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進展

2017-08-08 03:02
蘭臺世界 2017年13期
關(guān)鍵詞:檔案學生命周期理論

張 臻

(1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管理系 北京 100070;

2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北京 100872)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進展

張 臻1,2

(1 北京電子科技學院管理系 北京 100070;

2 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 北京 100872)

本文綜述了文件生命理論的基本概念、源流、內(nèi)涵、與其他理論的關(guān)系,以及對文件生命理論的評價與應用;展望了文件生命理論研究的三個方向:著力夯實理論研究,扎實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積極深度開展跨界交流與合作。

文件生命周期 文件連續(xù)體 檔案學 文件管理

國內(nèi)外檔案學者通常認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是現(xiàn)代檔案學基本理論”[1]。該理論是研究文件運動規(guī)律的重要理論,與具有緊密聯(lián)系的文件連續(xù)體理論一同被認為是“近年檔案學基礎(chǔ)理論研究方向的研究熱點之一”[2]。本文重點從基本概念、源流、內(nèi)涵、與其他理論的關(guān)系,以及對文件生命理論的評價與應用等方面分析國內(nèi)外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的焦點,以期探索研究方向。

一、文獻檢索結(jié)果

文獻檢索結(jié)果如表1。從國內(nèi)研究看,年度、期刊、作者及主題等多個方面的研究特點與李財富和謝婉瑩(2012)[3]文獻計量分析結(jié)果基本一致:我國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論文數(shù)量大致呈現(xiàn)起步(1991年起)、上升(1999年之前)、穩(wěn)定(1999年—2006年)、下降的趨勢(2006年至今);論文集中發(fā)表在《檔案學通訊》(37篇)《浙江檔案》(36篇)《檔案學研究》(28篇)《蘭臺世界》(27篇)《檔案與建設(shè)》(23篇)《檔案管理》(22篇)等核心期刊;發(fā)文數(shù)較高的依次是吳品才(15篇)、何嘉蓀(12篇)、傅榮校(10篇)、鄒吉輝(9篇)等;研究主題包括理論內(nèi)容與價值、是否適宜中國化、電子時代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文件連續(xù)體理論)、理論與實踐的關(guān)系等。國外研究方面,論文主要集中于 ArchivalScience,Archives& Manuscripts,Records Management Journal,Archivaria等期刊。

表1 文獻檢索結(jié)果

二、主要研究焦點

1.文件生命周期的基本概念。

(1)文件。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中的“文件”的概念界定,我國學者有不同理解。主要有“廣義文件”和“狹義文件”之分,其中又以“廣義文件”觀為主流,持這種觀點的有傅榮校(1994)[4]、唐振華(2007)[5]、孫芳芳(2010)[6]等。究竟應作廣義還是狹義理解,我國檔案界對“大文件”有一場大討論。所謂“大文件”,學界一般認為它對應“廣義文件”。王茂躍(2007)認為“大文件”是我國在引入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時,把本土的“廣義文件”與其對接時提出的。他認為陳兆祦是“大文件”概念的首倡者——陳兆祦(1987)指出“檔案是文件的一部分”[7]。持有“大文件”觀的還有何嘉蓀。他認為“文件”是一種廣義的概念、一種集合(全稱)概念。若用我國檔案界特指現(xiàn)行文件的“狹義文件”來出發(fā),將無法理解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因此,必須基于“廣義文件”,即“貫穿于從形成到銷毀或永久保存整個過程的記錄材料”[8]。

陳作明(1997)則認為,只有將“文件”作狹義理解才能讓生命周期理論“名副其實”,否則“文件”便是“萬壽無疆”的了[9]。王茂躍(1998)指出該理論源自西方,西方又認為“檔案屬于文件”,故相應地,我國應將“文件”作廣義理解[10]。馮惠玲(1997)在其博士論文《擁有新記憶—電子文件管理研究》中將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統(tǒng)稱為“電子文件”。此后,我國檔案學界普遍采納這一觀點,這是電子時代的“大文件觀”。當然,對于“大文件”和“廣義文件”是否為同一概念、陳兆祦的觀點應作何解讀,甚至他的觀點是否正確,我國有諸多討論和反思。對此,侯衡(2016)作了較為全面的綜述[11]。

