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蘭珍
眾所周知,語文學科特點是“文以載道,以道育人”?!墩Z文課程標準》中也指出:“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作為一名一線的語文教師應在日常閱讀課教學中對學生滲透德育教育,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下面,筆者結(jié)合蘇教版三年級《七顆鉆石》一文,談談自己在語文課上滲透德育教育的一些做法。
一、在激發(fā)探究欲望中,感知愛心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無疑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舉措。課上筆者結(jié)合學生的疑問“課文中的水罐為什么發(fā)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變化?”來激發(fā)他們的探究欲望,以達到寓學于樂的效果。
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回憶水罐的一系列變化,當學生說出課文中的水罐由空水罐變成裝滿水的水罐,隨后變成銀的、金的水罐,最后從水罐里跳出了鉆石、涌出了水流。再讓學生說說,你認為水罐發(fā)生這一系列變化的原因,學生興趣盎然、反應熱烈。有的說:“我認為是小姑娘對媽媽的愛使水罐里裝滿了水?!庇械恼f:“我覺得是小姑娘對小狗的憐愛使水罐變成了銀的。”有的說:“我猜想是小姑娘的媽媽對她的疼愛使銀水罐變成了金的。”還有的說:“我想肯定是小姑娘對一個素不相識的過路人的關愛使水罐里跳出了鉆石、涌出了水流?!薄?/p>
此時的課堂,學生精神集中、情緒高漲,發(fā)表著各自的意見,學生探究這只水罐發(fā)生變化之因的欲望被完全激發(fā)出來了,他們也初步感知到了是小姑娘質(zhì)樸的愛心使水罐發(fā)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變化。這為學生深入學習課文,挖掘文本的內(nèi)涵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在探討變化原因中,領悟愛心
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jīng)驗為基礎展開教學,引導學生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加強理解和體驗,進而有所感悟和生成。因此,在探討水罐變化原因的過程中,筆者也特別注重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滲透與指導。
1.運用比較,加深體會
烏申斯基曾經(jīng)說過:“比較是一切理想和思維的基礎,我們正是通過比較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币虼耍诮虒W水罐變銀的環(huán)節(jié)中,筆者讓同學們把第一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對照著讀,讓他們再一次深刻地感受旱災的嚴重性,進而能夠深切地體會到:小姑娘是在自己同樣也面臨著焦渴而死的情況下,把千辛萬苦得來的水,自己舍不得喝一滴,卻送給了一條哀哀尖叫的小狗一口生命的甘泉。
通過這真真切切的前后文字對比,學生有了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他們深深地感受到小姑娘是一個有愛心的好女孩,她把死亡的噩運留給了自己,把生的希望給了一條不起眼的小狗,正是因為小姑娘的對小狗的憐愛,使木頭做的水罐變成了銀的??梢姡ㄟ^比較,學生深入領悟到了是小姑娘的愛使水罐變成了銀的,體會到了文章的內(nèi)涵,領會到了文章的深刻主題。
2.置身情境,深入理解
全國特級教師李吉林老師提倡情境教學,她認為語文教學應適時地在課堂中創(chuàng)設情境來優(yōu)化實際教學。實踐也證明在語文教學中,巧設情境,在有情之境中進行教與學,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更深入,對知識的掌握更牢固。
對于沒有經(jīng)歷過旱災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課文的理解只能停留在語言文字上,不能深入具體地加以體會。為了建立起與課文的聯(lián)系,以引導學生的注意與興趣,誘發(fā)其積極情感。于是,筆者在課上配以悲傷的音樂,用自己生動感人的語言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走進“母親推讓水”的動人情境,孩子們聽得格外認真,有的甚至眼眶里閃爍著晶瑩的淚水。可見,隨著筆者動情的述說,同學們一個個都進入了課文感人的情境中,他們都被小姑娘母親偉大的愛深深地感動著,知道了是母愛使銀水罐變成了金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3.展開想象,感悟體驗
想象是借助語言描述的形象,通過自己的聯(lián)想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具體的物象。這篇課文在文字表達上比較含蓄,為了讓學生能夠深切地體會出文章的內(nèi)涵,課上筆者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說話練習。
比如,最后水罐里跳出七顆鉆石,涌出水流時,筆者讓學生說說這水流會流向哪兒?這時,學生七嘴八舌,有的說:“這水流會流向那些旱災嚴重的地方,讓垂死的人和動物都能重新獲得生命?!庇械恼f:“這些水流會流向那些大地干裂的地方,讓大地不再裂開,讓草木叢林能發(fā)出嫩芽?!边€有的說:“這水流會流向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需要水的人、動物和植物都能重獲新生?!薄高^學生的回答,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已經(jīng)深深地體會到了愛的偉大與力量。由此可見,教師挖掘出教材中可以進行想象說話的訓練點,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說話練習,收獲甚多。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華愛心
這篇課文“愛”的主題鮮明,文尾拓展時,筆者放手讓學生談感受,同學們都表示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此時,筆者再配樂深情吟誦:“孝心感天,為焦渴的小姑娘送上一罐清水;善心如銀,為哀哀尖叫的小狗送上一口水;母愛似金,是垂死的母親推讓的那一杯水;愛心無界,給素不相識的過路人送上生命之源;凡是愛心花開放的地方,生命之樹定能生機勃勃。愿愛的種子,在我們心底生根、發(fā)芽、茁壯成長?!辈恢挥X中,學生也情不自禁地跟著吟誦起來。可見,學生在認真品讀這首詩時,已經(jīng)受到了關愛他人的教育,堅定了以后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孩子的決心,樹立了正確的“愛心”觀。
新課標強調(diào):“不應該把德育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德育內(nèi)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钡拇_,作為一名語文教師,一定要充分鉆研教材,找準每篇課文的德育滲透點,利用每天的課堂教學,時時刻刻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進而達到“德智并育”的目的,幫助學生真正成才。
[作者單位:昆山市裕元實驗學校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