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芳
【摘要】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模式,并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努力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形成高效課堂。
【關鍵詞】問題情境 生活情境 實物情境
近年來,英語課程改革不斷深入,英語教師的教育教學素質已有明顯的提高,新的教學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同時,新一代高科技含量的實用型教具也漸次進入課堂。但受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有些教師的教學思想還采用灌輸式的教育,教師滿堂講學生滿堂聽,教師讀,學生練,致使課堂沉悶,缺乏生機與活力,缺乏對智慧的挑戰(zhàn)和好奇心的激發(fā),師生的生命活力得不到激發(fā)。情境教學從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端。它將言、行、情境融為一體,有較強的直觀性、科學性和趣味性。那么,究竟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呢?本文針對如何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了以下幾點方法。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
一堂成功的英語教學課堂應當在課內創(chuàng)設更多的情境,因為良好的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減少學生利用母語進行心譯的過程,從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和運用語言。而有價值的教學情境一定是內含問題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精心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竭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為他們解決問題提供橋梁和階梯。
我們可以根據(jù)生活創(chuàng)設情境問題,力求簡單化;根據(jù)故事情境創(chuàng)設問題,追求趣味性,使學生直接感受英語,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熱情,強化求知欲望,并形成深刻的印象,教師以此設置的問題也應直觀簡易,通俗易理解,切忌拐彎抹角,晦澀難懂。如我在教授仁愛版九年級Unit2 Topic1 Pollution has caused too many problems Section A時,本課所學內容是康康和他的朋友們打算去西山野炊,展示西山兩年前與現(xiàn)在的圖片,通過對比“West Hill”今昔的環(huán)境變化,引出污染問題。
這樣設置的問題直觀易懂,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這種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fā)了學英語的興趣,這樣學生便能在輕松愉快的狀態(tài)下完成學習任務。但是教師如果把問題設置成“Can you describ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pictures?”和“According to these two pictures,can you tell me why Kangkang and his friends dont like to have a picnic in West Hill now?”問題不直觀,而且難懂,容易讓學生陷入焦慮,從而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
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使得學生體會到英語的實際應用還是非常廣泛的,無形之中拉近了學生和英語學習的距離。尤其是這些年,社會上對于英語的專業(yè)性、應用性人才需求大大增加,促使教師不得不結合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英語情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口語能力。比如,教師在教句型“How can I get to …”的時候,在教授學生該句型的基本知識之后,可以結合生活實際情況,創(chuàng)設情境,從而加深學生對句型的知識掌握。教師可以設置“學生的激勵走到學生是如何走的?”等相關問題。教師可以提供很多相關的對話模板,比如“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 To go…,walk…,Then…,When …”等。在眾多模板中,學生可以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空間,不僅是按照模板,也要適當?shù)臄U展思維空間,回答教師的問題。關于這個生活情景的設置,很容易讓學生回憶,原因是與學生每天所做的事是一樣的,所以在回答過程中,學生們表現(xiàn)得都很積極,也使得課堂氛圍提升至最高點。所以,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使得學生更加容易接受,并且對知識的理解可能會更加透徹。
三、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
教師也可以通過利用學生日常所見的實物創(chuàng)設相關教學內容的情景。在初中階段,學生注意力極易失散,自控能力差,對于抽象的實物接受能力上較弱。但是,對于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化實物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因此,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運用創(chuàng)設實物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將抽象化的思維模式轉變成直觀形象的知識內容,促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鞏固。
目前,我們采用的直觀情景一般有圖片、卡片、簡筆畫、實物。如八年級英語(下)Unit1教連系動詞look,sound,taste,smell時,老師準備了一朵玫瑰,一盒巧克力,一袋怪味豆和一盒輕音樂。這些實物雖然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接觸的,但教師把這些實物帶進教室還是第一次,他們往往產(chǎn)生一種新鮮感。馬上吸引住他們的注意。隨后,通過“觀賞”、“聞”、“嘗”、“聆聽”的教學設計,得出:The rose looks beautiful and smells nice.The choco1ate tastes delicious.The music sounds peaceful.的結論。在課堂上借助實物,巧妙運用感官效果,能讓知識的吸收和存儲變得立體而多彩!
在進行實物創(chuàng)設情境時,也需要教師借助語言的表述,來烘托角色的扮演,使得英語課堂學習的氛圍更加和諧、輕松、愉快,也使得教師達成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英語的應用將會越來越廣泛,國家也逐漸加強對英語教學的培養(yǎng),并且學校也注重了對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關注,普遍提升師資水平,尤其是初中階段的英語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模式,并借助現(xiàn)代化多媒體教學設備,努力調動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活潑生動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給予學生極大的自信心,進而提升初中英語教師教學綜合質量。
參考文獻:
[1]杜欣.初中英語課堂情境教學之我見[J].學習周刊.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