(2)文件生命周期?!拔募芷凇备拍钣擅绹评铡げ剪斂怂梗≒hilip Brooks)1940年首次使用。隨后,美國國家檔案館第二任館長索倫·巴克(Solon Buck)在總結(jié)美國文件中心實踐經(jīng)驗時也運用了這一概念?,F(xiàn)在,英文表述已由最早的“Stages in the Life of Papers”逐漸歸結(jié)為“Life Cycle of Records”[12]。曾任美國檔案與文件管理署署長的詹姆斯·B·羅茲(James B.Rhoads,1983)將其定義為“從文件的產(chǎn)生,經(jīng)過作為履行組織職能的工具進行活動和工作的階段,一直到現(xiàn)實效用的消失,或者當其全部使用目的已經(jīng)達到時,對其進行銷毀,或者因它們具有值得永久保存的價值,而把它們作為檔案,賦予新的價值”的整個過程[13]。傅榮校(1992)認為它指文件從其形成到銷毀或永久保存這一整體過程的時間跨度[12]。國際文件管理信托機構(gòu)(The International Records Management Trust)的定義是“將生物有機體出生、生活和死亡的生命過程與文件的創(chuàng)建、盡量使用其價值、最終銷毀處置或移交檔案機構(gòu)兩者之間進行類比描繪的一個概念”[6]。

對于“文件生命周期”的中文稱謂,國內(nèi)學者有不同看法。陳兆祦1987年曾稱為“文件運動周期”[14],1992年用的則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論”[15]。吳寶康(1993)認為叫“文件運動過程(階段)理論”更好[16]。此外,陳作明(1997)認為將其改為“文件運動規(guī)律理論”更好,因為這樣能使“生命周期”“名副其實”[9]。潘連根(1998)則認為,生命周期理論的概念是確切的,更改名稱不妥,并以何嘉蓀和傅榮校(1997)的觀點——“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全宗理論、價值理論一起作為文件運動規(guī)律的三大部分”——為論據(jù)[17][18]。隨即,陳作明再次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理解:既然被稱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自然是要包涵文件生命全過程的“各種形態(tài)的運動”及其規(guī)律的,因而不能認為該理論是文件運動規(guī)律的三大部分之一。而且,按照何嘉蓀和傅榮校(1997)的定義——文件運動特點和規(guī)律的研究稱之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可進一步將其還原為“文件運動規(guī)律研究”。同時,他表示自己1997年的文中[9]提到的“我國一些檔案學者已經(jīng)改稱為‘文件運動規(guī)律研究’”正是源于這一理解[19]。

2.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源流。

(1)理論起源地。我國學者對該理論的起源地有不同理解。盡管吳品才(2005)等學者認為是國外檔案學者創(chuàng)建了該理論[20],但多數(shù)學者認為是“我國和外國的共同財富”。吳寶康(1993)認為有西方檔案學家的貢獻,但在20世紀80年代傳入我國之前,國內(nèi)在20世紀50年代就已有研究,甚至可以追溯至20世紀30年代的文書檔案連鎖法。一個重要的論據(jù)是:曾三在1962年全國檔案工作會議上的以“要研究和認識檔案的形成規(guī)律,按照檔案的形成規(guī)律來管理檔案”為題報告中的講話,提到了檔案自然形成規(guī)律,具有同“‘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相同意義的理論概括和升華的高度”。對于這一點,陳兆祦(1992)認為是“不謀而合”,何嘉蓀(1991)認為是“殊途同歸”[1]。陳作明(1997)認為文件生命周期概念是外國首創(chuàng),但論及實質(zhì)內(nèi)容則不應將我國排除在外[9]。潘連根(1998)[18]和何嘉蓀(1998)[21]也認為概念源自外國,但理論是全世界的共同財富。張偉斌和周莉莉(2015)也是從中外兩個角度分別介紹該理論的起源[22]。

