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琦[紹興文理學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院校平臺·紹興文理學院
論哈姆萊特性格中的兩種異質力量
⊙張瑋琦[紹興文理學院, 浙江 紹興 312000]
推薦語
2010年,我開始搞課程改革,倡導文本精讀,鼓勵學生反復閱讀文學名著,廣泛地閱讀與文本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相關背景材料,在此基礎上努力形成自己的見解,并形成文字。我始終認為,這樣的文本精讀訓練,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是大有裨益的,對于人本身的建設也是有好處的,反復閱讀經(jīng)典,是自我教育的最佳途徑之一,是一件值得終生為之的事業(yè)。我們每個人都只能在很有限的時空之中,體驗一己的短暫人生,可是,我們卻向往永恒,對世界、對人類、對人生、對人性充滿了好奇和憧憬,能夠多少滿足一點我們的這種追求的東西不多,文學名著顯然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種。
《名作欣賞》雜志為了我這個小小的改革,提供了很多的幫助,非常感謝!王芳(紹興文理學院副教授)
哈姆萊特呈現(xiàn)出一種復雜、神秘、晦澀的氣質,這是因為哈姆萊特身上存在著兩種相互作用的異質力量,即強烈的道德感和絕望的宿命論思想。這兩種力量從始至終決定著哈姆萊特的行為和思想,它們互相纏斗,最后在死亡的形式中達到“和解”。
哈姆萊特 道德 宿命論 死亡
哈姆萊特被某些人認為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這實在是錯怪他了,哈姆萊特在復仇行動中表現(xiàn)出的延宕真的是因為下不了決心嗎?在刺死波洛涅斯、安排戲劇表演試探國王、與雷厄提斯決斗、假冒書信等事情上,他的確具有作為一國之君的智慧與果敢。在劇本中,哈姆萊特和波洛涅斯兩家都全門滅絕了,成批的死亡意象仿佛總是另有所指,任何將其歸結于“性格悲劇”的簡單界定都顯得蒼白無力。關于《哈姆萊特》的復雜與多元,基托已經(jīng)明確指出了,哈姆萊特有一種獨特的、難以表達的品質,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復仇的王子一會兒血氣十足,一會兒躊躇不定,在他身上有兩種明顯的異質力量在互相作用,那就是強烈的道德感和絕望的宿命論思想,它們混雜在一起,調和成一種混沌不清的顏色,這就是為什么哈姆萊特看起來既像達·芬奇的《蒙娜麗莎》一般神秘與費解,同時又有著讓人無法擺脫的吸引力。雖然我們剛才用到了“調和”,但是實際上這兩種力量放在一個人身上所表現(xiàn)出來的是一種極大的不平衡感,有時這個戰(zhàn)勝了那個,有時一個把另一個推向極端,這樣的道德感和宿命論思想共同支配著他的行動。
哈姆雷特推崇一種以情感、真誠為核心的道德,這種道德觀體現(xiàn)在多個層面,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歸納。
第一,哈姆萊特推崇男女之間真誠、堅貞的愛情。這種感情不應該因為某種現(xiàn)實壓力而輕易消失,如果配偶死亡,存活的一方應該在很長一段時間之內感到痛苦,而不是臣服于欲望迅速再婚。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他對母親感到失望,因此,我們看到,在從鬼魂那里得知父親死亡的真相之前,他對母親說起話來便已經(jīng)是冷嘲熱諷。如Thompson和 Taylor指出:“Ay,madam,it is common.”這句中是在有意指責母親水性楊花。在第一幕第二場,漢譯本“好媽媽”一詞在Second Quarto(第二四開本)原文里是“Cold mother”,到了First Folio(第一對開本)里就變成了含蓄的“Good mother”。當?shù)弥嫦嘀螅栽~激烈地指責王后:“你的行為可以使貞潔蒙污,使美德得到了偽善的名稱”,甚至用讓人無地自容的話語,諷諫其母學做一位貞潔婦人。而奧菲利亞本來深愛哈姆萊特,卻屈服于父親的威嚴,甘愿做密探的行為也讓哈姆萊特感到極其失望。既然男女之愛向內無法戰(zhàn)勝肉欲,向外無法戰(zhàn)勝父權,那么,它就沒有任何實在的意義了,婚姻、繁衍也都失去了意義,因此,他侮辱奧菲利亞,讓她“進尼姑庵去吧,為什么要生養(yǎng)一群罪人出來呢?”(哈,331)
