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赫南 邵芳 林波
[摘要] 目的 探討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青少年抑郁癥的臨床效果。 方法 本次納入研究患者為2014年4月~2016年4月間在我院確診并治療的青少年抑郁患者250例,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25例,兩組均予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觀察組同時聯(lián)合心理干預,連續(xù)治療8周。對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4周后、治療8周后的CDI評分進行對比分析。 結(jié)果 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為91.2%,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C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CDI評分分別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8周,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CDI評分分別較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的CDI評分為(10.3±2.7)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15.6±3.8)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jié)論 對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在應用藥物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針對性的心理干預,臨床療效確切,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緩解患者的消極心理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關(guān)鍵詞] 青少年抑郁癥;艾司西酞普蘭;心理干預;CDI評分
[中圖分類號] R749.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7-007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scitalopram combined with mental intervention in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Methods A total of 250 patients with adolescent depression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4 to April 2016 were se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125 cases. Patients in both groups were given escitalopram, and tho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given mental intervention. The treatment was given for 8 week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CDI scores before treatment, and at 4 weeks and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1.2%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CDI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P>0.05). However,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DI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nd the CDI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After 8 weeks of treatment, the CDI scores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ose at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nd the CDI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3±2.7),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15.6±3.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escitalopram combined with specific mental intervention is definite in treatment of adolescent depression, which can relie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negativ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patients, showing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 Adolescent depression; Escitalopram; Mental intervention; CDI score
抑郁癥以情緒低落、思維遲緩、言語減少、動作遲緩、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為典型癥狀,是一種致殘性高、易復發(fā)的精神性疾病, 是自殺的高危人群[1]。研究發(fā)現(xiàn),抑郁癥的發(fā)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學習和生活,給青少年的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采用藥物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癥狀,促進疾病康復。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抗抑郁藥物主要是阻斷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的重吸收或激活其受體,從而達到抗抑郁的作用[2]。5-HT再攝取抑制劑(SSRIs)是臨床廣泛使用的一類抗抑郁藥物,其中,艾司西酞普蘭是西酞普蘭的一種異構(gòu)體(s異構(gòu)體),其對5-羥色胺的重吸收抑制能力較西酞普蘭更強[3]。國外已有應用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青少年抑郁的研究,但目前國內(nèi)報道不多,尤其是在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青少年抑郁癥方面的文獻報道尚少?;诖?,本研究對2014年4月~2016年4月間在我院確診并采用艾司西酞普蘭及心理干預治療的青少年抑郁患者125例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探討,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研究患者為2014年4月~2016年4月間在我院確診并治療的青少年抑郁癥患者250例,患者年齡11~17歲,監(jiān)護人均同意參加本研究。入選患者根據(jù)《精神障礙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DSM-IV)》確診,漢密爾頓抑郁量表17項版本(HAMD)≥17分,性別不限。所有患者均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125例,觀察組125例患者中男50例,女75例,平均年齡(14.6±3.3)歲,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7例、高中及以上38例。家庭類型:單親13例。獨生子女119例;家族精神病史10例。對照組125例患者中男48例,女77例,平均年齡(14.1±2.7)歲,父母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3例、高中及以上32例。家庭類型:單親11例。獨生子女120例;家族精神病史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父母文化程度及家庭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排除標準
