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丹琳
摘要:世界范圍內(nèi)關于死刑存廢問題的討論已經(jīng)持續(xù)了兩個多世紀,其中民意是否應當對死刑廢除產(chǎn)生實質(zhì)性影響、死刑民意是否是死刑廢除的必要條件始終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在廢除死刑已經(jīng)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歷史趨勢的背景下,文章分析了死刑民意與死刑廢除之間的關系以及我國反對死刑的民意形成的原因,并相應地提出了引導民眾死刑觀念轉(zhuǎn)變的策略,以期對我國順利融入廢除死刑的歷史潮流有所裨益。
關鍵詞:死刑 死刑廢除 民意
中圖分類號:D9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4-0078-03
一、從死刑的發(fā)展史看死刑存廢趨勢
日本刑法學家牧野英一將刑罰史劃分為四個階段:復仇時代、威嚇時代、博愛時代及科學時代。
刑罰史的復仇時代存在于奴隸制社會,受到原始社會部落之間“以牙還牙”“以命抵命”習慣的影響,因而依然帶有濃厚的報復色彩。在該時期,原始社會的私力報復手段被國家的死刑執(zhí)行所取代,世界上各個地區(qū)的國家創(chuàng)造出了五花八門的死刑執(zhí)行方式,如:古羅馬的杖斃刑、獸食刑,古印度的火刑、樁刑、象踩刑,其中所體現(xiàn)出的人類對同類的殘忍令人不勝唏噓??梢哉f,該時期死刑處于尊崇地位,也是死刑發(fā)展史上的首次高潮。
進入封建時期的專制社會,原始的復仇習慣受到遏制,威嚇是死刑被統(tǒng)治階級賦予的主要功能。在這一時期,死刑適用范圍之廣、種類之多、執(zhí)行方式之殘酷,都可謂“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威嚇時代是死刑歷程中最為“輝煌”的時代。
在自由資本主義時期,刑罰迎來了博愛時代,“自由、民主、博愛”的口號使該時期的死刑制度較之前兩個時期有了重大變化。博愛時代的死刑適用范圍大大縮小,死刑的種類及執(zhí)行方式也受到了嚴格的限制。自此,死刑在刑罰體系中的地位開始衰落。
科學時代的來臨,使更多有識之士意識到,死刑違背人道主義、缺乏存在的正當性,同時質(zhì)疑死刑作為刑罰手段的有效性,這樣的聲音使死刑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有被逐出刑罰體系的趨勢,這為世界范圍內(nèi)的死刑廢除運動拉開了序幕。
時至今日,世界上許多國家已經(jīng)在立法上正式廢除了死刑;還有相當一部分國家,雖然法律上沒有廢除死刑,但卻已不再執(zhí)行死刑,死刑可謂“名存實亡”;另有一些國家,即便沒有徹底廢除死刑,但是也在大量地削減死刑罪名、限制死刑的實際執(zhí)行。
回顧死刑的發(fā)展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死刑的地位不斷跌落,死刑的衰落直至廢除已經(jīng)成為一種必然的歷史趨勢[1],可以預期的是未來必然會有更多的國家加入到廢除死刑的行列。
二、死刑民意與死刑廢除的關系
(一)死刑民意
所謂死刑民意是指民眾對死刑存廢問題所持的基本立場和態(tài)度,包括主張保留死刑的民意和主張廢除死刑的民意。死刑民意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主流的死刑民意是社會上絕大多數(shù)民眾對死刑的存廢所持的立場和態(tài)度。本文所言“死刑民意”是指,我國的死刑主流民意。
那么,我國的死刑主流民意是什么呢?新浪網(wǎng)曾發(fā)起過一個關于死刑問題的投票,當時約有758%的人主張堅決保留死刑,只有約136%的人支持廢除死刑。另外,從國內(nèi)某些研究機構關于死刑的調(diào)查問卷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中也能得出,我國的死刑民意是保留死刑。司法實踐中,死刑案件的判決書中也常會看到“不殺不足以平民憤”的表述[2],這同樣也從側面反映了我國的死刑民意。
(二)死刑民意與死刑廢除的關系
當死刑廢除已然成為一種世界性的歷史趨勢時,我國當下的死刑民意卻依然是我國廢除死刑的主要障礙和保留死刑的重要理由。[3]然而,死刑民意是否應當左右死刑的廢除?死刑民意是否是死刑廢除的必要條件呢?