第二,在現(xiàn)實事務方面,哈姆萊特同樣推崇真誠、堅貞的品質。他認為為了得到一點小恩小惠而暗地里的動作,如偷聽、陷害等,皆是不可饒恕的罪行;攀炎附勢,諂媚權貴的朝臣和拿錢辦事的小人本質上沒有不同,這樣的生命是病態(tài)的、扭曲的,是不自然的,殺死他們毫不可惜。所以他對宮中替國王辦事的使臣們表現(xiàn)出一種明顯的鄙夷,常常用最低位的事物指稱他們,如魚販子,水蒼蠅等,稱他們?yōu)椤拔站醯亩鲗?、利祿和官爵的海綿”,也會在沖動之中一劍刺死躲在柱子后面偷聽的波洛涅斯,改寫信件讓背叛友情的兩位朋友去英國送死。
第三,在人倫方面,哈姆萊特同樣推崇真誠自然,這充分體現(xiàn)在他對克勞迪斯的態(tài)度上。第一幕中克勞迪斯稱他“我的孩子”,此時哈姆萊特的旁白是:“A little more than kind,and less than kind.”“kind”一語雙關,既含有“kindly”的一般意思:“厚道,親切,有同情心”,又含有“kindly”的古義:“自然的,天然的,天性的”Thompson和 Taylor指出,這句話表示克勞迪斯自稱是哈姆萊特的父親,是言過其實,實際上他不僅不仁(unkind)而且違背天倫(unnatural),哈姆萊特對于這種法律上的父子關系感到不自然,以至于排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克勞迪斯和凱特魯?shù)碌年P系也是不符合自然秩序的,所以不管克勞迪斯有沒有殺死自己的父親,這種關系從一開始就受到哈姆萊特的反對。在得知父死真相后,他更是對克勞迪斯極盡鄙夷之能事。
哈姆萊特踐行自己道德準則的方式主要有兩個。一是咄咄逼人的言語行為。如對奧菲利亞所說的奇談怪論,對凱特魯?shù)碌闹S刺和斥責,對大臣們的冷嘲熱諷,等等。二是“替天行道”式的殺人行為。這里牽涉哈姆萊特的自我定位問題,在殺死波洛涅斯后,哈姆萊特有過這樣一番言論:“至于這一位老人家(指波洛涅斯),我很后悔自己一時魯莽把他殺死;可是這是上天的意思,要借著他的死懲罰我,同時借著我的手段罰他,使我一方面自己受到天譴,一方面又成為代天行刑的使者?!?哈,355)面對這種“該死”的人,哈姆萊特將自己視為一個替天行道的人,同時愿意接受殺人者所需接受的天譴。這種激烈的血性行為背后,是他強烈的道德感。
在哈姆萊特的身上除了有道德感的驅使外,還存在著一種絕望的宿命論思想。在第四幕中,哈姆萊特曾就“魯莽(indiscretion)”發(fā)表見解:“我就魯莽行事,結果倒魯莽對了——我們應該知道,有時候一時的孟浪,往往反而可以做出一些為我們的深謀密慮所做不成功的事;從這一點上,我們可以看出來,無論我們怎樣辛苦圖謀,我們的結果卻早已有一種冥冥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哈,388-9)這種絕望的宿命論思想在哈姆萊特身上的具體表現(xiàn)是嚴重的自毀傾向和消極的逃避心理,在談到生命時,哈姆萊特往往表現(xiàn)出輕視和棄置,如“我把我的生命看得不值一枚針”(哈,296),“一只雀子的死生,是命運預先注定的……一個人既然在離開世界的時候不知道他會留下些什么,那么就早早脫身而去,不是更好嗎?隨它去。”(哈,395)
但是,雖然人生是痛苦的、難以承受的,自戕卻是基督教所禁止的,何況,人還有靈魂,死并不能絕對等同于一切都消失于虛無之中,所以,只能消極地度日:“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誰愿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迫壓下呻吟流汗,倘不是因為懼怕不可知的死后,懼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哈,330)既然生命都不值得一提,那么復仇又有什么意義呢?復仇本身就是一種難堪的重負,一個難以完成的責任。
