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惜君
【摘要】 名著給我們留下了瑰麗而寶貴的精神遺產(chǎn),以其無與倫比的文學價值與思想價值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讀好名著,可以豐富語言知識,可以陶冶一個人的道德情操,可以汲取無窮的精神糧食。名著閱讀已經(jīng)成為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有效地進行名著閱讀教學,是擺在每一位語文教師學面前的一道難題。下面筆者來談談名著閱讀教學的幾點看法。
【關鍵詞】 激發(fā)興趣 閱讀方法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7)05-129-01
0
一、激發(fā)閱讀興趣
興趣是人類最好的老師,在名著閱讀中,興趣也是學生進行名著閱讀的初始動力。學生只有被激發(fā)起閱讀興趣,閱讀時才會如魚得水,樂在其中,否則也只是蜻蜓點水,敷衍了事。
(一)影片片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生大多喜歡直觀形象性的閱讀。因此,可以先讓學生觀看視頻,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我在講《威尼斯商人》節(jié)選這一情節(jié)時,我就先讓學生觀看影視資料,然后才讓學生閱讀作品。這樣,學生對作品的情節(jié)、人物的形象就會有直觀形象的感受和大致的了解,加深對作品的認識。
(二)互講故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故事或俗語一類的東西,學生比較喜歡,如我在講《西游記》時,先讓學生自己去閱讀,然后每個人摘一兩個精彩的故事來復述,那一節(jié)課有的孩子講《三打白骨精》,有的講《智取紅孩兒》,有的講《智激美猴王》。每個學生都各抒己見,精彩呈現(xiàn)。在這基礎上我再從作品的時代背景,師徒幾人的性格形象、語言特色分析,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孩子們再度閱讀《西游記》的高漲熱情,讓孩子們快樂地進入閱讀名著的世界中。
(三)結(jié)合課內(nèi)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通過課堂教學,帶動課外閱讀,做到課內(nèi)、課外閱讀的有機結(jié)合,這是名著閱讀最常見的一種形式。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可以有意識地進行擴展,或介紹作家及其社會背景,或某個方面問題的懸念,吊起學生的胃口,讓學生自己去閱讀。
二、教給學生閱讀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閱讀名著的方法,如略讀和精讀,讀后寫讀后感,做筆記,自讀等等。在名著導讀中,這些方法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但是,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性格特點,自己形成的閱讀方法各不相同,所以在閱讀名著時要盡量指導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并且靈活變通。
(一)片段式閱讀法
每部名著閱讀中,都有自己的精華部分,教師可以將這些熠熠生輝的精華找出來,讓學生自己閱讀這些精彩的片段,并且?guī)熒g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只有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才能獲得文學名著帶來的芬芳。精選片段的閱讀可以從精彩情節(jié)出發(fā),比如《水滸傳》中的三打祝家莊、武松醉打蔣門神。這些人們耳熟能詳?shù)钠?,以他們?yōu)槠瘘c,讓學生找到閱讀的樂趣。
(二)略讀和精讀相結(jié)合的閱讀方法
對于名著中一些重要環(huán)節(jié),或是一些文質(zhì)樸美的文學作品,應該讓學生采用精讀的方式,慢慢揣摩作者的構(gòu)思,體會其精妙之處,欣賞其美詞佳句。精讀注重的是閱讀質(zhì)量,從文章中汲取最瑰麗最精華的部分。而與之相應的略讀法,是指快速閱讀文章中非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擺正文章前后貫通的基礎上,簡略閱讀。以國外名著為例,其中有很大的篇幅描寫人物的心里狀態(tài),這種情況,可以采用略讀。
三、教學一些小策略
(一)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名著時,先要讓學生了解作者時代背景
在閱讀名著之前,對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政治思想、生存狀況等要有所了解,這將有助于學生對其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如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要了解奧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平經(jīng)歷:作者出身貧苦,只讀3年書,“十月革命”后,他投身于保護蘇維埃政權的斗爭,22歲全身癱瘓后,他以頑強的毅力,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開始了文學創(chuàng)作??梢哉f正是源于作者的親身經(jīng)歷,作者才能塑造保爾這一有血有肉的英雄形象,作品讀起來才這般的真切感人。
(二)學生在閱讀名著,要先讓學生理清故事情節(jié)
小說是通過故事情節(jié)來反映生活的。由于不少名著都是長篇巨制,故事情節(jié)復雜多變。如《西游記》中主要是寫唐僧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jīng)所經(jīng)歷的九九八十一難為故事主體,每一回里又根據(jù)各自情況有不同的故事情節(jié)。如《水滸傳》中前部分主要是寫以宋江、林沖、武松等人被官逼上梁山,替天行道,后半部分寫宋江被招安、攻遼、打方臘,最后以悲劇收場,每個故事又獨立成章。這就是要鍛煉學生歸納概括故事情節(jié)的能力。
(三)讓學生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嘗試著自己分析人物性格
名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眾多,每一個人物都有各自獨特的性格特征。如《水滸傳》中塑造了林沖堅忍、善良,由委曲求全、妥協(xié)忍讓到敢于反抗的形象,這就要從相關情節(jié)(誤闖白虎堂、刺配滄州道、風雪山神廟、雪夜上梁山)著手。如《西游記》中塑造了孫悟空敢于反抗、桀驁不馴、聰明機智的形象,閱讀時就要從相關情節(jié)(大鬧天宮、三大白骨精、智取紅孩兒)著手。另外在分析人物性格形象時更要注重每個人物的異同之處,如《水滸傳》中魯智深和武松兩個人都具有武藝高強、行俠仗義的性格特點,但同時他們又有一些細微之處,魯智深的義是真正的大義,他是在幫助真正有困難的人,無權無勢又受欺凌的金氏父女。武松的義是江湖上的一種狹義上的義,是因為施恩對他有恩在先,武松才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只有抓住每個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使眾多人物牢牢立在心中,不會出現(xiàn)張冠李戴的情況。
總之,要讓名著閱讀課真正發(fā)揮作用,必須有切實的措施與相應的辦法。一方面要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和積極性,一方面起到一個監(jiān)督的作用。讓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加強交流,互相學習,長期堅持,學生一定能夠提高名著的閱讀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