fā)展信息,以表象訓練作為輔助教學手段,豐富課堂內容,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關鍵詞:網(wǎng)球 教學 網(wǎng)球步法 表象訓練
中圖分類號:G8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7)05(a)-0054-03
Imagery Training in the Teaching of College Tennis Footwork Application Research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2013 Level of Tennis Elective Class, for Example
Zhang Xiuyun Guo Wei Fu Xinda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Guiyang Guizhou,550000,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method, interview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etc, to Zhengzhou university sports college level 2013 footwork tennis elective class teaching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u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 the tennis teaching, the low degree of attention to footwork teaching, gait training method is single and the traditional problem, this text set about from tennis footwork teaching and training practice,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bsorbing the latest tennis teaching footwork development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formation, image training as auxiliary teaching means, enriched the contents of the classroom and help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teaching level.
Key Words:Tennis;Teaching;Tennis footwork;Image training
近幾年網(wǎng)球作為大眾體育項目得以推廣,并開展良好,因此,基礎的網(wǎng)球教學和訓練非常重要。網(wǎng)球運動技術動作復雜,靈活準確的步法是網(wǎng)球其他技術動作的前提條件,在網(wǎng)球教學過程中,應使學生學習并熟練運用每種網(wǎng)球步法。但是針對高校網(wǎng)球步法教學和訓練方法的研究十分匱乏,因此,當務之急是彌補這些空缺,根據(jù)高校網(wǎng)球教學的特點和網(wǎng)球教學訓練的特點,研究出能有效提高網(wǎng)球步法技術的方法與手段是一項艱巨的任務。表象訓練法又稱念動法,指學生在頭腦中對過去完成的正確技術動作的回憶與再現(xiàn)、喚起臨場感覺的訓練方法。該文通過將運動表象訓練法引入到網(wǎng)球步法教學訓練中,通過施加運動表象訓練,促使學生在練習中使得肌肉動作表象與動作相結合,發(fā)展學生的運動協(xié)調能力和動作認知能力,使得網(wǎng)球專選課的教學效果和質量得到保證和提高。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文研究對象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2013級運動訓練系網(wǎng)球專選班抽出兩個班級,每班30人(每個學生都有一年學習網(wǎng)球的基礎),實驗組30人,對照組30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為了對表象訓練有一個全面了解,在中國知網(wǎng)上和圖書館查閱了大量的文獻資料,對表象訓練法進行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做出整理,旨在為研究提供充實的資料。
1.2.2 訪談法
通過對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網(wǎng)球教學經驗充足的教師郅季炘、鄭凱,就目前我國高校網(wǎng)球教學和網(wǎng)球步法教學的現(xiàn)狀及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在他們的分析和指導下制訂此次教學實驗等。
1.2.3 實驗法
在網(wǎng)球步法教學訓練中,實驗組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表象訓練,而對照組則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最后對照組和實驗組進行實驗結果的對比。
1.2.4 問卷調查法
根據(jù)實驗的需要,對網(wǎng)球專選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采用馬滕(Martens)1982制定的“運動表象問卷(SIQ)”,為了提高問卷的信度,在實驗前后分別發(fā)放了2次,間隔時間為9 d,第一次和第二次實驗組和對照組分別發(fā)放30份調查問卷,共發(fā)放120份,由于隨堂發(fā)放調查,回收率為100%,有效率為89.7%。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表象訓練的實施
2.1.1 實驗方法設計
通過跟有關專家和老師共同談論得出以下實驗方法:實驗時間為2016年3~5月,授課12學時;實驗地點為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網(wǎng)球場;實驗內容為網(wǎng)球專選課中的步法教學,從單一步法過度到綜合步法;測試方法為采用各體育院校網(wǎng)球單招考試中的扇形跑路線圖,測試內容分為綜合步法固定路線計時(順序如圖1所示)和綜合步法隨機路線計時,評分標準按照用時長短來計算。步法的合理性采用技評,技評部分由2名網(wǎng)球教師和省隊網(wǎng)球專項隊員同時打分,主要評價標準為選擇不同的路線采用的步法是否合理,在跑動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多余的碎步以及線路點是否到位,最后成績由這兩部分測試成績各占50%得出。
2.1.2 對照組實驗過程