至于該理論產(chǎn)生的理論背景,傅榮校(2004)認為是實用主義哲學思想和謝倫伯格的文件管理思想[23]。

(2)發(fā)展歷程。由于國內(nèi)外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都有研究,因此本文從國外和國內(nèi)兩個角度分別介紹發(fā)展歷程。

①理論在國外的發(fā)展。理論的雛形——文件“三階段論”。國內(nèi)外學者基本認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起源于二戰(zhàn)結(jié)束后美國、英國等國家的文件管理實踐,當時美國海軍及其他部門為應對二戰(zhàn)時的“文件雪崩”建立起了文件中心,英國1950年也在海斯(Hayes)設(shè)立了文件中心。在1950年8月法國巴黎召開的第一屆國際檔案大會上,倫敦大學艾利斯(Roger Ellis)教授提出了文件的“三階段”——文件的現(xiàn)行、暫時可存和永久保存階段,并認為這三個階段與——辦公室、文件中心和檔案館這三個文件保管場所之間是對應的。

此后的50年代到60年代,法國、德國等諸多國家紛紛建立文件中心或中間性檔案館。為指導建立中心、解釋建立文件中心的理論依據(jù)[8],1974年由聯(lián)合國教科文和國際檔案理事會組織、英國檔案學者馬勃斯(A. W.Mabbs)著的《中間檔案館的組織》系統(tǒng)論述了艾利斯的觀點。文中指出文件從形成者、使用者的現(xiàn)行作用與被送往檔案館永久保存并銷毀之間,需要一個結(jié)合部來管理“非現(xiàn)行、非活動或休眠的文件”(Non-current、Inactive or Dormant)。這個結(jié)合部就叫文件中心或中間檔案館。這一“三階段論”將“文件管理理論”作為文件中心產(chǎn)生的理論基礎(chǔ)[24]。

理論的定型——巴斯克斯的努力。自文件“三階段論”提出后,國外對文件生命周期依然沒有全面系統(tǒng)的研究。直至阿根廷檔案學者曼努埃爾·巴斯克斯(Manuel Vazquez)的研究出現(xiàn)。在《文件的選擇》(1982)和《文件生命周期研究》(1987)兩本著作中,他系統(tǒng)論述了文件的價值屬性與其運動階段、保管場所、保管方式之間的關(guān)系。

表2 文件生命周期階段的劃分

②理論在國內(nèi)的發(fā)展。國內(nèi)學者對該理論的研究始于陳兆祦1986年的引入,而后以何嘉蓀、傅榮校等為代表的學者在20世紀90年代通過中外比較,與我國實踐相結(jié)合,進行了深入研究,有一批代表性文章(詳見下文第3點“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內(nèi)涵”和第4點“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其他理論的關(guān)系”)。對此,傅榮校(2008)認為這使該理論走了一條“中國化”的道路,并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具體表現(xiàn):一是國外尚未使用“文件生命周期理論”這一說法,而我國有;二是我國對該理論的研究重在解釋文件整體運動規(guī)律而不是解釋文件中心的產(chǎn)生;三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內(nèi)容的三點基本內(nèi)容是根據(jù)國外的階段劃分和我國檔案工作實際提出的;四是在我國該理論有研究方法更新的意義[24]。

如何將該理論應用于電子文件管理實踐催生了以馮惠玲為代表提出的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她認為“電子文件在每一階段因其特定功能和價值形態(tài)而具有不同的服務(wù)對象和服務(wù)方”,“電子文件的階段性與其物理位置、保存場所沒有對應關(guān)系”。

對國內(nèi)外研究情況,黃存勛(2002)將其劃分為三個流派:一是強調(diào)檔案管理即把文件的檔案階段提前到文件制作完畢或生效或簽收之時的以阿根廷檔案學者巴斯克斯和一些法國檔案學者為代表的拉丁語族流派;二是強調(diào)文件管理的美英檔案學者,如英國艾利斯、馬勃斯、邁克爾·庫克(Michael Cook),美國謝倫伯格(Theodore Schellenberg)、羅茲等;三是中國檔案學界的主流派,以持有陳兆祦提出的“四階段論”和“‘歸檔’文件即檔案”為特征[25]。