理論上講,僅就民意與政策的制定關系看,民意與政策不存在直接關系。[4]在現(xiàn)實生活中,總是會存在政策不可能百分之百代表民意,又或者背離民意的情況。
民眾對死刑的理性認識應當建立在民眾對我國的死刑執(zhí)行數(shù)量、執(zhí)行方式、錯判率以及死刑威懾力等問題真正了解的基礎之上,而我國的民眾在不能或者難以知曉這些信息的現(xiàn)實情況下,很難理性表達其對死刑的真實態(tài)度和立場。加之大眾傳媒總是在犯罪分子手段如何殘忍上濃墨重彩、過度報道,這也對我國民眾形成對死刑問題的理性認識產(chǎn)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我國的死刑廢除問題也確實不能由民意來左右。
縱觀世界各國廢除死刑的歷史,不難發(fā)現(xiàn),民意并非廢除死刑所考慮的主要因素。[5]法國1981年在廢除死刑前夕進行了民意調(diào)查,結果只有33%的人認為應該廢除死刑,有62%的人堅決反對廢除死刑,但最終政治家還是超越民意廢除了死刑,并最終獲得了成功。1949年德國政府也是抵住了民意的反對,堅決廢除了死刑。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民意可以完全被忽視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美國霍姆斯大法官曾說:“一個健全的法律體系首先要做到的是適應社會的真實情感和要求,無論這些要求和情感是對還是錯。”[6]忽視民意而強力推行死刑廢除只會導致民眾對法律的認同感降低,甚至可能出現(xiàn)部分被害人家屬私力報復的現(xiàn)象。立法者制定刑法的基礎是民眾的期待與需求,民眾的認可也構成了法律正當性的基礎[7],民主政府總要建立在主流民意的基礎之上。因此執(zhí)政者對于非理性的死刑民意不應視而不見、輕視貶低,而應當認真分析我國當下死刑民意產(chǎn)生的原因,并積極尋找有針對性的對策,來引導民眾死刑觀念的轉(zhuǎn)變。
三、我國死刑民意的形成原因
通過對相關調(diào)查以及近年網(wǎng)民對死刑案件反應的分析,對罪犯的痛恨和對自身安全的擔憂是民眾反對廢除死刑的最直接原因。[8]
對罪犯的痛恨,使得民眾希望對某些罪犯判處死刑,認為這是其“應得的報應”,這是人類死刑報復心理的反映;民眾對自身安全的擔憂,具有天然的正當性,其為了實現(xiàn)最大限度的自我防衛(wèi),必然要求保留死刑且在必要時刻適用死刑。這樣的心理以民眾確信死刑的威懾力為基礎。然而,民眾為何會形成以死刑為報復方式的觀念?其次,死刑的存在可以有效減少犯罪的理論未得到過科學的證實[9],但民眾為何會相信死刑的威懾作用呢?下面從歷史和社會現(xiàn)實兩個角度對我國死刑民意的形成原因進行進一步分析:endprint
(一)歷史原因
1.死刑民意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
死刑報復心理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雖然在原始社會還不存在死刑,但是部落之間、部落內(nèi)部之間已經(jīng)存在著“以命抵命”的習慣,因此在原始社會這種死刑報應觀念就在民眾內(nèi)心扎下了根。封建專制社會中,幾乎歷朝歷代的統(tǒng)治者都不僅對殺人者處以死刑,還規(guī)定了適用死刑的非殺人犯罪,這就使得民眾萌發(fā)于原始社會的死刑報復心理在專制社會里得到了維護和強化。
不僅如此,統(tǒng)治者們通過創(chuàng)造各種殘酷的死刑執(zhí)行方式或者擴大死刑適用范圍的手段來威懾民眾,以此來維護自己的政權,尤其在國家處于混亂時,“亂世重典”的治世思想更是讓死刑大行其道。統(tǒng)治者所表現(xiàn)出的對死刑的青睞使得民眾對于死刑威懾作用的確信不斷加深。
2.死刑民意發(fā)展未受到阻止的歷史原因:
通過對死刑民意產(chǎn)生的歷史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死刑報復心理以及對死刑威懾力的確信是歷史發(fā)展的產(chǎn)物,每一個國家最初的主流死刑民意都應當源于此。[10]然而,到了近代,以歐洲國家為代表的一些國家因受到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人道思想的影響,死刑民意逐漸走向了非死刑的報應觀和威懾觀。而在我國歷史上長期占據(jù)統(tǒng)治地位的儒家思想雖然也包含人道精神,但是孔子“仁”之“愛人”的思想主張是為了服務于禮教及其所依靠的宗法社會的[11],與西方國家尊重人的權利與尊嚴的思想有著本質(zhì)上的不同?!坝H親”和“尊尊”禮教思想在本質(zhì)上是一種不平等的社會制度,它要求全體社會成員必須依據(jù)身份差別在社會中行事,所以形成了中國社會注重家族、集體而忽視個人的文化氛圍。這必然使民眾的自我權利意識淡薄,也就更不可能形成尊重罪犯權利的社會意識。我國在明、清時期雖然也確實出現(xiàn)過類似于西方的人道主義萌芽,但由于缺乏經(jīng)濟基礎,因此其對我國的社會意識產(chǎn)生的影響也微乎其微。
(二)現(xiàn)實原因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的死刑適用受到了限制。在立法上,1979年《刑法》只規(guī)定了28個死刑罪名;同時,嚴格貫徹“堅持少殺、嚴禁錯殺”的刑事政策。這樣的刑事立法和刑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眾的死刑報復心理以及對死刑威懾力的確信。然而,1997年《刑法》擴大了死刑的適用范圍,出現(xiàn)了68個可以被判處死刑的罪名,使得民眾的死刑報復觀和威懾觀又再次受到了肯定與維護;從20世紀80年代起,死刑政策上也鮮見“少殺”“嚴禁錯殺”的表述。