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通過教師示范動作和學生模仿練習糾錯為主,經過12學時學習以后,同實驗組以相同的方式進行測評。
2.1.3 實驗組的實驗過程
實驗組是在網(wǎng)球步法訓練中將表象訓練融合到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運用表象訓練使得網(wǎng)球步法形象具體,循序漸進地使學生進行表象訓練,如放松練習、表象建立、觀看影像等。首先學生通過觀看影片,且通過觀看教師的講解示范,在大腦中形成動作技術印象,讓動作表象初步建立起來;當學生對網(wǎng)球步法學習進入到泛化階段后,老師應該注意,此階段不適合過多的運用表象訓練,也不應過分地強調細節(jié)動作,經過泛化階段后,學生在教師的語言指導下應該進行大量的表象訓練,直到動作逐漸走向基本穩(wěn)定。到了鞏固階段,學生應在潛意識中有意識地對動作步法進行聯(lián)系糾正,提高精準度;表象練習和動作練習交替進行,一般表象練習2 min后進行動作練習。通過這種交替練習,提高學生對效應感覺的控制能力和動覺感知能力;并且每次動作練習前后,學生都要有意識地進行表象練習,訓練時學生可以不斷地跟著老師用語言完成表象練習,通過這種自我暗示的方法鞏固和提高表象能力。
2.1.4 實驗結果測試
經過12課時的教學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網(wǎng)球步法進行綜合測試,成績的測評分為主觀評價和客觀測試兩個方面,這兩個方面同時展開,主觀評價主要是技術評分,技術評分部分由2名網(wǎng)球教練和河南省網(wǎng)球專項隊隊員同時打分,主要評價標準為,選擇不同的路線采用的步法是否合理,在跑動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多余的碎步以及線路點是否到位,最后的成績由這兩部分測試成績各占50%得出,客觀測試按照固定路線的扇形跑和隨機移動的扇形跑進行計時(如圖1)。
2.2 實驗前學生基本情況的數(shù)據(jù)分析
實驗前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測試得出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將對照組和實驗組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統(tǒng)計,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實驗前,對網(wǎng)球專選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上述表格內容說明在教學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在表象能力上無明顯的差異,表1和表2的t 檢驗結果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教學前的身體素質、表象能力上無明顯的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并且為了保證實驗的有效性,實驗組與對照組都由同一個網(wǎng)球老師授課,且在教學內容、場地、課時數(shù)、教學進度上均一致。
2.3 實驗結果的分析
經過12次課的教學后,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測試,成績的測評分為主觀評價和客觀測試兩個部分。主觀的評價與客觀測試同時進行,主觀評價主要是技術評分,技術評分部分由2名網(wǎng)球教練和河南省網(wǎng)球專項隊隊員同時打分,主要評價標準為,選擇不同的路線采用的步法是否合理,在跑動的過程中是否存在多余的碎步以及線路點是否到位,最后的成績由這兩部分測試成績各占50%得出??陀^測試按照固定路線的扇形跑和隨機移動的扇形跑進行計時(如圖1,表3所示)。
實驗結束后,整理有效的參評考核成績,及時地對兩組的有效考核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分析,P值均小于0.05,且兩組數(shù)據(jù)都有顯著性差異。因此,說明在表象訓練的干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網(wǎng)球步法移動速度和步法技術的合理性。
實驗后,再次對網(wǎng)球專選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得出數(shù)據(jù)如表4所示。
對實驗組與對照組表象能力分值進行t 檢驗后,發(fā)現(xiàn)結果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表明實驗組經過表象訓練以后,表象能力顯著提高,并且明顯高于對照組。
實驗前已經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各項情況指標進行了比較,比較結果為兩組之間基本不存在差異,可視為同等實驗對象,所以,試驗后表現(xiàn)出的明顯的差異,可以認為是通過實驗干預的出的結果。
3 結論與建議
3.1 結論
網(wǎng)球步法教學過程中通過表象訓練,可以提高步法技術動作的準確性和技術運用的靈活性,使得網(wǎng)球步法教學手段得到豐富,提高學習者的興趣和表象能力,表象訓練促進了運動技能的形成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3.2 建議
(1)網(wǎng)球步法訓練確實是比較枯燥乏味,所以,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觀看網(wǎng)球比賽與網(wǎng)球視頻的習慣,不僅有利于改善提高學生步法技術,同時還有利于提高運動表象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對網(wǎng)球步法學習的興趣。
(2)為了提高表象訓練的質量,學生在平時訓練時表象訓練的練習時間不宜太長,一般情況下應控制在6 min左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認真考慮練習內容是否適合表象訓練法,并且把握練習時機,特別應該注意學生的情緒與注意力。
(3)網(wǎng)球步法教學中融入表象訓練能提高學生的成績,我們應效仿這樣的教學模式,在網(wǎng)球技術教學中也應加入表象訓練法,以提高學生的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 秦鵬.表象訓練在高校網(wǎng)球教學中對發(fā)球成功率的實驗研究[D].武漢體育學院,2013.
[2] 張津寧.表象訓練在高校羽毛球步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3] 張偉.運動表象訓練在普通高校網(wǎng)球選項教學中的應用[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18(5):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