3.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內(nèi)涵。

(1)階段劃分。國內(nèi)外對于階段劃分的研究整理如表2。傅榮校和王相華(2004)認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可以說是有中外兩個版本”。國外學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件運動階段的劃分上,且劃分通常有三階段和四階段兩種。同時,他們還關(guān)注文件價值、運動階段和保管場所的關(guān)系。國內(nèi)對于階段的劃分則以陳兆祦的四階段劃分觀點較為流行。

(2)主要內(nèi)容。傅榮校和王相華(2004)在討論主要內(nèi)容之前,將基本原則歸納為四條:一是注重文件運動中文件價值的變化,并要求“就近保管”;二是強調(diào)文件的實體控制和智能控制;三是強調(diào)文件管理和檔案工作的線性一體化效應;四是對傳統(tǒng)檔案學特色理論有著高度的依賴。他還指出,文件價值的研究是該理論最重要的特征[23]。

對于該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何嘉蓀(1991)在介紹國外研究情況時將其要點歸結(jié)為三句話:從現(xiàn)行文件到歷史檔案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文件在全部生命過程中先后表現(xiàn)出不同的作用或價值,使其整個生命周期可以區(qū)分為不同的運動階段;所以應針對不同階段文件的特點,采用適宜的存放與管理方式[1]。傅榮校(1992;1994)也將其概括為三點,表述與何嘉蓀(1991)基本一致,只是將第三句進一步概括為“文件的價值屬性與管理方式、存放場所存在著一種固有的內(nèi)在聯(lián)系”[12][26]。

此后,學者通常采用何嘉蓀和傅榮校著作(1999)[8]中的表述:“第一,文件從形成到最后消亡或永久保存,或者說從現(xiàn)行文件到歷史檔案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過程,即文件的運動具有整體性的特點;第二,文件在全部生命過程中先后表現(xiàn)出不同的作用和價值,使其整個生命周期可以區(qū)分為不同的運動階段,即文件的運動具有階段性的特點;第三,文件運動過程中各種因素之間存在著特定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故在不同的運動階段中,應根據(jù)文件的不同特點,采用適宜的存放和管理方法?!庇袝r也進一步簡稱為整體性、階段性和內(nèi)在聯(lián)系性。

4.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其他理論的關(guān)系。

(1)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的關(guān)系。國內(nèi)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和文件連續(xù)體理論關(guān)系的研究成果頗多。根據(jù)張予宏和王進(2014)的研究,其數(shù)量達到了58篇[27]。這堪稱繼“大文件”和“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中國化”的又一次大討論。鄒吉輝(2004;2006;2007和2009)[28][29][30][31]在2004年和2006年研究的基礎(chǔ)上,于2007年和2009年兩次歸納我國學者的觀點,筆者將其整理如表3。

此外,朱惠玨(2006)[32]、劉艷和何軍(2008)[33]、傅榮校和靳穎(2008)[24]也進行了研究。

國外對二者關(guān)系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是以厄普伍德(Upward)、麥克米希(McKemmish)為代表的“取代說”,即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將會因無法適應電子文件管理而最終被文件連續(xù)體理論取代,其他不同程度支持此觀點的有加拿大庫克、美國比爾曼(David Bearman)和海茲喬姆、英國費林(Flynn)等;另一種是以加拿大露西安娜·杜蘭蒂(Luciana Duranti)、美國琳達·J·亨利(Linda J.Henry)為代表的反對說,他們認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在電子時代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并對文件連續(xù)體理論提出質(zhì)疑[34]。

表3 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和文件連續(xù)體理論關(guān)系

對兩者的比較研究,最具代表的是Roberts(1999)。他從起源、文件定義的要素、關(guān)注焦點、文件運動規(guī)律、文件保管的視角、文件保管的過程、檔案鑒定的標準、檔案鑒定時間、文件保管者角色以及文件管理任務(wù)的完成共10個方面對比分析了兩個理論[35]。安小米(2002)引用這一比較,探討了對電子文件最優(yōu)化管理的啟示[36]。臺灣學者林奇秀(2007)基于安小米的引用和Upward、McKemmih等人的觀點,從11個方面進行了比較,內(nèi)容大體一致[37]。