患者年齡10歲及以下;患者或其家屬不愿意配合完成本研究;伴有嚴重的心肝腎功能障礙者;器質(zhì)性精神障礙或精神活性物質(zhì)和非成癮物質(zhì)所致抑郁癥;對艾司西酞普蘭有過敏史者;無監(jiān)護人或不能按醫(yī)囑服藥者。
1.3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入組2周前未使用過抗抑郁藥物。對照組予艾司西酞普蘭片,初始劑量10 mg/d,早餐后服用,每天1次,根據(jù)病情及耐受情況1周內(nèi)加至治療劑量10~20 mg/d。連續(xù)治療8周。觀察組在對照組藥物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由專門的心理醫(yī)生進行心理干預。每周1次,每次 2 h,連續(xù)治療8周。通過與患者交談,取得患者的信任,初步分析與診斷情緒困擾和行為不適的具體表現(xiàn)及對應的誘發(fā)性事件。告知患者應放棄不合理的信念及思維方式,采取積極的心態(tài),有利于減輕或消除患者存在的癥狀,以便更好地適應現(xiàn)實生活。對患者的父母、親戚、朋友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宣講,使患者周圍的人更理解患者的心理,愿意傾聽患者訴說,幫助患者從根源解決抑郁狀況,給其提供強大的精神幫助與支持。治療過程中睡眠障礙可酌情使用苯二氮■類藥物,不聯(lián)用其他抗抑郁及抗精神病藥物等。
1.4 觀察指標
采用兒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CDI)進行評價,共27個題目,采用3級評分(0分為偶爾,1分為經(jīng)常,2分為總是),總分54 分。根據(jù)原量表常模,將19分確定為抑郁癥狀的劃界分,即得分>19分診斷為有抑郁癥狀。得分越高,表明抑郁水平越高。CDI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4-5]。
1.5 療效評價
根據(jù)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17項)評分進行評價。痊愈:HAMD 評分減分率≥75%;顯效:HAMD 評分減分率≥50%且<75%;有效:HAMD評分減分率≥25%且<50%;無效:HAMD評分減分率<25%[6]。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分析應用SPSS13.0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及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臨床效果比較
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1.2%,顯著高于對照組的69.6%,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CDI評分比較
治療前,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CD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4周后,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CDI評分分別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8周,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CDI評分分別較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明顯降低,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觀察組患者的CD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青少年在生理及心理方面均處于生長的關(guān)鍵時期,由于受外界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其心理上抑郁、焦慮、悲觀等消極情緒。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抑郁癥在青少年中的發(fā)病率逐年增多,有研究顯示,青少年抑郁癥的患病率為1.8%~7.8%,其終生患病率與成人接近,達15%~20%[7-9]。且抑郁癥患者更易合并自殺、酒精或藥物濫用、嗜煙和早孕等問題,并可由于遷延反復而經(jīng)久不愈,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給社會和家庭帶來沉重負擔。采取有效的抗抑郁藥物及有針對性心理干預治療對治療青少年抑郁癥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藥物為基礎,但單純藥物治療后易復發(fā)。
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藥物主要分為單環(huán)類抗抑郁藥、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四環(huán)類抗抑郁藥、單胺氧化酶抑制劑、去甲腎上腺素和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等,這些藥物雖療效肯定但具有藥物依賴性[10-12],副作用較多。艾司西酞普蘭(Escitalopram)是一種異構(gòu)5-羥色胺(5-HT)再攝取抑制劑,其通過同時與5-羥色胺轉(zhuǎn)運體的兩個位點(基本位點及異構(gòu)位點)結(jié)合而發(fā)揮抗抑郁及抗焦慮雙重作用[13]。艾司西酞普蘭作用于5-羥色胺轉(zhuǎn)運體蛋白,更有效、更持久地抑制5-羥色胺的再攝取,使細胞外5-羥色胺的水平更高,而5-羥色胺水平的持續(xù)升高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最近還有研究發(fā)現(xiàn),艾司西酞普蘭通過增加腦源性神經(jīng)營養(yǎng)因子(BDNF)、減少小膠質(zhì)細胞的活性、減弱氧化應激,避免缺血造成的神經(jīng)元死亡從而發(fā)揮腦保護作用[14-16]。戴紅等[17]將66例青少年抑郁癥患者隨機分為試驗組(艾司西酞普蘭)與對照組(舍曲林),結(jié)果顯示,艾司西酞普蘭組與舍曲林組的臨床痊愈率分別為53.1%與46.9%,艾司西酞普蘭組的起效時間較舍曲林組更快,說明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青少年抑郁癥與舍曲林一樣有效,且起效快,不良反應少。王力芳等[18]對50例兒童青少年抑郁癥患者應用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結(jié)果顯示,患者于治療第1周末起漢密爾頓抑郁量表和漢密爾頓焦慮量表總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且隨著治療時間的延長而持續(xù)下降,證實艾司西酞普蘭臨床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療效確切,且安全有效。青少年患者內(nèi)心脆弱且敏感,周邊多種環(huán)境及社會因素均會影響其出現(xiàn)焦慮、緊張、抑郁等負性心理。因此,在積極應用藥物進行治療的同時,通過采取及時的心理干預,使患者能夠調(diào)整負性心理狀態(tài),正確認識自身的心理問題,改善長期存在的抑郁和焦慮癥狀,使其心理充分放松,在治療中找到自我價值,提高主觀活動性和思維活躍性,實現(xiàn)合理的自我評價,預防抑郁癥再發(fā)。另外,除了對患者本人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外,患者監(jiān)護人及家屬也是心理干預的對象[19-23]。
本研究中,觀察組與對照組采用艾司西酞普蘭治療,觀察組同時聯(lián)合心理干預,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達91.2%,顯著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8周后的CDI評分分別較治療前及治療4周后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與程波[24]報道的觀點是相符的。
綜上所述,對于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在應用藥物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的同時聯(lián)合針對性的心理干預治療,臨床效果確切,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癥狀,緩解患者的消極心理狀態(tài),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胡茂榮,李樂華,陸曉姿,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隨機、雙盲對照研究[J]. 中南藥學,2010,8(1):67-69.
