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煒森
摘 要:近日,有媒體爆出在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的《風箏》退出了課本,由此引起的爭論頗為激烈。有不少人認為魯迅的文章富有批判精神,對國民性的探討鞭辟入里,至今讓人警醒,不應(yīng)退出中學(xué)教材。
關(guān)鍵詞:魯迅;棄醫(yī)從文;改造國民性
近日,有媒體爆出在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中,魯迅的《風箏》退出了課本,由此引起的爭論頗為激烈。有不少人認為魯迅的文章富有批判精神,對國民性的探討鞭辟入里,至今讓人警醒,不應(yīng)退出中學(xué)教材。語文出版社長王旭明就曾表示不贊成刪除教材中魯迅作品,“中國需要魯迅,中小學(xué)生必須學(xué)會深刻?!?/p>
1 偉大頓悟:棄醫(yī)從文
魯迅是中國偉大的文學(xué)革命家、思想家,是新型中國知識分子的楷模,更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魯迅不是最早探索國民性問題的人,但他是第一個系統(tǒng)闡述和改造國民性的人。日俄戰(zhàn)爭時期,魯迅進入仙臺醫(yī)專學(xué)習(xí),有一次他的老師播放了關(guān)于日俄戰(zhàn)爭的畫片,自此讓他的人生出現(xiàn)了重大的轉(zhuǎn)折。魯迅在他的《吶喊·自序》中這樣描述他的轉(zhuǎn)變:“有一回,我竟在畫片上忽然會見我久違的許多中國人了,一個綁在中間,許多站在左右,一樣是強壯的體格而顯出麻木的神情……因為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yī)學(xué)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p>
2 國民性分析:鞭辟入理
早在十九世紀就有一個外國人為我們“用炭筆勾勒出一張素描,“描繪出”他“所窺見的中華民族的某些特征”。[1]這位外國人就是美國公理會傳教士明恩博。他在《中國人的氣質(zhì)》一書中,將中國人的國民性做了一個概括,其中包括節(jié)儉、禮節(jié)、勤勞、孝順、忍耐和堅韌等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但是更多的是智力混沌、麻木、保守、猜疑、誤解等所謂的“嚴重的性格缺陷”。而在魯迅的作品中,不僅明恩博所提到的中國人的麻木、守舊、卑怯、昏亂這些“嚴重的性格缺陷”也是有的,此外還有兇殘、恃強凌弱、自欺欺人等也在作品中刻畫得入木三分。
魯迅筆下的阿Q窮困潦倒,可是與人口角時,間或瞪著眼睛道:“我們先前——比你闊的多啦!你算是什么東西!”阿Q被別人打了,心里頗為氣憤,他卻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xiàn)在的世界真不象樣”,甚至在趕賽會的賭攤丟了錢,沒辦法,居然“擎起右手”自己打自己的嘴巴,“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別一個自己”[2]而對待比他弱小的,他也知道“估量了對手,口訥的他便罵,力氣小的他便打”。阿Q的這個人物形象代表的是廣大受封建禮教毒害的社會中下層人民,他的精神勝利法折射出的正是國民無視自我、自欺欺人、恃強凌弱的愚昧無知的病態(tài)心理。在《墳》中“鄉(xiāng)下人捉進知縣衙門去,打完屁股之后,叩一個頭道:‘謝大老爺!這情形是特異的中國民族所特有的”[3],這種特異無疑是封建專制所帶來的,他導(dǎo)致了國民的卑怯,卑怯的最終結(jié)果是奴性。而魯迅在《鏟共大觀》中對看女尸的場面尖銳地指出:“我們中國現(xiàn)在(現(xiàn)在!不是超時代的)民眾,其實還是不很管什么黨,只要看‘頭和‘女尸。只要有,無論誰的都有人看”。魯迅從殺與被殺之間,一面暴露殺人者的殘酷,一面暴露看客的麻木,看客只知看殺人,并不考慮殺什么人,人為什么被殺。將什么都看成戲,也是中國人麻木的一種表現(xiàn)。[4]
3 改造國民性:不遺余力
今天我們談民族振興,國家富強,必須要以自我認識、自我剖析為前提,但自我認識、自我剖析從而自我改造又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這又是必須的。我國國民性的缺點甚至是劣根性不是一天形成,它是“封建等級制度”“封建傳統(tǒng)思想的毒害”以及“外來侵略”的不斷影響所產(chǎn)生的,這個日積月累、潛移默化的過程,讓我們的文化漸漸走向“侍奉主子”的方向,習(xí)慣了以“奴性心理”生活、做事,“真教人活得不像在人間”。