與其道德觀念的純粹相似,哈姆萊特的宿命論觀點也是非常徹底的,支配人的命運的神完全談不上正義與道德,那么完美的老國王死于非命,而卑劣的克勞迪斯卻得到了一切。人們似乎都憑著欲望和沖動行事,完全談不上任何對“正義的世界統(tǒng)治者的信仰”, 三位青年——哈姆萊特、雷歐提斯、福丁布拉斯——或者主動或者被動地受控于一時的沖動,其他人則為利益驅動?!白铩贝嬖谟诿恳粋€人身上,包括哈姆萊特自己,他們根本不配在這個世界上生存:“我自己還不算是一個頂壞的人,可是我可以指出我的許多過失,一個人有了那些過失,他的母親還是不要生下他來的好?!?哈,331)這種不幸的、終有一死的凡人,最好不要出生的看法已經(jīng)超過了基督教的原罪觀念,更像是古希臘前蘇格拉底時期的悲劇觀念。
哈姆萊特身上的兩種力量并非各行其是,他的道德感在宿命論思想的作用下被蒙上了一層憂郁的、消極的、懷疑的色彩,有時候卻表現(xiàn)為被激化,走向另一個極端。
我們曾經(jīng)談到過哈姆萊特“替天行道”的“殺人論”,這時我們必須直面一個問題,為什么哈姆萊特沒有基于這種心態(tài)去殺死克勞迪斯?這是因為殺死克勞斯在難度上和可能造成的影響上本來就讓哈姆萊特需要謹慎行事,而存在于他心中的宿命論思想的作用又讓這個過程無限的延長。對生命的消極看法總是冷凍他復仇的熱血,當他目睹福丁布拉斯為了一個彈丸之地率軍奮進時,他升起了短暫的復仇沖動,責備自己耽于遐思,缺乏勇氣,但是很快這種激情又在墓地里跟掘墓人的對話中被消磨掉了。
從道德層面上看,“替天行道”的一個首要前提是有一個“道”,或者說世界背后存在著“正義的操控者”,但哈姆萊特的宿命論導致了他對“正義”本身的懷疑。他懷疑自己是否有殺掉一國之君的權力,“憑良心說我是不是應該親手向他復仇雪恨?上天會不會嘉許我替世上剪除這一個戕害天性的蟊賊,不讓他繼續(xù)為非作惡?”(哈,390)在哈姆萊特看來,那些在宮廷中滋生的小惡是可以打壓的,但是丹麥的惡太大了,他能夠行那種甚至會引發(fā)動亂的“道”嗎?
在漫長的拖延之后,戲劇終于演變到了它的最后結局:集體死亡?!豆啡R特》中共有八人死亡,有貞潔的處女,有復仇的王子,有國王死后就改嫁的王后,有篡奪王位的罪人……黑格爾認為悲劇的實質是倫理的自我分裂與重新和解,倫理實體的分裂是沖突產(chǎn)生的根源。悲劇沖突是兩種片面?zhèn)惱韺嶓w的交鋒。這場丹麥宮廷集體覆滅的悲劇真正的根源就在于哈姆萊特性格中的兩種異質力量的沖突,崇高的道德感與悲觀的宿命論思想在一個人身上的斗爭,最后在死亡的形式中達到“和解”。
哈姆雷特帶著他的道德觀念死去了,這場死亡仿佛是一場道德殉葬,斗爭中的男性為此獻身,盲目的女性則是陪葬品。這場結局既是宿命的,又是審判的,哈姆萊特的道德堅持最終超越了死亡,他心中的兩種力量這時候通過死亡這種形式達到了高度和諧。
①〔英〕基托:《哈姆雷特》,殷寶書譯,見楊周翰編選《莎士比亞評論匯編》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第431頁。
②〔英〕莎士比亞:《哈姆萊特》,《莎士比亞全集》第五卷,朱生豪譯,譯林出版社2016年版,第351頁(文中相關引文均出自該版本,為了行文簡潔,僅隨文標出頁碼,不再另注)。
[1]莎士比亞.莎士比亞全集[M].朱生豪等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16.
[2]楊周翰編選.莎士比亞評論匯編[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3]吉爾伯特·海厄特.古典傳統(tǒng)[M].王晨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5.
[4]張隆溪.悲劇與死亡——莎士比亞悲劇研究之一[J].中國社會科學,1998(3).
作 者:張瑋琦,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yè)本科生。
編 輯:趙紅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