(2)與其他理論間的關(guān)系。關(guān)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其他理論間的關(guān)系,國外研究很少,我國則有不少。傅榮校(1994)[38]、李玉潔和張長海(2002)[39]將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我國檔案形成規(guī)律進行了比較分析。唐振華(2007)分析了與文書檔案連鎖法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他認為二者在適用范圍和理論完整性、管理程序和處理環(huán)節(jié)上存在不同,而在文件與檔案的關(guān)系上相互印證,在實踐操作過程中都體現(xiàn)了“文檔一體化”的改革思路[5]。

與來源原則的關(guān)系方面,黃霄羽(2003)從形成背景和原因、建設(shè)起點和基本特征、研究范圍和指導等層面分析了二者宏觀區(qū)別,并認為其本質(zhì)聯(lián)系是共同堅持歷史主義思想[40]。她還指出,該理論與來源原則的并立是現(xiàn)代檔案學成熟的標志[41]。與價值鑒定的關(guān)系方面,李玉潔和張長海(2002)認為文件價值是文件運動的動力,也是劃分文件運動階段的基石,要以文件運動階段為依據(jù)進行價值鑒定[42]。麻新純(2005)討論了基于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價值鑒定方法,即綜合鑒定法[43]。

何嘉蓀等人于2003、2004年撰寫了三篇系列文章,提出了基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和文件連續(xù)體理論的“文件運動理論模型”,并闡釋了模型的內(nèi)容和機理。章燕華(2007)則認為這一模型雖融合了多個檔案學理論,但過于理想,無法承載多重功能[44]。

5.對文件生命理論的評價與應用。

(1)理論評價。國外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意義鮮有著墨,但國內(nèi)對其是否有意義特別是可否中國化,以及有何意義進行了廣泛討論。何嘉蓀和潘連根(2000)認為討論歸根結(jié)底是理論如何聯(lián)系實際的問題[45]。靳穎(2005)將“中國化”相關(guān)觀點劃分為三派:一是以中國特色的名義持“否定論”,以王茂躍為代表;二是以共同科學規(guī)律的名義持有“實用論”,以何嘉蓀、陳兆祦、傅榮校、潘連根、黃存勛等為代表(包括自己);三是“折衷論”,以周玲、宗培嶺、林清澄、吳品才、陳作明等學者為代表[46]。

理論意義方面,我國對此有諸多研究。何嘉蓀(1991)結(jié)合我國檔案工作實踐,論述了該理論四個方面的啟示:應重視階段劃分研究,重新研究歸檔環(huán)節(jié)的設(shè)置,可用該理論指導對全宗問題的研究,該理論可作為研究檔案管理的科學方法論[1]。方一言(1994)在此基礎(chǔ)上進行了補充,認為源于市場經(jīng)濟下檔案工作實踐的這一理論對處在新經(jīng)濟形勢下的我國檔案工作實踐有重要意義:能為實施文件檔案一體化管理掃清理論和認識上的障礙。傅榮校(1994)則認為該理論的最大意義在于研究方法的變更,即采用了區(qū)別于長期采用的“分析方法”的系統(tǒng)方法。他還指出了其對我國文檔管理一體化、檔案定義、館網(wǎng)建設(shè)、文件移交、文件價值研究、全宗理論探討等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的指導意義[47][48]。吳寶康(1996)認為我國文件管理理論形成的基礎(chǔ)是文件同檔案區(qū)別與聯(lián)系的理論,并指出這是我國的特色,因此要結(jié)合實際,學習和吸取國外檔案學理論中好的有用的東西[49]。黃霄羽(2008)認為該理論與來源原則的并立是現(xiàn)代檔案學成熟的標志[41]。

此外,也有不少學者指出該理論的缺陷。王茂躍(1996)認為對其評價不宜過高,因為盡管該理論有其合理性,但它不符合我國無“半現(xiàn)行文件”的概念和文件中心的實際[50]。陳作明(1997)認為該理論不能代替文書學和檔案管理的研究[9]。