[2] 姜登發(fā),趙金香,張會玲.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臨床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5,23(2):164-165.
[3] 李含秋,何柱國,趙慧亮,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對照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6):801-802.
[4] 艾霞,張淑珍. 中醫(yī)綜合療法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青少年抑郁癥39例臨床觀察[J]. 河北中醫(yī),2013,35(8):1133- 1134.
[5] 夏燕芳,高迎春. 青少年抑郁癥的分析與探討[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16):128-129.
[6] 彭紅波. 心理干預聯(lián)合藥物治療青少年抑郁癥的效果研究[J].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0):1538-1539.
[7] 宋樂鷗,羅新堅,杜亞松,等. 心理干預在青少年抑郁癥中的對比研究[J]. 全科醫(yī)學臨床與教育,2012,10(1):25-26.
[8] 張喜燕,杜亞松. 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的藥物治療[J]. 世界臨床藥物,2013,34(6):380-384.
[9] 顏景祥,王健,杜波,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 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2, 28(5):340-341.
[10] 谷巖,姜濤,郭建兵,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帕羅西汀治療老年性抑郁癥對照研究[J]. 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10, 24(6):445-449.
[11] 尋廣磊,李樂華,趙靖平,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隨機、雙盲、雙模擬、多中心平行對照研究[J]. 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9,28:263-367.
[12] 朱水華,孔令軍,彭晶,等. 青少年抑郁癥患者家庭功能及家庭治療與干預研究[J].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7):118-119.
[13] 吳文濤,魏欽令,文飛,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 中華全科醫(yī)學,2011,9(3):372-373.
[14] 雷俊,王相蘭,王厚亮,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帕羅西汀治療抑郁癥的臨床對照研究[J]. 新醫(yī)學,2009,40(3):162-163.
[15] 徐麗紅.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焦慮癥、抑郁癥的療效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1,4(8A):23-24.
[16] 鄭麗華,范勤毅,李一凡. 艾司西酞普蘭與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臨床效果比較[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5,22(22):130-131.
[17] 戴紅,宋寶華.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青少年首發(fā)性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 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0,31(18):2876-2877.
[18] 王力芳,余炯枚,丁琰.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 中國當代醫(yī)藥,2012,19(5):74-75.
[19] 魏新貞,王新福,李煒青,等. 艾司西酞普蘭與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對照研究[J]. 精神醫(yī)學雜志,2010,23(4):289-290.
[20] 歐陽凈,楊佳丹.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有效性與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0,30(17):1505-1508.
[21] 鄧方渝,王德燧,盛莉.艾司西酞普蘭治療難治性抑郁癥的臨床研究[J].當代醫(yī)學,2010,16(27):150-151.
[22] 王琦,張忠東,于海燕. 艾司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116例[J]. 醫(yī)藥導報,2013,32(3):331-332.
[23] 范穗強,孟春想,洪雨,等. 中青年與老年抑郁癥患者臨床特征及藥物治療的對比研究[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2,16(7):56-59.
[24] 程波. 艾司西酞普蘭聯(lián)合心理干預治療青少年抑郁癥21例[J]. 醫(yī)藥導報,2014,33(9):1187-1189.
(收稿日期:2017-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