綜上所述,我國當前死刑民意的形成有著其深刻的歷史和現(xiàn)實原因,應當針對這些問題,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來引導民眾意識的轉(zhuǎn)變。
四、死刑民意的引導
針對我國民眾人權意識相對薄弱、尊重個體生命權的人道主義意識欠缺的社會現(xiàn)實,教育的引導作用可以在轉(zhuǎn)變民眾思想意識問題上發(fā)揮良好的作用。[12]
(一)明確引導主體的責任
在引導死刑民意轉(zhuǎn)變的進程中,政府無疑是最重要的引導主體。[13]一方面,國家的死刑立法、死刑司法以及死刑政策都對死刑民意的形成與發(fā)展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因此追根溯源,引導死刑民意政府責無旁貸。另一方面,對比我國的其他社會組織,只有政府有能力動員起社會各界力量來共同引導死刑民意的轉(zhuǎn)變。
此外,在信息網(wǎng)絡日益發(fā)達的今天,媒體的言論對社會意識以及思想觀念的改變有著直接且廣泛的影響。媒體對于罪犯殘忍一面濃墨重彩的描寫會強化民眾的死刑報復心理并維護民眾對于死刑威懾力的確信,這會大大阻礙我國的死刑民意向著理性和人道的方向轉(zhuǎn)變。因此,媒體應當從轉(zhuǎn)變自身的死刑觀念開始,明確其所肩負的社會責任,大力宣傳人道主義理念,對民眾進行正確的引導。
(二)改革死刑實踐
死刑實踐對于死刑民意轉(zhuǎn)變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引導死刑民意的轉(zhuǎn)變必須加快死刑制度的改革。
近年來,國家已經(jīng)逐步開始了對死刑實踐的改革。1997年《刑法》規(guī)定了68項可以判處死刑的罪名,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廢除了13項有關死刑的罪名;2015年11月1日生效的《刑法修正案(九)》一方面縮小了死刑的適用范圍,取消了9項死刑罪名,至此中國刑法可以適用死刑的罪名減少至46項;另一方面逐步廢止對于非致命性暴力犯罪的死刑執(zhí)行。與此同時,司法系統(tǒng)堅定貫徹“少殺”“慎殺”的刑事政策。
這是我國在廢除死刑的進程中走出的極為重要與關鍵的一步,這些變化必將從意識層面對我國民眾形成理性、人道的死刑觀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三)培養(yǎng)民眾尊重生命的人道主義理念
死刑報復觀以及對死刑威懾力的確信在民眾心中根深蒂固,因此要徹底改變死刑民意,必須破除這些觀念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一方面使民眾形成尊重每個人包括罪犯生命權利的意識;另一方面,讓民眾認識到死刑的存在并不能從根本上起到保護民眾人身安全的作用,并同時積極尋找能夠替代死刑曾給予人們的安全感的其他刑罰制度[14],以此來維護民眾正當?shù)淖晕冶Wo心理和社會的穩(wěn)定。
筆者建議,應將尊重人權包括尊重罪犯生命權意識的培養(yǎng)更多深入到我國學校教育的各階段,意識的培養(yǎng)形成要比轉(zhuǎn)變已經(jīng)定型的思維意識更容易也更有意義。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深入分析死刑民意與死刑廢除的關系以及我國死刑民意形成的原因之后,針對目前的死刑民意,既不能充耳不聞,也不能一味順從。應明確引導主體的責任,強化責任意識,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引導民眾觀念的轉(zhuǎn)變,在我國民眾中培養(yǎng)起理性、人道的死刑觀。只有這樣,我國才能順利融入廢除死刑的歷史性潮流中。
參考文獻:
[1]喻海龍,陸弈霖,劉玉萍.死刑存廢爭論及我國對死刑廢除的態(tài)度[J].政法學刊,2015(5):79-86.
[2]程琳.死刑存廢新論[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5):37-40.
[3]孫國祥.死刑廢除與民意關系之審視[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2):94-99.
[4]張文.十問死刑:以中國死刑文化為背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56.
[5]陳凌劍.死刑存廢之爭的歷史演變與未來進路進路[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2):51-56.
[6]張曉東.法律先要適應社會情感[J].方圓,2016(4):70.
[7]常沙沙.也談死刑存廢[J].商,2015(21):225.
[8]張文.十問死刑:以中國死刑文化為背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78.
[9]張悠然,崔甜恬,張書遙.死刑威懾力與死刑存廢[J].青年時代,2016(14):48.
[10]張文.十問死刑:以中國死刑文化為背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81.
[11]房麗.論中國死刑民意形成的因素[J].學術交流,2014(1):32-36.
[12]袁青,劉健佳.從死刑存廢爭議看我國死刑發(fā)展走向[J].中國集體經(jīng)濟,2016(4):103-104.
[13]張文.十問死刑:以中國死刑文化為背景[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182.
[14]周展.關于我國死刑存廢的法律思考[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8):93-94.
責任編輯:孫 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