(2)理論應用。國外的研究多從理論結(jié)合實踐角度出發(fā),這從美國聯(lián)邦組織架構(gòu)文件管理框架(FEA Records Management Profile,Version 1.0,2005年12月頒布)可見一斑。2007年12月,《國際數(shù)字保管期刊》上發(fā)布了英國國際數(shù)字保管中心研究提出的電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51]。近年,Hoke等(2011)論述了該理論對現(xiàn)代文件檔案管理實踐的指導價值,并提出它在信息獲取和信息資源管控方面為內(nèi)容管理提供了高效的工具[52]。Mitja Decman等(2013)分析了文件生命周期在電子文件管理中的作用[53]。

國內(nèi)新近的研究多聚焦電子文件管理。張雅君(2014)分析了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論實例化,即電子文件管理系統(tǒng)(ERMS)[54]。黃新榮和封瑋(2015)討論了電子文件管理實踐中的適用性[55]。屠躍明和張夢霞(2016)探討了生命周期視角下電子文件長期保存的影響因素和對策[56],還構(gòu)建了責任體系[57]。

三、研究展望

國外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討論集中于階段劃分上,且理論與實踐結(jié)合緊密。與國外相比,國內(nèi)研究偏重理論,對實踐關(guān)注較少。正如李財富和謝婉瑩(2012)所說,國內(nèi)研究存在“基礎(chǔ)理論研究多、實際工作問題研究少”、“存在一定的重復研究”和“研究主體分布不均衡,實踐工作者參與較少”三個問題[3]。筆者認為,我國未來的研究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著力夯實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盡管有文件管理信息學的出現(xiàn),但其基礎(chǔ)是文件連續(xù)體理論,再進一步,其基礎(chǔ)又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為應對新實踐背景的挑戰(zhàn),需要大力加強對后保管范式下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研究。第一,要注意處理好檔案理論發(fā)展的“趨同論”和“特色論”的關(guān)系。對于二者關(guān)系的認識和態(tài)度,將直接影響到對兩個理論的中外比較研究和如何“西學中用”的問題。第二,研究方法和路徑上,應解釋主義和實證主義相結(jié)合、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相結(jié)合。第三,理論和實踐研究工作者要和實踐工作者加強聯(lián)系和溝通,共謀現(xiàn)代檔案學的理論發(fā)展。

2.扎實推進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真理,檔案學也不例外,特別是文件生命周期這一基礎(chǔ)理論。我國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研究,并未使文件管理和檔案管理工作、檔案事業(yè)產(chǎn)生大的變化,這可以說是一種遺憾。因此,不論是從理論要適當超前于實踐的角度,還是從理論要服務(wù)于實踐的角度,今后的研究都要加大力度推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盡管制定出了一些政策和標準,但這并不代表實踐界已經(jīng)認可和落實。因此,這些政策標準的執(zhí)行情況和實際效益如何值得探討。再者,實踐工作者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能否理解和認同,并積極運用于實踐的情況也不得而知。因此,理論是否發(fā)揮足夠影響,若已產(chǎn)生影響,其影響方式和程度如何;若未產(chǎn)生足夠影響,其原因和對策如何,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

3.積極深度開展跨界交流與合作。進入新世紀以來,包括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在內(nèi)的檔案學理論研究開始朝著與歷史學、管理學、法學、社會學、傳播學和信息科學等多學科交叉的方向發(fā)展[58]61。盡管學界對包括跨學科、跨文化和跨文本等多重含義的跨界檔案學研究有不少批判[59],但跨界仍然并且應當是檔案學發(fā)展的方向之一。若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視為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發(fā)展,那么從實踐角度看,記錄保存人才的角色和作用應該更多更廣,文件和檔案工作的界限也將變得更加模糊。隨著“自覺、跨界、融合”的呼聲逐漸增多,今后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研究要特別注意處理好“自己的地”和“別人的田”的關(guān)系,要努力解答和解決檔案學領(lǐng)域“錢學森之問”。

[1]何嘉蓀.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及對我們的啟示[J].檔案學通訊,1991(6),1992(6).

[2]王新才,朱玉媛,肖秋惠,等.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檔案學基礎(chǔ)理論研究熱點[J].圖書情報知識,2009(4).