回顧整個中國近代史,或許只有魯迅一人以“刀筆吏”的真知灼見揭露和批判國人的劣根性,探求救國救民的改革之路。作為“叛逆的猛士”,即使質(zhì)疑他的王朔也必須承認魯迅的“思想到今天還閃爍著鋒利的光芒,照耀著我們黑暗的自身”[5]魯迅不是“一個振臂一呼應(yīng)者云集的英雄”,但他是一個用文藝的力量奮斗一生的“精神界之戰(zhàn)士”,他對國民性的批判,林賢治認為是“舊壘”中的“強敵”,“一切黑暗、專制、腐敗,都是他反抗的目標”,他“對于任何阻礙人類進步的惡勢力和舊思想,他都不肯寬恕、姑息”。他擁有“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所沒有的“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的“最可貴的品質(zhì)”。這種品質(zhì)在他的雜文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他的雜文“所寫的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合起來,已幾乎是或一形象的全體”,郁達夫評價魯迅的作品“觀察之深刻,談鋒之犀利”讓讀者“感到一種即使和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厲的風味”,而“要全面了解中國的民族精神,除了讀《魯迅全集》以外,別無捷徑”。
4 不同聲音:爭論風波不斷
魯迅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qū),現(xiàn)代文學(xué)的奠基者,這是蓋棺定論了的。魯迅去世時亦以“民族魂”大旗裹尸。[6]但隨著魯迅的逝世,質(zhì)疑的聲音就開始出現(xiàn)。有人認為魯迅是因為毛澤東對魯迅“不但是偉大的文學(xué)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的評價才有其在文學(xué)界如此高的地位。80年代初,貶損魯迅之風興起,有說“魯迅雜文不如我”的,有說魯迅是“老石頭”的,更有張克標等與魯迅有過摩擦的作家惡意中傷。
“倘無巨制,即非大家”,馮驥才認為魯迅“他就憑一本中等厚度的中短篇小說集,高踞在當代中國小說的峰巔”,魯迅的改造國民性的思想源于“西方人的東方觀”。魯迅“并沒有看到西方人的國民性分析里所埋伏著的西方霸權(quán)的話語”,西方人的“國民性分析不僅是片面的,還是貶義的或非難的”,魯迅在借用這種批判性分析時“沒有對西方人的東方觀做立體的思辨”的觀點。[7]
魯迅在香港青年會講上提倡“大膽地說話,勇敢地進行,忘掉一切利害,推開了古人,”,很微妙的是他們(惡意貶損魯迅之輩)說話葉很“大膽”,很“勇敢”,卻“推開”了魯迅,“將自己的真心話表達出來”,可是他們卻不知道“只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的人和世界的人”,他們是否說的是“真”,相信無須解釋。對待爭論,我想正如張直心所言:面對那些“心血來潮、嘩眾取寵”“年輕、晚生乃至斷裂的作家”,“我們應(yīng)該盡力通過爭鳴、對話引導(dǎo)他們憑借自身的血肉感受、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接近魯迅”,而對于那些“經(jīng)過極其嚴肅、認真甚至痛苦思考的學(xué)者、思想家們(如王元化、李澤厚等)的質(zhì)疑魯迅,我們更應(yīng)認真與之對話。”因為“他們提的問題大都是由現(xiàn)實遭遇激發(fā)了的思考……圍繞這些問題的探討與爭鳴,無疑將拓寬學(xué)科的視野、思路,提升研究的境界?!盵8]
參考文獻
[1]明恩博:《中國人的氣質(zhì)》
[2]魯迅:《阿Q正傳》第二章 優(yōu)勝略記
[3]魯迅:《墳·從胡須說到牙齒》
[4]曹魯:《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現(xiàn)實意義》
[5]王朔:《我看魯迅》
[6]主振國:《貶損魯迅,意欲何為》
[7]馮驥才:《魯迅的功與“過”》
[8]張直心:《接受挑戰(zhàn)提高研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