[3]李財富,謝婉瑩.我國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J].檔案學通訊,2012(5).

[4]傅榮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之一):“文件”和“文件生命周期”[J].檔案,1994(2).

[5]唐振華.文書檔案連鎖法與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之比較[J].檔案管理,2007(2).

[6]孫芳芳.從“文件生命周期”到“文件連續(xù)體”的演變及其思考[J].浙江檔案,2010(8).

[7]王茂躍.關(guān)于大文件概念的一些思考[J].檔案管理,2007(6).

[8]何嘉蓀,傅榮校.文件運動規(guī)律研究:從新角度審視檔案學基礎(chǔ)理論[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1999:46-48,55-59.

[9]陳作明.文件生命周期理論探疑[J].浙江檔案,1997(12).

[10]王茂躍.再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不宜中國化[J].浙江檔案,1998(7).

[11]侯衡.Records翻譯之爭:在電子時代的重新思考[J].檔案學通訊,2016(3).

[12]傅榮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述介[J].浙江檔案,1992(5).

[13]詹姆斯·B·羅茲,孫鋼.檔案和文件管理在國家信息系統(tǒng)中的作用:文件檔案管理規(guī)劃(RAMP)研究[J].浙江檔案工作,1984(6).

[14]陳兆祦.再論檔案的定義:兼論文件的定義和運動周期問題[J].檔案學通訊,1987(2).

[15]陳兆祦.對曾三關(guān)于檔案形成與運動思想的一點認識[J].檔案學通訊,1992(2).

[16]吳寶康.“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問題引起的若干思考[J].檔案學通訊,1993(1).

[17]潘連根.必須正確認識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陳作明先生商榷[J].浙江檔案,1998(3).

[18]潘連根.關(guān)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若干問題的再認識[J].浙江檔案,1998(10).

[19]陳作明.再談“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兼與潘連根同志切磋[J].浙江檔案,1998(8).

[20]吳品才.從文件生命周期到文件生命繼續(xù)的啟示[J].檔案學通訊,2005(2).

[21]何嘉蓀,蓋書芹.應該如何看待中外“文件”、“檔案”概念的不同:再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完全適用于中國[J].浙江檔案,1998(11).

[22]張偉斌,周莉莉.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中外比較[J].山西檔案,2015(3).

[23]傅榮校,王相華.源于兩種不同認識基礎(chǔ)的理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比較研究之一[J].檔案學通訊,2004(3).

[24]傅榮校,靳穎.文件整體運動描述:是文件生命周期模式,還是用文件連續(xù)體模式?:后保管時代檔案學基礎(chǔ)理論適應性問題研究之三[J].檔案管理,2008(3).

[25]黃存勛.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三流派及在中國的“適用”之爭[J].北京檔案,2002(6).

[26]傅榮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之三):與我國相關(guān)理論的對比[J].檔案,1994(4).

[27]張予宏,王進.2002年—2012年我國文件連續(xù)體理論研究文獻計量分析[J].檔案管理,2014(2).

[28]鄒吉輝.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研究現(xiàn)狀評析[J].檔案與建設(shè),2004(8).

[29]鄒吉輝,楊杰.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關(guān)系研究[J].檔案學研究,2006(1).

[30]鄒吉輝,楊杰.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關(guān)系再研究[J].浙江檔案,2007(5).

[31]鄒吉輝,何永斌.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的理論定位[J].檔案與建設(shè),2009(7).

[32]朱惠玨.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關(guān)系研究述評[J].北京檔案,2006(10).

[33]劉艷,何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之關(guān)系[J].蘭臺世界,2008(12).

[34]章燕華.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連續(xù)體理論之爭:中外檔案界認識差異及原因剖析[J].檔案與建設(shè),2006(2).

[35]Roberts,D.(1999).Continuum and life cycle models.Retrieved September30,2008,from:http://www.asap.unmelb.edu.au/asa/aus-arc hivists/msg01182.html轉(zhuǎn)引自林奇秀[50].

[36]安小米.文件連續(xù)體模式對電子文件最優(yōu)化管理的啟示[J].檔案學通訊,2002(3).

[37]林奇秀.記錄連續(xù)體理論淺析[J].“國立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系,2007.

[38]傅榮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之三):與我國相關(guān)理論的對比[J].檔案,1994(4).

[39]李玉潔,張長海.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檔案自然形成規(guī)律之比較[J].蘭臺世界,2002(9).

[40]黃霄羽.論來源原則與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宏觀區(qū)別與深層聯(lián)系[J].檔案學通訊,2003(2).

[41]黃霄羽.立魂·守魂:西方檔案學的發(fā)展軌跡[J].檔案管理,2008(4).

[42]李玉潔,張長海.文件生命周期理論與文件價值鑒定[J].浙江檔案,2002(8).

[43]麻新純.電子文件價值綜合鑒定論[J].檔案學通訊,2005(6).

[44]章燕華.“文件運動理論模型”質(zhì)疑:兼與何嘉蓀、葉鷹、金更達老師商榷[J].檔案學通訊,2007(1).

[45]何嘉蓀,潘連根.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現(xiàn)實課題:關(guān)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和“檔案運動周期”的幾點思考[J].上海檔案,2000(3).

[46]靳穎.文件生命周期理論“中國化”問題述評[J].浙江檔案,2005(2).

[47]傅榮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之四):理論研究意義(Ⅰ)[J].檔案,1994(5).

[48]傅榮校.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研究(之五):理論研究意義(Ⅱ)[J].檔案,1994(6).

[49]吳寶康.文件管理理論與文書(件)學:學習國外文件管理理論后的思考[J].北京檔案,1996(8).

[50]王茂躍.對文件生命周期理論的評價不宜過高[J].檔案學研究,1996(2).

[51]程妍妍.電子文件管理理論的最新研究成果之一:國際電子文件生命周期模型[J].檔案學研究,2008(4).

[52]Hoke,G.E.J.,Records life cycle:a cradle-to-grave metaphor[J].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ournal,2011,45(5).

[53]M Decman,M Vintar.A possible solution for digital preservationof e government[J].Aslib Proceedings New Information Perspectives,2013,65(4):406-424.

[54]張雅君.電子文件生命周期管理理論實例化研究[J].蘭臺世界,2014(14).

[55]黃新榮,封瑋.電子文件會作“逆向運動”嗎:兼論文件生命周期理論對電子文件的適用性[J].檔案與建設(shè),2015(11).

[56]屠躍明,張夢霞.從生命周期視角探尋電子文件長期保存的影響因素與對策[J].檔案與建設(shè),2016(11).

[57]屠躍明,張夢霞.電子文件(檔案)長期保存責任體系構(gòu)建研究[J].檔案學研究,2016(1).

[58]馮惠玲.多學科視角下的檔案學理論研究進展[A].中國檔案學會.創(chuàng)新:檔案與文化強國建設(shè):2014年檔案事業(yè)發(fā)展研究報告集[C].中國檔案學會,2014.

[59]呂顏冰.我國檔案學研究批評與反思[J].檔案學通訊,2016(2).

Research Review on the Records Lifecycle Theory

Zhang Zhen1,2
(1.Management School of Beijing Electronics Science&Technology Institute,Beijing 100070,China;
2.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School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n the research of records lifecycle theory from basic concept,theoretical origin, connotation,its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heories,and the evalu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is theory.Then it points out three development directions:focusing on theoretical research,pushing forward the combination of records lifecycle theory and practice,and actively carrying out cross-border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records lifecycle;records continuum;archival science;records management

張臻,北京電子科技學院講師,中國人民大學信息資源管理學院在讀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檔案學基礎(chǔ)理論。

G270

A

2017-04-14

猜你喜歡
檔案學生命周期理論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機質(zhì)量控制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歷史追溯與革新路徑:中國檔案學基礎(chǔ)理論研究的特征闡釋
神秘的混沌理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lǐng)百年
相關(guān)于撓理論的Baer模
從生命周期視角看并購保險
民用飛機全生命周期KPI的研究與應用
企業(yè)生命周期及其管理
關(guān)于檔案學會工作的幾點思考